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报答、付出与回应——《连城》“知己之爱”的诠释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文楼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6年第1期205-209,共5页
在《聊斋志异》神奇瑰丽的世界中,爱情之“梦”的创造与寻求,是一大奇现。不论在那扣人心弦的生死之恋中,抑或想象丰赡的人狐相爱中;不论在那解衣就枕的匆遽中,抑或意趣盎然的对谈中;不论在那生命原型的展示中,抑或自然人格的探寻中;
关键词 知己之爱 《牡丹亭》 心头肉 自然人格 生死之恋 生命原型 弗洛姆 《聊斋志异》 价值理性
下载PDF
试论《聊斋》爱情描写中的“知己之爱” 被引量:1
2
作者 兰拉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8-62,共5页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提出了一种崇尚“知己之爱”的爱情观,他认为知己之爱的寻求必须立足于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从实实在在的现实感情出发,以缔结婚姻为最终目的;知己的酬答是不计利害的无私奉献,是永久、恒定的贞定;知己之爱的割舍是...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提出了一种崇尚“知己之爱”的爱情观,他认为知己之爱的寻求必须立足于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从实实在在的现实感情出发,以缔结婚姻为最终目的;知己的酬答是不计利害的无私奉献,是永久、恒定的贞定;知己之爱的割舍是对对方心灵攀爬的结果,是灵魂深处痛楚的抉择。蒲氏的“知己之爱”的爱情观系统、完整,对今天的人们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知己之爱
下载PDF
感天动地的“知己之爱”——读《聊斋志异·连城》
3
作者 曾伟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90-92,共3页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爱情故事,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其中"知己之爱"写得最为出众,《连城》就是代表作。小说描写的连城和乔生的知己之爱,可追溯到中国传统的交友之道——"士为知己者死",作者就是把...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爱情故事,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其中"知己之爱"写得最为出众,《连城》就是代表作。小说描写的连城和乔生的知己之爱,可追溯到中国传统的交友之道——"士为知己者死",作者就是把这种交友之道置换到爱情上,将它进行了变形处理。从分析《连城》知己之爱的几种表现形式来看,这部作品实可当作一篇爱情哲学来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连城 知己之爱 情哲学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中“才女”何以爱“痴”男——《聊斋志异》中“才女”的婚恋观简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黎 《蒲松龄研究》 2008年第1期84-93,158,共11页
目前学界对于《聊斋志异》中的"才女"形象和"痴男"形象多有研究,本文主要从对知己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人类本性这三个方面探讨这么多的"才女"何以纷纷选择"痴"婿。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婚恋观 知己之爱 自我价值的实现 童心与母
下载PDF
爱情:一种文化关系的建构——《聊斋志异》爱情类型的透视
5
作者 冯媛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4,共5页
"同心之爱"、"知己之爱"和"至情之爱",是《聊斋志异》着力营构的三种爱情类型,也是作者一力渲染的三种爱情观。它们虽大致上承晚明的"情至论"而来,但在故事的编织上却能自出机杼,发挥酣畅,不... "同心之爱"、"知己之爱"和"至情之爱",是《聊斋志异》着力营构的三种爱情类型,也是作者一力渲染的三种爱情观。它们虽大致上承晚明的"情至论"而来,但在故事的编织上却能自出机杼,发挥酣畅,不仅关注的是形而下的身体欲望,而且更注重对情之精神维度的开掘和文化内涵的发掘。尤其在人物塑造与情节构设上,夹杂着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孤愤,更具感染人心的力量。概而言之,这三种类型实际已将男女之间的情爱关系塑造成了一种"文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情类型 同心之爱 知己之爱 至情之爱
下载PDF
想象与现实中的情爱——《聊斋志异》与《浮生六记》婚恋观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红丽 《社科纵横》 2005年第2期168-169,共2页
《聊斋志异》和《浮生六记》都是以塑造个性独特而鲜明的女性形象来主张男女爱情的自由和平等,具有不同于封建时代情欲的特征,带有个体意识觉醒的因子,从而表征了封建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的某些征兆。同时,从《聊斋志异》到《浮生六记》... 《聊斋志异》和《浮生六记》都是以塑造个性独特而鲜明的女性形象来主张男女爱情的自由和平等,具有不同于封建时代情欲的特征,带有个体意识觉醒的因子,从而表征了封建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的某些征兆。同时,从《聊斋志异》到《浮生六记》还使文学作品中的情欲描写实现了从荒诞恋情到现实婚恋的转变,在现实意义上表明了新的情感社会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聊斋志异> 陈芸 知己之爱
下载PDF
《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扬扬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25期70-71,共2页
宝黛之间的爱情作为《红楼梦》的情感脉络,是贯穿其始终的核心故事.他们爱情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木石前盟"的缘定、"共读西厢"的相惜相知、"焚稿断情"的结局,这三个阶段也揭示了宝黛之间的爱情如... 宝黛之间的爱情作为《红楼梦》的情感脉络,是贯穿其始终的核心故事.他们爱情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木石前盟"的缘定、"共读西厢"的相惜相知、"焚稿断情"的结局,这三个阶段也揭示了宝黛之间的爱情如何从产生到悲剧结局的过程.探究宝黛之间的爱情有助于对《红楼梦》的主题有更深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宝黛 前世情缘 知己之爱
