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游憩者知觉自然度对恢复性知觉的影响
1
作者
黄钰麟
黄楠
+4 位作者
朱玉洁
陈晶茹
傅伟聪
董建文
王敏华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5期119-124,共6页
文章以厦门植物园为研究对象,将知觉自然度作为评价自然环境的前置反馈指标,建立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与恢复性知觉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三者间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游憩者知觉自然度的环境特质。结果表明:游憩者的知觉自然度是通过自然形...
文章以厦门植物园为研究对象,将知觉自然度作为评价自然环境的前置反馈指标,建立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与恢复性知觉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三者间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游憩者知觉自然度的环境特质。结果表明:游憩者的知觉自然度是通过自然形态感知与自然空间感知维度对其恢复性知觉产生间接或直接的正显著影响;游憩者在植物园内主要通过“自然形态感知→自然空间感知→恢复性知觉、自然形态感知→环境偏好→恢复性知觉”2条心理路径获得恢复性体验。厘清影响个体感知自然度的环境特质,对环境偏好和恢复性环境的探究至关重要,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地景观建设和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自然度
环境偏好
恢复性
知觉
植物园
厦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游憩者场所感知与恢复性知觉关系研究——以福州温泉公园为例
被引量:
43
2
作者
刘群阅
尤达
+3 位作者
潘明慧
池梦薇
黄启堂
兰思仁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88,共12页
文章总结当前研究中关于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场所依恋3个场所感知概念和恢复性知觉之间的关系,从唤醒理论和自我调节态度理论出发,尝试构建公园游憩者恢复性知觉影响因素模型。以福州温泉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公园绿地...
文章总结当前研究中关于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场所依恋3个场所感知概念和恢复性知觉之间的关系,从唤醒理论和自我调节态度理论出发,尝试构建公园游憩者恢复性知觉影响因素模型。以福州温泉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公园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量表并进行了相关的验证,接着针对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检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共有自然属性感知、自然空间感知、自然形态感知3个维度。(2)自然空间感知维度对环境偏好有显著影响,其他两个维度对环境偏好影响不显著。(3)环境偏好不仅直接影响环境恢复性知觉,而且可以通过场所认同的中介作用实现。(4)场所依赖对环境恢复性知觉影响不显著,而场所认同对环境恢复性知觉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场所认同→环境恢复性知觉"的复杂影响路径。因此,从景观设计的角度考虑,要提高人工绿地的环境恢复性知觉,就要从绿地景观的空间营造、环境偏好以及场所认同的特性出发,注重情感的注入,打造具有人情味的景观,从而使绿地景观提升绿地环境的恢复性知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景观
知觉自然度
环境偏好
恢复性
知觉
场所依恋
绿地景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森林康养游憩者场所感知与健康效益评估关系研究——以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
30
3
作者
耿藤瑜
傅红
+1 位作者
曾雅婕
胡铭真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36,共16页
森林康养是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创新业态,研究森林康养游憩者场所感知与健康效益评估间的作用机制,对康养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以游憩者场所感知为切入点,创新性地引入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构建森林康养游憩...
