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刺激声坐姿下颈部及眼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特征分析
1
作者 赵苗苗 邵薏汀 金晓杰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声在坐姿下诱发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s)特征,提供各波潜伏期及振幅等参数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分别用500 Hz短纯音(tone-burst)及500 Hz线性调频脉冲音(CE-chirp)两种刺...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声在坐姿下诱发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s)特征,提供各波潜伏期及振幅等参数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分别用500 Hz短纯音(tone-burst)及500 Hz线性调频脉冲音(CE-chirp)两种刺激声对21名(男11人,女10人)听力正常且无耳蜗及前庭系统疾病的青年人(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3.95±3.29岁)进行VEMPs测试,测试起始强度为110 dB nHL,以5 dB为步阶测试至阈值,记录各强度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刺激声坐姿下诱发的cVEMP及oVEMP阈值分别为tone-burst cVEMP 85.00±6.10 dB nHL,CE-chirp cVEMP 84.63±4.99 dB nHL;tone-burst oVEMP 83.38±6.54 dB nHL,CE-chirp oVEMP 82.50±6.20 dB nHL。两种刺激声测得的各强度p1潜伏期、n1潜伏期有显著差异(P<0.05),p1-n1波间期、p1-n1振幅、双侧不对称性、双侧振幅比、双侧对称系数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坐姿下正常青年人两种刺激声给声强度100 dB nHL时VEMPs的引出率均为100%,500 Hz线性调频脉冲音可作为VEMPs测试的刺激声应用于临床,评估椭圆囊和球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前庭诱发电位 前庭诱发电位 线调频脉冲音 短纯音 坐姿
下载PDF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对迷路积水定位诊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林少莲 林有辉 +3 位作者 舒博 胡婕 林丁丁 叶胜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膜迷路积水患者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0例膜迷路积水患者患者及38例(76耳)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人进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测试,分析对比oVEMPs的引出率及各参数指标。结果 (1)病例... 目的探讨膜迷路积水患者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0例膜迷路积水患者患者及38例(76耳)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人进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测试,分析对比oVEMPs的引出率及各参数指标。结果 (1)病例组患耳和健耳的oVEMP引出率和振幅均低于对照组;(2)病例组患耳和健耳的oVEMP与对照组oVEMP引出率、峰-峰波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病例组与对照组振幅比、不对称性比较差异具有著性意义结论 oVEMP可以作为迷路积水异常变化的客观量化评估指标,并迷路积水的确诊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迷路积水 前庭诱发电位 前庭 椭圆囊 球囊
下载PDF
突发性耳聋患者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特点 被引量:21
3
作者 舒博 叶胜难 +3 位作者 林有辉 林少莲 胡婕 林丁丁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突发性耳聋患者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引出率和各参数指标,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3月诊断为单侧突发性耳聋的患者36例,进行气导短纯音诱发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测,分析对比oVEMP的... 目的观察突发性耳聋患者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引出率和各参数指标,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3月诊断为单侧突发性耳聋的患者36例,进行气导短纯音诱发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测,分析对比oVEMP的引出率和各参数指标。分别以突聋对侧耳和25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25例(50耳)为对照,分析前庭功能受损状况。结果突聋组患耳oVEMP引出率为44.4%(16/36),突聋组对侧健耳oVEMP引出率为52.7%(19/36);对照组oVEMP引出率为100%(50/50)。组间对比显示突聋组患耳和对侧耳与对照组oVEMP引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突聋组患耳和对侧耳oVEMP引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聋组患耳、对侧耳、对照组正常耳组间比较,oVEMP的N1潜伏期、P1潜伏期、波间期、振幅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突聋患者在耳蜗受损的同时可以伴有椭圆囊及前庭上神经传导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可以通过oVEMP检测进行客观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 椭圆囊 前庭诱发电位
下载PDF
刺激声强度对气导短纯音诱发的眼肌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睿 许珉 +2 位作者 张青 杨引通 陈彦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3-758,共6页
