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听觉诱发电位、瞬目反射、前庭肌诱发电位反应对于眩晕的诊断意义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辛文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1期165-167,共3页
目的分析眩晕采用听觉诱发电位、瞬目反射、前庭肌诱发电位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患者50例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30例,观察所有患者的瞬目反射(BR)、听觉诱发电位(BAEP)、前... 目的分析眩晕采用听觉诱发电位、瞬目反射、前庭肌诱发电位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患者50例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30例,观察所有患者的瞬目反射(BR)、听觉诱发电位(BAEP)、前庭肌诱发电位反应(VEMP),分析进行各种生理检查后患者的敏感性和阳性率。结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BR、BAEP、VEMP检查阳性率分别为0%、3.33%、46.67%,后循环缺血患者3种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66.00%、64.00%、0%。针对BR、BAEP检查,后循环缺血组阳性率高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针对VEMP检查,后循环缺血组阳性率低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R诊断前庭中枢性眩晕疾病的阳性率较高,BAEP能够鉴别诊断前庭中枢性眩晕疾病和前庭周围型眩晕疾病,VEMP可准确检出前庭周围型眩晕疾病,3种检查技术联合诊断能够提升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瞬目放射 前庭肌诱发电位反应 眩晕 诊断意义
下载PDF
辨证分型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丽雯 张小燕 伍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4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10—2014-10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辨证分型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药...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10—2014-10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辨证分型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并配合理疗治疗,辨证分型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采用不同辨证分型治疗,对治疗前后瞬目放射R1波潜伏期、面部残疾指数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4周,2组瞬目放射R1波潜伏期、面部残疾指数(包括躯体功能FDIP评分和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分型组总有效率96.67%,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医辨证分型 瞬目放射R1波潜伏期 面部残疾指数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检查早期诊断面神经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小丽 李朝健 +3 位作者 吴宏胜 谢德丰 张承根 曾建春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9-540,共2页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测在早期诊断及评估面神经炎的价值。方法对180例面神经炎患者进行多项神经电生理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瞬目反射(BR)、双侧面神经F波、患侧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肌电图(EMG)、双侧面神经M波,并对各项检测异常率进...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测在早期诊断及评估面神经炎的价值。方法对180例面神经炎患者进行多项神经电生理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瞬目反射(BR)、双侧面神经F波、患侧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肌电图(EMG)、双侧面神经M波,并对各项检测异常率进行比较。结果BR异常率最高,F波次之,M波最低,其中BR异常率与F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异常率与EMG、M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波异常率与EMG、M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G异常率与M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及F波早期诊断面神经炎的阳性率较高,其中BR能反映全程面神经传导功能,F波则主要反映面神经近端功能;EMG结果与患者病程有关,其结果能直接反映面神经受损程度;M波则主要反映面神经远端功能,对早期诊断面神经炎不够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炎 瞬目放射 F波 肌电图 M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