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眼缺血综合征(OIS)的临床特征提高此病发现率和诊断率
1
作者 苏永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5期54-55,共2页
本文针对于眼缺血综合征(OIS)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研究预测眼缺血综合征发现率和诊断率。方法:本次26例(30只眼)例参与调查者样本,均是来自2019年6月—2020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眼缺血综合征(OIS)病人均采用回顾分析法,并对所有病人均... 本文针对于眼缺血综合征(OIS)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研究预测眼缺血综合征发现率和诊断率。方法:本次26例(30只眼)例参与调查者样本,均是来自2019年6月—2020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眼缺血综合征(OIS)病人均采用回顾分析法,并对所有病人均进行病例记录、测试视力、双目间接检眼镜、全视网膜广角接触镜和三面镜等检查。结果:病人眼部的相关症状,一过性黑矇症状:25只眼其出现率概为83.33%, 视力下降症状:22只眼,73.33%则为出现概率, 眼及眶周明显疼痛症状:12只眼,其中出现率为40.00%,畏光症状:8只眼,26.67%则为出现率。眼缺血综合征主要体征包括:眼部体征包括: 11只眼形成了虹膜新生血管,经诊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则为9只眼,前房水浊度不同。静脉扩张的14眼,视网膜新血管形成的8眼,视盘苍白的16眼,黄斑区相对暗红的5眼,以及由于慢性缺血导致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的2眼。结论:眼部缺血非常隐匿,如果发现眼部缺血必须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早诊断早治疗才能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ois) 临床特征 发现率 诊断率
下载PDF
分析眼缺血综合征(OIS )的临床特征,提高此病发现率和诊断率
2
作者 岳正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8期30-30,共1页
分析眼缺血综合征(OIS)的临床特征,希望能让此病的诊断率和发现率有效提高;方法 选择我院 2015 年 3 月至 2016 年 4 月收治的眼缺血综合征患者 30 例(31 例眼),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眼缺血综合征的... 分析眼缺血综合征(OIS)的临床特征,希望能让此病的诊断率和发现率有效提高;方法 选择我院 2015 年 3 月至 2016 年 4 月收治的眼缺血综合征患者 30 例(31 例眼),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眼缺血综合征的发病比较隐匿,发病年龄段主要为 55-65 岁,男女患者人数相近;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视力降低、一过性黑矇;临床体征则主要表现为视网膜中周部点状出血,动脉狭窄以及静脉扩张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主要为微血管瘤、血管壁着染,动静脉充盈时间和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没有灌注区等;患者预后情况不理想,治疗方式仅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结论 眼缺血综合征的发病比较隐匿,临床中应加以关注和重视,及早进行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临床特征 诊断率 发现率
下载PDF
眼缺血综合征伴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例
3
作者 韩珊 李都吉雅 +1 位作者 张景馨 赵全良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8期12406-12411,共6页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难治性青光眼,常继发于全身疾病或眼部疾病,往往伴有严重视力下降甚至丧失,主要体征是虹膜新生血管,高眼压。本文讲述1例视力、体征治疗后均明显好转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 缺血综合征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实验性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麦光焕 李艳娜 +4 位作者 余新平 余焕云 邓大明 林小铭 康瑛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超微病理变化及分离和保留睫状血管对其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第1组双眼分别切断内外2条水平直肌。第2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2条垂直肌。第3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及内... 目的探讨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超微病理变化及分离和保留睫状血管对其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第1组双眼分别切断内外2条水平直肌。第2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2条垂直肌。第3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及内或外直肌共3条直肌。第4组双眼分别切断内外、上下4条直肌。每组动物均在右眼分离保留睫状血管,左眼切断直肌和睫状血管。术后4周取虹膜和睫状体组织电镜检查。结果第1组动物双眼无明显缺血改变,第2、3、4组不保留血管眼有明显甚至严重缺血改变,保留血管眼无缺血改变。结论论证了切断不同的直肌引起的眼前段不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及其与眼前段缺血发生的关系,分离和保留睫状前血管可以有效预防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前段缺血综合征 电镜 斜视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眼部缺血综合征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汪军 张继濂 +1 位作者 郭佳 孟忻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615-1617,共3页
目的:研究眼部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征。方法:对41例眼部缺血综合征的患者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彩色多普勒血管检查(doppler)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 目的:研究眼部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征。方法:对41例眼部缺血综合征的患者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彩色多普勒血管检查(doppler)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undus flu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FFA提示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臂-视网膜循环时间不同程度延长,视网膜静脉扩张,微血管瘤,血管壁着染以及黄斑水肿和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等改变。结论:眼部缺血综合征的FFA检查呈现特征性改变。为与其相关的全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荧光素底血管造影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高血压对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雅从 尤明玲 +6 位作者 张立红 董京辉 张晓琳 任骞 于华 张华 叶存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6-540,共5页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高血压对视力和眼底病变的影响。【方法】对124例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平均年龄63.64(S=12.13)岁,男女比例1.8∶1;96.77%的患者有颈动脉狭窄,主要...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高血压对视力和眼底病变的影响。【方法】对124例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平均年龄63.64(S=12.13)岁,男女比例1.8∶1;96.77%的患者有颈动脉狭窄,主要的全身合并症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眼部症状为视力下降和一过性黑矇,眼前节主要发生虹膜新生血管生成,视网膜主要表现为动脉狭窄和静脉扩张、点片状出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和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微血管囊样扩张和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视力障碍与没有高血压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眼部缺血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的严重的慢性缺血性眼部症候群,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由颈动脉狭窄引起,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常需要神经科和心内科等医师联合诊治,高血压可以加重患者的眼部病变,眼底镜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是早期确诊该病的关键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颈动脉狭窄 高血压 底荧光血管造影 底镜检查
