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药木瓜汤配合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毛燕 李立华 +2 位作者 张福磊 释涤凡 赵晓丹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2005-2009,2014,共6页
目的:观察芍药木瓜汤配合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就诊的PCIV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 目的:观察芍药木瓜汤配合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就诊的PCIV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芍药木瓜汤配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无创多普勒超声(TCD)指标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DHI评分、TCD指标、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DHI评分、TCD指标和FIB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有效率为89.36%(42/47),明显高于对照组67.67%(33/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芍药木瓜汤配合针刺治疗PCIV,能够提高临床总疗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痛苦,加快患者康复,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木瓜汤 针灸疗法 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 疗效 中医证候积分 眩晕障碍量表评分 无创多普勒超声 临床症状
下载PDF
继发于突发性聋的BPPV与原发性BPPV的疗效和转归比较
2
作者 赵颖 李伟 +1 位作者 王利军 孙怡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6-40,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继发于突发性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原发性BPPV的临床特点,比较两者疗效和转归,并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观察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的突发性聋继发BPPV患者74例,与同期就诊的原发性BPPV患者112例进行比较... 目的回顾性分析继发于突发性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原发性BPPV的临床特点,比较两者疗效和转归,并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观察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的突发性聋继发BPPV患者74例,与同期就诊的原发性BPPV患者112例进行比较。观察、比较突聋继发BPPV患者与原发性BPPV患者的临床分型、疗效、治疗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治疗前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数值的差异。结果原发组中单管管石症80.4%(90/112),高于继发组33.8%(25/7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953,P<0.01);原发组1次治愈率86.6%(97/112),高于继发组50.0%(37/7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467,P<0.01);继发组1次治愈后眼震慢相速度CP值>20%为67.6%(25/37),高于原发组25.8%(25/9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002,P<0.01)。继发组治疗后DHI评分≤30分为31.1%(23/74),低于原发组73.2%(82/11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367,P<0.01);治疗前,继发组血同型半胱氨酸值与原发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22,P<0.01)。结论继发组中单管管石症发生率较低、1次治愈率较低;治愈后遗留两侧前庭功能不对称占比较高;DHI评分较高;血Hcy数值较高。其原因考虑为突发性聋继发BPPV患者前庭、半规管的损伤范围更广、更严重、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原发性 继发性 突发性聋 CP值 眩晕障碍量表评分 血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颈性眩晕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志勇 曹保纲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2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2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眩晕障碍量表(DH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26/42),治疗组为85.7%(36/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DHI、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针刀 视觉模拟评分评分 眩晕障碍量表评分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灯银脑通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5
4
作者 王焕程 刘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2338-2342,共5页
目的探究灯银脑通胶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目的探究灯银脑通胶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m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灯银脑通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评分和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67%、8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RS、DHI-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DARS、DH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增快,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银脑通胶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减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程度,调节血管舒缩功能,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银脑通胶囊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眩晕评定评分系统评分 眩晕障碍的筛查评分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原文传递
双风池穴定向透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证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白瑞丽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双风池穴定向透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每次6 mg,每日3次,饭后口服;治疗... 目的观察双风池穴定向透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每次6 mg,每日3次,饭后口服;治疗组予基础治疗联合双风池穴定向透药。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欧洲眩晕量表(EEV)评分、国际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27/35),治疗组为85.7%(30/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EEV、DHI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风池穴定向透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证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作用优于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风痰上扰证 风池穴 定向透药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中医证候积分 欧洲眩晕评分 国际眩晕障碍量表评分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阿加曲班对陈旧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后头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6
作者 杨瑞 张侬 +2 位作者 杨海瑶 马建勋 孟令秋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对陈旧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头晕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5月—2022年11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急诊就诊主诉为头晕的既往存在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对陈旧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头晕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5月—2022年11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急诊就诊主诉为头晕的既往存在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2)。对照组患者急诊就诊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对症止晕、减轻胃肠道反应、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给予降压、降糖及改善脑循环代谢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每天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3 h内静脉滴注,连续治疗5 d。两组患者于就诊时及治疗第5天分别进行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根据DHI评分进行疗效判定,并观察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试验组显效率为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就诊时,两组患者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5天,两组DHI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就诊时水平(P<0.05);且试验组DH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各有2例患者出现晚间刷牙时牙龈出血,无严重出血情况发生。结论阿加曲班联合常规治疗手段对陈旧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后头晕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且效果优于常规治疗;起效迅速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阿加曲班 陈旧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眩晕障碍量表评分 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