下载PDF
神鬼妖仙中的情爱王国——浅谈《聊斋志异》中复杂的婚恋观
8
作者 徐星 《戏剧之家》 2019年第30期237-237,239,共2页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仅是清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其文学成就在中国志怪小说中也首屈一指。其中,婚恋题材占全书的四分之一,是最能体现《聊斋志异》艺术成就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与意义。本文试图从婚恋观角度入手,从蒲松龄...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仅是清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其文学成就在中国志怪小说中也首屈一指。其中,婚恋题材占全书的四分之一,是最能体现《聊斋志异》艺术成就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与意义。本文试图从婚恋观角度入手,从蒲松龄写爱情故事缘由、具有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的婚恋观三方面向读者展示蒲松龄复杂而多变的爱情婚恋王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己之爱 自我重塑 独立意识 男权社会
下载PDF
功名情结视野下的才子佳人小说模式化叙事
9
作者 王以兴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36-45,共10页
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可发现,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模式化叙事与作者功名情结实为一对表里关系。作者功名情结在失意境遇下具体催生出抒愤和自慰两种创作心态,前者主要以才高命舛的才子形象为载体,后者则表现为才子佳人之间... 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可发现,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模式化叙事与作者功名情结实为一对表里关系。作者功名情结在失意境遇下具体催生出抒愤和自慰两种创作心态,前者主要以才高命舛的才子形象为载体,后者则表现为才子佳人之间才才相宜的知己爱情。对于才子或者作者而言,美丽爱情终究只是自我肯定和慰藉的另类"功名"。因此从叙事功能看,小人拨乱情节恰是保证才子们能够重返科场以证明自己真才实学的契机;而奉旨成婚就成为他们才学和功名的最权威认证。总之,在科场—情场—科场的人生场景的转化中,才子们爱情的赢得和维护只是故事表层,背后真正起到推动作用的依然是作者们根深蒂固的功名情结和富贵本愿,这也正是小说模式化叙事形成的内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子佳人 抒愤 自慰 知己之爱 功名情结
下载PDF
青林黑塞传心曲——试论《聊斋志异》中的“知己”之爱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丽华 《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55-57,共3页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 ,抓住《聊斋志异》中展现“知己”之爱的男女恋情的篇章 ,探寻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知己之爱 反礼教 怀才不遇
原文传递
《聊斋志异·宦娘》浅析
11
作者 宋素乾 宋东利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6期65-65,共1页
《宦娘》篇之所以能成为《聊斋志异》中最为出色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于它热情讴歌了情趣相投的知己之爱,更在于宦娘那种为了心爱人的幸福无私援助的精神,至今读来仍给我们许多启示。
关键词 《宦娘》 知音 知己之爱 成人之美
下载PDF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三种爱情模式
12
作者 杨月容 《唐山文学》 2017年第12期166-166,共1页
爱情,是文学亘古不变的母题之一,中国古典文学中一见钟情、知己之爱和精神之恋三种爱情模式历来为人们称颂,本篇文章旨在探究这三种爱情模式。一、一见钟情什么是一见钟情?'一见'就是刚看了一眼,对方的容貌一进入大脑,立刻产生... 爱情,是文学亘古不变的母题之一,中国古典文学中一见钟情、知己之爱和精神之恋三种爱情模式历来为人们称颂,本篇文章旨在探究这三种爱情模式。一、一见钟情什么是一见钟情?'一见'就是刚看了一眼,对方的容貌一进入大脑,立刻产生的反应,'钟情'就是专向表达的爱慕之情。佛罗姆《爱的意志》认为'一见钟情'是青春自我的顿悟与发现,是青春欲求的对象化表露和实现,是评价与赋予的瞬间回应与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情模式 知己之爱
原文传递
论《聊斋志异》中的婚恋问题小说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先慎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1-210,共20页
婚恋题材的作品在《聊斋志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总的特色是:思想新,格调高,形象美。《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情痴"形象;强调知己之爱,表现了蒲松龄的爱情观念,已经带有接近于《红楼梦》的近代色彩;通过爱情婚姻问... 婚恋题材的作品在《聊斋志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总的特色是:思想新,格调高,形象美。《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情痴"形象;强调知己之爱,表现了蒲松龄的爱情观念,已经带有接近于《红楼梦》的近代色彩;通过爱情婚姻问题的描写,小说还同时表现了多方面的思想意义和社会内容。本文还对这类小说的局限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婚恋问题 情痴 知己之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