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骨盆矢状位X射线影像学参数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预后研究 |
张顺利
陈荣
顾运涛
许春召
黄垂志
|
《中国医学装备》
|
2024 |
0 |
|
2
|
术前脊柱后方肌群肌力对长节段固定融合纠正退行性脊柱侧凸矢状位失衡的影响 |
张昊聪
王兆瀚
张子方
苏晓静
成俊遥
吴运昌
于洋
王征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3
|
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特点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
王辉
马雷
丁文元
申勇
张迪
王林峰
杨大龙
杨思东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4
|
基于骨盆矢状位参数恢复强直性脊柱后凸矢状面平衡的生物力学分析 |
谢江
代杰
李辉
朱旭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5
|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分析 |
李危石
陈仲强
Kirkham B Wood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6
|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矢状位失衡与影响畸形发展的因素 |
桑宏勋
雷伟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7
|
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及其矢状位平衡代偿机制的影像学分析 |
刘辰君
朱震奇
段硕
夏威威
王凯丰
徐帅
刘海鹰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8
|
退行性脊柱侧凸矢状位失衡评估与矫正策略的研究进展 |
张昊聪
张子方
成俊遥
吴运昌
王兆瀚
王征
王岩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9
|
C2及C7倾斜角与退变性颈椎节段后凸矢状位力线及临床功能相关性研究 |
吴炳轩
刘宝戈
崔维
肖博威
桑大成
戎天华
张健豪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0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冠状位畸形对矢状位参数的影响 |
胡攀攀
于淼
刘晓光
陈仲强
刘忠军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1
|
不同类型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脊柱矢状位参数与骨盆参数相关性研究 |
杨克强
付立新
崔彦江
|
《中国医刊》
CAS
|
2014 |
1
|
|
12
|
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术前脊柱后方肌群肌力对长节段固定融合后纠正矢状位失衡效果的影响 |
贺旭
马雪峰
刘恺
马鹏飞
阮烨
|
《河南外科学杂志》
|
2019 |
2
|
|
13
|
早发型脊柱侧凸行生长棒矫正手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及颈椎矢状位失平衡的风险因素分析 |
王庆雷
|
《颈腰痛杂志》
|
2021 |
2
|
|
14
|
主胸弯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整体矢状位序列的相关性研究 |
朱旭
代杰
眭江涛
谢江
马原
|
《新疆医学》
|
2020 |
1
|
|
15
|
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术后颈椎矢状位曲度的改变 |
陈超
王征
崔赓
宋凯
苏晓静
张恒
齐鹏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6
|
退变性腰椎侧凸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特点 |
费晗
李危石
孙卓然
马清伟
陈仲强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17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颈椎矢状位曲度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王连雷
刘新宇
原所茂
田永昊
郑燕平
李建民
周超
张玉玲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8
|
选择性融合对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站立和坐位腰椎与骨盆矢状面平衡的影响 |
袁倚文
刘臻
胡宗杉
李劼
曾昌淳
邱勇
朱泽章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9
|
不同截骨术式对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矢状位平衡重建的影响 |
徐辰
夏磊
李宁
王文刚
|
《河南医学研究》
CAS
|
2017 |
5
|
|
20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变化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
刘涛
李浩曦
邱水强
李新华
徐志刚
顾继生
罗振东
吴德升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