目的:了解刺激声强度差异对正常人气导短纯音诱发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oVEMP)和颈肌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cVEMP)的影响。方法... 目的:了解刺激声强度差异对正常人气导短纯音诱发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oVEMP)和颈肌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cVEMP)的影响。方法选择国人正常人35例作为研究对象,男16例,女19例,年龄4~40岁(20.80±8.89),以500Hz tone brust为刺激音,按照100、95、90、85、80、75 dB nHL依次进行气导oVEMP和cVEMP检测,计算VEMP在不同刺激声强度的引出率、nI潜伏期、pI潜伏期、nI-pI波间期、振幅值和AR值,进行波形参数计算和声强度组间对比。结果全组正常人oVEMP和cVEMP的阈值分别为86.5±4.37 dB nHL、83.57±4.52 dB nHL。随着刺激声强度的减弱,无论oVEMP还是cVEMP,均表现出引出率下降、振幅减低等特点。在刺激声强度为100 dB nHL和95 dB nHL时,oVEMP和cVEMP的引出率均为100%,两者之间图形参数差异并不显著。结论随着刺激声强度的减弱,oVEMP和cVEMP出现引出率下降、振幅减低的趋势。对于40岁以下的国人人群,建议采用95 dB nHL作为VEMPs测试的最大起始刺激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声强度 前庭 前庭诱发电位 前庭诱发电位
下载PDF
EMG修正对颈部及眼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澜 赵苗苗 +10 位作者 李清溪 刘兴健 谌国会 熊芬 谢林怡 兰兰 王大勇 吴子明 冀飞 赵立东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研究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修正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s)结果产生的影响,并建立修正后的cervical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 VEMP)及ocularVestibular Evoked Myoge... 目的研究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修正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s)结果产生的影响,并建立修正后的cervical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 VEMP)及ocular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 VEMP)正常值范围,为临床上准确评估前庭感受器功能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500Hz tone-burst刺激声对20名(40耳)听力正常且无耳蜗及前庭系统疾病的正常青年人进行c VEMP及o VEMP测试。受试者年龄为20-30岁,平均年龄(23.76±2.81)岁。测试强度为100d B n HL,通过ER-3A标准插入式耳机给声,测试时体位采取坐姿。结果所有受试者均能引出清晰可重复的c VEMP及o VEMP波形。Tone-burst c VEMP的P1潜伏期为14.13±1.97(ms),N1潜伏期为21.54±2.23(ms),幅值为1.63±0.60(μV)。Tone-burst o VEMP的N1潜伏期为10.15±0.72(ms),P1潜伏期为15.79±1.01(ms),幅值为1.38±1.02(μV)。cVEMP修正前后的振幅有显著性差异(*P<0.05),修正前后比值达到40~50倍。结论 EMG修正对振幅标准化有重要意义,其中对c VEMP的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建立一组EMG修正后VEMPs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能够更准确评估双侧不对称性。Tone-burst c VEMP及o VEMP引出率高,可作为临床上评估椭圆囊和球囊功能的常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前庭诱发电位 前庭诱发电位 振幅标准化 电图修正
下载PDF
同步检测眼性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可行性研究
6
作者 马荣 田永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同步检测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正常人及23例梅尼埃病患者分别进... 目的探讨同步检测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正常人及23例梅尼埃病患者分别进行oVEMP和cVEMP同步检测和单独检测,两种检测方式所用仪器和坐姿相同,检测参数设置相同,分别比较两种检测方式下两组对象oVEMP和cVEMP的振幅、潜伏期、波间期及双侧耳不对称比。结果正常人左、右耳的oVEMP及cVEMP的引出率、振幅、潜伏期、波间期与不对称比在两种形式同步检测与各方式单独检测之间无显著差异;两种方式同步检测时梅尼埃病患者的患耳及对侧耳的oVEMP及cVEMP引出率、振幅、潜伏期、波间期及不对称比与各方式单独检测的结果也无显著差异。结论对正常人和梅尼埃病患者,oVEMP和cVEMP检测可同步进行,但检测参数应与单独检测时设置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诱发电位 前庭诱发电位 同步检测
下载PDF
老年人眼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正常值研究
7
作者 陈淑飞 郑周数 +2 位作者 李倩 顾黎黎 应乐安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测量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眼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潜伏期、波间期、振幅及不对称比的正常值,用于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听觉与平衡医学中心的57例(114耳) 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男性28例,女性29例),患者平... 目的测量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眼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潜伏期、波间期、振幅及不对称比的正常值,用于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听觉与平衡医学中心的57例(114耳) 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男性28例,女性29例),患者平均年龄64±4岁,进行眼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 VEMP)检查,得到正常值,并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14耳中引出95耳o VEMP,占83.3%(男性50耳,占89.3%,女性45耳,占77.6%),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5dB n HL气导短纯音诱发下获得N1波潜伏期11.14±0.63ms,P1波潜伏期16.38±1.07ms,N1-P1波间期5.06±1.46ms,N1-P1复合波振幅5.61±3.69μV,双耳不对称比21.35±17.22。其中28例男性受试者N1-P1复合波振幅为7.57±3.20μV,双耳不对称比为18.56±10.26; 29例女性受试者N1-P1复合波振幅为3.71±1.88μV,双耳不对称比为24.19±14.71。统计分析后,N1波潜伏期、P1波潜伏期、N1-P1波间期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出率、N1-P1复合波振幅及双耳不对称比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建立了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听觉和平衡医学中心实验室60岁以上老年人眼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参数的正常值,为临床老年人的相关疾病诊断提供了依据。在引出率、N1-P1复合波振幅及双耳不对称比上存在性别差异,应按照性别建立o VEMP的正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诱发电位 潜伏期 波间期 振幅 不对称比
