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的“哀·物哀·知物哀”——审美概念的形成流变及语义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王向远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5期8-14,共7页
《源氏物语》中表达主观感动和感受的"哀",到江户时代由本居宣长发展整合为客观化的作为审美对象的"物哀"概念,并由此生发出对"物哀"加以感知和理解的、作为审美活动的"知物哀",是这三个概念... 《源氏物语》中表达主观感动和感受的"哀",到江户时代由本居宣长发展整合为客观化的作为审美对象的"物哀"概念,并由此生发出对"物哀"加以感知和理解的、作为审美活动的"知物哀",是这三个概念形成演变的基本轨迹。"物哀"之"物"是能够引起"哀"感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物,是把政治、道德、说教等内容排斥在外的。"知物哀"的"知"是一种审美性感知、观照或静观,因而"知物哀"就是"审美"的同义词。但"知物哀"所"知"的对象常常是超越道德的复杂深刻的人性人情,只有对人生、人性、人情有充分理解者才能有所"知",因而"知物哀"是最为复杂、最为困难的一种审美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美学 知物哀 《源氏语》 本居宣长
下载PDF
本居宣长“知物哀”论的诗学主题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95-200,共6页
"知物哀"论是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提出的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诗学理论。在幕府封建统治的时代背景下,"知物哀"论是作为以儒佛为中心的"劝善惩恶"论的反话语而被建构起来的;其本身包含着强调文学自律以及注... "知物哀"论是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提出的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诗学理论。在幕府封建统治的时代背景下,"知物哀"论是作为以儒佛为中心的"劝善惩恶"论的反话语而被建构起来的;其本身包含着强调文学自律以及注重现世、以人为本的诗学主题。因此"知物哀"论具有时代的超前性,对日本近代文学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居宣长 知物哀 反话语 文学自律 现世 诗学主题
下载PDF
从“知物哀”的角度看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学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78-79,共2页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在《罗生门》中塑造了一系列由繁荣转为衰败、由存在转为消亡的景象,揭露和阐释了现实社会的变化无常及人性的悲哀,表达了一些自己对人性和生死的看法和见解,从本居宣长的角度来看就是"知物哀"的过程。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 知物哀
下载PDF
“物哀”与“知物哀”论
4
作者 陈英龙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8期160-162,共3页
日本学者本居宣长的"知物哀"论,一方面主张应该将物语故事从儒家伦理道德中解放出来,追求真实的人情、人性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又使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这把标尺对物语故事中的人物进行了衡量、定位。因此,"知物哀"... 日本学者本居宣长的"知物哀"论,一方面主张应该将物语故事从儒家伦理道德中解放出来,追求真实的人情、人性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又使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这把标尺对物语故事中的人物进行了衡量、定位。因此,"知物哀"论这一文艺思想便被打上了儒家伦理道德的烙印。与之相对,"物哀"这一文艺思想却淡化,甚至舍弃了对道德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 知物哀 语故事 文艺思想
下载PDF
樋口一叶文学中的“物哀”与“知物哀”
5
作者 刘燕 《芒种(下半月)》 2017年第3期5-7,共3页
“物哀”与“知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晚期国学家本居宣长对日本传统文学的审美和诗学要素进行的总结与再诠释,强调对于万事万物的共感和共情,强调物语创作要呈现和理解人情。樋口一叶是活跃于明治二十年代日本文坛的一颗璀璨的彗星,她... “物哀”与“知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晚期国学家本居宣长对日本传统文学的审美和诗学要素进行的总结与再诠释,强调对于万事万物的共感和共情,强调物语创作要呈现和理解人情。樋口一叶是活跃于明治二十年代日本文坛的一颗璀璨的彗星,她的作品以人情的描写为主干,以多种手法凸显和塑造人情,是对“物哀”和“知物哀”论的全面呈现和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樋口一叶文学 知物哀
