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看待矛盾调和与矛盾调和论
1
作者 林茵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0-131,共2页
如何看待矛盾调和与矛盾调和论林茵如何看待矛盾调和?承认矛盾调和是不是就是"矛盾调和论"?"矛盾调和论"是否应该否定?弄清这些问题对于坚持唯物辩论法和实际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任何矛盾在一定的条... 如何看待矛盾调和与矛盾调和论林茵如何看待矛盾调和?承认矛盾调和是不是就是"矛盾调和论"?"矛盾调和论"是否应该否定?弄清这些问题对于坚持唯物辩论法和实际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任何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双方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调和论 矛盾的同一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 唯物辩证 矛盾斗争 非对抗性 辩证法 对抗性矛盾 对立统一规律 共同作用
下载PDF
集体备课与教师个性化钻研的矛盾调和 被引量:5
2
作者 熊昌萍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57-59,共3页
个性化钻研与集体备课本无冲突,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集体备课的形式及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等原因,无形中形成了矛盾冲突,影响教师的个性化钻研,造成集体备课的形式化,影响集体备课的质量提升。对于其中矛盾的调和,关键就在于要形成集体... 个性化钻研与集体备课本无冲突,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集体备课的形式及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等原因,无形中形成了矛盾冲突,影响教师的个性化钻研,造成集体备课的形式化,影响集体备课的质量提升。对于其中矛盾的调和,关键就在于要形成集体和个人备课轮替机制,集体备课时提出个性化钻研要求,要建立凸显个人钻研的备课流程。通过各方面共同作用,最终促成个性化钻研和集体备课的有机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备课 个性化钻研 矛盾调和
下载PDF
图书馆藏与用矛盾的演化及调和 被引量:5
3
作者 尚海永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矛盾说认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图书馆藏与用的矛盾,图书馆藏与用的矛盾经历了演化及调和的过程,在演化及调和过程中,当藏与用矛盾不可调和时,诞生了公共图书馆,形成了贮存图书理论、零增长理论、信息资源共享理论、拥有与获取理论,最后... 矛盾说认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图书馆藏与用的矛盾,图书馆藏与用的矛盾经历了演化及调和的过程,在演化及调和过程中,当藏与用矛盾不可调和时,诞生了公共图书馆,形成了贮存图书理论、零增长理论、信息资源共享理论、拥有与获取理论,最后形成了信息资源管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与用 矛盾 矛盾演化 矛盾调和
下载PDF
调和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矛盾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晗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7年第4期25-27,共3页
调和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的矛盾是物业管理公司的主要任务之一,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的矛盾无法彻底消除,如何进行调和,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缓解及调和双方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物业管理 业主 矛盾调和
下载PDF
矛盾能调和吗?
5
作者 康同 《求索》 1982年第2期11-11,共1页
《光明日报》和《新华文摘》在1981年先后转载了王凤琴同志《简论矛盾调和》一文,提出:调和“是矛盾同一性的一种形态”。但在论证这一命题时却对“调和”这一概念附加了许多含混不清的涵义,特别是在论证有些矛盾可以通过“调和”来解决... 《光明日报》和《新华文摘》在1981年先后转载了王凤琴同志《简论矛盾调和》一文,提出:调和“是矛盾同一性的一种形态”。但在论证这一命题时却对“调和”这一概念附加了许多含混不清的涵义,特别是在论证有些矛盾可以通过“调和”来解决时,实际上是把“调和”赋予了“斗争性”的涵义。如说:“有大量的矛盾……能够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彼此适应,共同发展”。试问,矛盾双方“互相取长补短”是调和吗?“取长”即取对方之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义 矛盾同一性 矛盾调和 国民党 敌我矛盾 互相促进 斗争性 《新华文摘》 达成协议 协调一致
下载PDF
矛盾调和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形式之一
6
作者 李延祥 龙作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80-85,共6页
关于矛盾是否可以调和的问题,过去只是一家之言,很少有人问津。如果谁要提出矛盾可以调和,便被扣上“叛徒哲学”等大帽子,横加批斗。在“文革”中这种情况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关键词 矛盾调和 事物 “文革” 哲学
下载PDF
简论矛盾调和
7
作者 王凤琴 《晋阳学刊》 1981年第2期44-45,82,共3页