下载PDF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临床检测技术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8
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眩晕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 +8 位作者 刘博 吴子明 傅新星 王武庆 刘波 区永康 张小莉 冷杨名 刘兴健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共6页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是一项用于客观评价前庭耳石器及前庭神经传导通路的检测技术。相对于比较成熟的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而言,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刺激类型、电极导联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达成共识的关键环节。为促进国内...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是一项用于客观评价前庭耳石器及前庭神经传导通路的检测技术。相对于比较成熟的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而言,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刺激类型、电极导联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达成共识的关键环节。为促进国内规范的实验室检查标准,实现标准化的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记录和结果分析,特制订本检查记录和结果判读的临床检测技术专家共识,其内容主要包括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基本概念、刺激和记录参数、观测指标以及结果判读和临床应用等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前庭诱发电位 临床检测技术
下载PDF
梅尼埃病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饶任东 孙勍 +4 位作者 彭新 计莉 张永彬 王宁 单希征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MD)患者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 VEMP)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梅尼埃病患者o VEM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6例梅尼埃病患者及27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 目的通过对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MD)患者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 VEMP)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梅尼埃病患者o VEM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6例梅尼埃病患者及27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人进行o VEMP测试,分析对比oVEMP的引出率及各参数指标。结果 oVEMP在病例组患侧的引出率为41.7%、健侧为55%,对照组为100%;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健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侧、健侧及对照组间o VEMP的振幅及不对称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然各波潜伏期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整体来讲,梅尼埃病患者oVEMP引出率随听力学分期升高而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梅尼埃病患者无论健侧还是患侧,其oVEMP异常均较显著,且以患侧变化显著,提示MD患者的椭圆囊功能受损,oVEMP可用于评估MD患者椭圆囊功能,且进一步对其诊疗作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前庭诱发电位 椭圆囊 前庭
下载PDF
梅尼埃病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松涛 罗颜 +2 位作者 曹忠胜 石艳萍 徐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8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测试并分析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 MD )患者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oVEMP ),探讨oVEMP频率振幅比在梅尼埃病患者中的临床特性。方法对本科确诊的梅尼埃病患者20例及年龄相匹配... 目的测试并分析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 MD )患者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oVEMP ),探讨oVEMP频率振幅比在梅尼埃病患者中的临床特性。方法对本科确诊的梅尼埃病患者20例及年龄相匹配的10例(20耳)健康志愿者行oVEMP测试,对比他们在同一频率的振幅差异以及1 000/500 Hz频率振幅比(FAR )参数。结果 MD组患耳与健康对照组的频率振幅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 );患耳与健耳比较:P = 0.000;健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 = 0.100o MD患耳与健康对照组在500 Hz及1 000 Hz处的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 o结论梅尼埃病患者患侧oVEMP 1 000/500 Hz频率振幅比存在较显著异常,提示MD患者的椭圆囊功能受损,oVEMP频率振幅比对梅尼埃病的诊断及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诱发电位 梅尼埃病 频率振幅比
