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和清醒维持测验推荐规范:来自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的指南》变化解读
1
作者 方瑞琛 程壹虹 +2 位作者 吕志红 张斌 许艳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6,共5页
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及清醒维持测验(MWT)是日间过度思睡(EDS)的客观测量方法。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在2021年对2005年《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和清醒维持测验的临床实践参数》进行了修订,发表了《成人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 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及清醒维持测验(MWT)是日间过度思睡(EDS)的客观测量方法。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在2021年对2005年《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和清醒维持测验的临床实践参数》进行了修订,发表了《成人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和清醒维持测验推荐规范:来自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的指南》,在患者准备、常规测试程序、数据采集和报告生成方面均有变化,更加贴近临床应用。本文旨在介绍2021年指南的变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过度思睡 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 清醒维持测验 实践参数 指南
下载PDF
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娄涛 武小玉 +2 位作者 李冲 王夏红 杜好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2264-2267,共4页
目的探讨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发作性睡病和2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白天5次MSLT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描记,分析平均睡眠潜伏期(SL)、睡眠初期出现REM(SORE... 目的探讨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发作性睡病和2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白天5次MSLT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描记,分析平均睡眠潜伏期(SL)、睡眠初期出现REM(SOREMP)次数及夜间睡眠相关参数。结果MSLT显示发作性睡病组SL缩短(4.6±2.5)min和SOREMPs≥2(2.3±1.2)次,SL<5min+SOREMPs≥2次25例(71%),睡眠次数发作性睡病和OSAS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3.58~65.99,P<0.001);整夜PSG结果比较发作性睡病组总睡眠时间(336.81±34.08)min、REM潜伏期缩短(17.21±7.25)min,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OSAS组显示具有明显呼吸暂停(平均17次以上)和血氧饱和度降低(87%)的特征(P<0.01)。结论发作性睡病患者具有明显的REM睡眠提前和睡眠潜伏期缩短的特征,MSLT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多导睡眠描记术 睡眠 快速眼运动
下载PDF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与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对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夏红 李冲 +2 位作者 穆俊林 李玉风 张帆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74-1075,共2页
目的探讨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对发作性睡病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26例发作性睡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进行白日5次MSLT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描记,分析平均睡眠潜伏期(SL)、睡眠初次出现REM(SOREMPS)次数及夜间睡眠相关参数与24... 目的探讨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对发作性睡病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26例发作性睡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进行白日5次MSLT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描记,分析平均睡眠潜伏期(SL)、睡眠初次出现REM(SOREMPS)次数及夜间睡眠相关参数与24名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26例均有白日过度嗜睡(100%),19例猝倒(73.08%),11例入睡前幻觉(42.31%),6例睡眠瘫痪(22.22%),5例典型睡眠四联征(19.23 %)。白日5次MSLT显示,19例SL<5 min+SOREMPS≥2次(73.08%)、SL(4.42±2.07)min缩短和SOREMPS≥2(3.58±0.76)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整夜PSG结果显示,发作性睡病组总睡眠时间(338.29±33.76)min,REM潜伏期缩短(17.49±7.16)mi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发作性睡病患儿具有SL缩短和REM睡眠提前的特征,MSLT对儿童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病 发作性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多导睡眠描记术 快眼动运动 儿童
下载PDF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方法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冲 杜好瑞 +1 位作者 谭春英 李东亮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5年第4期196-197,210,共3页
