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1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杜梅 律鹏 +1 位作者 刘佳卉 王雅东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48-52,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进行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的23例青光眼患者,对比术眼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超声生物...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进行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的23例青光眼患者,对比术眼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记录分析不同时间段睫状体与睫状突形态学上的差异。结果 23例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为(44.83±6.25) mmHg,术后1周平均眼压降低了38.9%,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降低了43.2%,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降低了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青光眼患者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中睫状突厚度,睫状突数量均有变化,与术前相比,术后不同时间段睫状突厚度减小,睫状突数量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生物显微镜可准确观察睫状体的形态学变化,并可以定量分析,对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术前与术后睫状体形态学的观察效果明显,临床上可以用于指导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参数的设定,并预判术后的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 睫状 睫状突厚度 睫状突数量 形态学改变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与睫状沟缝线悬吊术后1年临床效果的比较
2
作者 贾雍 田陌奇 +4 位作者 郭丽莎 张百珂 廖沙 史臻 田学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晶状体(IOL)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与睫状沟缝线悬吊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行IOL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患者14例(14眼)作为层间固定组,同期行IOL...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晶状体(IOL)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与睫状沟缝线悬吊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行IOL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患者14例(14眼)作为层间固定组,同期行IOL睫状沟缝线悬吊术的患者15例(15眼)作为缝线悬吊组。随访1年,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数(SE)、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CC)、眼压及IOL位置等。结果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UCVA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层间固定组患者UCVA均好于缝线悬吊组(F=4.560、6.411、5.373,均为P<0.05)。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的BCVA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术后各时间点,层间固定组患者的BCVA均优于缝线悬吊组(F=6.170、6.957、10.624,均为P<0.05)。术后层间固定组表现为远视漂移,缝线悬吊组表现为近视漂移。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层间固定组患者SE分别为(0.59±0.30)D、(0.57±0.27)D和(0.64±0.29)D,缝线悬吊组患者分别为(-0.75±0.44)D、(-0.72±0.42)D和(-1.12±0.64)D。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ECC均较术前明显降低(t=8.579、21.929,均为P<0.001)。两组所有术眼术前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随访期间眼压平稳。随访期间IOL位置均居中,未见明显偏心及倾斜,无玻璃体、视网膜并发症发生。结论IOL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与睫状沟缝线悬吊术后均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视力,都存在屈光漂移,但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 巩膜层间固定 睫状 缝线悬吊 屈光漂移
下载PDF
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治疗患者视力及散光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吴琛 邱跃生 +1 位作者 姚甜甜 潘春苗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讨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对患者视力及散光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接受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四点式组和两点式组,各39例,四点式组使用四点式人工晶状... 目的 探讨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对患者视力及散光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接受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四点式组和两点式组,各39例,四点式组使用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两点式组使用两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散光情况及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四点式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47±0.13) log MAR、(0.79±0.15) log MAR、(0.82±0.13) log MAR,两点式组分别为(0.45±0.14) log MAR、(0.81±0.13) log MAR、(0.80±0.16) log MA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点式组术后3个月、6个月时散光分别为(0.72±0.11) D、(0.78±0.19) D,均明显低于两点式组的(1.37±0.18) D、(1.41±0.1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点式组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率为2.56%,明显低于两点式组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点式组、两点式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26%、1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点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散光情况,且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睫状沟悬吊术 四点式 两点式 视力 散光 并发症