下载PDF
不同刺激声骨导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敏姣 林颖 +3 位作者 刘嘉伟 樊小勤 钟波 查定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刺激声骨导诱发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bone conducted 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BC-oVEMP)特征,分析其反应阈、潜伏期和振幅,探讨其最佳刺激声,并获得正常值范围,为临床诊断前庭疾病提供参考。方... 目的分析不同刺激声骨导诱发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bone conducted 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BC-oVEMP)特征,分析其反应阈、潜伏期和振幅,探讨其最佳刺激声,并获得正常值范围,为临床诊断前庭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500、1000、2000 Hz短纯音及短声对20例(40耳)正常青年人进行BC-oVEMP测试,刺激声起始强度为仪器每个频率可输出的最大峰值等效力级(force level,FL),以5 dB FL为步阶测试至阈值,分别记录其n1-p1潜伏期、振幅、波间期,得出其对称性和振幅比。结果在最大输出强度下,500、1000、2000 Hz短纯音及短声四种刺激声诱发的BC-oVEMP n1-p1引出率分别为100.0%、85.0%、42.50%及52.50%;反应阈分别为127.63±4.76、130.89±3.06、114.94±2.54、117.25±3.98 dB FL;n1波潜伏期分别为10.14±0.62、11.80±1.66、13.61±0.81、12.52±0.82 ms;p1波潜伏期分别为15.65±1.09、16.08±1.61、17.59±0.98、16.32±0.54 ms;n1-p1振幅分别为12.14±5.85、2.80±1.82、2.69±1.14、2.85±1.78μV。结论500、1000、2000 Hz短纯音及短声四种骨导刺激声均可诱发出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最大输出强度下500 Hz短纯音BC-oVEMP引出率和振幅最高,为最佳刺激声,便于椭圆囊及其传导通路的相关疾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导前庭诱发电位 短纯音 短声
下载PDF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爽 刘亭彦 孙秀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45,共5页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是气导声刺激或骨导振动刺激人体前庭感受器(椭圆囊)或直流电刺激前庭上神经,于对侧眼下斜肌表面记录到的短潜伏期电位变化,是临床评价椭圆囊和/或前庭上神经通路功能的常用手段。国内外研究发现,oVEMP除存在个体...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是气导声刺激或骨导振动刺激人体前庭感受器(椭圆囊)或直流电刺激前庭上神经,于对侧眼下斜肌表面记录到的短潜伏期电位变化,是临床评价椭圆囊和/或前庭上神经通路功能的常用手段。国内外研究发现,oVEMP除存在个体间差异外,也会受测试方法、参数设置等因素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结论基础上,对oVEMP常见影响因素及其可能机制进行总结,为规范oVEMP的测试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诱发电位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玉忠 张滟 +9 位作者 魏馨雨 陈耔辰 徐勇 成颖 高滢 陈飞云 胡娟 许珉 任晓勇 张青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LVAS)患者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VEMP)的波形特征。方法对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21例(42耳)(LVAS组)、年龄和性别相... 目的探讨儿童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LVAS)患者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VEMP)的波形特征。方法对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21例(42耳)(LVAS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非LVAS聋哑症患儿14例(28耳)(非LVAS聋哑症组)及健康儿童12例(24耳)(健康对照组)进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MP, oVEMP)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MP, cVEMP)检测,比较三组各波的引出率及波形特点。结果与非LVAS聋哑症组比较,LVAS组oVEMP的引出率较高(P<0.001),阈值较低(P<0.001)、振幅较高(P=0.003),n1、p1波潜伏期、n1-p1波间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LVAS聋哑症组患儿相比较,LVAS组患儿cVEMP的引出率较高(P=0.017),阈值较低(P=0.001),p1波潜伏期较短(P=0.009);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VAS组患儿的oVEMP振幅较高(P=0.027),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EMP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AS患儿oVEMP及cVEMP引出率较非LVAS聋哑组高,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VEMP可用于评估LVAS患儿的前庭耳石器功能状态,但是并不恒定地都表现为阈值低、振幅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诱发电位 前庭诱发电位 前庭水管综合征 前庭功能
下载PDF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前庭外周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玉芬 陶树东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439-441,共3页