调和,本是人们常用的一个词汇,指的是配合得宜、协调一致的意思。汉朝贾谊的《新书》说:“五声宫商角徵羽,倡和相应而调和”。说的是不同音调的和谐。调和也指味道、颜色、样式等等的协调,引申为调解、调理、调停、调剂、调配等等。在... 调和,本是人们常用的一个词汇,指的是配合得宜、协调一致的意思。汉朝贾谊的《新书》说:“五声宫商角徵羽,倡和相应而调和”。说的是不同音调的和谐。调和也指味道、颜色、样式等等的协调,引申为调解、调理、调停、调剂、调配等等。在哲学上,调和则是指矛盾对立双方和谐地、协调一致地结合在一起,是矛盾同一性的一种形态。世界上的现象纷繁复杂,矛盾多种多样。而矛盾能否调和取决于矛盾双方联系的性质。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对立双方无不互相联结,互相依赖,又互相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调和 辩证法 和谐 矛盾同一性 矛盾对立 协调一致 互相依赖 共同发展 音调 互相促进
下载PDF
矛盾调和的方法论意义
8
作者 李延祥 《社会科学(甘肃)》 1987年第6期17-20,共4页
我们这里说的矛盾的调和(包括融合、结合、调解、合作、妥协等),是指有些事物的矛盾运动,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达到对立面的调和,融合成一个新的事物,或矛盾双方同时并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并不是一方克服另一方,消灭... 我们这里说的矛盾的调和(包括融合、结合、调解、合作、妥协等),是指有些事物的矛盾运动,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达到对立面的调和,融合成一个新的事物,或矛盾双方同时并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并不是一方克服另一方,消灭另一方或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代替。它是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唯一的形式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调和 方法论 矛盾运动 对立面 事物
下载PDF
矛盾调和是事物发展的普遍现象
9
作者 李延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4-20,共7页
关于矛盾是否可以调和的问题,过去只是一家之言,很少有人问津。如果谁要提出矛盾可以调和,便招来灭顶之灾,扣上“反革命哲学”、“叛徒哲学”的帽子,横加批斗,这在“文革”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使许多同志残遭迫害。并把“矛盾可以调... 关于矛盾是否可以调和的问题,过去只是一家之言,很少有人问津。如果谁要提出矛盾可以调和,便招来灭顶之灾,扣上“反革命哲学”、“叛徒哲学”的帽子,横加批斗,这在“文革”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使许多同志残遭迫害。并把“矛盾可以调和”宣判为“明目张胆地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合二而一”是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哲学》(《红旗》杂志1971年第3期)。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冲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 矛盾调和 调和 相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 相互依存 普遍现象 协调发展 资本主义 同一性
下载PDF
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岗与风控岗矛盾的产生原因及调和措施
10
作者 矫玉洁 《商讯(公司金融)》 2018年第1期29-30,共2页
通过走访大量小额贷款公司发现,公司内部业务岗和风控岗由于种种原因容易产生矛盾,不仅影响公司内部的工作效率,同样阻碍了公司的未来发展。本文将就这一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调和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小额贷款公司 业务岗 风控岗 矛盾调和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调和论是唯物的辩证的调和论
11
作者 叶向荣 龚惠琼 黄胜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66-73,共8页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有调和范畴。调和与统一、同一是同一系列等级的概念,它们反映的都是矛盾同一性的性状。恩格斯认为:对立调和是辩证法的核心。调和除了个性、具体性、相对性之外,还有共性、抽象性、绝对性。哲学上存在唯物的辩证的...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有调和范畴。调和与统一、同一是同一系列等级的概念,它们反映的都是矛盾同一性的性状。恩格斯认为:对立调和是辩证法的核心。调和除了个性、具体性、相对性之外,还有共性、抽象性、绝对性。哲学上存在唯物的辩证的(矛盾的)调和论和唯心的形而上学的调和论两大分野,形而上学的调和论又有绝对调和论和绝对不调和论两种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只批判过唯心的形而上学的调和论,他们始终坚持了唯物的辩证的调和论。要正确理解列宁关于“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的论断,要正确理解马克思对蒲鲁东调和矛盾(虚构矛盾、取消矛盾)的批判。把马克思主义导师们对唯心的形而上学的调和论的批判理解为、表述为对“矛盾调和论”的批判是不妥的。形而上学的绝对不调和论是“左”的理论基础。辩证的调和论、对立的调和论、矛盾的调和论都是正确的命题,矛盾调和在现实中有着普遍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矛盾同一性 矛盾调和论
下载PDF
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来源及其矛盾调和论的邏辑归宿
12
作者 赵纪彬 《哲学研究》 1965年第4期46-64,共19页
一、春秋末期阶级斗争的发展与“和”“同”字义的转化《论语》中的“人”“民”对立,乃春秋末期奴隶制的基本矛盾,“民”的“不服”与“役人”、“工商”的暴动相结合,汇合成为向封建制过渡的伟大动力;奴隶主阶级的内部分化,即所谓“... 一、春秋末期阶级斗争的发展与“和”“同”字义的转化《论语》中的“人”“民”对立,乃春秋末期奴隶制的基本矛盾,“民”的“不服”与“役人”、“工商”的暴动相结合,汇合成为向封建制过渡的伟大动力;奴隶主阶级的内部分化,即所谓“乱臣贼子”的“暴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思想来源 矛盾调和论 内部分化 奴隶主贵族 基本矛盾 封建制 清儒 奴隶制 同而不和
原文传递
不能拿矛盾调和论冒充“光辉思想”——也谈方以智的“合二而一”