下载PDF
眼缺血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敏慧 吴雅臻 郜忠海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分析眼缺血综合征(OIS)的临床特征,提高此病发现率和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32例(33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病史询问、视力测定、眼压检查、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双目间接检眼镜、联合90D非接触镜、全视网膜广角... 目的分析眼缺血综合征(OIS)的临床特征,提高此病发现率和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32例(33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病史询问、视力测定、眼压检查、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双目间接检眼镜、联合90D非接触镜、全视网膜广角接触镜和三面镜检查,其中18只眼接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统计眼缺血综合征临床特征。结果眼缺血起病隐匿,年龄段55~65岁,男女比例基本相当;主要症状:一过性黑矇(84.8%)、视力下降(69.7%)等,主要体征为:视网膜中周部点状出血(63.3%)、静脉扩张(33.3%)、动脉狭窄(27.2%)等;主要FFA表现: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动静脉充盈时间差延长,血管壁(主要为小动脉臂)着染、微血管瘤、无灌注区等;患者预后差,目前治疗手段仅能缓解症状,对视力改善甚微。结论眼缺血起病隐匿,应予重视,做到早期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临床特征 治疗 颈动脉狭窄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检查对眼缺血综合征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强 申向辉 +3 位作者 王辉 王海波 侯晓英 孟艳枝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眼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评价作用。方法按照眼动脉血流方向将68例OIS患者分为正向血流组(n=41)和反向血流组(n=27)。采用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手术前...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眼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评价作用。方法按照眼动脉血流方向将68例OIS患者分为正向血流组(n=41)和反向血流组(n=27)。采用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手术前,正向血流组颈动脉狭窄率明显低于反向血流组(P<0.05)。手术前后,正向血流组睫状后动脉PSV和BCVA明显高于反向血流组(P<0.05)。两组手术后眼动脉、睫状后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PSV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正向血流组手术后BCVA较手术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超声可准确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PSV改变,可为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价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超声检查 动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眼缺血综合征患者29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雁 张军军 陆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8-589,共2页
目的分析眼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9例(31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史采集、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FFA及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检查。结果 ... 目的分析眼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9例(31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史采集、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FFA及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检查。结果 OIS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本组患者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视力下降。19眼出现了中周部视网膜散在出血,7眼见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3眼表现为动脉狭窄变细。FFA突出表现为所有患者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22.16±6.46)s]和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14.02±7.26)s],15眼观察到明显的动脉充盈前锋,12眼存在视网膜周边片状无灌注区。5例患者CDFI检查可见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6例颈内动脉中央阻力指数稍增高。结论 OIS属于多学科交叉疾病,患者预后差,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荧光素底血管造影 彩色超声及普勒成像
下载PDF
大鼠眼缺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国丽 傅强 +1 位作者 赵露 王艳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2期1841-1843,共3页
目的通过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眼缺血综合征(OIS)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20只3月龄BN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与模型组(10只),模型组大鼠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OIS动物模型。观察大鼠造模术后1个月内的瞳孔对光反射情况;术后1个月... 目的通过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眼缺血综合征(OIS)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20只3月龄BN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与模型组(10只),模型组大鼠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OIS动物模型。观察大鼠造模术后1个月内的瞳孔对光反射情况;术后1个月行大鼠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然后处死大鼠获取视网膜,应用透射电镜检测视网膜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中1只大鼠于术后第一天死亡,其余大鼠正常存活。模型组大鼠中3只双眼瞳孔对光反射消失,4只单眼瞳孔对光反射消失,2只双眼瞳孔对光反射均存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大鼠出现眼底动脉硬化现象,FFA的视网膜循环时间明显延长(P<0.05);电镜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外核层疏松变薄、细胞超微结构紊乱呈凋亡表现。