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内异物摘出联合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 被引量:3
1
作者 蔡锦红 洪荣照 +1 位作者 吴护平 刘昭升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 评价眼内异物伴外伤性白内障行异物摘出联合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5例 (2 5眼 )眼内异物伴外伤性白内障依异物的位置不同而采用 3种术式 :采用玻璃体切除 (9眼 )或磁铁吸出玻璃体异物 (10眼 ) ,联合... 目的 评价眼内异物伴外伤性白内障行异物摘出联合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5例 (2 5眼 )眼内异物伴外伤性白内障依异物的位置不同而采用 3种术式 :采用玻璃体切除 (9眼 )或磁铁吸出玻璃体异物 (10眼 ) ,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 ;或经角膜缘切口摘出晶状体内异物联合囊外摘出PMMA人工晶状体后房植入 (6眼 )。结果 随访 3月 ,术后视力≥ 0 5 15眼 ,0 1~ 0 48眼 ,0 0 82眼。术后视力低的主要原因是眼铁质沉着症。术后视力与角膜伤口的大小部位有关 ,与视网膜异物与黄斑区的距离有关。术后无眼内炎或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结论 准确判定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摘出 白内障摘出 人工晶状体植入 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眼内多发性异物摘出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
2
作者 李文生 张远平 赵学英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02-502,共1页
患者,14岁,于1999年7月28日下午3点金属异物溅入右眼后在他院行包扎后转我院.入院时检查:全身及左眼无损伤(左眼视力1.5).
关键词 眼内多发性异 摘出术 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 眼外伤
下载PDF
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的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戚峰 董辉 +1 位作者 陈晶 曹书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87-187,共1页
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并发症,其发病率约为0.042%~0.2%,是一种少见的、严重损害视力的手术并发症,正确而及时的诊断及处理极为重要。我们回顾分析2006/2009年我院收治的3例白内障摘出人工晶... 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并发症,其发病率约为0.042%~0.2%,是一种少见的、严重损害视力的手术并发症,正确而及时的诊断及处理极为重要。我们回顾分析2006/2009年我院收治的3例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现将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 术后眼内 白内障摘出 治疗方法 手术并发症 2009年 临床表现 破坏性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霉菌性眼内炎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妍春 王丽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霉菌性眼内炎的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希望有助于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5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霉菌性眼内炎的发病经过、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情况。5例于...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霉菌性眼内炎的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希望有助于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5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霉菌性眼内炎的发病经过、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情况。5例于白内障术后30~50d确诊眼内炎后均急诊行前房冲洗、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并于玻璃体切除术后局部及全身使用抗真菌类药物。结果:有2例行眼内容剜除术,3例术后3mo随访见眼球轻度萎缩,视力分别为光感和指数/眼前。结论:对内眼手术即使是眼前节手术术后迟发型眼内炎症反应或经正规抗生素、激素治疗病情反复者应想到有真菌感染的可能,及时抽取标本作细菌、真菌涂片、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争取能够早期诊断和治疗,最大限度保留有用视力和眼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 手术后并发症 霉菌性眼内
下载PDF
联合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陆斌 黄斌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64-165,共2页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性反应的影响 ,比较联合用药和单独用药的优劣。方法  30例 (30只眼 )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后联合使用川芎嗪注射液 ,与单独常规使用地塞米松组进行比较 ...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性反应的影响 ,比较联合用药和单独用药的优劣。方法  30例 (30只眼 )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后联合使用川芎嗪注射液 ,与单独常规使用地塞米松组进行比较 ,分别观察术后 1、3、7天患者不适症状、房水、前房内纤维蛋白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前房内炎性反应消退明显加快 ,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使用过程中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白内障术后联合使用川芎嗪注射液 ,能快速降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前房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应用 川芎嗪注射液 人工晶状体植入 眼内炎性反应 白内障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化脓性眼内炎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纪惠谦 张霆 +1 位作者 张昱 阎晓然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3期217-218,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2月~2004年4月,我院收治此类患者7例(7只眼),分别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12天发生化脓性眼内炎。