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邢健强 王康宏 +1 位作者 符曼雅 郑振优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35-37,共3页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41例58眼老年性黄斑变性(SMD),干性SMD39眼(67.2%),湿性SMD19眼(32.8%)。造影前仅29.3%能确诊,而70.7%为漏诊或误诊,其主要原因为缺乏SMD眼底表现与FFA的比...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41例58眼老年性黄斑变性(SMD),干性SMD39眼(67.2%),湿性SMD19眼(32.8%)。造影前仅29.3%能确诊,而70.7%为漏诊或误诊,其主要原因为缺乏SMD眼底表现与FFA的比较分析,本文介绍了干湿性SMD眼底表现及FFA的特征,并讨论了FFA在SMD早期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黄斑变性 眼底荧光摄影 FFA
下载PDF
交感性眼炎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兆科 赖一凡 高汝龙 《眼科学报》 1993年第4期193-195,共3页
本文分析8例有刺激眼病理检查确诊为交感性眼炎急性期被交感眼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简称为FFA)表现,并将其造影结果归纳为三种情况,提出了一眼有外伤史,经过一定潜伏期,另一眼视力急剧下降伴有葡萄膜炎表现,则可用FFA检查,为临床诊断交... 本文分析8例有刺激眼病理检查确诊为交感性眼炎急性期被交感眼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简称为FFA)表现,并将其造影结果归纳为三种情况,提出了一眼有外伤史,经过一定潜伏期,另一眼视力急剧下降伴有葡萄膜炎表现,则可用FFA检查,为临床诊断交感性眼炎提供一个客观依据,以便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炎 交感性眼炎 眼底荧光摄影 血管造影
下载PDF
脉络膜黑瘤的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表现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兆科 李雯玲 +3 位作者 刘顺英 高汝龙 冯官光 易玉珍 《眼科学报》 1989年第3期110-112,共3页
本文报告脉络膜黑瘤21例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表现,根据荧光造影结果,可分为三种类型脉络膜黑瘤荧光象:Ⅰ型:呈斑驳状高荧光12例;Ⅱ型:斑点状高荧光4例;Ⅲ型:瘤体不显荧光呈暗区5例。三种类型荧光象各有其特点,并就其与脉络膜转移癌、老年... 本文报告脉络膜黑瘤21例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表现,根据荧光造影结果,可分为三种类型脉络膜黑瘤荧光象:Ⅰ型:呈斑驳状高荧光12例;Ⅱ型:斑点状高荧光4例;Ⅲ型:瘤体不显荧光呈暗区5例。三种类型荧光象各有其特点,并就其与脉络膜转移癌、老年性黄斑变性湿型中的视网膜下大出血、脉络膜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以及三种类型荧光象不同表现结合病理组织学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首次提出三种类型脉络膜黑瘤荧光象,对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率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肿瘤 脉络膜肿瘤 黑色素瘤 眼底荧光摄影
下载PDF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早期征象 被引量:3
4
作者 佘华宁 臧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34-35,共2页
对118例已确诊的糖尿病病人散瞳后,经眼底镜检查未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55例,对此55例病人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8例(32眼)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征象;微动脉瘤30眼(93.7%);毛细血管扩张16眼(50%);毛细血管闭塞13眼... 对118例已确诊的糖尿病病人散瞳后,经眼底镜检查未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55例,对此55例病人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8例(32眼)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征象;微动脉瘤30眼(93.7%);毛细血管扩张16眼(50%);毛细血管闭塞13眼(40.6%);小静脉扩张7眼(21.8%)。这些早期征象,对揭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有一定的意义,并提示对未出现视功能改变的糖尿病患者,应早期进行眼科检查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 视网膜疾病 眼底荧光摄影
下载PDF
大泡状视网膜脱离及其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分型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兆科 邓延伟 高汝龙 《眼科学报》 1991年第4期172-175,共4页
本文报告大泡状视网膜脱离19例27眼,男17例24眼,女2例3眼。双眼发病8例,单眼1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46岁,平均年龄36.7岁。全部病例作了荧光血管造影,根据荧光血管造影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Ⅰ型:后极部多灶性色素上皮损害型12例16眼;Ⅱ... 本文报告大泡状视网膜脱离19例27眼,男17例24眼,女2例3眼。双眼发病8例,单眼1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46岁,平均年龄36.7岁。全部病例作了荧光血管造影,根据荧光血管造影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Ⅰ型:后极部多灶性色素上皮损害型12例16眼;Ⅱ型:后极部弥漫性色素上皮损害7例11眼。治疗方法分为:单纯药物、药物加光凝、药物加放水、药物加放水加光凝治疗,27眼中,20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眼视力无变化,3眼视力下降。视网膜平伏22眼,总有效率为81.4%。并对本病提出荧光血管造影分为两型、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落 大泡状 眼底荧光摄影 血管造影 分型
下载PDF
眼球挫伤25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安昌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3-454,共2页
关键词 眼球挫伤 眼底荧光摄影 视神经 视网膜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造影与眼底镜检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姚静瑜 马林昆 蔡斌 《云南医药》 CAS 2000年第1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摄影 眼底镜检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临床分析
8
作者 张继濂 汪军 张焱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6-237,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动脉瘤 FFA 眼底荧光摄影
下载PDF
药物与缓慢注射预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高慕洁 黄竹婷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350-351,共2页
药物与缓慢注射预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高慕洁(茂名市人民医院眼科,茂名525000)黄竹婷(电白县中医院眼科,电白525400)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下简称造影)临床应用日广,其不良反应也倍受关注。本文是用... 药物与缓慢注射预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高慕洁(茂名市人民医院眼科,茂名525000)黄竹婷(电白县中医院眼科,电白525400)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下简称造影)临床应用日广,其不良反应也倍受关注。本文是用药物和缓慢注射方法以减少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摄影 荧光血管造影 不良反应 预防
下载PDF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副作用
10