结论完全结扎大鼠双侧颈动脉可造成视网膜缺血以及形态学改变,可以尝试作为研究眼缺血综合征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血综合征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眼部缺血综合征与颈动脉狭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韦春英 张翼 +3 位作者 韩敏 罗文静 莫颖敏 吴学今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综合征(OIS)与颈动脉狭窄的关联性。方法通过颈动脉彩超、颈部血管CT成像等检查对OIS患者140例及健康体检者140名的颈动脉斑块及狭窄情况以及相关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形成:OIS组128例(91.4%)...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综合征(OIS)与颈动脉狭窄的关联性。方法通过颈动脉彩超、颈部血管CT成像等检查对OIS患者140例及健康体检者140名的颈动脉斑块及狭窄情况以及相关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形成:OIS组128例(91.4%),对照组40例(2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OIS组77例(55%),对照组24例(1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OIS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可评估血管状况,对动脉粥样硬化因素进行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眼缺血综合征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鑫(综述) 谢国丽(审校) 王艳玲(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颈动脉阻塞或狭窄所致的脑和眼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脑和眼部症状,是一类涵盖眼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的疾病.OI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起病隐匿,缺血严重程度不一,眼部及全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颈动脉阻塞或狭窄所致的脑和眼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脑和眼部症状,是一类涵盖眼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的疾病.OI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起病隐匿,缺血严重程度不一,眼部及全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及预后不佳.近年来关于OIS的实验研究成为探讨该病诊断和治疗的热点与焦点,建立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OIS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有了较大进展,就该模型动物的选择、造模方法、各种模型优缺点的比较及其相关技术的展望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阻塞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在眼缺血综合征中的作用与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茜 王艳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4期1993-1994,1996,共3页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由于颈动脉阻塞或狭窄所致的脑和眼的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脑和眼的症状,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Toll样受体(TLRs)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感知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的重要分子,在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中发挥着重要...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由于颈动脉阻塞或狭窄所致的脑和眼的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脑和眼的症状,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Toll样受体(TLRs)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感知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的重要分子,在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众多的研究提示,OIS的发生发展与视网膜长期缺血缺氧导致的慢性炎症有关,其中Toll样受体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TLRs介导的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免疫系统的激活与OIS发病过程的相互关系,为其病理机制及防治OIS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TOLL样受体 信号通路 炎症
下载PDF
双侧眼缺血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伟 陈一兵 +4 位作者 王雪菁 翟楠 刘春兰 张月 杨宇琦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1年第1期47-47,共1页
患者,男,59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眼红、痛于2009年3月25日到我院就诊。2个月前曾于外院诊治,诊断为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予以药物降眼压、抗炎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手动/眼前,左... 患者,男,59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眼红、痛于2009年3月25日到我院就诊。2个月前曾于外院诊治,诊断为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予以药物降眼压、抗炎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手动/眼前,左眼视力:0.4,眼压(NCT):右眼15.0 mmHg,左眼12.5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双侧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眼缺血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辉 张强 +3 位作者 申向辉 王海波 孟艳枝 侯晓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8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眼缺血综合征(OI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OIS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3例)与丁苯酞组(53例)。两组患者均行颈动脉...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眼缺血综合征(OI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OIS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3例)与丁苯酞组(53例)。两组患者均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常规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治疗,丁苯酞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丁苯酞治疗。术后20 d,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水平,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期峰值流速(EDV)、阻力指数(RI)],颈部病变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SPV、EDV)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缺血评分(NIHSS)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患眼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眼视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丁苯酞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眼CRA的SPV、EDV均较治疗前升高,RI有所降低,且丁苯酞组SPV、EDV均高于常规组,RI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PV、EDV、NIHSS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丁苯酞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丁苯酞应用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视力水平,改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与颈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丁苯酞 视网膜中央动脉