感染后视力:光感~手动/30cm。治疗方法:2只眼行玻璃体... 目的分析总结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2月~2004年4月,我院收治此类患者7例(7只眼),分别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12天发生化脓性眼内炎。感染后视力:光感~手动/30cm。治疗方法:2只眼行玻璃体腔药物注射;4只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药物注射;1只眼行眼内容剜出术。结果术后随访1~36个月,6只眼眼内炎症控制,视力分别为0.02、0.4、0.6、0.8、0.8,其中1只眼出现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突然发生的术眼疼痛是化脓性眼内炎早期重要特征之一。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化脓性眼内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眼内 人工晶状体 植入术后 临床分析 眼内容剜出术 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腔注射 注射 治疗方法 2004年 2001年 治疗效果 临床特征 术后随访 炎症控制 内皮功能 感染后 失代偿 视力
下载PDF
眼内异物摘出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7
作者 游浩凌 刘宗明 杨玉勇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90-591,共2页
目的 探讨眼内异物摘出联合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筛选晶状体异物病例 ,晶状体浑浊无明显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浑浊的玻璃体内磁性异物 ,以及后极以外眼球壁或视网膜表面粘连异物 ,共 3 1例作为治疗对象... 目的 探讨眼内异物摘出联合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筛选晶状体异物病例 ,晶状体浑浊无明显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浑浊的玻璃体内磁性异物 ,以及后极以外眼球壁或视网膜表面粘连异物 ,共 3 1例作为治疗对象。如异物位于晶状体表面或晶状体内 ,用镊子或磁铁摘出异物 ,行超声乳化手术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如异物位于玻璃体及眼球壁 ,则行超声乳化术后 ,间接检眼镜观察下摘出异物。结果 均顺利摘出异物、外伤性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论 术前无明显的玻璃体或视网膜病变者 ,应植入人工晶状体。对于主要由晶状体浑浊 ,影响间接检眼镜检查的玻璃体内或视网膜表面的磁性异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 外伤性白内障 摘出术 白内障摘出 人工晶状体植入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外伤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霉菌性眼内炎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莫正政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6-686,共1页
关键词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 霉菌性眼内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
9
作者 庄雪梅 闻祥根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7-407,共1页
目的 探讨白内障搞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2例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前房冲洗、玻璃体切除和玻璃体腔内注药及其它综合治疗。结果 11眼眼内炎症得到控制,1眼因... 目的 探讨白内障搞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2例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前房冲洗、玻璃体切除和玻璃体腔内注药及其它综合治疗。结果 11眼眼内炎症得到控制,1眼因炎症不能控制而行眼内容摘除。8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目前临床上对白内障摘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首选方法是前房冲洗和早期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入适量广谱抗生素,术后配合中西药物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 术后 感染性眼内 治疗 白内障摘出
下载PDF
晶状体异物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一例
10
作者 蒋瑛 《现代实用医学》 2003年第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晶状体摘出 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病例报告 眼内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吴雨濛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12期1376-1378,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200例,均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200例,均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性眼内炎23例(0.28%)。术后感染性眼内炎23例中,培养病原菌26株,包括革兰氏阳性菌25株(其中13株为表皮葡萄球菌),真菌1株。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4.62%和61.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0min、玻璃体溢出和开放性眼球外伤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为减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 术后感染性眼内 病原菌 耐药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太星 《实用防盲技术》 2022年第1期20-23,16,共5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20年3月在本院接受PHACO+IOL植入术治疗的1200例(1200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等相关指标...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20年3月在本院接受PHACO+IOL植入术治疗的1200例(1200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等相关指标,分析导致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为0.25%(3/1200),经及时有效治疗后获得良好控制,无其他严重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有糖尿病、接受复杂手术、滤过手术、手术切口>3.20mm、时间≥30min、前房未注药、植入PMMA是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χ^(2)=6.880、4.380、5.036、5.494、5.036、6.200、12.782,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有糖尿病、复杂手术、手术切口大、手术时间长、前房未注药、滤过手术、用PMMA均是导致PHACO+IOL植入术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0.387、0.414、0.188、0.429、0.510、2.374、1.542,均P<0.05)。结论伴有糖尿病、复杂手术、手术切口大、手术时间长、前房未注药、滤过手术、用PMMA均是导致PHACO+IOL植入术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 感染性眼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真菌性眼内炎1例
