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蒂眶隔内脂肪瓣的牢固内固定在泪沟型眼袋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高云之 郭子懿 许春鹏 《中外医疗》 2023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带蒂眶隔内脂肪瓣的牢固内固定在泪沟型眼袋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泪沟型眼袋畸形患者,实施带蒂眶隔内脂肪瓣的牢固内固定术治疗纳入研究组,另选... 目的探讨带蒂眶隔内脂肪瓣的牢固内固定在泪沟型眼袋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泪沟型眼袋畸形患者,实施带蒂眶隔内脂肪瓣的牢固内固定术治疗纳入研究组,另选取既往接受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术治疗的泪沟型眼袋畸形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术后眼袋膨出、泪沟、下眼睑皮肤松弛、色素沉着评分,随访术后不适症状分级、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术后随访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眼袋膨出(0.46±0.12)分、泪沟(0.33±0.26)分、下眼睑皮肤松弛(0.43±0.37)分、色素沉着评分(0.48±0.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94±0.22)分、(0.77±0.32)分、(0.86±0.48)分、(0.98±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44、7.546、5.017、14.315,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分级、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随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泪沟型眼袋的畸形矫正术治疗上,接受带蒂眶隔内脂肪瓣的牢固内固定术治疗可以明显减轻并改善患者的眼袋膨出、泪沟、下眼睑皮肤松弛、色素沉着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眶隔内脂肪瓣 牢固内固定 泪沟型眼袋 畸形矫正术
下载PDF
带蒂眶隔内脂肪瓣牢固内固定在泪沟型眼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茹扎 胡瑛 +1 位作者 白莉 朱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1-936,共6页
【目的】探讨带蒂眶隔内脂肪瓣的牢固内固定在泪沟型眼袋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因眼袋伴泪沟凹陷畸形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整形烧伤外科,并行泪沟型眼袋矫正术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探讨带蒂眶隔内脂肪瓣的牢固内固定在泪沟型眼袋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因眼袋伴泪沟凹陷畸形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整形烧伤外科,并行泪沟型眼袋矫正术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病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外路法或内路法眼袋畸形矫正术,术中在轮匝肌下充分剥离至泪沟下方区域,将带蒂眶隔脂肪瓣牢固内固定于上颌骨前间隙及颧骨前间隙的骨膜或骨膜前脂肪上,外路法同时去除多余皮肤及眼轮匝肌矫正眼袋畸形。【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术后眼袋及泪沟凹陷畸形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达到眶下区年轻化的效果。其中2例术后淤血较重,1例发生单侧轻度眼睑外翻,1例出现单侧面中下部麻木,3例内路法患者术后有异物感。上述症状均于2周至3月内消失;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带蒂眶隔内脂肪瓣的牢固内固定应用于伴泪沟凹陷畸形的眼袋患者,减少了眶隔脂肪移位、回缩的风险,术后美容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袋矫正术 泪沟畸形 脂肪瓣 牢固内固定
下载PDF
切开重睑术联合含微血管脂肪块眶隔内仿生移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许达 李旭平 +4 位作者 徐秀云 吴轲 王雪景 宋志红 赵丽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2期1980-1983,共4页
本文选取23例患者,均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经西安未央恩喜医疗美容诊所收治,采用切开重睑术联合含微血管脂肪块眶隔内仿生移植的方式,经过3~14个月随访观察,获得了较高的有效率以及满意率。
关键词 上睑凹陷 切开重睑术 脂肪块移植
下载PDF
眶隔内异物误诊1例
4
作者 伍劼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8年第2期64-65,共2页
患男,10岁,学生。因从高树摔下致左眼出血疼痛4小时于1996年12月19日晚8时收入我科。体检:T37.3℃,P83次/分,R20次/分,BP14/11kPa,神清合作,心肺无异常。眼科情况:V<sub>OD</sub>1.5,V<sub>OL</sub>1.5,右眼正常。
关键词 异物 脂肪 眼出血 下睑 神清 疼痛 眼科 异常 体检
下载PDF
睑板前筋膜与眶隔-提肌腱膜复合体固定法重睑术临床疗效
5
作者 娄寅 杨志国 +3 位作者 陈增红 谢娟 李红红 曹东升 《安徽医学》 2024年第8期998-1003,共6页