下载PDF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短眼轴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
4
作者 王双梅 刘建荣 +4 位作者 王小莉 马千丽 杨新光 朱金意甫 于敬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ECP)治疗短眼轴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10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就诊的短眼轴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0例(40眼)临床资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ECP组(患者行ECP联合超声乳化白内...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ECP)治疗短眼轴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10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就诊的短眼轴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0例(40眼)临床资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ECP组(患者行ECP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0例20眼和对照组(患者行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0例20眼。术前及术后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睫状突厚度(CPT)、睫状突宽度(CPW)、睫状突面积(CPA)、虹膜睫状突接触长度(ICPCL)等指标,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6个月ECP组、对照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ECP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前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ECP组患者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前房深度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ECP组患者CPT、CPW、CPA、ICPC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CP组患者CPT、CPW、CPA、ICPCL均明显低于其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患者各指标与其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时,对照组6眼出现前房变浅、眼压再次升高,其中2眼发生了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而ECP组中无此类并发症发生。结论 ECP可显著降低短眼轴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浅前房、高眼压甚至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发生,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短眼轴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
下载PDF
改良型囊袋张力环与睫状体接触导致反复高眼压一例
5
作者 于新新 李军花 +1 位作者 赵银莹 赵云娥 《眼科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48-153,共6页
临床上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与睫状体接触导致的反复持续性高眼压较为少见,本文报告一例改良型CTR植入术后反复持续性高眼压的病例,行“巩膜悬吊线松解术”后高眼压状态有效缓解,考虑可能与巩膜固定缝线过紧,造成改良... 临床上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与睫状体接触导致的反复持续性高眼压较为少见,本文报告一例改良型CTR植入术后反复持续性高眼压的病例,行“巩膜悬吊线松解术”后高眼压状态有效缓解,考虑可能与巩膜固定缝线过紧,造成改良型CTR局部与睫状体相接触,刺激睫状体分泌过量房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囊袋张力环 持续性高眼压 白内障 睫状
下载PDF
低中度近视患者睫状沟直径与角膜直径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青 余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6-470,共5页
目的:研究低中度近视患者在不同前房深度分组下水平睫状沟直径(HCS)、垂直睫状沟直径(VCS)与角膜直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04/2022-04于上海普瑞眼科医院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前检查的低中度近视患... 目的:研究低中度近视患者在不同前房深度分组下水平睫状沟直径(HCS)、垂直睫状沟直径(VCS)与角膜直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04/2022-04于上海普瑞眼科医院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前检查的低中度近视患者78例129眼,测量HCS、VCS、角膜水平直径(WTW)并进行比较。根据Pentacam测量所得中央前房深度(ACD)分为浅前房组(2.8mm≤ACD≤3.2mm)、中前房组(3.2mm<ACD≤3.4mm)、深前房组(ACD>3.4mm)3组,对各组组内及组间HCS、VCS、WTW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积矩直线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各组内WTW、HCS、VCS间的相关性。结果:总体及各前房深度组内,WTW与HCS间均无差异(P>0.05),而VCS与HCS、WTW均有差异(P<0.01)。各组内WTW与HCS、VCS均有相关性,但深前房组WTW与VCS间线性回归相关性较弱(r=0.470,R^(2)=0.221,P<0.01);浅前房WTW、HCS、VCS与中前房组、深前房比较均有差异(P<0.01)。结论:低中度近视患者行ICL手术,WTW不能完全替代HCS,但可使用WTW预测HCS;且因随前房深度增加WTW对VCS的预测性降低,而不能预测V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深度 睫状沟直径 角膜直径 低中度近视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血流及睫状视网膜动脉OCTA检测分析
