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兔眼aPVR睫状上皮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
1
作者 刘百臣 彭秀军 陈长喜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 探讨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睫状上皮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为探讨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引起慢性低眼压的机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培养的同种兔皮肤成纤维细胞制作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引起慢性低眼压的动物... 目的 探讨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睫状上皮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为探讨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引起慢性低眼压的机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培养的同种兔皮肤成纤维细胞制作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引起慢性低眼压的动物模型 ,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做组织病理及电镜观察。结果 光镜检查发现实验组术后 2、4、8周睫状体水肿 ,术后 4周及 8周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萎缩、缺失。电镜检查发现实验组术后 4周和 8周睫状体无色素上皮线粒体明显减少 ,细胞内空泡。结论 在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病理状态下 ,睫状膜的增生和收缩引起对睫状上皮的牵拉 ,造成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萎缩和睫状体水肿 ,可能是引起慢性低眼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眼 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睫状上皮 组织病理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外伤性睫状上皮撕裂并发视网膜脱离六例
2
作者 田超伟 王雨生 +3 位作者 窦国睿 卢毅娜 朱燕妮 苏晓娜 《眼科》 CAS 2013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睫状上皮撕裂并发的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脱离中的少见类型,以外伤多见,由于裂孔部位隐匿,且部分病例合并眼部复杂体征,术前诊断困难,常常因裂孔不明确易被误诊为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而贻误治疗时机。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例(6眼)外伤... 睫状上皮撕裂并发的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脱离中的少见类型,以外伤多见,由于裂孔部位隐匿,且部分病例合并眼部复杂体征,术前诊断困难,常常因裂孔不明确易被误诊为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而贻误治疗时机。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例(6眼)外伤性睫状上皮撕裂并发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特征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睫状上皮 外伤性 并发 撕裂 少见类型 术前诊断 治疗时机
原文传递
睫状上皮营养因子对氧化损伤RGC-5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王文俊 邢怡桥 +1 位作者 金玮 杨安怀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探究睫状上皮营养因子(CNTF)对过氧化氢所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损伤模型的作用。方法:对处于生长对数期的RGC-5予以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处理不同时间后,根据细胞存活率选择适当的浓度及时间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予以CNTF进行干... 目的:探究睫状上皮营养因子(CNTF)对过氧化氢所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损伤模型的作用。方法:对处于生长对数期的RGC-5予以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处理不同时间后,根据细胞存活率选择适当的浓度及时间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予以CNTF进行干预。成功构建携带CNT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后,将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与RGC-5共培养。并且由于BMSC可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RT-PCR检测共培养3d和7d后CNTF和BDNF、GDNF的含量。最后在两种细胞共培养7d后予以过氧化氢损伤,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随着过氧化氢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随之降低。当过氧化氢浓度为125μmol/L时,达到凋亡高峰,选择该浓度造模。RGC-5与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的BMSC共培养后,RT-PCR检测发现CNTF和BDNF在培养7d后表达量增多,有统计学意义,而GDNF培养7d后表达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当共培养7d后,过氧化氢损伤后检测发现RGC-5存活率增加。结论:CNTF对过氧化氢损伤的RGC-5有保护作用,并且推测在该过程中BDNF同样也发挥了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上皮营养因子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神经保护作用 过氧化氢 慢病毒载体
原文传递
睫状上皮房水生成功能实验(乙酰唑胺试验)
4
作者 谢立信 《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7期421-422,共2页
睫状上皮房水生成功能实验(乙酰唑胺试验)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所谢立信本文报告了一种测定睫状上皮房水生成功能的新方法。根据眼压回升状态了解睫状上皮是否具有房水生成的代偿功能,这对判断术后效果和指导手术前后用药有着极... 睫状上皮房水生成功能实验(乙酰唑胺试验)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所谢立信本文报告了一种测定睫状上皮房水生成功能的新方法。根据眼压回升状态了解睫状上皮是否具有房水生成的代偿功能,这对判断术后效果和指导手术前后用药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虽然对睫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上皮 房水生成功能 乙酰唑胺
原文传递
恶性睫状上皮瘤1例
5
作者 崔月娥 孙芳 刘家乡 《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89年第2期115-116,共2页
恶性睫状上皮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婴儿和幼童。1892年Baadl 及Lagrange 首次报告睫状体部的“原始癌”。1908年Fuchs 报告4例,命名为“视网膜胚瘤”(Diktyoma)。自1957年以来,国内报道过6例。我科于1981年曾诊治和追踪1例,报... 恶性睫状上皮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婴儿和幼童。1892年Baadl 及Lagrange 首次报告睫状体部的“原始癌”。1908年Fuchs 报告4例,命名为“视网膜胚瘤”(Diktyoma)。自1957年以来,国内报道过6例。我科于1981年曾诊治和追踪1例,报告如下。杨××男9岁学生住院号52589右眼针刺伤后视力丧失已5周。怀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上皮 恶性 肿瘤
原文传递
水通道蛋白-1在人眼睫状突无色素上皮细胞及眼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6
6
作者 葛坚 李莉 +2 位作者 卓业鸿 林明楷 郑健梁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1 突无色素上皮细胞 眼组织 角膜移植 免疫组化 检测
原文传递
