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7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瞿秋白无产阶级文艺范式的建构
1
作者 周建华 欧阳杰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3-70,共8页
瞿秋白领导和推动了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文艺大众化讨论。1930年代初,瞿秋白“赋闲”上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建立起与左联内部的有效沟通,熟悉和掌握左翼文学大致情况之后,瞿秋白先通过茅盾传达了自己关于革命文艺发展的思... 瞿秋白领导和推动了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文艺大众化讨论。1930年代初,瞿秋白“赋闲”上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建立起与左联内部的有效沟通,熟悉和掌握左翼文学大致情况之后,瞿秋白先通过茅盾传达了自己关于革命文艺发展的思考,期间通过起草《苏维埃的文化革命》《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等文件,将“大众化”作为文化运动的中心问题。1932年3月左联完成改组工作,经过思想上、组织上充分准备之后,瞿秋白推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等系列文章,阐述了革命文艺的无产阶级方向,构建了“立场-题材-文腔”三位一体的无产阶级文艺范式,为蓬勃兴起的无产阶级文艺提供了崭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文艺大众化 无产阶级文艺 范式
下载PDF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开创性贡献
2
作者 孙康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9-222,共14页
瞿秋白同志是党内较早进行法学研究与投身法制实践的重要领导人,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作出了开创性功绩。他一方面从社会本位、社科方法与以政统法诸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另一方面注重辨析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学说,有破有立地建... 瞿秋白同志是党内较早进行法学研究与投身法制实践的重要领导人,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作出了开创性功绩。他一方面从社会本位、社科方法与以政统法诸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另一方面注重辨析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学说,有破有立地建构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他对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移植英美法律制度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并积极推进苏式法制的中国化,制订中央苏区法律法规,为革命事业的法制化与正规化贡献良多。他致力于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原创性型塑,对中国现代早期法学的知识与话语体系的自主性建构做了许多杰出工作,为今天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贡献了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法学理论 法制移植 民权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下载PDF
译者资本对译介传播过程的影响——以瞿秋白译介实践为例
3
作者 胡茜 王建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2,共6页
根据布迪厄的资本理论,译者在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层面上的积累对其在译介活动中的表现有着决定性影响。借助资本理论研究瞿秋白的资本结构和类型,分析译者资本对译介作品传播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瞿秋白的译者资本以文化资... 根据布迪厄的资本理论,译者在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层面上的积累对其在译介活动中的表现有着决定性影响。借助资本理论研究瞿秋白的资本结构和类型,分析译者资本对译介作品传播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瞿秋白的译者资本以文化资本为主,以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为辅,他独特的译者资本贯穿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影响其译介动机、译介选材、译介模式、译介理念、译介策略以及译著的出版、再版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 布迪厄资本理论 译介传播过程 瞿秋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形成基础与独特贡献——以瞿秋白为分析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中涵 陈继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0,共7页
道德观不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践行基础和典型领域。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基础与独特贡献。以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践行道德观的基础上,... 道德观不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践行基础和典型领域。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基础与独特贡献。以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践行道德观的基础上,呈现出工人阶级崛起与社会结构裂变的时代特色。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道德观具有深刻的内涵释义,在产生的根源、阶级属性以及基本立场上有不同的表达,并根植于一套完整的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社会建构的必然结果。道德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表达。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鞭挞了中国封建社会道德的虚伪性,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欺诈性进行了批判,奠定了中国式无产阶级道德观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道德观 瞿秋白 中国化
