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色体着丝粒分离——概念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毛新 王喜中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CAS 1989年第1期9-13,共5页
本文对染色体着丝粒分离的概念、非随机性问题,着丝粒异常的定义及形态特征,着丝粒分离的调控机制以及着丝粒异常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意义进行了较系统地论述,并且就今后的研究内容和方向进行了初步讨论。最后指出,着丝粒分离的理论及应... 本文对染色体着丝粒分离的概念、非随机性问题,着丝粒异常的定义及形态特征,着丝粒分离的调控机制以及着丝粒异常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意义进行了较系统地论述,并且就今后的研究内容和方向进行了初步讨论。最后指出,着丝粒分离的理论及应用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着丝粒分离 疾病
下载PDF
45例白血病染色体着丝粒分离的分析
2
作者 蔡莹 王孟学 +1 位作者 王京华 骆忠莲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66-66,共1页
45例白血病染色体着丝粒分离的分析二院血液病研究所蔡莹王孟学王京华骆忠莲染色体着丝粒分离在染色体中并不是罕见的现象,但在白血病中,国内尚未见报道。染色体的着丝粒分离(CS)是非随机性的,据文献中报道某些疾病常伴有不同... 45例白血病染色体着丝粒分离的分析二院血液病研究所蔡莹王孟学王京华骆忠莲染色体着丝粒分离在染色体中并不是罕见的现象,但在白血病中,国内尚未见报道。染色体的着丝粒分离(CS)是非随机性的,据文献中报道某些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CS异常。根据目前的文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染色体 着丝粒分离
下载PDF
着丝粒分离的研究
3
作者 张安代 程在玉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7-60,共4页
在有丝分裂中,姐妹着丝粒异常分离(分离过早或者过晚)能导致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现象,而不分离现象是造成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主要原因。着丝粒早分离见于老年妇女、Roberts综合征、白血病、早老性痴呆症,并发现原发性着丝粒早分离呈常染色体... 在有丝分裂中,姐妹着丝粒异常分离(分离过早或者过晚)能导致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现象,而不分离现象是造成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主要原因。着丝粒早分离见于老年妇女、Roberts综合征、白血病、早老性痴呆症,并发现原发性着丝粒早分离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实验室研究发现不同染色体的着丝粒分离早晚不随机,着丝粒旁异染色质多的分离晚,反之分离早。不分离现象与随体大小也有关,双重核仁组织区使不分离现象增加。对于着丝粒异常分离的机制,存在各种初步的探讨和假设,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丝粒分离 细胞遗传 染色体病
下载PDF
肿瘤患者着丝粒早分离的初步观察
4
作者 李晓雯 吴国华 +2 位作者 蔡婷 王丽卿 宋国英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3年第1期42-43,共2页
对食管癌患者、白血病患者及正常人的早熟着丝粒分离(PCS)和染色体畸变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患者组的PCS现象较染色体畸变率更显著地高于正常人(P<0.001),而两组患者之间的PCS无显著差异(P> 0.05)。提示PCS可作为肿瘤诊断、细... 对食管癌患者、白血病患者及正常人的早熟着丝粒分离(PCS)和染色体畸变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患者组的PCS现象较染色体畸变率更显著地高于正常人(P<0.001),而两组患者之间的PCS无显著差异(P> 0.05)。提示PCS可作为肿瘤诊断、细胞学研究方面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 着丝粒分离 染色体畸变 肿瘤
下载PDF
苯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纪之莹 李桂兰 +4 位作者 李凌凛 高耘 邢彩虹 陈艳 尹松年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 研究苯接触对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 以个体采样器测定苯浓度 ,以非分带染色的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 苯接触组的数目畸变细胞率 [13 0 0 %(2 5 0 %~ 2 1 0 0 % ) ]高于对照组 (10 5 0 ... 目的 研究苯接触对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 以个体采样器测定苯浓度 ,以非分带染色的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 苯接触组的数目畸变细胞率 [13 0 0 %(2 5 0 %~ 2 1 0 0 % ) ]高于对照组 (10 5 0 % (3 5 0 %~ 18 0 0 % ) ) (P <0 0 5 ) ,畸变细胞率 (不包括裂隙 ) [14 5 0 %(5 0 0 %~ 2 3 5 0 % ) ]高于对照组 [11 75 (3 5 0~ 18 0 0 ) ](P <0 0 5 ) ;超二倍体细胞率、数目畸变细胞率和畸变细胞率 (不包括裂隙 )与 8h TWA之间的剂量 效应关系的趋势检验的P值分别为 0 0 0 0 8、0 374 1和 0 2 816 ,与累积接苯浓度之间的剂量 效应关系的趋势检验的P值分别为 0 0 0 0 9、0 0 376和 0 0 4 86 ;苯接触组工人的未成熟着丝粒分离细胞率 [1 75 % (0~ 19 5 0 % ) ]与对照组 [1 0 0 % (0~ 15 0 0 % )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苯接触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增加 ,且呈剂量 -效应关系 ;苯接触是否诱发未成熟着丝粒分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未成熟着丝粒分离
下载PDF
接触二甲苯实验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6
作者 李继红 魏会平 +2 位作者 刘继云 安海洋 平凡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二甲苯对实验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外周血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二甲苯接触组的染色体数目畸变细胞率(11.3%)高于对照组(6.8%)(P<0.05);结构畸变细胞率(包括裂隙)(3.5... 目的:研究二甲苯对实验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外周血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二甲苯接触组的染色体数目畸变细胞率(11.3%)高于对照组(6.8%)(P<0.05);结构畸变细胞率(包括裂隙)(3.57%)高于对照组(2.6%)(P<0.05)并且呈剂量效应关系;接触组的未成熟着丝粒分离细胞率(1.85%)与对照组(1.34%)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甲苯接触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增加;二甲苯接触是否诱导未成熟着丝粒分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苯 染色体畸变 未成熟着丝粒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