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睡眠干预策略对婴儿体格生长与睡眠觉醒模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锦市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09-411,共3页
目的研究对婴儿提供早期睡眠干预策略对其体格生长与睡眠觉醒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5月—2022年07月行健康管理的健康婴儿共计70例,分组操作用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对照组(35例)提供常规儿童保健指导,基于此,研究组(35例)施以早期睡... 目的研究对婴儿提供早期睡眠干预策略对其体格生长与睡眠觉醒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5月—2022年07月行健康管理的健康婴儿共计70例,分组操作用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对照组(35例)提供常规儿童保健指导,基于此,研究组(35例)施以早期睡眠干预策略,观察和比较组间干预前后睡眠觉醒模式指标、体格生长指标、睡眠问题发生率。结果干预前组间睡眠觉醒模式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研究组白天小睡次数(2.41±0.64)次、夜醒次数(0.88±0.71)次、白天睡眠总量(2.82±1.24)h、夜醒时间(12.05±7.63)min均比对照组要低,夜间睡眠总量(9.55±1.06)h相较于对照组(8.12±1.17)h要高(P<0.05),入睡潜伏期(19.21±10.54)min、每次白天小睡时间(76.81±31.53)min、入睡时间(21.86±0.95)min与对照组相近(P>0.05)。组间干预前体格生长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身高(67.69±2.31)cm相较于对照组(66.02±2.47)cm要高(P<0.05),头围(43.46±1.18)cm、体质量(8.22±0.93)kg与对照组相近(P>0.05)。研究组的睡眠问题发生率(11.43%)相较于对照组(34.29%)要低(P<0.05)。结论对婴儿施以早期睡眠干预策略有显著效果,对促进其体格生长,改善其睡眠觉醒模式,减少睡眠问题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期睡眠干预策略 体格生长 睡眠觉醒模式
下载PDF
惯性睡眠-觉醒模式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关系的研究
2
作者 金鑫 陈坤 +2 位作者 徐云霞 许亮 徐瑾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99-805,共7页
目的 探讨惯性睡眠-觉醒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90 d神经功能、认知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发病前惯性睡眠-觉醒昼夜节律进行分组,详... 目的 探讨惯性睡眠-觉醒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90 d神经功能、认知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发病前惯性睡眠-觉醒昼夜节律进行分组,详细记录各组人口学数据及病变位置、危险因素、90 d结局等,比较各组差异。结果 共51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30~68岁,平均(47.750±9.104)岁;其中男性40例(78.43%),男:女=3.64∶1;绝对夜晚型9例(17.65%)、轻度夜晚型18例(35.29%)、中间型22例(43.14%)、轻度清晨型2例(3.92%)、绝对清晨型0例。各组基线一致(P>0.05),单因素分析示各组间发病90 d MMSE评分(P=0.021)及HAMA评分(P=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示差异均来源于绝对夜晚型与中间型。Spearman相关分析同样提示急性卒中发病90 d认知功能(r=0.492,P<0.001)与焦虑状况(r=-0.428,P=0.002)均与睡眠-觉醒模式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示睡眠-觉醒模式(P=0.018)、发病14 dMMSE(P=0.001)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90 d认知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睡眠-觉醒模式(P=0.040)、发病14 d HAMA(P<0.001)是90 d焦虑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惯性睡眠-觉醒模式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认知和焦虑情绪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睡眠-觉醒模式 昼夜节律 90 d预后
下载PDF
惯常睡眠-觉醒模式对非杓型高血压RAAS系统和皮质醇节律的影响
3
作者 付晓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22期4-6,28,共4页
目的:探讨惯常睡眠-觉醒模式对非杓型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和皮质醇节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患者填写清晨-夜晚问卷(MEQ),根据MEQ分值分为三组:... 目的:探讨惯常睡眠-觉醒模式对非杓型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和皮质醇节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患者填写清晨-夜晚问卷(MEQ),根据MEQ分值分为三组:清晨型(MEQ≥59分)患者27例,中间型(41分0.05);夜晚型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皮质醇水平(8时)、皮质醇水平(16时)、皮质醇水平(24时)均比清晨型和中间型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晚型患者的RAAS指标、各时点的皮质醇水平均比清晨型和中间型高,MEQ分型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RAAS系统和皮质醇节律变化相关。可调整个体昼夜时钟以改善血压曲线类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杓型高血压 惯常睡眠觉醒模式 清晨-夜晚量表 RASS系统 皮质醇节律
下载PDF