目的:研究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 MSLT)方法和操作步骤。方法:应用多导睡眠图(PSG)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分析多次试验的睡眠次数、睡眠潜伏期和REM出现次数。结果: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论... 目的:研究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 MSLT)方法和操作步骤。方法:应用多导睡眠图(PSG)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分析多次试验的睡眠次数、睡眠潜伏期和REM出现次数。结果: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论:MSLT对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原发性嗜睡症和睡眠中周期性腿动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发作性睡病
下载PDF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方法与临床应用
5
作者 海日古丽 周海荣 +1 位作者 吕安坤 胡雅斌 《中外医疗》 2010年第26期14-15,17,共3页
目的研究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sleeplatencytestMSLT)方法和操作步骤。方法应用多导睡眠图(PSG)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分析多次试验的睡眠次数、睡眠潜伏期和REM出现次数。结果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论 MSLT对发... 目的研究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sleeplatencytestMSLT)方法和操作步骤。方法应用多导睡眠图(PSG)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分析多次试验的睡眠次数、睡眠潜伏期和REM出现次数。结果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论 MSLT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和有白天嗜睡主诉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原发性嗜睡症和睡眠中周期性腿动等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发作性睡病
下载PDF
发作性睡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冲 王夏红 +3 位作者 谭春英 杜好瑞 杨福收 张宁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1-151,共1页
为了解发作性睡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异同,采用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和多导睡眠图(PSG)进行对照研究.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多导睡眠
原文传递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对儿童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邓瑶 王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873-1876,共4页
目的通过总结30例儿童发作性睡病病例,了解其发病特点及临床特征,判断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试验组为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神经内科诊治的30例发作性睡病患儿,健康... 目的通过总结30例儿童发作性睡病病例,了解其发病特点及临床特征,判断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试验组为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神经内科诊治的30例发作性睡病患儿,健康对照组为同期在小儿神经内科或儿童保健科就诊的38例健康儿童,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分别完成MSLT,取得平均睡眠潜伏期及快动眼起始睡眠期起始次数,分析其临床特征,评估治疗随访效果。 结果发作性睡病组患儿起病年龄(7.50±2.08)岁,发病高峰集中在6~9岁,病程(17.15±1.81)个月。30例患儿均有白天不可抑制的睡眠增多,并均以睡眠增多为首发症状就诊,睡眠潜伏期(2.83±1.36) min,快动眼起始睡眠(1.33±1.09)次,8例有不同程度肢体无力或猝倒,存在睡眠瘫痪、睡眠幻觉各3例。健康对照组患儿睡眠潜伏期(10.40±4.11) min,与发作性睡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76.7%)患儿接受治疗,14例(46.7%)在1~3个月治疗有效,5例(16.7%)3~6个月好转,4例(13.3%)0.5年后症状缓解,余7例(23.3%)未接受系统治疗,后期症状均未见改善。 结论儿童发作性睡病多以白天睡眠增多为主要症状,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相对少见,发病高峰集中在学龄期,MSLT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多导睡眠监测 儿童
原文传递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坤 徐云霞 +3 位作者 程文彬 吴敏录 赵忠新 吴惠涓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0年第8期591-595,共5页
应用多导睡眠仪(PSG)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是客观评价日间思睡严重程度的标准工具。分析多次试验的睡眠次数、平均睡眠潜伏期以及快速眼动(REM)睡眠出现的潜伏期与次数,能将思睡的严重程度用睡眠潜伏期的长短显示出来,更具有客... 应用多导睡眠仪(PSG)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是客观评价日间思睡严重程度的标准工具。分析多次试验的睡眠次数、平均睡眠潜伏期以及快速眼动(REM)睡眠出现的潜伏期与次数,能将思睡的严重程度用睡眠潜伏期的长短显示出来,更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目前MSLT在临床已广泛用于发作性睡病的诊断,特发性睡眠增多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日间思睡的严重程度评估,以及精神振奋剂等药物的疗效评估。现对MSLT的具体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综述
原文传递
以睡眠增多伴发作性言语不能、面颈部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老年发作性睡病1例报告
9
