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瞽矇文化”与陕北说书 被引量:7
1
作者 孙鸿亮 《社科纵横》 2008年第8期90-91,98,共3页
中国古代说唱伎艺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瞽矇文化",其集中体现为盲人乐官制度。先秦之"瞽"由"巫"演变而来,呈现出职业化、伎艺化、仪式化的特点。春秋之后,礼坏乐崩,"瞽"被"优"所取... 中国古代说唱伎艺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瞽矇文化",其集中体现为盲人乐官制度。先秦之"瞽"由"巫"演变而来,呈现出职业化、伎艺化、仪式化的特点。春秋之后,礼坏乐崩,"瞽"被"优"所取代,失去宫廷音乐主角的地位,淡出朝堂,泯入民间,成为以说唱谋生的盲艺人。陕北说书,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文学,受地域环境、传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至今仍保留着上古"瞽矇文化"的遗存,堪称民间说唱文学的"活化石",对我们认识传统说唱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瞽矇文化 陕北说书 起源
下载PDF
从《百瞎图》看“瞽矇文化”
2
作者 唐静 《东方博物》 2017年第4期110-117,共8页
镇江博物馆藏有一卷清代画家朱炎所绘的《百瞎图》,由七幅册页组成,主要呈现了七个主题:交谈、饮酒、弹琴、唱曲、说书、筹算、打坐,构成了画家眼中盲人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当时会出现盲人这一特殊的绘画主题,它具有什么样的内... 镇江博物馆藏有一卷清代画家朱炎所绘的《百瞎图》,由七幅册页组成,主要呈现了七个主题:交谈、饮酒、弹琴、唱曲、说书、筹算、打坐,构成了画家眼中盲人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当时会出现盲人这一特殊的绘画主题,它具有什么样的内涵与功用?本文通过对瞽矇文化的追溯,探究盲人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身份,从而解读《百瞎图》中清代盲人身份的变迁,以及画家描绘盲人生活的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人 瞽矇文化 朱炎 《百瞎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