下载PDF
瞿秋白的三种译文集
5
作者 朱正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2,共4页
鲁迅1935年编印的《海上述林》与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8卷,是瞿秋白留下的需要重新评估的翻译遗产。前者所收的高尔基文学论文多为苏联官方的宣传品,瞿秋白翻译它们,只是为了表白自己对斯大林的一片忠爱... 鲁迅1935年编印的《海上述林》与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8卷,是瞿秋白留下的需要重新评估的翻译遗产。前者所收的高尔基文学论文多为苏联官方的宣传品,瞿秋白翻译它们,只是为了表白自己对斯大林的一片忠爱之心。后者所收的《共产国际章程》《共产国际党纲》,也已为过时之作。针对这些局限,1999年译林出版社《播火者译丛》中的《瞿秋白译文集》作了必要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鲁迅 斯大林派 托洛茨基派 《海上述林》 瞿秋白文集》 瞿秋白译文集》
下载PDF
诸夏怀霜:193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瞿秋白纪念
6
作者 秦勤 《苏区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87-100,共14页
1935年,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领袖瞿秋白被国民党杀害。为彰显瞿秋白的革命事迹和历史功绩,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举行了形式多样和意涵丰富的纪念活动。新中国成立前的纪念话语意在突出瞿秋白的抗争精神,为抗战时局和民主运动提供思... 1935年,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领袖瞿秋白被国民党杀害。为彰显瞿秋白的革命事迹和历史功绩,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举行了形式多样和意涵丰富的纪念活动。新中国成立前的纪念话语意在突出瞿秋白的抗争精神,为抗战时局和民主运动提供思想资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瞿秋白纪念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包含了纪念活动、纪念文集和纪念空间等形式,纪念话语在民众教育和对苏联的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改革开放后,在恢复瞿秋白政治声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通过高级别的纪念会议肯定其革命贡献和历史地位,社会各界通过多样的纪念活动来弘扬其革命精神,使其逐渐成为新时代民族复兴事业的重要思想资源。瞿秋白纪念的演变深刻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借助革命记忆充实政治文化体系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瞿秋白 纪念 革命记忆 演变
下载PDF
瞿秋白中国现代化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7
作者 任利伟 《前沿》 2024年第3期23-32,共10页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改革开放的选择,为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走向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正确道路。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开创者,为实现中国从...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改革开放的选择,为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走向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正确道路。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开创者,为实现中国从传统社会迈入现代社会、建成社会主义国家,较早地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政治、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经济制度、推动无产阶级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等事关中国现代化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探索。瞿秋白以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助力中国现代化探索,推动中国现代化价值取向的转变,创新社会主义性质文化教育事业,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现代化理论。瞿秋白中国现代化思想及其历史贡献,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对于不断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道路
下载PDF
瞿秋白革命视角下的鲁迅杂感写作——兼论文艺战线中“大众”书写的纲领性变化
8
作者 王子尧 朱燕彤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从瞿秋白的革命视角出发,指出鲁迅杂感的价值在思想斗争史中的重要地位。“革命军马前卒”与“青年叛徒的领袖”还原出鲁迅这位“横站的同路人”的形象,并“引导同志和朋友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鲁迅及其杂文”。同...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从瞿秋白的革命视角出发,指出鲁迅杂感的价值在思想斗争史中的重要地位。“革命军马前卒”与“青年叛徒的领袖”还原出鲁迅这位“横站的同路人”的形象,并“引导同志和朋友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鲁迅及其杂文”。同怀相交,瞿秋白与鲁迅有着身世的感应与身份的交叠,二者观念互缘,杂感的文学性书写打通了大众与文艺的膈膜,使得瞿秋白“改造世界的火焰”熊熊燃烧,也促成其行动的和鸣。在文艺战线的历史坐标中,二人的文学主张与实践所反映的大众性成为大众文艺的理论原点,“大众”书写的纲领性在发展中不断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鲁迅 杂感写作 “大众”书写
下载PDF
红色革命题材剧目的创作之路探析——以昆剧《瞿秋白》为例
9