作者 牛伟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376-376,共1页
关键词 眼底荧光摄影 血管造影 副作用
下载PDF
12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11
作者 范玲 杨兴华 章淑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11-12,共2页
作者对12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125只眼,进行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异常荧光的分类、位置,神经上皮脱离渗漏点形态、大小、数目和荧光渗漏与检眼镜下黄斑部水肿的相应关系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此项新技术不仅反映出... 作者对12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125只眼,进行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异常荧光的分类、位置,神经上皮脱离渗漏点形态、大小、数目和荧光渗漏与检眼镜下黄斑部水肿的相应关系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此项新技术不仅反映出眼底病灶形态学改变,而且能独特地显示病变渗漏的动力学变化,能动态观察病变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眼底荧光摄影 视网膜疾病
下载PDF
无脉病眼底改变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
12
作者 付建中 马颂章 +1 位作者 杨大来 雷嘉启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3年第2期96-97,共2页
无脉病又称缩窄性大动脉炎,是较少见的慢性血循环不全疾病。其病理是主动脉及主要分枝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炎症;临床检查为臂、颈部脉搏消失。
关键词 无脉病 眼底疾病 眼底荧光摄影
下载PDF
2191例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13
作者 谭仁昌 《新疆医学》 1997年第3期161-163,共3页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术(以下简称造影)自1961年Novetny和Alvis首先用于临床以来已历时30多年,它对许多眼底疾病,特别是血管性疾病和肿瘤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眼底 眼底荧光摄影
下载PDF
眼球钝挫伤后视力损害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探讨
14
作者 杨宝成 王坤元 +1 位作者 袁铸 韩俊婷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视力损害 眼外伤 眼球钝挫伤 眼底荧光摄影
下载PDF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轻度挫伤性视神经缺血的观察
15
作者 杨明光 杨永福 +2 位作者 文丽仙 胡亚丽 董庆汉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9-219,共1页
关键词 视神经缺血 挫伤性 眼底荧光摄影
下载PDF
黄斑部非可见病变透见荧光分析
16
作者 司兆敏 谷雪峰 +1 位作者 郭瑞萍 张月梅 《山西临床医药》 1995年第2期127-128,共2页
本文报告9例无眼底可见病变的黄斑透见荧光,分析了其特点和原因,探讨了与老年黄斑变性的关系。
关键词 黄斑病变 眼底荧光摄影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医辨证分型与眼底萤光血管造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瑰芳 王明芳 《四川中医》 1996年第3期20-21,共2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常见的眼底出血性疾病,因发病较急,视力下降明显,甚至失明,故中医眼科称之为“暴盲”、“视瞻昏渺”属“血瘀证”范畴.为探索该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眼底萤光血管造影(FFA)特点,本文将174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同步进行...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常见的眼底出血性疾病,因发病较急,视力下降明显,甚至失明,故中医眼科称之为“暴盲”、“视瞻昏渺”属“血瘀证”范畴.为探索该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眼底萤光血管造影(FFA)特点,本文将174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同步进行FFA检查,现报道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中医分型 眼底荧光摄影
下载PDF
内眼特种摄影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令占 任玉光 +1 位作者 韩素珍 刘世铖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1993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内眼特种摄影系利用专门仪器对内眼进行观察记录的一种特殊的检查方法。它的应用使得以往对眼病的主观观察转变为一种客观记录成为现实。通过内眼特种摄影可获取直观可读的影像资料,从而为眼病的诊断治疗、教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 立体摄影 滤光片 眼底荧光造影摄影 裂隙灯显微摄影 同步计时
下载PDF
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靛青绿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文峰 吴德正 吴乐正 《中华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7-269,I01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及眼底变化特征。方法对35例(37只眼)眼底有黄斑出血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眼底彩色照像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检查,其中8只眼行...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及眼底变化特征。方法对35例(37只眼)眼底有黄斑出血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眼底彩色照像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检查,其中8只眼行靛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nangiography,ICGA)。结果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表现:(1)视网膜下新生血管(subretinalneovascularization,SRNV)形成导致的黄斑出血(23只眼),ICGA显示的SRNV较FFA清晰;(2)无SRNV的黄斑出血(14只眼),在出血下或边缘有漆样裂纹显露者9只眼;对其中6只眼进行了随访,发现其黄斑出血是由于出血下或其边缘有脉络膜毛细血管和Bruch膜的破裂致新的漆样裂纹形成的缘故。结论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原因除常见的SRNV形成外,还有尚不伴SRNV的黄斑出血。FFA结合ICGA能更早期、准确地确定引起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这两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出血 眼底荧光摄影 ICGA
原文传递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血压和脉搏的变化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庆尧 余岐山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血压和脉搏的变化朱庆尧余岐山关键词荧光素血管造影术血压测定脉搏1病例和方法对1995年1月至1996年4月我院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oresceinangiography,FFA)14...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血压和脉搏的变化朱庆尧余岐山关键词荧光素血管造影术血压测定脉搏1病例和方法对1995年1月至1996年4月我院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oresceinangiography,FFA)141例患者作了血压和脉搏的系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摄影 血压 脉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