作者 贾丽景 刘靖文 +2 位作者 张宇臣 王维平 李震中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50-252,共3页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罕见的、致残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睡眠,表现为白天过度困倦(excessive daytime sleepness,EDS)、猝倒、夜间睡眠障碍和与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相关的现象(睡眠瘫痪、幻觉),最新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罕见的、致残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睡眠,表现为白天过度困倦(excessive daytime sleepness,EDS)、猝倒、夜间睡眠障碍和与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相关的现象(睡眠瘫痪、幻觉),最新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 the 3ird edition,ICSD-3)将发作性睡病分为两种类型:1型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 type 1,NT1)和2型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 type 2,NT2)。目前自身免疫介导的下丘脑泌素/食欲素系统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发作性睡病合并猝倒的根本原因。发作性睡病患者症状出现在10岁到35岁之间。我们报道1例表现为睡眠增多伴发作性言语不能、面颈部肌无力的老年发作性睡病患者,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猝倒发作 自身免疫性脑炎 副肿瘤综合征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下载PDF
发作性睡病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监测结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大华 刘建红 谢宇萍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11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及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睡眠监测的特征。方法观察发作性睡病组和OSAHS组各15例,分别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及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分析睡眠潜伏期、睡眠初期出现快眼动睡眠相(REM)次数(SORE...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及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睡眠监测的特征。方法观察发作性睡病组和OSAHS组各15例,分别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及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分析睡眠潜伏期、睡眠初期出现快眼动睡眠相(REM)次数(SOREMP)、总睡眠时间、睡眠有效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与OSAHS组比较,发作性睡病组平均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3.93±2.99)min vs(10.39±2.01)min,P<0.01];SOREMP明显增多[(2.87±0.83)次vs(0.27±0.59)次,(P<0.01)];睡眠总时间减少[(395.77±47.74)min vs(495.95±29.15)min,(P<0.01)];睡眠有效率降低[(75.95±4.37)%vs(82.81±2.81)%,(P<0.01)]。而OSAHS组AHI高于发作性睡病组[(25.85±3.61)次/h vs(0.79±1.08)次/h,(P<0.01)]。结论与OSAHS相比,MSLT显示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更明显睡眠结构紊乱,即平均睡眠潜伏期缩短、SOREMP增多;PSG显示其睡眠总时间减少、睡眠有效率降低、无睡眠呼吸紊乱,而OSAHS存在明显睡眠呼吸障碍。MSLT联合PSG检查在发作性睡病及OSAH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多导睡眠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下载PDF
睡眠的生理变化和监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玉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12-613,共2页
关键词 睡眠 多道睡眠描记术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下载PDF
多导睡眠图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冲 王夏红 +1 位作者 谭春英 杜好瑞 《中国民康医学》 2005年第9期493-49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导睡眠图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应用多导睡眠图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分析其睡眠潜伏期和睡眠初期出现REM次数,并与20名正常组比较。结果:发作性睡病组在多次睡眠试验中显示,入睡次数增... 目的:探讨多导睡眠图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应用多导睡眠图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分析其睡眠潜伏期和睡眠初期出现REM次数,并与20名正常组比较。结果:发作性睡病组在多次睡眠试验中显示,入睡次数增多(3.45±1.10)、睡眠潜伏期(4.21±2.23)缩短,SOREMP(2.40±1.20)≥2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多导睡眠图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提供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多导睡眠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快眼动睡眠
下载PDF
多次小睡试验和受试者的护理干预
13
作者 雷志坚 梁碧芳 +2 位作者 刘建红 刘航 王武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7-1139,共3页
关键词 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 护理
下载PDF
发作性睡病共病精神分裂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徐玉林 吕剑英 +5 位作者 许涛 郑蔚 郭庆军 章炎文 许涛 娄振山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3-66,共4页