目的探讨睑板前筋膜与眶隔-提肌腱膜复合体固定法重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3~10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92例单睑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试验组采用睑板前筋膜与眶隔-提肌腱膜复合体固定法重... 目的探讨睑板前筋膜与眶隔-提肌腱膜复合体固定法重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3~10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92例单睑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试验组采用睑板前筋膜与眶隔-提肌腱膜复合体固定法重睑术,对照组采用传统Park法重睑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并发症、手术效果以及术后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消肿时间以及一期愈合情况例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试验组眼部外观满意度、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板前筋膜与眶隔-提肌腱膜复合体固定法重睑术模仿了生理性重睑的结构和动力传导,形成的重睑形态自然稳定且并发症少,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睑板前筋膜 上睑提肌腱膜
下载PDF
改良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释放移位固定行睑袋合并泪沟畸形整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施道明 丁先超 +1 位作者 严志新 张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释放移位固定行睑袋合并泪沟畸形矫正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下睑袋合并泪沟畸形就医者30例,其中男2例,女28例。年龄25~32岁,平均29岁。采用针式电刀经结膜... 目的:探讨改良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释放移位固定行睑袋合并泪沟畸形矫正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下睑袋合并泪沟畸形就医者30例,其中男2例,女28例。年龄25~32岁,平均29岁。采用针式电刀经结膜入路打开眶隔,暴露眶隔内脂肪团;用蚊式血管钳钝性离断泪槽韧带,通过6-0双针缝线,分别缝合脂肪,出皮肤固定于泪沟区。结果:30例就医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一期愈合。下睑袋和泪沟得到明显改善,下眼睑外形恢复满意。结论:通过针式电刀切开结膜行睑袋合并泪沟畸形矫正,术中出血少,通过双针线两个针头同时从眶隔中缝挂脂肪经皮下穿出固定,能够大大节约手术时长,并且脂肪移位固定良好,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入路 睑袋 脂肪释放 脂肪转移 泪沟
下载PDF
无需内固定的眶隔法重睑术
7
作者 陈建华 高慧 +3 位作者 赵靖 夏海丽 严芳 王江允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眶隔瓣翻转向下嵌插在切口下唇真皮与睑板之间且无需内固定的仿生重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对就诊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80例患者(男3例,女77例,年龄18~45岁),采用眶隔瓣翻转向下嵌插在切口下唇真皮与睑板... 目的探讨眶隔瓣翻转向下嵌插在切口下唇真皮与睑板之间且无需内固定的仿生重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对就诊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80例患者(男3例,女77例,年龄18~45岁),采用眶隔瓣翻转向下嵌插在切口下唇真皮与睑板之间,与真皮呈面状粘连,且无需内固定,仿照生理性力学传导形成重睑。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80例,160只眼,均于术后6~7d拆线,重睑形态及眼睑闭合良好,随访3个月至2年,外形自然,无眼睑闭合不全,无上睑退缩,无睁眼无力。68例达到满意效果,9例为基本满意,3例为不满意,满意率为85%。结论眶隔瓣翻转向下嵌插在切口下唇真皮与睑板之间且无需内固定的仿生重睑术具有重睑效果稳定、力学传导形成接近生理性重睑、动态形状自然逼真等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重睑 嵌插 面状粘连
下载PDF
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进行眼袋整形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李坤 张立建 +1 位作者 张勇 陈巍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分析眼袋整形中应用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台州市椒江微微凯医疗美容门诊部接受眼袋整形的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肌皮瓣法治疗,观察组行改良肌皮瓣法结合... 目的分析眼袋整形中应用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台州市椒江微微凯医疗美容门诊部接受眼袋整形的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肌皮瓣法治疗,观察组行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眼部指标、并发症和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78.79%);睑袋程度和下睑皱纹评分(1.02±0.11分、3.00±0.15分)低于对照组(1.56±0.15分、4.23±0.36分),皮肤美观度(8.56±1.33分)高于对照组(7.45±1.03分);治疗时间和恢复时间(7.23±1.33 d、30.23±2.36d)短于对照组(8.58±1.56 d、35.56±2.45 d);并发症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24.24%);满意度(96.97%)高于对照组(75.76%);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应用在眼袋整形中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并提升患者术后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袋整形 改良肌皮瓣法 固定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眶隔内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矫治上睑凹陷 被引量:13