作者 杨宏霞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5期7-9,共3页
昆剧《瞿秋白》作为一部自2020年以来在行业内外广受好评的红色革命题材剧目,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为主角,讲述其被困于长汀却坚守信念,最终从容就义的故事。本文旨在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舞台设计和演绎三个方面探讨昆剧《... 昆剧《瞿秋白》作为一部自2020年以来在行业内外广受好评的红色革命题材剧目,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为主角,讲述其被困于长汀却坚守信念,最终从容就义的故事。本文旨在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舞台设计和演绎三个方面探讨昆剧《瞿秋白》的艺术特色,以期为红色革命题材剧目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情节结构 人物塑造
下载PDF
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评昆剧《瞿秋白》兼及粤剧现代戏之探索
10
作者 马媖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4期22-24,共3页
郭汉城老先生认为“现代戏是中国戏曲现代化最后的试金石”。进入21世纪以来,戏曲现代戏的创作成为重要课题。如何用传统戏曲描摹现代生活,结合与用好剧种自身作为古典戏曲范式的形式特征,成为戏曲界的巨大挑战。毋庸置疑,昆剧《瞿秋白... 郭汉城老先生认为“现代戏是中国戏曲现代化最后的试金石”。进入21世纪以来,戏曲现代戏的创作成为重要课题。如何用传统戏曲描摹现代生活,结合与用好剧种自身作为古典戏曲范式的形式特征,成为戏曲界的巨大挑战。毋庸置疑,昆剧《瞿秋白》的诞生仿佛一声春雷,激发了古老戏曲的新的生机,成为包括粤剧在内的戏曲现代戏的典范之作。本文试分析《瞿秋白》的成功经验,同时探讨粤剧现代戏的探索之路,望能从中借鉴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现代戏 瞿秋白 戏曲形式
下载PDF
瞿秋白积极纪律观研究
11
作者 李蔓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4期21-26,共6页
积极纪律观是瞿秋白在党内政治纪律建设方面提出的独创性理论之一。公式纪律下党内关系不平等、流氓纪律里党群关系错位、遮丑文化作祟导致的纪律失衡等消极纪律,使得瞿秋白开始思考党内政治纪律及积极纪律之必要性。随着其革命实践以... 积极纪律观是瞿秋白在党内政治纪律建设方面提出的独创性理论之一。公式纪律下党内关系不平等、流氓纪律里党群关系错位、遮丑文化作祟导致的纪律失衡等消极纪律,使得瞿秋白开始思考党内政治纪律及积极纪律之必要性。随着其革命实践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入,他将积极纪律观具体细化为铁的纪律、民主集中、重视群众心理等思想。这些思想是祛除党内消极纪律的良方,对当今的政党建设与社会治理仍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积极纪律 政党建设
下载PDF
罗周现实题材剧作风格浅析——以《烛光在前》《瞿秋白》《卿卿如晤》为例
12
作者 王洁 《剧影月报》 2024年第5期24-26,共3页
罗周的历史题材剧作在文学追求和思想表达上已经显露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而近些年,其现实题材作品也是可圈可点,如锡剧《卿卿如晤》《烛光在前》,昆剧《当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京剧《梅兰芳·蓄须记》、话剧《新... 罗周的历史题材剧作在文学追求和思想表达上已经显露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而近些年,其现实题材作品也是可圈可点,如锡剧《卿卿如晤》《烛光在前》,昆剧《当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京剧《梅兰芳·蓄须记》、话剧《新华方面军》等,其中《烛光在前》和《瞿秋白》属于党史人物范畴,面对这些为新中国的成立、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做出巨大牺牲的重要人物,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不仅体现在对创作素材的选取、对题旨的开掘与表达上,也体现在戏曲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对近现代生活的表现能力上,尤其对戏曲程式化的运用与表演是非常大的挑战。而罗周恰恰是一个从不重复自己的剧作家,她同样以梅兰芳入戏的昆剧《当年梅郎》和京剧《梅兰芳·蓄须记》,就以不同素材、不同角度、不同结构与不同的主题表达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面貌。她刻意避开自己的舒适区,在每一部剧作中都进行新的尝试与探索,以追寻戏曲更大的宽容度和审美高度。在罗周诸多现实题材剧作中,《烛光在前》《瞿秋白》《卿卿如晤》三部剧作都涉及对“离别”主题浓墨重彩而又别具一格的书写,所以本文重点以此三部作品为例,从细节的力量、题旨的克制和结构的独特三个方面浅析罗周现实题材剧作的风格和其超越于戏曲文本之外的文学追求与审美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罗周 文学追求 现实题材 思想表达 创作素材 党史人物 尝试与探索
下载PDF
瞿秋白早年佚诗笺注及初探
13
作者 臧家宾 《党史博采》 2024年第5期46-49,共4页
近日,笔者在翻阅上海小报时发现,1938年7月9日《晶报》上刊登一则署名“金公”,题为《瞿秋白之诗》的短文。此文提及“秋白弱冠所作七言二绝”,经与六卷本《瞿秋白文集·文学编》对照,无此两首七言绝句;亦不见于《瞿秋白诗歌浅释》... 近日,笔者在翻阅上海小报时发现,1938年7月9日《晶报》上刊登一则署名“金公”,题为《瞿秋白之诗》的短文。此文提及“秋白弱冠所作七言二绝”,经与六卷本《瞿秋白文集·文学编》对照,无此两首七言绝句;亦不见于《瞿秋白诗歌浅释》《瞿秋白诗歌鉴赏》两本诗词集和他者论著,当是两首诗。现照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七言绝句 诗词集 佚诗 诗歌鉴赏 上海小报 《晶报》 笺注
下载PDF
《“此地甚好”——融于红色江山的瞿秋白》
14
作者 王建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作品简介:这幅作品以瞿秋白牺牲前脱口而出的最后一句话为主旨,生动描绘了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大无畏气概和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眷恋之情。作品立意深远,构思独特,画面清丽冷峻,笔墨含蓄凄婉,具有极强的情感内蕴和审美张力,呈现出崇高、远阔... 作品简介:这幅作品以瞿秋白牺牲前脱口而出的最后一句话为主旨,生动描绘了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大无畏气概和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眷恋之情。作品立意深远,构思独特,画面清丽冷峻,笔墨含蓄凄婉,具有极强的情感内蕴和审美张力,呈现出崇高、远阔、深沉、悲壮的艺术效果,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是一幅山水境界与人物精神完美融合的中国画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眷恋之情 瞿秋白 情感内蕴 作品简介 审美张力 凄婉 艺术性 完美融合