原文传递
“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 被引量:27
6
作者 姜文清 《日本研究》 CSSCI 1997年第2期72-78,共7页
“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姜文清一、对“物哀”论与“物哀”文艺表现的概述“物哀”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其基本的含义是:在日常生活及艺术创造、艺术欣赏中,外在物象和主... “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姜文清一、对“物哀”论与“物哀”文艺表现的概述“物哀”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其基本的含义是:在日常生活及艺术创造、艺术欣赏中,外在物象和主体内在情感意绪相融合,而生成的“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氏语》 感”说 审美观念 中日文 知物哀 情感表现 《古今集》 《文选》 紫式部
下载PDF
感物而哀——从比较诗学的视角看本居宣长的“物哀”论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向远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1年第2期280-297,共18页
本居宣长认为,日本文学的创作宗旨就是"物哀",作者只是将自己的观察、感受与感动,如实表现出来并与读者分享,以寻求审美共鸣及心理满足,此外并没有教诲、教训读者等其他功利目的,而读者的阅读目的也是为了"知物哀"... 本居宣长认为,日本文学的创作宗旨就是"物哀",作者只是将自己的观察、感受与感动,如实表现出来并与读者分享,以寻求审美共鸣及心理满足,此外并没有教诲、教训读者等其他功利目的,而读者的阅读目的也是为了"知物哀"。"知物哀"就是知人性、重人情、解人意,富有风流雅趣。"物哀"论彻底颠覆了日本文学评论史上长期流行的、建立在中国儒家道德学说基础上的"劝善惩恶"论,既是对日本文学民族特色的概括与总结,也是日本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试图摆脱对中国文学的依附与依赖,确证其独特性、寻求其独立性的集中体现,标志着日本文学观念的一个重大转折。同时,"物哀"论涉及文学价值论、审美判断论、创作心理与接受心理论、中日文学与文化比较论等,从世界文论史上、比较诗学史上看,也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古代文论 中比较文学 本居宣长 知物哀
原文传递
从电影《天气之子》看新海诚的“物哀”美学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晓宇 《艺术教育》 2022年第9期157-160,共4页
在日本传统美学观念中,“物哀”无疑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这一美学思想延伸至日本文化的诸多领域。新海诚执导的动画电影《天气之子》在美学上将日本古典审美追求融入到影像表达之中,营造了影片虚实交织的审美意境。影片聚焦边缘少年,... 在日本传统美学观念中,“物哀”无疑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这一美学思想延伸至日本文化的诸多领域。新海诚执导的动画电影《天气之子》在美学上将日本古典审美追求融入到影像表达之中,营造了影片虚实交织的审美意境。影片聚焦边缘少年,讲述了跨越两个世界也要寻找到彼此的青春爱情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生活的真实,叙事中蕴含着浓郁的哀感,呈现出生活中残酷又略带温度的物哀之情。文章从物哀的瞬间美、细节转换下的物哀意识、物哀的“情趣与象征”、物哀的气质营造、物哀的主题表达五个方面,分析新海诚在电影创作中的美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知物哀 动画电影 审美
原文传递
日本“物哀”的审美释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玲莹 牟月 《大观(论坛)》 2020年第4期169-170,共2页
"物哀(もののあはれ)"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学者本居宣长在分析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时提出的文学理念。20世纪40年代后被诸多学者认定为审美形态进行研究。"物哀"的释义为"主体对客观自然万物的直观感受"... "物哀(もののあはれ)"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学者本居宣长在分析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时提出的文学理念。20世纪40年代后被诸多学者认定为审美形态进行研究。"物哀"的释义为"主体对客观自然万物的直观感受",在日语构词体系中"物"与"哀"都可作动词,分别释义。作为审美形态来讲,理解"物哀"一词最重要的是有"知物哀"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知物哀