9
作者 蔡薇 沈干 +2 位作者 聂兰军 宋辉 李磊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603-605,共3页
目的 观察眶隔内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矫正上睑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7例上睑凹陷患者,将自体脂肪填充于上睑眶隔内矫正上睑凹陷.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26例患者均获得了较好的矫正效果,1例患者行二次填充后效果满意.结论 眶隔内自... 目的 观察眶隔内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矫正上睑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7例上睑凹陷患者,将自体脂肪填充于上睑眶隔内矫正上睑凹陷.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26例患者均获得了较好的矫正效果,1例患者行二次填充后效果满意.结论 眶隔内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矫正上睑凹陷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凹陷 自体脂肪 脂肪移植 眶隔内
原文传递
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在睑袋整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郑雪平 罗定安 刘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睑袋整形中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6月于笔者医院接受传统肌皮瓣法睑袋整形术的53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传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于笔者医院接受传统肌皮瓣法结合眶隔... 目的:探讨睑袋整形中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6月于笔者医院接受传统肌皮瓣法睑袋整形术的53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传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于笔者医院接受传统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的55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临床疗效[睑袋程度评分、下睑皮肤皱纹(Fitzpatrick皱纹分级评分)、泪沟(Barton分级评分)],统计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但眼部外观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均P<0.05);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睑袋程度评分、Fitzpatrick评分及Barton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传统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均P<0.05)。结论: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在睑袋整形术中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袋整形 临床疗效 改良肌皮瓣法 固定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体折叠术后矫正及美学效果分析
11
作者 李建学 薛涵 +1 位作者 李翔 孙胜广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体折叠术后矫正效果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在笔者医院诊治的84例先天性轻度单侧上睑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上睑提肌缩短术)和观察组(眶... 目的:探讨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体折叠术后矫正效果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在笔者医院诊治的84例先天性轻度单侧上睑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上睑提肌缩短术)和观察组(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体折叠术),各42例。比较两组矫正效果、眼睑生理功能、美学评分、上睑回缩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38/42),高于对照组73.81%(31/42)(P<0.05)。两组上睑活动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美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眼睑自然闭合状态下的睑裂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上睑回缩量的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1、3个月的上睑回缩量依次增加,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上睑回缩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76%(2/42),低于对照组21.43%(9/42)(P<0.05)。结论: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体折叠术可有效改善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的眼睑生理功能,矫正效果和美学效果均优于上睑提肌缩短术,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后壁-上睑提肌复合体折叠术 上睑提肌缩短术 矫正效果 美学评分