7
作者 郝雪莲 高娜 +2 位作者 卫钦锋 徐俊智 亢泽峰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94-497,共4页
目的利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评估黄斑血流及睫状视网膜动脉对高度近视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100例,根据OCTA结果将患者分为睫状视网膜动脉(PCA)组(48例)和无... 目的利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评估黄斑血流及睫状视网膜动脉对高度近视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100例,根据OCTA结果将患者分为睫状视网膜动脉(PCA)组(48例)和无睫状视网膜动脉组(52例)。采用OCTA评估视网膜血管长度密度(VLD)和血管灌注密度(VPD),并量化分析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并分析与眼轴长度(AL)和等效球镜屈光度(SE)的Spearman相关性。结果OCTA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整体VLD、内层VLD、整体V P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A组整体VLD、内层VLD、整体VPD高于无PCA组。PCA组整体VLD、内层VLD分别为18.39±1.08、17.28±2.14、整体VPD为0.481±0.027,两组患者整体VLD、内层VLD、整体VP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PCA组整体VLD、内层VLD、整体VPD高于无PCA组。PCA组、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区面积(FAZ⁃A)为(0.29±0.12)mm 2、FZA充实度(FAZ⁃CI)为0.78±0.11,与无PCA组相比,FAZ⁃A和FAZ⁃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PCA组FAZ⁃A和FAZ⁃CI值高于非PCA组,其他指标相比,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CA高度近视患者SE与FAZ⁃A,FAZ周长(per⁃imeter,FAZ⁃P),FAZ⁃CI均呈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与FAZ⁃A、FAZ⁃P、FAZ⁃CI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睫状视网膜动脉的存在可能会补偿高度近视眼的黄斑血管系统的损失,对高度近视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 高度近视 睫状视网膜动脉 视网膜血管密度
下载PDF
Ahmed青光眼引流阀睫状沟植入治疗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
8
作者 邓秋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78-1580,共3页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睫状沟植入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02/2022-02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患者18例1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睫状沟...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睫状沟植入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02/2022-02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患者18例1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睫状沟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1、3、6、12mo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平均眼压为43.41±5.33mmHg,术后1、3、6、12mo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2.11±3.26、13.82±4.12、13.54±3.83、15.80±4.35mmHg,术后各随访点平均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F=203.40,P<0.01)。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降低(F=6.18,P<0.01),但术后1、3、6、12mo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丢失率均无差异(P>0.05),总手术成功率为83%。结论:青光眼引流阀睫状沟植入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安全有效,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小,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不随时间的变化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引流阀 青光眼 睫状 手术 角膜内皮细胞 人工晶体眼
下载PDF
钝挫伤致人工晶体下襻脱位和局限性睫状体脉络膜脱离2例
9
作者 郝燕生 《Eye Science》 CAS 1996年第4期216-216,共1页
病例1,男,19岁。因左眼球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 于1991年行白内障吸出术。同期人工晶体尼龙缝线睫状沟固定术。术后视力1.2。术后3个月,游泳时,从约5米的桥上倒立跳水。出水后发现左眼视力丧失,一天后来院检查发现左眼下襻的聚丙烯固定线... 病例1,男,19岁。因左眼球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 于1991年行白内障吸出术。同期人工晶体尼龙缝线睫状沟固定术。术后视力1.2。术后3个月,游泳时,从约5米的桥上倒立跳水。出水后发现左眼视力丧失,一天后来院检查发现左眼下襻的聚丙烯固定线已松脱,下襻向后下方悬浮在玻璃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钝挫伤 睫状体脱离 外伤性白内障 睫状 视网膜脱离 白内障吸出术 缝线固定术 眼球穿通伤
下载PDF
眼外肌睫状前血管的解剖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巧雅 谭德炎 楮仁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1-652,共2页
眼前节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睫状前动脉和睫状后长动脉两组血管。传统的斜视矫正手术中,在离断眼直肌时同时损伤睫状前动脉,影响了眼前节的正常血供。若能在手术中保留睫状前动脉大部分血供,将有效减少术后眼前节血供锐减造成的组织损... 眼前节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睫状前动脉和睫状后长动脉两组血管。传统的斜视矫正手术中,在离断眼直肌时同时损伤睫状前动脉,影响了眼前节的正常血供。若能在手术中保留睫状前动脉大部分血供,将有效减少术后眼前节血供锐减造成的组织损伤。既往在多条直肌的离断手术中曾采用分离保留睫状前血管的手术避免眼前节缺血综合征,但因操作难度高在单条直肌手术中未以采用。本研究通过对睫状前动脉的行程及分支、分布的显微解剖进行观测,旨在寻找一种保留睫状前动脉大部分血供的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保留睫状前血管 显微解剖 眼外肌 睫状前动脉 睫状后长动脉 组织损伤 手术中 缺血综合征