前庭功能检查是评价眩晕患者前庭功能的重要检查项目。笔者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检查耳石器功能来阐述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目前临床应用的VEMP有2种,一是在胸锁乳突肌表面记录到的VEMP,称c VEMP;另一是在眼外肌记录到的VEMP,称o ... 前庭功能检查是评价眩晕患者前庭功能的重要检查项目。笔者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检查耳石器功能来阐述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目前临床应用的VEMP有2种,一是在胸锁乳突肌表面记录到的VEMP,称c VEMP;另一是在眼外肌记录到的VEMP,称o VEMP。基础研究证实c VEMP来源于球囊,而o VEMP来源于椭圆囊。前庭神经炎患者根据其c VEMP及o VEMP的检查结果可进一步判断受累的前庭神经分支,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计划。梅尼埃病晚期球囊功能受累,c VEMP不能引出或振幅降低;甘油试验前后c VEMP可由异常变正常。听神经瘤患者c VEMP检查可异常。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VEMP检查阈值明显降低,而振幅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诱发电位 前庭功能 胸锁乳突 前庭诱发电位 前庭诱发电位
下载PDF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爽 孙秀梅 +1 位作者 刘亭彦 许潇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4期71-73,共3页
前庭神经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及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会发生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异常的情况。明确不同疾病患者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的特点有利于临床医生准确地诊断其病情。本文主要是探讨临床上对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前庭诱发电位 前庭神经炎 阵发位置眩晕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
下载PDF
前庭诱发肌源电位在听神经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少莲 林有辉 +3 位作者 舒博 胡婕 林丁丁 叶胜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0-904,共5页
目的探讨前庭诱发肌源电位在听神经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听神经瘤患者(AN)26名为研究对象,听力正常健康人3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接受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测试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分析对比两组之间oV... 目的探讨前庭诱发肌源电位在听神经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听神经瘤患者(AN)26名为研究对象,听力正常健康人3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接受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测试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分析对比两组之间oVEMPs和cVEMP的引出率及各参数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听神经瘤组cVEMP和oVEMP的引出率较低,cVEMP的振幅减小,cVEMP和oVEMP的幅度比和不对称比(AR)增大,oVEMP的n10潜伏期较长,cVEMP和oVEMP结果与瘤体大小、听力损失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VEMP和oVEMP检测对听神经瘤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引出率较低、VEMP振幅减小可能有助于听神经瘤筛查和诊断;cVEMP和oVEMP易于操作且稳定性高,联合检查可提高听神经瘤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前庭诱发电位 前庭诱发电位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异常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17
作者 罗慧娉 余菁 +3 位作者 许信达 王璟 吴海涛 迟放鲁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1期53-58,62,共7页
目的探索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耳石器及其传导通路功能变化情况。方法2020年1~10月就诊于我院鼾症诊疗中心的重度OSA患者为病例组,30例(60耳);对照组为健康成年人21例(42耳),比较并分析2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 目的探索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耳石器及其传导通路功能变化情况。方法2020年1~10月就诊于我院鼾症诊疗中心的重度OSA患者为病例组,30例(60耳);对照组为健康成年人21例(42耳),比较并分析2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的引出率、潜伏期、波间期、振幅。结果对照组的oVEMP和cVEMP引出率分别为97.6%和100.0%,病例组为73.3%和81.7%,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1、0.003)。在oVEMP中,病例组的阈值为(115.68±6.52)dB SP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0.98±4.77)dB SPL(P<0.001);N1潜伏期为(11.85±0.85)ms,较对照组的(10.78±0.84)ms延长(P<0.001);病例组的N1-P1波间期缩短至(3.69±0.79)ms(P<0.001),N1-P1振幅下降至(9.30±8.17)µV,较对照组的(15.79±7.66)µV显著降低(P<0.001)。在cVEMP中,病例组的阈值为(114.18±6.64)dB SPL,较对照组的(104.52±4.53)dB SPL显著升高;P1潜伏期由(16.71±1.84)ms显著延长至(18.02±2.53)ms(P=0.005);P1-N1波间期也因此缩短为(6.88±2.03)ms(P<0.001);P1-N1振幅和N1-P2振幅分别降至(126.73±98.55)µV和(88.71±94.99)µV,较对照组的(254.99±113.74)µV和(154.89±71.13)µV显著降低(P值均<0.001)。对病例组30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医患双方对平衡症状的关注度显著低于对打鼾症状的关注度(P<0.001)。结论在重度OSA患者中,oVEMP和cVEMP的波形出现典型异常变化,提示椭圆囊和球囊及其传导通路出现功能障碍。重度OSA患者的诊治应同时考虑耳石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睡眠呼吸暂停 前庭诱发电位 前庭诱发电位 椭圆囊 球囊
下载PDF