下载PDF
眼缺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秦亚丽 冀美琦 金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第5期412-415,共4页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由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一系列眼前部或眼后部缺血性疾病,临床中以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最常见。本病常与缺血性脑病伴随出现,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类涉及眼科和神经科的交叉学科疾病。OIS的病变基础为眼部血流量灌注不...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由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一系列眼前部或眼后部缺血性疾病,临床中以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最常见。本病常与缺血性脑病伴随出现,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类涉及眼科和神经科的交叉学科疾病。OIS的病变基础为眼部血流量灌注不足和(或)血液循环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发现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是其主要诊断依据之一。目前针对OIS的治疗主要包括局部对症处理和全身病因疗法等。由于OIS早期发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不同部位缺血程度也不一致,眼科医生在疾病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上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患者也承受着严重视觉障碍甚至失明的风险。为了进一步认识该疾病,本文对近年来眼缺血综合征的发病因素、临床特征和诊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闭塞 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眼缺血综合征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安鑫 王艳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73-76,共4页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颈动脉阻塞或狭窄所致的脑和眼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脑和眼部症状,是一类涵盖眼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的疾病。由于OIS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疗效及预后不佳,近年来成为神经眼科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颈动脉阻塞或狭窄所致的脑和眼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脑和眼部症状,是一类涵盖眼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的疾病。由于OIS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疗效及预后不佳,近年来成为神经眼科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治疗已逐渐达成共识,更提出早期诊断在该病的诊治中尤为重要。文章复习近年来OIS治疗研究的成果与进展,并对其未来诊疗发展方向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阻塞
下载PDF
眼缺血综合征合并脑梗死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水莲 吴凌峰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2期102-103,共2页
眼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是一类主要由颈动脉严重狭窄或阻塞所致的动脉灌注压过低而引起的眼前、后节缺血病征[1],该病由于表现多样,常因漏诊和误诊导致严重后果.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1例OIS合并脑梗死患者,现结合... 眼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OIS)是一类主要由颈动脉严重狭窄或阻塞所致的动脉灌注压过低而引起的眼前、后节缺血病征[1],该病由于表现多样,常因漏诊和误诊导致严重后果.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1例OIS合并脑梗死患者,现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脑梗死 颈动脉
下载PDF
眼缺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庆峰 庄晓琳 富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2期204-204,206,共2页
目的分析眼缺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8例(10眼)眼缺血综合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10眼)眼缺血综合征患者中,男3例4眼,女5例6眼。年龄32~68岁,平均(52.0±4.3)岁。均行TCD检查,均可见颈... 目的分析眼缺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8例(10眼)眼缺血综合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10眼)眼缺血综合征患者中,男3例4眼,女5例6眼。年龄32~68岁,平均(52.0±4.3)岁。均行TCD检查,均可见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10眼都进行了治疗。其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2眼,视网膜新生血管有所控制,视力未提高;睫状体冷凝治疗3眼,疼痛症状有所缓解,视力无提高,1眼已无光感;3眼行扩血管、促进循环、促进积血吸收等治疗,1眼眼部积血部分吸收,视力提高0.1,2眼视力无提高。结论眼缺血起病隐匿,应予重视,做到早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临床特征 FFA
下载PDF
双眼缺血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锐 王刚 +2 位作者 刘磊 黄秀旗 杨于力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6期557-558,共2页
患者男性,77岁。因"双眼视力下降伴头痛2年余"入院。2007年因"心动过缓"安装心脏起搏器。否认外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发病前患者自述双眼视力为1.0。入院前2年出现双眼视力下降伴头痛,多次在外院诊断为"双眼开角性青光眼"、... 患者男性,77岁。因"双眼视力下降伴头痛2年余"入院。2007年因"心动过缓"安装心脏起搏器。否认外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发病前患者自述双眼视力为1.0。入院前2年出现双眼视力下降伴头痛,多次在外院诊断为"双眼开角性青光眼"、"左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一直未做特殊治疗。入院时血压132/84 mm Hg,专科情况:VOD:0.7,矫正无助;VOS:0.1,矫正无助,双眼角膜透明,巩膜表层血管扩张充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综合征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力 开角性青光 视力下降 心脏起搏器 心动过缓 血管扩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