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性外斜视患儿眼直肌后徙联合拮抗肌截除术后角膜曲率和眼球屈光度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刘利明 曹文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究共同性外斜视患儿眼直肌后徙联合拮抗肌截除术后角膜曲率和眼球屈光度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66例共同性外斜视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眼直肌后徙联合拮抗肌截除术治疗。测定患儿手术前、后的患眼角膜曲率和眼球屈光度,并用Pea... 目的探究共同性外斜视患儿眼直肌后徙联合拮抗肌截除术后角膜曲率和眼球屈光度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66例共同性外斜视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眼直肌后徙联合拮抗肌截除术治疗。测定患儿手术前、后的患眼角膜曲率和眼球屈光度,并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术后1个月不同区域各个方位的角膜曲率变化与眼球屈光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患儿距离角膜顶点3、5 mm区域内鼻侧、颞侧方向的角膜曲率:术后1个月<术后1周<术前,上侧、下侧方向的角膜曲率:术后1个月>术后1周>术前(P<0.05)。患儿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时的患眼眼球屈光度绝对值显著大于术前(P<0.05)。患儿患眼术后1个月时距离角膜顶点3、5、7 mm区域鼻侧、颞侧、上侧和下侧4个方向的角膜曲率与术前差值和术后1个月的眼球屈光度与术前差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眼直肌后徙联合拮抗肌截除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早期距角膜顶3、5 mm处垂直子午线4个方向的角膜曲率和眼球屈光度均会出现明显变化,但术后早期角膜曲率变化与眼球屈光度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外斜视 肌后联合拮抗截除 角膜曲率 屈光度
下载PDF
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柄东 唐敏 喻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3期73-7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 目的对比分析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眼位矫正效果,统计手术前后视远度、视近度、平均斜视度,并对比分析术后立体视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正位率为87.14%,对照组为74.2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视远度为(5.13±0.34)θ、视近度为(5.58±0.47)θ、平均斜视度为(5.36±0.29)θ,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立体视恢复率为72.14%、融合功能恢复率为60.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0.71%,显著高于对照组(4.29%)。结论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在正位率、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恢复方面显著优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后 缩短 肌后 间歇性外斜视
下载PDF
三种斜视矫正手术患者术后眼球屈光状态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石晶 谭小波 +3 位作者 杨洁 李娜 陶相宜 杨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9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三种斜视矫正手术术后患者眼球屈光状态变化。方法斜视手术患者61例(91眼),其中行下斜肌后徙术8例(10眼,A组),行眼直肌后徙术31例(47眼,B组),行眼直肌后徙联合拮抗肌截除术22例(34眼,C组)。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 目的观察三种斜视矫正手术术后患者眼球屈光状态变化。方法斜视手术患者61例(91眼),其中行下斜肌后徙术8例(10眼,A组),行眼直肌后徙术31例(47眼,B组),行眼直肌后徙联合拮抗肌截除术22例(34眼,C组)。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对三组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检查,记录手术前后各时间的柱镜屈光度和球镜屈光度。采用角膜地形图仪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周记录距离角膜顶点3、5、7 mm处正交子午线角膜曲率值、散光值(dk值)及散光轴位。结果 B、C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柱镜屈光度升高,与术前1 d相比,P均<0.05;术后3个月柱镜屈光度与术前1 d相比,P均>0.05。C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球镜屈光度升高,与术前1 d相比,P均<0.05;术后3个月球镜屈光度与术前1 d相比,P>0.05。B、C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散光值升高,与术前1 d相比,P均<0.05;术后3个月时散光值与术前1 d相比,P均>0.05。三组患者手术前后散光轴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距角膜顶点3mm、5 mm区角膜曲率均增高,与术前1 d相比,P均<0.05;术后3个月距角膜顶点3 mm、5 mm区角膜曲率与术前1 d相比,P均>0.05。各组手术前后距角膜顶点7 mm区角膜曲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斜肌后徙术后患者眼球屈光状态无明显变化,而眼直肌后徙术和眼直肌后徙联合拮抗肌截除术后短期患者可出现眼球屈光度、散光值、角膜曲率升高,但在术后3个月时均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斜视矫正手 下斜肌后 眼直肌后徙术 拮抗截除 球屈光度 球散光值 球散光轴位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22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马翔 郭敬丽 王利华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22例连续性病例的病历资料。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患儿,经1 h诊断性遮盖前后注视...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22例连续性病例的病历资料。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患儿,经1 h诊断性遮盖前后注视6 m及33 cm调节性视标第一眼位的斜视度。检查患儿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锐度。依据诊断性遮盖后测量的最大看远斜视度,行双眼外直肌对称性定量后徙术。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患儿的斜视度和双眼视功能。疗效评价标准为斜视度≤±8 PD为正位。结果 22例诊断性遮盖前看远与看近斜视度的差值为(17.3±7.9)PD,诊断性遮盖后看远与看近斜视度的差值为(0.5±3.3)PD。双眼外直肌后徙量(7.2±1.2)mm。术后平均随访(8.6±5.4)月。末次随访的正位率为81.8%(18/22)、过矫率为4.5%(1/22)、欠矫率为13.6%(3/22)。手术前后融合和立体视锐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诊断性遮盖后测量的最大看远斜视度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可有效的矫正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斜视 间歇性 类似分开过强型 儿童 外科手 治疗结果 肌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