13
作者 冯俊才 杨丽霞 +1 位作者 杨朝霞 靳钦增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1期88-88,共1页
患儿,男,5岁。右眼红疼、畏光、流泪5天,于2004年5月6日就诊。患者于2004年3月16日曾因右眼被剪子刺伤入我院眼科,在全麻下行角膜伤口清创缝合术,3个月后又在我院行全麻下的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 迟发真菌性眼内 外伤性白内障摘除 植入术后 儿童 清创缝合术 晶状体摘除 角膜伤口 全麻
下载PDF
Ahmed青光眼引流阀在难治性青光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文清 郑敏 李建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51-851,共1页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 难治性青光眼 引流阀 复杂性青光眼 白内障摘出 抗青光眼手术 炎症反应 眼内手术
下载PDF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后囊混浊相关手术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晓津 梁轩伟 +2 位作者 严灿荣 宋洪妮 郑彪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与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IOL)有关的引起后囊混浊的因素,以减少因手术因素引起后囊混浊的发生。方法对78例(78只眼)行ECCE+IOL后发生后囊混浊的病例进行与手术有关的因素分析,如撕囊的方法、眼内操作的时间... 目的探讨与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IOL)有关的引起后囊混浊的因素,以减少因手术因素引起后囊混浊的发生。方法对78例(78只眼)行ECCE+IOL后发生后囊混浊的病例进行与手术有关的因素分析,如撕囊的方法、眼内操作的时间、皮质吸出的程度及后囊抛光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78例发生PCO组中行正中的连续环形撕囊(CCCC)有24只眼(30.77%),而NPCO组中则行CCCC有61只眼(78.21%),两组相比后囊混浊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χ2=35.388,P<0.001);PCO组中眼内操作时间≥15min者53只眼(67.95%),而NPCO组中则为19只眼(24.3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χ2=29.817,P<0.001);在PCO组中有7只眼(8.98%)进行了后囊抛光,NPCO组中则有35只眼(44.87%)进行了后囊抛光,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4.788,P<0.001)。结论后囊混浊的发生与手术中撕囊的方法、后囊膜抛光、残留皮质的吸出程度及眼内操作时间有关,因此为了减少后囊混浊的发生,手术中应尽量做到正中连续环行撕囊,充分吸出残留皮质、囊袋及后囊膜抛光。此外通过熟练的手术,缩短手术时间能够减少后囊混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囊外摘除 后囊混浊 因素分析 白内障 植入术后 人工晶状体植入 ECCE+IOL 相关 后囊抛光 连续环形撕囊 连续环行撕囊 操作时间 统计学分析 显著性差异 PCO 手术因素 眼内操作 手术时间 手术中 后囊膜 皮质 发生率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学兵 邓宗勇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证的探讨。方法已确诊为PACG患者92例(92眼),均合并有程度不同的晶状体混浊。所有患者行小切口...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证的探讨。方法已确诊为PACG患者92例(92眼),均合并有程度不同的晶状体混浊。所有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9~24个月。随访观察手术前后眼压、视力、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房水流畅系数与压畅比和降眼压用药数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明显低于术前平均眼压(P〈0.0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好于术前(P〈0.01)。前房深度加深(P〈0.01)。房角全部开放72眼(78.26%)。术后房水流畅系数与压畅比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平均使用降眼压药数量明显减少(P〈0.01)。另14眼(15.22%)虽经联合降眼压,术后眼压仍大于25 mm Hg(1 mm Hg=0.133 k Pa),遂加行小梁切除术。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开放房角、改善视功能,对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术方法,对于无超声乳化设备的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但对于术前房角粘连关闭大于270°的患者,联合采用小梁切除术,对于挽救患者的视功能,是必要和稳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闭角型 外科手术 角膜/解剖学与组织学 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植入 眼内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17
作者 边俊杰 蒋慧中 +2 位作者 张健 戴惟葭 刘大川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308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统计...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308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统计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影响因素,根据回归模型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12308例患者中发生感染性眼内炎32例(0.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0 min、手术切口≥3.2 mm、植入PMMA人工晶体、后囊膜破裂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晶状体后冲洗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后囊膜破裂、植入PMMA人工晶体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P<0.05),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晶状体后冲洗是保护因素(P<0.05)。