不同种类刺激声对国人正常青年人群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引通 许珉 +2 位作者 张青 张睿 陈彦飞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948-95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刺激声对中国正常青年人群气导声刺激诱发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ACS-oVEMP)的影响。方法:选择22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500Hz tone brust、125Hz tone burst和Click作为诱发刺激声进行双耳(44耳)ACS-oVEMP检...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刺激声对中国正常青年人群气导声刺激诱发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ACS-oVEMP)的影响。方法:选择22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500Hz tone brust、125Hz tone burst和Click作为诱发刺激声进行双耳(44耳)ACS-oVEMP检测,观察和比较ACS-oVEMP波形的引出率、阈值、nⅠ潜伏期、pⅠ潜伏期、nⅠ-pⅠ波间期、振幅及耳间对称性情况。结果:500Hz tone burst诱发的ACS-oVEMP引出率为100%(44/44),125Hz tone burst的引出率为40.9%(18/44),Click的引出率为29.6%(12/44)。500Hz tone burst与其他2组间引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0Hz tone burst的振幅最大[(7.3±5.5)μV],与125Hz tone burst[(3.8±1.5)μV]和Click[(5.8±1.3)μV]2组间振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波形参数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刺激声可以对ACS-oVEMP的波形造成影响,500Hz tone burst诱发的ACS-oVEMP引出率最高,振幅最大,波形最易辨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 前庭诱发电位 诊断
原文传递
眼肌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外周性前庭传导通路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青 许信达 +3 位作者 许珉 胡娟 梁建民 加我君孝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观察外周性前庭损害患者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的引出情况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03-2012-03期间在我院临床诊断为外周前庭损害,并接受门诊和(或)住院治疗的患者13例(14耳)... 目的:观察外周性前庭损害患者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的引出情况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03-2012-03期间在我院临床诊断为外周前庭损害,并接受门诊和(或)住院治疗的患者13例(14耳),进行双耳气导短纯音诱发的oVEMP和cVEMP检测,观察两种电位的引出情况,分析前庭上成分(椭圆/前庭上神经传入通路)和前庭下成分(球囊/前庭下神经传入通路)机能受损的状况。结果:13例(14耳,双侧1例)外周性眩晕患者包括:耳带状疱疹3例(3耳),听神经瘤3例(4耳),Ⅶ+Ⅷ颅神经牵拉伤1例(1耳),前庭神经炎2例(2耳),梅尼埃病3例(3耳),单侧内听道发育不全1例(1耳)。总体oVEMP正常引出2耳(正常引出率为14.3%),cVEMP正常引出3耳(正常引出率21.4%)。结论:外周性眩晕患者前庭耳石器及其传导通路机能受损的情况可以通过临床oVEMP和cVEMP检测进行客观评价,其表现形式根据病变波及的范围与程度不同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 耳石器 前庭诱发电位 前庭诱发电位 诊断
原文传递
眼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急性脑干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闫国平 臧大维 +1 位作者 李欣慧 张琪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65-76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脑干梗死患者眼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电生理特点,并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对比研究,探讨oVEMP对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脑干梗死患者(纳入脑干梗死组)分别进行oVEMP和BAEP检测,并... 目的通过分析脑干梗死患者眼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电生理特点,并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对比研究,探讨oVEMP对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脑干梗死患者(纳入脑干梗死组)分别进行oVEMP和BAEP检测,并将其结果与6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正常对照组)数据进行对照。结果正常对照组60例健康志愿者中有2例未引出oVEMP,其余58例健康志愿者均引出可辨析、稳定的N1-P1波形,引出率为96.7%。脑干梗死组共有42例患者引出oVEMP,其双侧N1、P1峰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双侧N1-P1波幅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有18例患者未引出oVEMP,其中N1波峰潜伏期延长13例,P1峰潜伏期延长10例,同时出现N1、P1峰潜伏期延长6例,N1-P1波幅降低8例,共计oVEMP异常45例,异常率为75%。脑干梗死组BAEP的Ⅴ波潜伏期[(5.98±0.37)ms]及Ⅲ~Ⅴ波、Ⅰ~Ⅴ波峰间潜伏期[分别为(2.93±0.34)ms和(4.96±0.39)ms]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Ⅴ/Ⅰ波幅比值(0.48±0.10)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Ⅴ波潜伏期延长17例,Ⅲ波潜伏期延长6例,Ⅲ~Ⅴ波峰间潜伏期延长15例,Ⅰ~Ⅴ波峰间潜伏期延长9例,11例Ⅲ-Ⅴ/Ⅰ-Ⅲ峰间潜伏期比值〉1,13例Ⅴ/Ⅰ波幅比值〈0.5,3例波形分化不良,共计BAEP异常42例,其异常率为70%。oVEMP异常率与BAEP异常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oVEMP与BAEP的检测异常率为91.7%,明显高于BAEP异常率(P〈0.05)。结论oVEMP是检测脑干梗死的可靠电生理方法,与BAEP联用能进一步提高脑干梗死患者的病灶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梗死 前庭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