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觉型和触觉型──儿童艺术知觉概念个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进 《中国美术教育》 2000年第1期24-30,43,共8页
关键词 儿童 艺术知觉概念 绘画 视觉型 解觉型
原文传递
论道德知觉
2
作者 曾钊新 涂争鸣 吕耀怀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29-34,共6页
道德知觉是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印象和留影。它虽然是交往双方各自对对方的初步成像,但良好的道德印象为交往疏通渠道,增殖交往价值,留下思念和回忆,产生人际关系的亲和力,从而提高交往频率,成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成分。因此自觉整... 道德知觉是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印象和留影。它虽然是交往双方各自对对方的初步成像,但良好的道德印象为交往疏通渠道,增殖交往价值,留下思念和回忆,产生人际关系的亲和力,从而提高交往频率,成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成分。因此自觉整饰自身的道德面目,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是必不可少又极有意义的“修身”课题。道德知觉概念在人际交往中,个体由于受交往情境影响而产生的关于对方的道德印象,就是道德知觉。人在交往中总会对他人产生某种印象。关于高矮、胖瘦、面孔等可以产生自然特征方面的印象,关于言语、动作等可以产生行为特征方面的印象。道德知觉关注的是他人行为的道德意义方面。行为状况只有在能说明其人的道德属性时,才成为道德知觉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交往 知觉 客体 行为特征 知觉概念 印象整饰 道德属性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交往价值
下载PDF
关于审美知觉的特性问题——评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被引量:3
3
作者 彭立勋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6-59,共4页
在当代西方关于艺术和审美经验中的知觉特性的研究中,美国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可以说是最负盛名的一部美学著作。阿恩海姆很注重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他本人即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格式塔... 在当代西方关于艺术和审美经验中的知觉特性的研究中,美国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可以说是最负盛名的一部美学著作。阿恩海姆很注重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他本人即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格式塔心理学家把现象的经验看作是整体式的格式塔(Gestalt),即“完形”,认为知觉经验不是感觉元素的集合,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本身显示出一种整体性,一种形式,一种格式塔”。这种整体性是在任何部分中找不到的,也不是各部分相加的总和。不仅知觉经验是一种格式塔,整个心理现象也都是格式塔。“因为人的诸心理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着,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 阿恩海姆 审美知觉 知觉 鲁道夫 知觉对象 性问题 格式塔心理学 结构性质 知觉概念
下载PDF
普通心理学教科书中感觉概念的定义质疑
4
作者 刘杰 《心理科学通讯》 1987年第6期56-58,共3页
一些教科书中所下的感觉定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什么是事物的属性?“一个事物的性质与关系。
关键词 普通心理学 客观事物 感觉器官 知觉概念 事物关系 人脑 知觉 信息加工心理学 感觉概念 形式逻辑
下载PDF
婴儿视觉与平面性艺术品的美感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非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知觉概念 平面性 婴儿 艺术品 第三度 知觉 形式美感 空间特征 双目视差 立体性
下载PDF
双手协调及其认知因素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邢佑川 张智君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1年第3期259-264,共6页
双手协调包括左右手、上肢间和上下肢间的动作协调,其绩效受双手相对相位、动作频率、同源肌肉和动作姿势等因素的影响,涉及时间/空间和运动-生理等重要的问题。近年来,知觉对双手协调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涌现了视觉因素、"... 双手协调包括左右手、上肢间和上下肢间的动作协调,其绩效受双手相对相位、动作频率、同源肌肉和动作姿势等因素的影响,涉及时间/空间和运动-生理等重要的问题。近年来,知觉对双手协调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涌现了视觉因素、"纯心理学"解释和任务概念化对双手协调的促进作用等相关研究。本文在总结双手协调研究的基础上,突出了认知因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手协调概念知觉
下载PDF
Information: From Philosophic to Physics Concepts for Informational Modeling of Consciousness 被引量:2
7
作者 Florin Gaiseanu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8年第8期368-382,共15页
Information was a frequently used concept in many fields of investigation. However, this concept is still not really understood, when it is referred for instance to consciousness and its informational structure. In th... Information was a frequently used concept in many fields of investigation. However, this concept is still not really understood, when it is referred for instance to consciousness and its informational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it is followed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from philosophical to physics perspective, showing especially how this concept could be extended to matter in general and to the living in particular, as a result of the intimate interaction between matter and information, the human body appearing as a bipolar informed-matter structure. It is detailed on this way how this concept could be referred to consciousness, and an informational modeling of consciousness as an informational system of the human body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anatomic architecture of the organism and on the inference of the specific information concepts, it is shown that the informational system of the human body could be described by seven informational subsystems, which are reflected in consciousness as corresponding cognitive centers. These results are able to explain the main properties of consciousness, both the cognitive and extra-cognitive properties of the mind, like that observed during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s and other similar phenomena. Moreover, the results of such a modeling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empirical concepts and models on the energetic architecture of the organism, showing their relevanc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scious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philosophic and physics concepts CONSCIOUSNESS informed matter bipolar info-matter structure informational modeling cognition centers seven-type informational architecture of consciousness
下载PDF
论视知觉平衡在人性化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媛 《装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3,共2页
当今环境艺术设计界一直都在提倡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人性化的设计不能只是空谈,它有着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承载。本文将从环境心理分析的角度,论述知觉概念中的视知觉及其平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即视知觉平衡是人性化设计的精神... 当今环境艺术设计界一直都在提倡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人性化的设计不能只是空谈,它有着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承载。本文将从环境心理分析的角度,论述知觉概念中的视知觉及其平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即视知觉平衡是人性化设计的精神层面和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视知觉平衡的作品不一定是人性化的设计,但人性化的设计一定是视知觉平衡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 环境心理 知觉概念 知觉平衡 以人为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