人、兔睫状色素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与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熊新春 杜蜀华 张泺 《眼科》 CAS 199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本实验对人、兔睫状色素上皮(CPE)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获得成功。以免眼为对象,从取材、消化方法等方面对该细胞的体外培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方法剥离睫状上皮和小牛血清控制了的培养液能够培养出纯净的CPE细胞。首次将胶原酶... 本实验对人、兔睫状色素上皮(CPE)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获得成功。以免眼为对象,从取材、消化方法等方面对该细胞的体外培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方法剥离睫状上皮和小牛血清控制了的培养液能够培养出纯净的CPE细胞。首次将胶原酶用于该细胞的培养,能够完全消化残留玻璃体,提高了培养成功率(88%)。形态对比研究发现:培养的细胞内细胞器丰富,染色体复制与细胞有丝分裂功能增强,而表面微绒毛形态、细胞连接和早期黑色素等方面与未培养细胞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 组织培养 胶原酶
原文传递
现代房水动力学研究一瞥
8
作者 唐理奇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7年第6期197-200,共4页
由于电生理、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从而促进了对睫状上皮的生理功能以及相关的房水分泌机制的进一步了解。本文着重将国外对房水分泌、睫状上皮的形态与功能及离子通道的研究,作了一概括性的论述。
关键词 睫状上皮 房水 色素上皮 钾离子通道 细胞内 电生理 细胞外 分泌液 毛细血管 超滤液
下载PDF
哺乳动物眼内神经干细胞的类型和调控机制
9
作者 余德立 喻青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5年第1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调控机制 哺乳动物 视网膜色素上皮 骨形态发生蛋白 眼内 中枢神经系统 转录因子家族 脊椎动物 神经上皮 睫状上皮 基因编码 神经板 区域化 视神经 SHH 衍生物 发育 原基
下载PDF
眼科学
10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1年第1期179-179,共1页
0103566 出生后获得性弓形体病的复发性眼病/Bosch-Dfiessen E N//Am J Oph-thalmol.-1999,128(4).-421~425四军大0103567 应用自身血清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Tsubom K//J Am Acad Ophthal-mol.-1999,106(10).-198 1989北大图0103568... 0103566 出生后获得性弓形体病的复发性眼病/Bosch-Dfiessen E N//Am J Oph-thalmol.-1999,128(4).-421~425四军大0103567 应用自身血清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Tsubom K//J Am Acad Ophthal-mol.-1999,106(10).-198 1989北大图0103568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的睫状上皮裂孔和脱离/Tanaka S//Am J Ophthalmol.-1999,128(4).-466~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弓形体病 自身血 复发性 获得性 睫状上皮 眼科学 出生后 眼病
下载PDF
Case Report:Adenoma of nonpigmented epithelium in ciliary body:literature review and case report 被引量:3
11
作者 CHEN Zhi-qing FANG Xiao-yu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9期612-615,共4页
Adenomas of the nonpigmented ciliary epithelium (NPCE) are often clin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amelanotic malignant melanomas of the ciliary body or metastatic carcinomas. This paper reports a case study of a dist... Adenomas of the nonpigmented ciliary epithelium (NPCE) are often clin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amelanotic malignant melanomas of the ciliary body or metastatic carcinomas. This paper reports a case study of a distinctive variant of adenoma of the NPCE, which clinically appears as epiretinal membrane in the macular region. Histopathologic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is is an adenoma of the NPCE. Identification of this clinic feature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will miss the diagnosis of the adenoma of the NPCE. In this case study, B-scan ultrasonography as well as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has been used to provide help in diagnosing the ciliary body tumor. Because of their anterior location in the ciliary body, partial lamellar sclerou-vectom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retinal membrane Ciliary body Uveal tumor ADENOMA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相关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李松珊 刘心瑀 +1 位作者 孙立梅 丁小燕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91-996,共6页
目的观察特应性皮炎相关视网膜脱离(AD-R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5年1月至2023年4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AD-RD患者8例12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超广角眼底彩色照相、... 目的观察特应性皮炎相关视网膜脱离(AD-R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5年1月至2023年4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AD-RD患者8例12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超广角眼底彩色照相、B型超声、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广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1期行巩膜扣带手术9只眼;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硅油、C3F8填充各1只眼;玻璃体腔注气(C3F8)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1只眼。随访时间(29.1±40.9)个月。手术前后BCVA比较行配对t检验。结果8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3.40±7.95)岁。双眼、单眼各4例。患眼logMAR BCVA 0.86±0.86。既往均曾诊断为葡萄膜炎,其中双眼发病的8只眼中,初诊误诊为葡萄膜炎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6只眼。就诊时伴前葡萄炎11只眼;合并白内障病史9只眼,其中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眼分别为4、5只眼。所有患眼均表现为局灶性视网膜脱离。UBM检查可见睫状上皮脱离9只眼,均未发现明确睫状上皮裂孔。手术前眼底检查明确裂孔2只眼;手术中明确为睫状上皮裂孔10只眼。1期手术后,视网膜复位10只眼,其中行巩膜扣带手术的9只眼视网膜均复位。末次随访时,患眼logMAR BCVA 0.30±0.25。与手术前比较,BCVA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3)。结论AD-RD多为青年发病,常双眼受累,且伴有并发性白内障、与睫状上皮脱离相关的颞侧视网膜浅脱离;巩膜扣带手术是治疗AD-RD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视网膜脱离 睫状上皮脱离 巩膜扣带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