提高对发作性睡病共病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的认识。分析1例发作性睡病共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本例以日间嗜睡、夜间睡眠障碍伴发典型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显示... 提高对发作性睡病共病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的认识。分析1例发作性睡病共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本例以日间嗜睡、夜间睡眠障碍伴发典型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显示平均入睡潜伏期1.4min,出现4次睡眠始发REM睡眠现象,符合发作性睡病共病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发作性睡病共病精神分裂症临床罕见,应提高对此类疾病诊断意识,在药物使用方面要权衡利弊,力求两者兼顾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精神分裂症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下载PDF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的血浆orexinA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严金柱 季晓林 +2 位作者 高通 叶华 林细康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3年第5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睡眠障碍患者的血浆orexinA浓度变化,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UPDRS-111评分、用药调查表、多项睡眠图(PSG)监测及次日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分别对25例P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多巴胺能药物应用、睡眠...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睡眠障碍患者的血浆orexinA浓度变化,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UPDRS-111评分、用药调查表、多项睡眠图(PSG)监测及次日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分别对25例P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多巴胺能药物应用、睡眠结构、平均睡眠潜伏期等情况进行评定和计算;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5例临床确诊的PD患者和20例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对照组进行血浆orexinA浓度测定;分析PD患者血浆orexinA浓度与其睡眠结构、平均睡眠潜伏期、服用多巴胺能药物剂量间的相关性。结果:PD组中25例患者的血浆orexinA浓度[(7.Z2±3.44)pg/m1]和20例对照组的血浆orexinA浓度[(6.04±3.22)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9,P〉0.05);PD伴眼快动睡眠期精神行为障碍(RBD)组12例的血浆orexinA浓度[(6.93±2.67)pg/ml]和PD不伴RBD组的13例血浆orexinA浓度[(8.45±3.99)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8,P〉0.05);PD伴SAHS组12例的血浆orexinA浓度[(7.40±3.56)pg/m1]和PD不伴SAHS组13例的血浆orexinA浓度[(8.01±3.44)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3,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D患者的血浆orexinA浓度与平均睡眠潜伏期(β=-0.382,95%CI:-0.708--0.056)、左旋多巴日等效剂量(β=-0.011,95%CI:-0.018--0.004)呈负相关(t=-2.433、-3.132,P〈0.05)。结论:PD患者血浆orexinA浓度变化受多巴胺能药物剂量及日间平均睡眠潜伏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PD) 血浆orexin A 多项睡眠图(PSG)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 快速眼动睡眠(REM) REM睡眠期精神行为障碍(RBD)
下载PDF
睡眠监测技术对日间过度思睡患者病因诊断的研究
16
作者 张香侠 葛义俊 +3 位作者 孙似玉 厉雪艳 张萍 陈贵海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探讨睡眠监测技术对日间过度思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的病因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EDS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及次日的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 目的:探讨睡眠监测技术对日间过度思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的病因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EDS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及次日的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根据临床症状、多导睡眠监测及MSLT结果和各疾病诊断标准分为发作性睡病组(n=34)、思眠抑郁组(n=3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组(n=25)和特发性睡眠增多组(n=11)。结果:所有患者PSG均显示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1期(N1)比例增加,N3和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比例减少。发作性睡病和思眠抑郁的发病年龄、大部分相关睡眠参数相似,但前者的睡眠潜伏期(Sleep Latency,SL)和REM潜伏期明显短于后者。MSLT显示发作性睡病组均见睡眠始发快速眼动睡眠(Sleep Onset REM Period,SOREMP),其他3组多数(68%)病例可见,特发性睡眠增多组仅18.2%可见。4组中发作性睡病的平均SL最短(76.7±3.7)min,SOREMP次数最多。结论:睡眠监测技术在EDS病因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诊断 日间过度思睡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慢眼动潜伏期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嗜睡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静静 肖毅 +1 位作者 黄蓉 钟旭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9-94,共6页