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睡眠/觉醒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白艳霞 《中国民康医学》 2019年第12期175-176,共2页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睡眠/觉醒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睡眠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睡眠/觉醒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睡眠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出生30 d时,观察组白天睡眠时间短于对照组,夜间睡眠时间及夜间最长连续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第4天、15天白天睡眠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第30天白天睡眠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新生儿予袋鼠式护理能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延长夜间连续睡眠时间,促进足月新生儿建立良好睡眠/觉醒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 足月新生儿 睡眠/觉醒模式
下载PDF
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睡眠/觉醒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月香 陈银雅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2143-2144,共2页
目的:在足月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应用袋鼠式护理对睡眠/觉醒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足月自然分娩的新生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新生儿按照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 目的:在足月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应用袋鼠式护理对睡眠/觉醒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足月自然分娩的新生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新生儿按照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分析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4周时睡眠时间,出生1周、2周以及4周白天睡眠次数。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4周时白天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时间以及夜间最长持续睡眠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4周时白天睡眠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足月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应用袋鼠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的睡眠质量,增加新生儿夜间睡眠时间以及夜间持续睡眠时间,有助于足月新生儿良好睡眠/觉醒模式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 足月新生儿 睡眠/觉醒模式
下载PDF
6月龄婴儿夜晚睡眠-觉醒模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闻芳 黄小娜 +1 位作者 冯围围 张良芬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7-10,14,共5页
目的评估海淀街道6月龄婴儿的夜晚睡眠-觉醒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评估指导婴儿早期睡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Actiwatch腕表式活动记录仪评估6月龄婴儿的夜晚睡眠-觉醒模式,同时对影响夜晚睡眠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月龄婴... 目的评估海淀街道6月龄婴儿的夜晚睡眠-觉醒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评估指导婴儿早期睡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Actiwatch腕表式活动记录仪评估6月龄婴儿的夜晚睡眠-觉醒模式,同时对影响夜晚睡眠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月龄婴儿夜晚睡眠时间为(477.43±60.24)min,夜晚最长连续睡眠时间为(312.60±106.00)min,夜晚入睡潜伏期为(19.06±14.53)min,夜晚平均觉醒次数为(2.24±1.21)次;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睡前1h唱催眠曲(t=-2.158,P=0.039)是影响夜晚睡眠时间的因素;性别(t=-2.57,P=0.016)、喂养方式(t=-2.391,P=0.028)、睡前1h抚触(t=-2.133,P=0.027)是影响夜晚最长连续睡眠时间的因素;是否同一时间放到床上(t=2.882,P=0.011)、睡前1h洗澡或洗臀部(t=-2.314,P=0.026)、抚触(t=-2.888,P=0.011)是影响夜晚入睡潜伏期的影响因素;单独一人在小床上入睡(t=-2.091,P=0.045)是夜醒次数的影响因素;多因素结果提示夜晚睡眠时间与入睡前抚触呈线性相关(t=-2.158,P=0.039),夜晚最长连续睡眠时间与婴儿性别呈线性相关(t=-2.083,P=0.047),夜醒次数与单独一人在小床上睡眠呈线性相关(t=-2.091,P=0.045)。结论家长的睡眠养育行为是影响婴儿的夜晚睡眠-觉醒模式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婴幼儿正确睡眠养育行为习惯的宣教力度,纠正不良的睡眠养育行为,促进婴儿夜晚睡眠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月龄婴儿 夜晚睡眠-觉醒模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