13
作者 李定生 《学术月刊》 1964年第9期15-19,共5页
杨献珍同志说:“任何事物是‘合二而一’的”,“什么叫对立的统一?中国有句古语,‘合二而一’,这句话的意思是物是合二而一的”,客观事物根本规律的“合二而一”,来自方以智(明末人)的《东西均》,这是“中国古代的关于对立统一的光辉思... 杨献珍同志说:“任何事物是‘合二而一’的”,“什么叫对立的统一?中国有句古语,‘合二而一’,这句话的意思是物是合二而一的”,客观事物根本规律的“合二而一”,来自方以智(明末人)的《东西均》,这是“中国古代的关于对立统一的光辉思想”。方以智的“合二而一”思想,是否是客观事物的根本规律?是否是“关于对立统一的光辉思想”?本文就方以智的“合二而一”,作简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合二而一 客观事物 矛盾调和论 哲学思想 杨献珍 对立面 东西 运动变化 对立统一
原文传递
论作为矛盾同一性的对立面之间的共同点
14
作者 姚伯茂 《社会科学》 1983年第8期40-44,共5页
矛盾双方有没有共同点,它是否矛盾同一性的内容?这是当前哲学界多次讨论的问题。过去某些权威人士不承认矛盾双方有共同点,认为主张矛盾双方有共同点,就是修正主义,就是鼓吹矛盾调和论、阶级调和论。这几年重新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矛盾同一性 矛盾调和论 对立面 阶级调和论 新展开 讨论的问题 修正主义 哲学界 抽象同一性 直接同一
下载PDF
“矛盾双方并存”论质疑
15
作者 姜云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96-97,93,共3页
关键词 解决矛盾 矛盾解决方式 相脱离 矛盾运动 矛盾调和论 矛盾统一体 人民内部 正在进行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斗争哲学”
下载PDF
中国辩证法史上的三种矛盾观(下)
16
作者 刘蔚华 《齐鲁学刊》 1980年第5期15-26,共12页
三,承认斗争性,突出统一性的矛盾观。在我国辩证法史上,另一种矛盾观与前一种矛盾观,基本论点大体一致,只是更强调矛盾的统一性,把矛盾的斗争性视为从属的次要的东西。这种矛盾观,往往被看成是矛盾调和论。这是不恰当的。其实这种矛盾观... 三,承认斗争性,突出统一性的矛盾观。在我国辩证法史上,另一种矛盾观与前一种矛盾观,基本论点大体一致,只是更强调矛盾的统一性,把矛盾的斗争性视为从属的次要的东西。这种矛盾观,往往被看成是矛盾调和论。这是不恰当的。其实这种矛盾观,既承认矛盾有斗争性,又承认矛盾有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 矛盾调和论 佛教哲学 统一性 斗争性 阶级矛盾 中国辩证法 形神相即 朴素辩证法 圣人
下载PDF
论苏轼对儒释道三家的调和
17
作者 马波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年第6期69-69,87,共2页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经历过生死悲喜,不论他的喜还是悲,总能被他融合消化,最终转化为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他的文章中体现了他的众多思想,准确来说是他的思想造就了他的文章。一个旷达潇洒的诗人,融合多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人生...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经历过生死悲喜,不论他的喜还是悲,总能被他融合消化,最终转化为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他的文章中体现了他的众多思想,准确来说是他的思想造就了他的文章。一个旷达潇洒的诗人,融合多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念,主宰了他的一生。本文单从苏轼的思想,结合他思想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就他对三方思想的矛盾调和作为分析点,进而剖析苏轼的思想以及留给后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儒学 矛盾调和
下载PDF
秘书怎样面对领导之间的矛盾
18
作者 李月富 《当代秘书》 2003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秘书工作 领导关系 矛盾调和 秘书 领导
下载PDF
从分到合:五行学说的系统结构及其现代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0,共5页
五行学说内含着五行相生的自然系统与五行相克的人工系统,五行相生与相克在产生初期是相对独立的。战国秦汉时期,受天人合一思维的影响,人们力图调和相生与相克系统的内在矛盾及"四"与"五"的错位,自然系统与人工系... 五行学说内含着五行相生的自然系统与五行相克的人工系统,五行相生与相克在产生初期是相对独立的。战国秦汉时期,受天人合一思维的影响,人们力图调和相生与相克系统的内在矛盾及"四"与"五"的错位,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逐渐融合,形成了成熟的五行学说。它所体现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有机主义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所体现的统筹协调、赞助相生而减少相克的社会治理方法在现代仍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学说 自然系统 人工系统 矛盾调和 现代启示
下载PDF
浅谈景观美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元颖 《绿色科技》 2010年第6期47-49,共3页
通过对西方关学和哲学的讨论进而评价中外景现的发展和现状,而不是分析现有景观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学和哲学意义。这与通常的讨论方法相逆,通过对领域的界定、矛盾的调和以及美和丑的更替在哲学和关学层面上的思考,希望能找到景观发展... 通过对西方关学和哲学的讨论进而评价中外景现的发展和现状,而不是分析现有景观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学和哲学意义。这与通常的讨论方法相逆,通过对领域的界定、矛盾的调和以及美和丑的更替在哲学和关学层面上的思考,希望能找到景观发展的趋势和脉络,从而对景观美学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的界定 矛盾调和 美和丑的更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