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显微切除眶颅沟通瘤九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廷舰 刘伟 +2 位作者 张贺 王飞 刘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035-1035,共1页
关键词 眶肿瘤/外科学 颅骨肿瘤/科学 显微科手术
下载PDF
前颅底及颅鼻眶沟通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2
作者 石磊 王连元 +1 位作者 卢明 彭立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前颅底及颅鼻眶沟通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与颅底重建的适应证及手术入路选择。【方法】总结本院收治的110例前颅底及颅鼻眶沟通脑膜瘤,经头颅CT或MRI扫描确诊,据肿瘤大小、部位选择不同的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并行颅底修复... 【目的】探讨前颅底及颅鼻眶沟通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与颅底重建的适应证及手术入路选择。【方法】总结本院收治的110例前颅底及颅鼻眶沟通脑膜瘤,经头颅CT或MRI扫描确诊,据肿瘤大小、部位选择不同的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并行颅底修复重建。【结果】镜下全切除肿瘤88例,次全切除17例,大部分切除5例;临床痊愈85例,好转23例,死亡2例。随访79例,肿瘤复发5例,行第2次手术切除。【结论】对于此类患者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必要时颅底修复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外科学 颅底肿瘤/科学 肿瘤/科学 眶肿瘤/外科学 显微科手术
下载PDF
颅眶联合入路显微切除眶内球后肿瘤25例的手术配合
3
作者 马慧丽 王瑞利 季雪莲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8期918-918,共1页
目的探讨经颅眶联合入路显微切除眶内球后肿瘤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分析25例手术治疗的眶内球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颅眶联合入路,将眉弓、部分眶上壁连同额骨骨瓣一起取下,咬除眶上壁达视神经管顶壁,经硬膜外显微切除眶内肿瘤。结... 目的探讨经颅眶联合入路显微切除眶内球后肿瘤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分析25例手术治疗的眶内球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颅眶联合入路,将眉弓、部分眶上壁连同额骨骨瓣一起取下,咬除眶上壁达视神经管顶壁,经硬膜外显微切除眶内肿瘤。结果 25例患者肿瘤全部根治性切除,其中2例失明患者术后视力未恢复且伴有眼球运动障碍,上睑下垂,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眶联合入路显微手术是眶内球后肿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能够直接改善治疗效果,手术护士术前备好显微器械,术中娴熟配合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肿瘤/外科学
原文传递
眶颅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毅 杨新吉 +2 位作者 鲁小中 肖利华 杜长生 《眼科》 CAS 2005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 :探讨眶颅沟通肿瘤的临床特征、种类、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方法 :选择 6 0例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证实的眶颅沟通肿瘤患者 ,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 ,5 4例行MRI扫描 ,其中增强扫描 4 2例。 2 0例行视神经管X光像。经翼点入路切除肿瘤 1... 目的 :探讨眶颅沟通肿瘤的临床特征、种类、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方法 :选择 6 0例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证实的眶颅沟通肿瘤患者 ,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 ,5 4例行MRI扫描 ,其中增强扫描 4 2例。 2 0例行视神经管X光像。经翼点入路切除肿瘤 12例 ,经额入路切除肿瘤 2 1例。结果 :最常见的阳性体征是眼球突出、眶压升高和视力下降等 ,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较多见的眶颅沟通肿瘤是脑膜瘤、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和转移癌。眶颅沟通肿瘤的CT、MRI扫描及视神经孔X光像有一定影像学特征。眶颅沟通的途径包括视神经管、眶上裂和眶颅交界骨壁。全切肿瘤 32例 ,次全切肿瘤 1例。结论 :掌握各种眶颅沟通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种分类 ,综合运用CT、MRI和X光等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翼点入路和经额入路是眶颅沟通肿瘤的重要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沟通肿瘤/诊断 颅沟通肿瘤/科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