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瞬变波活动与江淮地区夏季旱涝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董丽娜 郭品文 李晓峰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0-476,共7页
利用1951—2000年中国160站逐月降水量资料划分了江淮地区夏季旱涝年。通过对旱涝年500 hPa高度距平场的合成分析发现:多雨年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稳定维持,少雨年鄂霍茨克海附近的高压脊减弱。为了了解江淮地区旱涝年500 hPa中高纬环流... 利用1951—2000年中国160站逐月降水量资料划分了江淮地区夏季旱涝年。通过对旱涝年500 hPa高度距平场的合成分析发现:多雨年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稳定维持,少雨年鄂霍茨克海附近的高压脊减弱。为了了解江淮地区旱涝年500 hPa中高纬环流形势异常的原因,计算了E lias-sen-Palm通量,结果表明多雨年瞬变波对平均气流的强迫作用使经、纬向风异常分布有利于鄂霍茨克海阻塞形势的维持,冷空气向南输送增强,江淮地区降水偏多;少雨年瞬变波对平均气流的强迫作用使鄂霍茨克海高压脊减弱,冷空气向南输送减弱,江淮地区降水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旱涝 瞬变波活动 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
下载PDF
中国冬季极端低温事件与天气尺度瞬变波的可能联系 被引量:30
2
作者 陈海山 刘蕾 朱月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51-1965,共15页
利用NEC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43站逐日气温资料,从大气内部天气尺度瞬变波的角度对中国冬季极端低温进行了成因分析,发现瞬变波活动与极端低温的发生密切相关.首先,典型年的研究表明,1967年冬季较强的西风急流为瞬变波的传播... 利用NEC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43站逐日气温资料,从大气内部天气尺度瞬变波的角度对中国冬季极端低温进行了成因分析,发现瞬变波活动与极端低温的发生密切相关.首先,典型年的研究表明,1967年冬季较强的西风急流为瞬变波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欧亚大陆上空有两列强而稳定的天气尺度瞬变波,我国地处这两列波的下游,受其影响较为明显,极端低温发生频繁,且上游瞬变波的整体强度及波列到达位置与极端低温的强度、发生区域一致;2006年西风急流较弱,相应的瞬变波路径短,强度较小,地处下游的我国极端低温发生较少.其次,就长期变化而言,西风急流与极端低温发生频次的年代际变化较为吻合,而瞬变波传播路径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有年代际的改变,进一步研究发现1959~1979年和1986~2006年关键区瞬变波强度与极端低温频次的年际变化基本一致;且较频发、较少发的年份瞬变波各要素的合成场分别与1967和2006年相一致.这些结果均表明,极端低温的发生与天气尺度瞬变波活动关系密切,天气尺度瞬变波传播、发展可能是极端低温发生的重要条件,该研究为极端低温事件成因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低温 天气尺度 瞬变波活动 西风急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