目的 探索慢眼动潜伏期对OSAHS患者嗜睡评估的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1 1年9月至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睡眠呼吸疾患诊疗中心进行整晚多导睡眠监测并确诊为重度OSAHS的男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41±9)岁,平均体重指数为(31±4)kg... 目的 探索慢眼动潜伏期对OSAHS患者嗜睡评估的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1 1年9月至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睡眠呼吸疾患诊疗中心进行整晚多导睡眠监测并确诊为重度OSAHS的男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41±9)岁,平均体重指数为(31±4)kg/m2.分别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和清醒维持试验(MWT),经人工睡眠分期及慢眼动分析后,得出慢眼动潜伏期及睡眠潜伏期(SL),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一致性及相关性分析.每位患者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进行主观嗜睡的评估.结果 MSLT和MWT中平均慢眼动潜伏期均短于平均SL.MSLT的平均慢眼动潜伏期与平均SL分别为(4.2±1.9) min和(5.3±2.0) min,MWT的平均慢眼动潜伏期与平均SL分别为(12±10) min和(13±10) min.MSLT及MWT的平均慢眼动潜伏期与平均SL均呈正相关(r=0.958,0.997,均P<0.001);20例患者中18例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11分.MSLT中19例平均慢眼动潜伏时间≤8 min;MWT中9例平均慢眼动潜伏时间≤8 min.ESS评分与MSLT平均慢眼动潜伏期呈负相关,而在MWT中,两者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 慢眼动潜伏期短于SL,两者呈明显正相关,慢眼动潜伏期是进行嗜睡评价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嗜睡 慢眼动 睡眠潜伏期试验
原文传递
首次CPAP压力滴定对有和无日间嗜睡OSAHS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丽霞 陆巧 李哲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4期584-589,共6页
目的探讨首次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压力滴定对有和无日间嗜睡症状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夜间睡眠结构及主观睡眠感受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经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目的探讨首次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压力滴定对有和无日间嗜睡症状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夜间睡眠结构及主观睡眠感受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经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次/h]136例。首次平均睡眠潜伏期(MSL)<10 min定义为嗜睡组,MSL≥10 min为无嗜睡组。结果与嗜睡组相比,无嗜睡组年龄大[(45.7±12.2)岁vs.(56.9±12.7)岁],CPAP治疗前睡眠潜伏期长[4.0(1.6,7.0)min vs.8.5(5.1,16.0)min],总睡眠时间短[471.8(455.4,496.8)min vs.441.5(394.2,475.5)min](均P<0.05)。两组间体质指数、腰臀比、共病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首次CPAP压力滴定治疗后,两组患者AHI降低,1期睡眠减少,快动眼睡眠期、3期睡眠增加,最低和平均血氧饱和度升高(均P<0.05);嗜睡组MSL延长,无嗜睡组主观入睡后觉醒次数减少(P<0.05);CPAP治疗前后差值相比,嗜睡组1期和2期睡眠、AHI和血氧饱和度较无嗜睡组改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过首次CPAP压力滴定治疗,有和无嗜睡OSAHS严重程度均降低,睡眠质量提高,主观睡眠连续性显著改善。嗜睡OSAHS患者日间嗜睡改善,睡眠知觉提高,睡眠质量及OSAHS严重程度较无嗜睡患者改善更为显著。有和无日间嗜睡的OSAHS患者首次CPAP滴定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日间过度嗜睡 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下载PDF
早发型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秀伟 封志纯 +4 位作者 任晓暾 侯豫 王三梅 张晓妹 周细中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总结早发型发作性睡病患儿的临床及电生理检查特征,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诊治的9例早发型发作性睡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5例、女4例,发病年龄3岁4个月~8岁5个... 目的总结早发型发作性睡病患儿的临床及电生理检查特征,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诊治的9例早发型发作性睡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5例、女4例,发病年龄3岁4个月~8岁5个月(平均5岁8个月)。9例患儿均有白天过度睡眠;8例患儿曾出现猝倒;9例患儿均未诉入睡幻觉;8例患儿发病后情绪改变;9例患儿体质量均明显增加。脑电图检查示背景波偏慢3例,偶发尖波4例,正常2例。睡眠潜伏期试验,8例平均睡眠潜伏期<5 min,有2次或2次以上直接进入快速动眼睡眠。8例患儿应用盐酸哌甲酯治疗,其中6例的白天过度睡眠得到改善,但猝倒无明显改善。结论早发型发作性睡病容易误诊,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天过度睡眠,发作性猝倒等。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盐酸哌甲酯对部分患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诊断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秀娟 黄志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Hypocretin(orexin) 多导睡眠描记术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莫达非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