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保留变量构建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05。ROC分析该模型预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3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25%、85.12%。结论: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后囊膜破裂、植入PMMA人工晶状体是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晶状体后冲洗可降低感染性眼内炎发病风险。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感染性眼内炎的预测能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 感染性眼内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中脉络膜下暴发出血1例
18
作者 辜春绒 陈丽辉 郭粉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347-347,共1页
关键词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 小梁切除 脉络膜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出血 暴发 术中 老年性白内障 胸部X线透视 凝血酶原时间 mol/L 不清 心电图 尿潜血 右眼 双眼
下载PDF
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长期视觉质量比较 被引量:15
19
作者 单玉琴 郑广瑛 +1 位作者 李莉 陆文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8-354,共7页
目的观察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MIOL)植入术后中长期视觉质量,并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植入术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08例141眼,根据植入的IOL分为MIO... 目的观察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MIOL)植入术后中长期视觉质量,并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植入术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08例141眼,根据植入的IOL分为MIOL组55例76眼和SIOL组53例65眼。术后2年对2个组患者术眼裸眼远、中、近视力,矫正远视力,等效球镜进行检查;绘制术眼离焦曲线;采用i-Trace视觉质量分析仪测定术眼全眼高阶像差、Strehl比值、调制传递函数(MTF);采用CSV-1000对比敏感度仪评估术眼对比敏感度;采用美国《MIOL植入术后生活质量调查表》汉化版对2个组患者视觉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术后2年MIOL组裸眼中、近视力优于SI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年平均离焦曲线结果显示MIOL组于0.0 D和-3.0 D处出现2个峰值,且在0.0^-3.0 D之间形成宽平台,下降趋势平缓。5 mm瞳孔直径下,MIOL组全眼总高阶像差、慧差、三叶草、二阶散光值高于SI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OL组Strehl比值小于SI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mm瞳孔直径下,MIOL组在5、10、15、20、25和30 c/d空间频率的MTF值稍小于SIOL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3、6、12和18 c/d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在明视、暗视及有、无眩光状态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IOL组55例患者中54例脱镜,占98.18%,SIOL组53例患者中28例脱镜,占5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7,P<0.01)。MIOL组55例患者中4例出现眩光、光晕等视觉干扰症状,占7.27%,SIOL组53例患者中1例出现视觉干扰症状,占1.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P=0.382)。MIOL组在近距离、中等距离视物及总体视力方面的满意度评分高于SI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SIOL植入术比较,区域折射型MIOL植入术可提供良好且稳定的全程视力和较好的对比敏感度,且光学干扰现象发生率低,术后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晶状体植入 眼内 波前像差 调制传递函数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水平或垂直植入术后前房角与拱高的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可 王姗姗 +3 位作者 宋小翠 李雅心 李青云 李康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对比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前房角(ACA)及拱高参数的变化差异。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01/2019-06于我院眼科行ICL植入术的屈光不正患者83例154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为水平组(79眼)和垂... 目的:对比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前房角(ACA)及拱高参数的变化差异。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01/2019-06于我院眼科行ICL植入术的屈光不正患者83例154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为水平组(79眼)和垂直组(75眼)。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0°、90°、180°、270°位点ACA并计算其变化量,记录术后拱高值。结果:术后12mo,水平组ACA在0°、90°、180°、270°方位变化量分别为15.3°±6.1°、13.9°±6.3°、16.5°±5.5°、12.9°±6.0°,垂直组ACA相应方位变化量分别为12.9°±3.7°、14.5°±6.8°、14.3°±5.4°、13.2°±5.9°,两组患者ACA变化量在0°~180°方位有差异(P<0.05),在90°~270°方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3、6、12mo,水平组拱高分别为486±183、422±203、393±198、345±165μm,垂直组拱高分别为432±163、418±138、379±133、328±142μm,两组间不同时间点拱高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mo拱高均与同组术后1mo有差异(P<0.05)。结论:ICL植入水平放置较垂直放置引起0°~180°方位ACA变化更为显著,术后1a拱高具有动态性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 前房角 拱高 眼内 屈光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