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及预防 被引量:9
1
作者 谢秀雯 崔红平 《国际眼科纵览》 2008年第2期99-103,共5页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并发症,预后差,常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白内障手术切口状况、手术时间、人工晶状体种类、手术并发症、患者免疫力、无菌观念的重视程度及致病菌耐药性等因素,均对眼内炎的发生有影响。严...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并发症,预后差,常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白内障手术切口状况、手术时间、人工晶状体种类、手术并发症、患者免疫力、无菌观念的重视程度及致病菌耐药性等因素,均对眼内炎的发生有影响。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抗生素的应用等措施对眼内炎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病因学 眼内炎/预防 白内障摘除术
原文传递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438例预防眼内炎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朝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6期6448-6449,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内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4-05/2007-06我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38例(583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8例(583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无一例眼内炎发... 目的:探讨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内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4-05/2007-06我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38例(583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8例(583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无一例眼内炎发生;术后视力≥0.5,占94.1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对保证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及预防眼内炎极为重要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晶体 人工 眼内炎/预防和控制 眼内炎/护理
原文传递
白内障“复明工程”感染性眼内炎的预防和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晓瑜 叶瑞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1143-1143,共1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对大批量、短时间复明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82例(882只眼)残联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并从中总结经验。结果: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1例,术中后囊破裂... 目的:探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对大批量、短时间复明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82例(882只眼)残联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并从中总结经验。结果: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1例,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2例;术后暂时高眼压12例,角膜水肿8例。结论:残联白内障患者由于数量大、短时间手术,因此术前、术中、术后加强护理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防止术后致急性眼内炎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眼内炎/预防和控制/护理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割手术眼内炎的预防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福珍 杨帆 +1 位作者 季红 甘淑香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833-1833,共1页
目前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主要适应证为各种原因所致玻璃体积血混浊、感染性眼内炎、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特发性黄斑裂孔。随着25G、23G经结膜免缝合的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开... 目前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主要适应证为各种原因所致玻璃体积血混浊、感染性眼内炎、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特发性黄斑裂孔。随着25G、23G经结膜免缝合的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开展,由于其手术时间短、对眼组织创伤小、术后反应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非复杂的玻璃体视网膜疾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眼内炎/预防和控制 人类
原文传递
531例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致病因素和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万磊 陈楠 +3 位作者 张静 程钧 刘芳 谢立信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分析化脓性眼内炎的致病因素和病原学特征。方法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10年间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住院诊疗的一组连续性化脓性眼内炎患者531例53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10例410只眼(77.2%),女性121例121只眼(22.8%)... 目的分析化脓性眼内炎的致病因素和病原学特征。方法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10年间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住院诊疗的一组连续性化脓性眼内炎患者531例53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10例410只眼(77.2%),女性121例121只眼(22.8%)。平均年龄(38.62±15.36)岁。详细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分析其致病因素。在无菌条件下采集患眼前房水、玻璃体或眼内标本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眼外伤是化脓性眼内炎的首位致病因素(60.1%),其他因素包括内眼手术相关性眼内炎(19.0%)、化脓性角膜炎相关性眼内炎(17.1%)和内源性眼内炎(3.8%)。内眼手术后相关性眼内炎中以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炎为主(12.6%)。共培养获得致病菌224株,其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54.0%),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25.0%);其他致病菌依次为真菌(29.5%)和革兰阴性菌(16.5%)。真菌中以曲霉菌属为主(10.7%),其次为镰刀菌属(9.8%)。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分别为万古霉素97.4%,加替沙星91.8%,夫西地酸77.9%,左氧氟沙星为54.6%;革兰阴性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分别为加替沙星85.7%,左氧氟沙星77.8%,妥布霉素71.4%,头孢他啶62.5%。真菌对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敏感性分别为88.2%、84.8%。结论眼外伤是化脓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其次为内眼手术和化脓性角膜炎。革兰阳性菌是导致化脓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其次为真菌,以曲霉菌和镰刀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流行病学 眼内炎/病因学 眼内炎/微生物学 眼内炎/预防和控制
原文传递
感染性眼内炎28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蕊 谢立信 +1 位作者 孙士营 董晓光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2-405,共4页
目的分析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和病原学特征,提高感染性眼内炎的认知和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82例住院治疗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测资料。患者中,男性206例,占73.05%;女性76例,占26.95%。年龄最小2岁,最大7... 目的分析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和病原学特征,提高感染性眼内炎的认知和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82例住院治疗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测资料。患者中,男性206例,占73.05%;女性76例,占26.95%。年龄最小2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36.0±11.2)岁。除14例病情较重,无法保存眼球者以外,其余268例患者进行了玻璃体标本的病原学检测。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数据采用Chi-square检验和Kappa一致性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82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眼外伤所致者177例,占62.77%;感染性角膜炎所致者61例,占21.63%;眼部手术后所致者32例,占11.35%;内源性眼内炎12例,占4.25%。不同年龄和病因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2~13岁者占眼外伤所致者的19.21%;14~50岁者占感染性角膜炎所致者的55.74%;51~79岁者占眼部手术后所致者的60.61%。病原体检测显示,真菌和葡萄球菌属各占30.63%,为本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主要病原体。其中,致病细菌对环丙沙星敏感者最多,占81.81%;庆大霉素次之,占77.92%。结论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眼外伤,真菌和葡萄球菌属是导致眼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明确感染性眼内炎的不同致病因素、病原学特征有助于提供恰当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流行病学 眼内炎/微生物学 眼内炎/病因学 眼内炎/预防和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