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7例儿童眶蜂窝织炎的诊治及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樊云葳 吴倩 +3 位作者 于刚 曹文红 王媛 刘雯 《眼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7-401,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儿童眶蜂窝织炎的临床特征、诊治经验,并观察临床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连续儿童眶蜂窝织炎患儿97例(106眼)。年龄为生后7天~11岁,平均年龄(11-9)个月。方法对所有患儿的病...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儿童眶蜂窝织炎的临床特征、诊治经验,并观察临床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连续儿童眶蜂窝织炎患儿97例(106眼)。年龄为生后7天~11岁,平均年龄(11-9)个月。方法对所有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及药敏培养检查、眼眶及鼻窦CT影像特点等,大于4岁能配合的患儿检查视力、眼位、眼前段、眼底等。所有患眼使用抗生素点眼,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切开排脓指征:(1)明确诊断眶隔前蜂窝织炎;(2)血白细胞计数(WBC)及CRP明显高于正常;(3)抗生素控制感染效果不佳;(4)患眼肿胀,明确触及脓肿处有波动感;(5)有眼眶CT的支持。所有切开排脓的患者均取脓液进行常规细菌培养。观察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疗效。主要指标临床表现、WBC、CRP、疗效、病原学检查及并发症。结果74例(76%)患儿年龄小于3岁,其中23例发病于出生后1个月内。单纯眶隔前蜂窝织炎71f11~(67%),眶蜂窝织炎35眼(33%)。有切开排脓指征的63眼(59%)患儿在全身使用抗生素下,行切开排脓引流术。术后次日血WBC由术前(23.6±9.1)x109/L降至(16.3±5.1)x109/L;CRP由术前(52±17)mg/L降至(37±12)mg/L;体温由术前(38.8±1.4)。C降至(38.2±0.4)。C。术后7~10天逐渐拔除引流条后感染症状完全控制。细菌培养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81%)最多。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球结膜脱垂及暴露性角膜炎(29例,27%)。结论眶蜂窝织炎多发生于婴幼儿。全身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切开排脓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隔前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眶蜂窝织炎165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梅芳 陈娟 +1 位作者 钱晶 陈志钧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6-259,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眶蜂窝织炎的发病特征和治疗经验,为眶隔后蜂窝织炎与眶隔前蜂窝织炎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5例眶蜂窝织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病变部位分为眶... 目的总结儿童眶蜂窝织炎的发病特征和治疗经验,为眶隔后蜂窝织炎与眶隔前蜂窝织炎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5例眶蜂窝织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病变部位分为眶隔前蜂窝织炎(139例)和眶隔后蜂窝织炎(26例)两组,比较两组间一般特征、发病诱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等差异。结果眶隔前蜂窝织炎组患儿139例,眶隔后蜂窝织炎组患儿26例,眶隔后蜂窝织炎患儿平均年龄大于眶前隔蜂窝织炎患儿,而两组间性别比例相似,均为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诱因均以鼻窦炎为主。眶隔后蜂窝织炎患儿与眶隔前蜂窝织炎患儿相比发病年龄更大、病史更长、眼球固定、眼球突出比例更高、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更高、抗生素使用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长(P<0.05)。结论眶隔后蜂窝织炎与眶隔前蜂窝织炎相比更加隐匿、危害更大、全身反应更重、治疗时间更长;鉴别两者必须依靠CT检查,而非临床症状;静脉抗生素辅以适当手术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隔前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 静脉抗生素
原文传递
原发性眼睑巴西诺卡菌感染病例
3
作者 Brannan P.A. Kersten R.C. +1 位作者 Hudak D.T. 张少娟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3期41-41,共1页
Purpose To report a rare case of lymphocutaneous Nocardia brasiliensis origina ting in the eyelid. Design Observational case report. Methods The clinical prese ntation, workup, and treatment of a case of lymphocutaneo... Purpose To report a rare case of lymphocutaneous Nocardia brasiliensis origina ting in the eyelid. Design Observational case report. Methods The clinical prese ntation, workup, and treatment of a case of lymphocutaneous Nocardia brasiliensi s originating in the eyelid are presented. Results The patient presentedwith a p reseptal cellulitis froman abrasion of the eyelid that progressed to submandibul ar lymph node suppuration. Culture was performed, and a diagnosis of lymphocutan eous Nocardia brasiliensis was made. Conclusion Nocardia brasiliensis may cause a lymphocutaneous infection of the face and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 al diagnosis of preseptal cellul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诺卡菌 病例研究 眶隔前蜂窝织炎 下颌下淋巴结 细菌培养结果 观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