下载PDF
经结膜入路释放并保留眶隔脂肪眼袋整形术后的中面部年轻化效果评价
12
作者 王东菊 梁中星 +1 位作者 李林艳 杨惠艳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7期34-37,共4页
目的评价经结膜入路释放并保留眶隔脂肪眼袋整形术后的中面部年轻化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焦作解放惠仁医院美容外科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40例经结膜入路释放并保留眶隔脂肪眼袋整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面部测量... 目的评价经结膜入路释放并保留眶隔脂肪眼袋整形术后的中面部年轻化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焦作解放惠仁医院美容外科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40例经结膜入路释放并保留眶隔脂肪眼袋整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面部测量指标(瞳孔高度、容貌外眦高度、睑颊交界垂度、眉眼间距、眼裂高度)、中面部容积量表(middle facial volume scale,MMVS)、面部整体改善评价。结果40例患者中,治愈18例(45.00%),显效12例(30.00%),有效9例(22.50%),无效1例(2.50%),有效率97.50%。面部整体改善评价中,完全改善19例(47.50%),明显改善14例(35.00%),稍有改善7例(17.50%),无效0例。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的瞳孔高度显著增加,睑颊交界垂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容貌外眦高度、眉眼间距、眼裂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MMV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40例患者发生肿胀1例(2.50%)。结论经结膜入路释放并保留眶隔脂肪眼袋整形术后的中面部年轻化效果显著,术中对眶隔脂肪合理在应用,更符合美学修复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结膜入路眼袋祛除术 中面部 年轻化 脂肪释放 面部测量指标
下载PDF
眶隔脂肪释放重置术治疗重度泪沟畸形患者的美容效果
13
作者 郑素粉 马朝霞 申飞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4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眶隔脂肪释放重置术对于治疗重度泪沟畸形患者的美容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36例重度泪沟畸形患者,均接受眶隔脂肪释放重置术,术前、术后通过Barton分级、泪沟畸形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美容效果,... 目的研究眶隔脂肪释放重置术对于治疗重度泪沟畸形患者的美容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36例重度泪沟畸形患者,均接受眶隔脂肪释放重置术,术前、术后通过Barton分级、泪沟畸形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美容效果,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并发症、复发情况,收集患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Barton分级0级87(63.97%)例,Ⅰ级29(21.32%)例,Ⅱ级20(14.71%)例,总改善率100%;术后6个月,TTRS各项指标及总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6个月内出现轮廓不规则或移位2例(1.47%),瘀斑10(7.35%)例,球结膜出血5(3.68%例),局部结节4(2.94%)例,总发生21(15.44%)例;术后患者评价非常满意64例(47.06%),满意33例(24.26%),一般30(22.06%)例,不满意9(6.62%)例,总满意率93.38%(127/136)。结论眶隔脂肪释放重置术是一种长效、稳定、安全改善患者泪沟畸形的方法,对于重度泪沟畸形患者的美容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沟畸形 脂肪释放重置术 美容效果
下载PDF
眶隔脂肪释放联合眼轮匝肌固位结构松解术改善睑袋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王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18-0021,共4页
探讨分析眶隔脂肪释放联合眼轮匝肌固位结构松解术改善睑袋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开始在2022年7月,结束于次年的7月;研究学科:整形美容;实验疾病:睑袋;患者数量:60例;组别划分模式:单双数字抽签法;分组名字:松懈组、比照组。松懈组行眶... 探讨分析眶隔脂肪释放联合眼轮匝肌固位结构松解术改善睑袋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开始在2022年7月,结束于次年的7月;研究学科:整形美容;实验疾病:睑袋;患者数量:60例;组别划分模式:单双数字抽签法;分组名字:松懈组、比照组。松懈组行眶隔脂肪释放联合眼轮匝肌固位结构松解术,比照组行眶隔脂肪释放治疗。比较二组满意度、美学水平、表现症状、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恢复期之后,统计患者对睑袋的治疗满意程度,松懈组的满意程度最高,(P<0.05)。手术结束后的4周,检查患者的美学恢复情况,达到美学水平的患者并不多,(P>0.05);手术后的6个月,重新检查患者的美学表现,松懈组大多数患者都得到了理想的美学效果,(P<0.05)。在未治疗时,患者的睑袋症状表现程度较高,(P>0.05);经手术治疗以后,症状慢慢缓解,松懈组的症状改善最佳,(P<0.05)。松懈组手术的安全性较高,(P<0.05)。松懈组的整体疗效最显著,(P<0.05)。结论 眶隔脂肪释放与眼轮匝肌固位结构松解术对睑袋改善的效果十分明显,达到了理想的美学效果,该治疗方案建议广泛应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释放 眼轮匝肌固位结构松解术 睑袋 效果
下载PDF
睑袋整形术Hamra改良术式联合睑袋眶隔释放填充泪沟矫治对下睑袋伴泪槽畸形的治疗效果探究
15