下载PDF
大鼠眼球和泪腺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组织定位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家军 刘芳 +2 位作者 张志英 吴云霞 路长林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 及其受体CNTFRα在大鼠眼球、泪腺上的分布情况。方法 取雄性SD大鼠两侧眼球和泪腺, 作石蜡切片,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检测眼球、泪腺中CNTF和CNTFRα的免疫阳性反应。结果 CNTF和CNTFRα的免...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 及其受体CNTFRα在大鼠眼球、泪腺上的分布情况。方法 取雄性SD大鼠两侧眼球和泪腺, 作石蜡切片,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检测眼球、泪腺中CNTF和CNTFRα的免疫阳性反应。结果 CNTF和CNTFRα的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在眼球和泪腺的组织定位基本相同, 包括角膜上皮细胞、固有层神经纤维、角膜细胞、内皮细胞, 虹膜上皮细胞, 睫状体上皮细胞, 晶状体上皮,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苗勒细胞、节细胞层细胞, 球结膜上皮细胞, 泪腺腺细胞及导管上皮。结论 CNTF及其受体选择性地分布于眼球和泪腺的一些细胞中, 且多数细胞与房水和泪液的产生和接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 眼球 泪腺 大鼠
下载PDF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国凡 蒋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977-1978,共2页
目的:探讨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疗效、安全性、术后并发症。方法: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7例7眼,应用可耐受最大剂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仍在30mmHg左右,行810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结果:患者7例治疗前平均眼压33... 目的:探讨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疗效、安全性、术后并发症。方法: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7例7眼,应用可耐受最大剂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仍在30mmHg左右,行810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结果:患者7例治疗前平均眼压33.63±4.50mmHg,光凝后1wk平均眼压15.88±3.2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前平均视力0.16±0.11,光凝后1wk平均视力0.42±0.2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所有患者前房均在36h内逐渐恢复,1例患者术后前房稍许出血,治疗后好转。结论: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是治疗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
下载PDF
挫伤性睫状体脱离检查睫状突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金辰 范詒明 +3 位作者 周忠友 孙素焕 许欣 韩爱君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35-536,共2页
报告了睫状体脱离病人通过检查睫状突判断脱离部位、范围及程度的方法。本组23例均用三面镜或前房角镜通过瞳孔观察到隆起的睫状突,而直到房角裂隙者仅15例,且二者位置相关。认为此方法简便、可靠,对睫状体脱离复位,特别是未查到房... 报告了睫状体脱离病人通过检查睫状突判断脱离部位、范围及程度的方法。本组23例均用三面镜或前房角镜通过瞳孔观察到隆起的睫状突,而直到房角裂隙者仅15例,且二者位置相关。认为此方法简便、可靠,对睫状体脱离复位,特别是未查到房角裂隙者手术切口位置的选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脱离 睫状 检查 挫伤性
下载PDF
睫状环及前玻璃体切除治疗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建春 武志峰 +2 位作者 王文尧 周丹英 江浩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 探讨睫状环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5例 (6眼 )因抗青光眼手术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而诱发的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 ,在以角膜缘为基底 4mm× 5mm的巩膜瓣下 ,切除 2 5mm× 3mm的巩膜壁 ... 目的 探讨睫状环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5例 (6眼 )因抗青光眼手术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而诱发的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 ,在以角膜缘为基底 4mm× 5mm的巩膜瓣下 ,切除 2 5mm× 3mm的巩膜壁 ,电凝巩膜床及暴露的睫状体 ,切除电凝后的睫状体。显微镜直视下 ,由表及里地切除前部玻璃体。使玻璃体腔经晶状体赤道部与后房及前房贯通。随访 3月~2年。结果  4眼眼压得到控制 (1 2~ 2 1mmHg) (1mmHg =0 1 33kPa) ;1眼眼压 8~ 1 0mmHg ;另 1眼波动在 2 4~2 8mmHg之间 ,使用噻吗心胺滴眼液能控制在 2 2mmHg以下。 5眼视力增加 ,最高达0 8,1眼出现并发白内障。结论 本手术既能有效控制眼压 ,又能保留透明晶状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 青光眼 睫状环阻塞 睫状环切除术 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He-Ne激光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15
作者 徐法松 赵嘉宝 邱昆辉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49-349,共1页
关键词 HE-NE激光 虹膜睫状体炎 角膜后沉淀物 葡萄膜炎症 睫状充血 结膜下注射 视功能 湿热敷 口服激素 患病时间
下载PDF
睫状前动脉的观察和测量
16
作者 鞠学红 王学华 +2 位作者 曹焕军 李光宗 朱世杰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66-167,共2页