原文传递
本居宣長の「物のあはれを知る」説——その古代心性ヘの追求
10
作者 高伟 《日本学研究》 2012年第1期375-391,共17页
本居宣长的文学论在其所有著作中比重较小,但他提出的“知物哀”论,却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针对“知物哀”论,有不少论文是以考察“知物哀”这个词语的意思为论文主线,或者从《源氏物语》研究的角度出发,指出“知物哀”说在... 本居宣长的文学论在其所有著作中比重较小,但他提出的“知物哀”论,却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针对“知物哀”论,有不少论文是以考察“知物哀”这个词语的意思为论文主线,或者从《源氏物语》研究的角度出发,指出“知物哀”说在解释作品主题上显得不足和牵强。而应该值得注意的是,在《石上私淑言》卷末的地方,出现了关于“神代之心”的论述。这部分论述由于可以划入其思想史研究的范畴,故很多关于“知物哀”说的文学研究没有对其进行挖掘。而在日本思想史研究者中,由于《直昆灵》、《玉胜间》、《玉小梳》等著作中,本居宣长对“心性”这个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因此思想史研究者更倾向于直接以这几部著作为研究文本。因此可以说,潜藏于“知物哀”说中的关于“古代心性”问题的本居宣长的思考,不论是文学研究还是思想史研究,都还没有对其进行充分地挖掘。因此,本论文确定了“知物哀”说中“古代心性”这个问题点进行考察。本文第一章考察了“知物哀”说的含义;然后根据先行研究指出的本居宣长对《源氏物语》的“有问题”的解读,本文在第二章考察了其对《源氏物语》的阅读法,即“一心以物哀为目标,目不斜视”。第三章考察了本居宣长在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两个层次的对“知物哀”心性的救赎。通过本稿的论述,我们清楚了在进入《古事记传》之前宣长对古代心性的探索轨迹。他在《源氏物语》里发现充满共感与关怀的精神世界,而《紫文要领》就是宣长如何获得精神安慰的经验谈:“以物哀为目标,目不斜视”。正是这样的阅读思想,造成了宣长对《源氏物语》的有“问题”的读解。在拯救“知物哀”心性上,他提倡和歌创作的复古主义,从而实现在文学世界的“知物哀”心性的复归。而后他开始对现实世界中的“知物哀”心性进行救赎,试图将“知物哀”推广为社会的普遍心性。但他对现实人性中的“知物哀”心性的拯救并没有成功,而从这里开始,宣长走向了神道世界。因此可以看出,宣长对于“古代心性”的关注早在文学论阶段就已经开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物哀 古代心性 本居宣长
原文传递
中日古代文学意识──儒佛道──以《红搂梦》和《源氏物语》比较为中心 被引量:9
11
作者 叶渭渠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5-101,共17页
中日古代文学意识──儒佛道──以《红搂梦》和《源氏物语》比较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叶渭渠中日两国古代文学从口诵文学发展到文字文学的过程中,产生文学意识,尔后受到儒佛道文学思想的渗透。但由于两国的风土、政治经济... 中日古代文学意识──儒佛道──以《红搂梦》和《源氏物语》比较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叶渭渠中日两国古代文学从口诵文学发展到文字文学的过程中,产生文学意识,尔后受到儒佛道文学思想的渗透。但由于两国的风土、政治经济条件、宗教文化形态各异,尤其是各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氏语》 《红楼梦》 贾宝玉 古代文学 紫式部 儒佛道 文学思想 曹雪芹 知物哀 日本文学
原文传递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悲美”之纲要
12
作者 杨芳 《华西语文学刊》 2015年第1期142-153,259,共13页
《红楼梦》中的'悲'侧重社会政治与伦理教化的内容,'悲'情是基于社会理性化'志'基础上的'情',得志'壮情',失志'哀情',通过'悲'与'志'之间的社会契约,召唤读者对文本... 《红楼梦》中的'悲'侧重社会政治与伦理教化的内容,'悲'情是基于社会理性化'志'基础上的'情',得志'壮情',失志'哀情',通过'悲'与'志'之间的社会契约,召唤读者对文本深层次理解。《源氏物语》中的'悲'涵盖'情味'与'人情','情'主要指人与理性、道德观念相对立的自然情感即私情,理解并容许情感情欲上的自然失控,提倡读者在主人公情感失控、失衡的移情体验当中,深刻体会真实人性与人情,实现作家、作品与读者三者间的心灵共鸣。又,东方重情,西方重物。汉文学提倡的'言为心声',西方叙事学理论生硬地将作者与叙事人分隔开来,之类西方文学研究方法不足以全然阐释东亚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源氏语》 知物哀 本居宣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