作者 柳燕 李永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333-2335,共3页
目的:探讨睑袋眶隔释放填充泪沟结合睑袋整形术Hamra改良术式在下睑袋伴泪槽畸形矫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睑袋膨出伴泪沟凹陷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5)... 目的:探讨睑袋眶隔释放填充泪沟结合睑袋整形术Hamra改良术式在下睑袋伴泪槽畸形矫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睑袋膨出伴泪沟凹陷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5)。对照组采用睑袋整形术Hamra改良术式治疗;研究组采用睑袋眶隔释放填充泪沟结合睑袋整形术Hamra改良术式矫治。分析对比两组的疗效、疼痛程度、不良反应、临床改善程度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相较于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睑袋外观的具体改善程度、下睑细纹的具体改善程度、泪沟凹陷的具体改善程度以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睑袋整形术Hamra改良术式联合睑袋眶隔释放填充泪沟矫治下睑袋伴泪槽畸形,能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提升临床改善程度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袋整形术 Hamra改良术式 睑袋泪沟矫治 睑袋伴泪槽畸形
下载PDF
眶隔筋膜缩紧在伴眶下缘凹陷畸形的眼袋整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芸 严玲玲 +1 位作者 田霞 姚翠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854-1855,共2页
目的 探讨伴有眶下缘凹陷畸形的眼袋整形方法。方法 采用经皮入路,在眼轮匝肌与眶隔间分离,于眶下缘剪开眶隔膜,将眶脂肪与眶隔膜缝合固定于眶下缘骨膜上,以收紧眶隔膜及填充眶下缘凹陷。结果 本组360例,术后7 d伤口愈合,无睑外翻等并... 目的 探讨伴有眶下缘凹陷畸形的眼袋整形方法。方法 采用经皮入路,在眼轮匝肌与眶隔间分离,于眶下缘剪开眶隔膜,将眶脂肪与眶隔膜缝合固定于眶下缘骨膜上,以收紧眶隔膜及填充眶下缘凹陷。结果 本组360例,术后7 d伤口愈合,无睑外翻等并发症。289例随访6~12个月,1例术后1个月左侧眶下缘处有增生硬结,注射曲安奈德后软化平整;2例眶下缘填充欠佳,经自体脂肪移植后效果满意。余286例眼袋、眶下缘凹陷均得以矫正,医患双方满意。结论 眶隔紧缩、眶脂肪填充可以有效矫正眶下缘凹陷,恢复眶前壁的张力,适用于伴有眶下缘凹陷眼袋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袋 下缘凹陷 筋膜
下载PDF
眶隔的形态学结构及其在眼袋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付思祺 宋建星 杨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4-526,共3页
目的:通过眶隔的解剖和切片观察,探讨其在眼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在10具成人尸体上对眶隔进行了大体解剖观察,并对40例眼袋手术患者从切口线至弓状缘纵向切取活体少量眶隔组织,进行组织学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尸体解剖... 目的:通过眶隔的解剖和切片观察,探讨其在眼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在10具成人尸体上对眶隔进行了大体解剖观察,并对40例眼袋手术患者从切口线至弓状缘纵向切取活体少量眶隔组织,进行组织学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尸体解剖及活体病理切片显示眶隔中部最薄弱,眶隔在靠近下眼眶弓状缘处最厚.结论:眶隔中部对眶隔脂肪主要起着阻隔作用,眶隔下部对眶脂肪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故眼袋最先从下眶中部向前疝出,再向前下方疝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袋 睑成形术 解剖
下载PDF
保留眶隔脂肪结合眼轮匝肌缩短术在中老年人下睑皮肤松弛伴下睑眶缘凹陷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隋志甫 谷廷敏 +1 位作者 赵志力 杨蓉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70-1571,共2页
关键词 下睑皮肤松弛 脂肪 眼轮匝肌
下载PDF
眶隔重建在眼袋整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付文华 程爱娟 +3 位作者 王少华 王燕华 李记森 曹广信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2期55-55,共1页
眼袋整复术临床应用较多,但对眼袋明显且局部松弛明显者,常出现矫正不彻底的情况。对此,2006年6月1日~2010年1月1日,我们在65例眼袋整复术中采用了眶隔重建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眼袋整复术 临床应用 重建术 眼袋明显
下载PDF
眶隔脂肪转移技术在下睑眼袋整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谭军 朱轶 +2 位作者 钟茜 罗明灿 刘东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下睑眼袋整复术中眶隔脂肪转移技术。方法:利用下睑眼袋整复术中的眶隔脂肪转移进行眼角、眶下缘、眼鼻沟充填。结果:42例下睑眼袋整复术患者应用眶隔脂肪转移技术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眼角鱼尾纹、眶下缘凹陷、眼鼻沟凹陷都得... 目的:探讨下睑眼袋整复术中眶隔脂肪转移技术。方法:利用下睑眼袋整复术中的眶隔脂肪转移进行眼角、眶下缘、眼鼻沟充填。结果:42例下睑眼袋整复术患者应用眶隔脂肪转移技术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眼角鱼尾纹、眶下缘凹陷、眼鼻沟凹陷都得到改善,没有并发症发生。结论:下眼袋整复术眶隔脂肪转移能显著改善眼部外形,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转移 下睑眼袋整复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