目的研究睫状前动脉在眼外肌手术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显微解剖方法对30侧成人睫状前动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上、下、内、外睫状前动脉多为2条,各占46.67%,60.00%,56.67%,70.00%。上、下、内、外睫状前... 目的研究睫状前动脉在眼外肌手术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显微解剖方法对30侧成人睫状前动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上、下、内、外睫状前动脉多为2条,各占46.67%,60.00%,56.67%,70.00%。上、下、内、外睫状前动脉起点至角膜缘的距离分别为13.02±2.54mm,10.36±1.45mm,10.62±2.42mm,13.32±3.08mm。在巩膜表面,睫状前动脉的侧支间存在吻合。睫状前动脉干有静脉与之伴行,静脉条数多于动脉条数。巩膜表面静脉小属支间亦存在吻合。结论眼外肌手术应注意保护睫状前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前动脉 睫状前静脉 解剖学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余茜 李晓红 +2 位作者 雷晴 何晓彬 何成松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314-1315,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56只,行左侧坐骨神经切断外膜缝合。电针组每天穴位电针20min,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7,14,21和...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56只,行左侧坐骨神经切断外膜缝合。电针组每天穴位电针20min,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7,14,21和28d测定脊髓前角CNTF阳性神经元计数、神经元平均积分光密度及4周时损伤神经电生理。结果:坐骨神经损伤后损伤脊髓前角CNTF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电针组损伤侧脊髓前角内CNTF阳性神经元数量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14d时电针组伤侧脊髓前角内CNTF阳性神经元数量为(53±11)个,模型组为(29±9)个。同时模型组神经元内CNTF阳性神经元平均积分光密度在各时间点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在14d最低为273.2±33.7。而电针组CNTF在各个时间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28d康复组神经肌肉动作电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可提高损伤神经神经元内源性CNTF水平,减少神经元变性、死亡,促进神经电生理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大鼠 坐骨神经损伤 脊髓 运动神经元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斌 李家顺 +2 位作者 贾连顺 何成 吴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09-411,共3页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元内酶学的变化 ,并探索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用 Allen改良法打击模型致 SD大鼠 T8脊髓损伤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3,7,10 d测定脊髓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 (ACh E)和酸性磷酸酶 (...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元内酶学的变化 ,并探索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用 Allen改良法打击模型致 SD大鼠 T8脊髓损伤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3,7,10 d测定脊髓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 (ACh E)和酸性磷酸酶 (ACP)的含量。结果 :ACh E于术后持续下降 ;ACP在术后第 3天开始上升 ,第 7天升至最高 ,以后逐渐下降 ;用 CNTF处理的大鼠上述两种酶变化的幅度较小 ,且整个过程也比较平稳。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元 脊髓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蛋白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毕华 袁力勇 +4 位作者 史新昌 赵阳 刘兰 饶春明 王军志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应用计算机分子模拟设计并表达纯化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分别采用鸡胚背根神经节无血清培养法、TF-1细胞增殖法、正常小鼠减重法对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突变体蛋白能促进鸡胚背根神经节的生长;... 为了进一步研究应用计算机分子模拟设计并表达纯化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分别采用鸡胚背根神经节无血清培养法、TF-1细胞增殖法、正常小鼠减重法对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突变体蛋白能促进鸡胚背根神经节的生长;促进TF-1细胞增殖,MTT测定法表明突变体蛋白与国际参考品相比,比活不低于2.0×106U/mg;使正常小鼠的体重减轻,摄食量减少,脂肪指数下降,并且体重的减轻与突变体蛋白的给药剂量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其ED50为:150.986μg/(kg·d)。以上实验表明CNTF突变体蛋白具有促神经生长、促TF-1细胞增殖和减重的生物学活性,为其进一步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突变体 活性研究
下载PDF
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庆山 朱深银 +5 位作者 李韶菁 崔箭 竺晓明 谭初兵 张莉 杜冠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rhCNTF)对糖尿病大鼠胃肠道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 zocin,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模型,肌注rhCNTF 0.1,0.3,0.9mg·kg^(-1),测定了rhCNTF对血糖、胃肠慢波电位、... 目的评价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rhCNTF)对糖尿病大鼠胃肠道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 zocin,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模型,肌注rhCNTF 0.1,0.3,0.9mg·kg^(-1),测定了rhCNTF对血糖、胃肠慢波电位、小肠壁内神经蛋白含量,观察了rhCNTF对胃肠推进功能的影响以及胃肠对乙酰胆碱(Ach)、阿托品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肌内注射rhCNTF对血糖无明显影响,也未见rhCNTF改善十二指肠对Ach、阿托品的敏感性。肌注RhC- NTF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胃肠慢波电位、提高了胃肠推进功能、增加了胃肠壁内神经蛋白含量。结论糖尿病导致的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可以通过肌注rhCNTF而改善,其重要机制是rhCNTF对抗糖尿病引起的胃肠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糖尿病 胃肠功能 神经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