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风景园林知行传统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晖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1,共6页
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形成与发展具有“知行一体”的特点和内涵。“山水形胜”“人本思想”和“人与天调”构成的思想体系,以及“山水名胜”“园林”和“大型工程风景营建”构成的实践活动,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精神追求,以... 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形成与发展具有“知行一体”的特点和内涵。“山水形胜”“人本思想”和“人与天调”构成的思想体系,以及“山水名胜”“园林”和“大型工程风景营建”构成的实践活动,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精神追求,以及空间艺术和技术上的营建智慧。“知”“行”关系建立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使得中国风景园林的价值与特征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延绵不断,历久弥新。以独立一级学科发展的视野认识和梳理,对我国生态文明与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学价值观和理论知识体系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学 知行传统 山水名胜 风景营建 园林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精神对传统知行观的创新性发展
2
作者 方红姣 吴冬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优秀的认识论传统。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者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在继承中国优秀的知行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性发展。首先,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实事求是”精神的同时给它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知行观的... 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优秀的认识论传统。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者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在继承中国优秀的知行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性发展。首先,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实事求是”精神的同时给它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知行观的内涵。其次,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体现了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再次,中国共产党的知行观,在重视“德性之知”的同时,更加注重“见闻之知”,其重点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且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践行中华优秀道德的同时,更加注重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实事求是 传统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融通探索
3
作者 王悦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14期44-45,共2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融通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揭示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引,中国传统知行观则从知行关系的角度,为人们树立了道德规范,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融通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揭示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引,中国传统知行观则从知行关系的角度,为人们树立了道德规范,二者的差异性与契合性为二者的融通提供了现实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传统知行观的融通,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辩证看待中国传统知行观,并建立二者的融通机制,汲取其理论精髓,实现二者的创造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 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知—信—行”:毛泽东对传统知行观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4
作者 朱建亮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8,共5页
所谓知行观,是哲学领域对于"知""行"关系的认识,即哲学史上认识与实践关系的中国表达。中国传统知行观数千年间纠缠"知""行"二字的先后轻重等问题,存在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弊端,始终缺乏辩证唯... 所谓知行观,是哲学领域对于"知""行"关系的认识,即哲学史上认识与实践关系的中国表达。中国传统知行观数千年间纠缠"知""行"二字的先后轻重等问题,存在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弊端,始终缺乏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知也,信也,行也,为吾人精神活动之三步骤",并写了详细分析认识与实践关系的《实践论》。他既沿用了"知""行"的概念,又在"知""行"之间加入了一个"信"的中介,这不仅是对传统知行观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传统 实践论
下载PDF
中国传统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我见:内涵与异同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奥林 《党史博采(下)》 2019年第11期15-16,共2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前人们从诸多角度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表述。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它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构建了人们...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前人们从诸多角度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表述。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它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构建了人们对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本文着重研究二者的科学内涵以及比较内涵异同,旨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性和科学性,研究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 内涵 异同
下载PDF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6
作者 王倩 《青年与社会(中)》 2014年第3期366-366,共1页
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伦理化,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知行之辩”虽然各家的观点都是莫衷一是,但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不管是“知”还是“行”都是在道德范畴内进行探讨的,“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伦... 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伦理化,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知行之辩”虽然各家的观点都是莫衷一是,但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不管是“知”还是“行”都是在道德范畴内进行探讨的,“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伦理道德的实践。因此,传统的道德观是一种在知行关系的探讨中不断提升的带有实践智慧的道德观。但是,中国传统知行关系所透露出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却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了“实践”重要性,足以显示其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关系 实践观 实践 道德观
下载PDF
毛泽东对传统知行观创造性转化的内在机理及实践反思
7
作者 种鹃 邱耕田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3,共8页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的根本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刚需。毛泽东对传统知行观的知行范畴、知行主体、知行关系以及认识过程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之所以能够实现对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主要是由于革...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的根本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刚需。毛泽东对传统知行观的知行范畴、知行主体、知行关系以及认识过程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之所以能够实现对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主要是由于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促使他思考传统知行观存在的弊端,近代知识分子对知行观的探讨为他实现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启发,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他实现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指引,自身学习和革命实践经历为他实现创造性转化奠定了基础。系统诠释毛泽东对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对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启示,即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注重以时代诉求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指导以及重视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传统 实践论 创造性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8
作者 陈红娟 杨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3年第11期57-67,共11页
传统知行观作为中国哲学史的核心命题,凝结着中华先贤们对“知行为何”“谁来知行”“何以知行”等问题的系统性思考。然而,要使形成于封建社会的中国传统知行观要在现代社会继续焕发生机活力,就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此,... 传统知行观作为中国哲学史的核心命题,凝结着中华先贤们对“知行为何”“谁来知行”“何以知行”等问题的系统性思考。然而,要使形成于封建社会的中国传统知行观要在现代社会继续焕发生机活力,就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此,毛泽东立足中国革命的具体语境,对中国传统知行观之范畴、主体、关系等方面内容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诠释与建构。他以“实践之知”“社会实践”赋予知与行的基本范畴新语义;以“中国共产党与其领导的人民群众”建构了知行主体的复合性;确证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一处理知行关系的根本遵循。毛泽东的知行观为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传统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原文传递
关于毛泽东实践观的双重历史地位 被引量:1
9
作者 欧阳英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5-19,共5页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双重文化性格”的毛泽东实践观是拥有双重历史地位的伟大实践思想:一方面,它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这种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实践思想融入了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精神智慧,并被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双重文化性格”的毛泽东实践观是拥有双重历史地位的伟大实践思想:一方面,它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这种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实践思想融入了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精神智慧,并被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它又使中国传统知行观在接受作为西方实践观发展高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思想精髓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