下载PDF
自我·史诗·革命——瞿秋白现代抒情主体的建构
15
作者 陈晶晶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4期33-38,共6页
作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知识分子,具有独特生命体验的瞿秋白呈现出一个立体的抒情的自我形象。他不仅延续了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抒情脉络,而且吸收、借鉴与转化苏俄文学,将其内化到中国革命中,开启了抒情与史诗交织的进程。瞿秋白牺牲... 作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知识分子,具有独特生命体验的瞿秋白呈现出一个立体的抒情的自我形象。他不仅延续了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抒情脉络,而且吸收、借鉴与转化苏俄文学,将其内化到中国革命中,开启了抒情与史诗交织的进程。瞿秋白牺牲前发出的“抒情”之音更展现了革命家的赤诚,表现了其对革命的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现代抒情主体 无产阶级文学
下载PDF
瞿秋白妇女解放思想的生成逻辑、核心内容与价值意蕴
16
作者 王许 周师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4期27-32,共6页
瞿秋白在探索中华民族解放道路时,格外关注占人口近半数的中国妇女的解放问题。瞿秋白妇女解放思想承继了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立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妇女普遍受奴役的现实,在翻译书籍以及组织女工代表会、推选妇女参政... 瞿秋白在探索中华民族解放道路时,格外关注占人口近半数的中国妇女的解放问题。瞿秋白妇女解放思想承继了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立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妇女普遍受奴役的现实,在翻译书籍以及组织女工代表会、推选妇女参政等探索过程中形成,其核心内容涵盖了妇女遭受压迫的根源以及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前提条件、领导力量等方面。这一思想对于新时代廓清“田园女权”的思想迷雾、持续发挥妇联“娘家人”作用以及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全面领导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妇女解放思想 中国妇女解放 新时代妇女工作
下载PDF
从开明版《瞿秋白选集》到人文版《瞿秋白文集》——关于建国初瞿秋白作品结集出版延迟原因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媛 《贺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开明版"新文学选集"丛书中,《瞿秋白选集》是唯一一部因外部原因限制而未能完成出版的选集。1953-1954年,原开明版《瞿秋白选集》以《瞿秋白文集》之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造成开明版《瞿秋白选集》出版延误的原因,一直以... 开明版"新文学选集"丛书中,《瞿秋白选集》是唯一一部因外部原因限制而未能完成出版的选集。1953-1954年,原开明版《瞿秋白选集》以《瞿秋白文集》之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造成开明版《瞿秋白选集》出版延误的原因,一直以来都停留在"最高审批"这一解释上,本文通过对此审批过程进行考证提出了新的看法,并对人文版《瞿秋白文集》不完全出版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文集》 瞿秋白选集》 “最高审批”
下载PDF
瞿秋白翻译理念释绎——兼谈其与鲁迅在翻译问题上的争议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明 赵新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瞿秋白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翻译事业的积极提倡者和理论创建者,他的翻译理念——对翻译的认识、理解与要求,直接影响了一个时代的革命文艺翻译成绩,他关于翻译作品的批评意见及翻译理念相关的讨论积累无疑是今天我们... 瞿秋白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翻译事业的积极提倡者和理论创建者,他的翻译理念——对翻译的认识、理解与要求,直接影响了一个时代的革命文艺翻译成绩,他关于翻译作品的批评意见及翻译理念相关的讨论积累无疑是今天我们的一份宝贵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鲁迅 文艺翻译 翻译理念
下载PDF
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秦正为 夏祥鹤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71,共4页
瞿秋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性质前途、阶级角色、领导权、农民问题、武装斗争、党史党建和革命文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实践探索,且起到了先驱的作用。这些论述和探索成为... 瞿秋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性质前途、阶级角色、领导权、农民问题、武装斗争、党史党建和革命文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实践探索,且起到了先驱的作用。这些论述和探索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下载PDF
论瞿秋白的早期思想 被引量:4
20
作者 欧阳明 吴廷俊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73,共7页
瞿秋白早期思想是瞿秋白研究的薄弱环节之一。学界对瞿秋白苏俄采访前的思想发展、思想特点、思想性质的一些研究尚待完善、深入或证伪。针对瞿秋白研究的上述薄弱环节,作者通过比较详细的文献资料,分析了世纪2020年代初瞿秋白苏俄采访... 瞿秋白早期思想是瞿秋白研究的薄弱环节之一。学界对瞿秋白苏俄采访前的思想发展、思想特点、思想性质的一些研究尚待完善、深入或证伪。针对瞿秋白研究的上述薄弱环节,作者通过比较详细的文献资料,分析了世纪2020年代初瞿秋白苏俄采访前的以人生观为核心的思想发展阶段、思想特点、思想性质;并在比较细致的是非辨析中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苏联 俄罗斯 采访 人生观 思想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