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震形式预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严金柱 季晓林 +3 位作者 叶华 邹漳钰 林细康 张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24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Epley手法第2、4步骤出现的眼震形式与复位效果的关系。方法应用Epley手法对73例确诊BPPV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患者进行治疗,在裸眼状态下观察治疗过程中位置性眼震的特点,并根据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眼震形... 目的探讨Epley手法第2、4步骤出现的眼震形式与复位效果的关系。方法应用Epley手法对73例确诊BPPV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患者进行治疗,在裸眼状态下观察治疗过程中位置性眼震的特点,并根据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眼震形式将患者分为3组: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Ⅰ组)、相反方向的眼震(Ⅱ组)、无眼震(Ⅲ组)。结果在手法复位第2步骤,有56例患者出现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与其Dix-Hallpike试验第1步骤眼震一致),6例患者出现反向的眼震,11例患者未出现眼震。56例患者中有40例首次复位成功,12例第2次复位成功;相反,经过2次复位后,6例出现反向眼震的患者中有4例,11例无眼震的患者中有7例,均复位失败。在首次或第2次复位成功过程中,42例的Ⅰ组患者在手法复位第4步骤时出现下跳性眼震。结论Epley手法复位第2步骤出现带上跳性垂直成分的旋转性眼震以及第4步骤出现下跳性眼震,大多数可以预示着复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后半规管 EPLEY手法 眼震形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