森林康养是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创新业态,研究森林康养游憩者场所感知与健康效益评估间的作用机制,对康养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以游憩者场所感知为切入点,创新性地引入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构建森林康养游憩者景观知觉自然度、场所依恋2个场所感知概念与健康效益评估三者的结构关系模型,以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森林环境及个体心理因素对康养效益的累积驱动效应。结果表明:(1)"自然属性感知""自然空间感知""自然形态感知"3个维度均能有效反映森林康养游憩者景观知觉自然度,其中,"自然形态感知"影响最为显著(0.840),"自然属性感知"影响次之(0.815),"自然空间感知"影响最小(0.735);(2)森林康养场所"物质环境质量"直接影响游憩者的场所依赖,并间接影响场所认同;(3)森林康养游憩者的情绪状态是影响健康效益评估的关键,情绪的稳定能有效改善健康效益评估;(4)森林康养游憩者健康效益评估具备"景观知觉自然度→健康效益评估"的简单影响路径和"景观知觉自然度→场所依赖→场所认同→健康效益评估"及"景观知觉自然度→场所认同→健康效益评估"2条复杂影响路径。自然度对场所依赖、场所认同和健康效益评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场所依赖对场所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场所认同对健康效益评估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3点政策启示:强化政府对森林康养产业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的持续性扶持作用;重视森林康养游憩者情感体验管理;加强宣传机制和经济效益的组合效能,优化康养旅游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旅游
景观
知觉自然度
场所依恋
健康效益评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游憩者知觉自然度对恢复性知觉的影响
1
作者
黄钰麟
黄楠
朱玉洁
陈晶茹
傅伟聪
董建文
王敏华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公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5期119-124,共6页
基金
福建省财政厅专项(KJG20009A)
“闽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团队”(YSYL-kjtd-2)
+2 种基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公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学技术研究项目(PTJH15002)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90147)
校厅级项目(KFA17332A)。
文摘
文章以厦门植物园为研究对象,将知觉自然度作为评价自然环境的前置反馈指标,建立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与恢复性知觉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三者间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游憩者知觉自然度的环境特质。结果表明:游憩者的知觉自然度是通过自然形态感知与自然空间感知维度对其恢复性知觉产生间接或直接的正显著影响;游憩者在植物园内主要通过“自然形态感知→自然空间感知→恢复性知觉、自然形态感知→环境偏好→恢复性知觉”2条心理路径获得恢复性体验。厘清影响个体感知自然度的环境特质,对环境偏好和恢复性环境的探究至关重要,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地景观建设和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知觉自然度
环境偏好
恢复性
知觉
植物园
厦门
Keywords
perceived naturalness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
restorative perception
botanical garden
Xiamen
分类号
TU986.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游憩者场所感知与恢复性知觉关系研究——以福州温泉公园为例
被引量:
43
2
作者
刘群阅
尤达
潘明慧
池梦薇
黄启堂
兰思仁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88,共12页
文摘
文章总结当前研究中关于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场所依恋3个场所感知概念和恢复性知觉之间的关系,从唤醒理论和自我调节态度理论出发,尝试构建公园游憩者恢复性知觉影响因素模型。以福州温泉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公园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量表并进行了相关的验证,接着针对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检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共有自然属性感知、自然空间感知、自然形态感知3个维度。(2)自然空间感知维度对环境偏好有显著影响,其他两个维度对环境偏好影响不显著。(3)环境偏好不仅直接影响环境恢复性知觉,而且可以通过场所认同的中介作用实现。(4)场所依赖对环境恢复性知觉影响不显著,而场所认同对环境恢复性知觉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绿地景观知觉自然度→环境偏好→场所认同→环境恢复性知觉"的复杂影响路径。因此,从景观设计的角度考虑,要提高人工绿地的环境恢复性知觉,就要从绿地景观的空间营造、环境偏好以及场所认同的特性出发,注重情感的注入,打造具有人情味的景观,从而使绿地景观提升绿地环境的恢复性知觉。
关键词
绿地景观
知觉自然度
环境偏好
恢复性
知觉
场所依恋
绿地景观
Keywords
perceived naturalness of greenness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
restorative perception
place attachment
greenness landscape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森林康养游憩者场所感知与健康效益评估关系研究——以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
30
3
作者
耿藤瑜
傅红
曾雅婕
胡铭真
机构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出处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36,共16页
基金
2020年度四川大学其他校级项目“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下四川风景名胜区与其乡村协调发展的策略研究”(编号:2020skscuzx-pt83)
2019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藏羌走廊地带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演变及重构研究”(编号:2019skzx-pt77)。
文摘
森林康养是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创新业态,研究森林康养游憩者场所感知与健康效益评估间的作用机制,对康养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以游憩者场所感知为切入点,创新性地引入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构建森林康养游憩者景观知觉自然度、场所依恋2个场所感知概念与健康效益评估三者的结构关系模型,以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森林环境及个体心理因素对康养效益的累积驱动效应。结果表明:(1)"自然属性感知""自然空间感知""自然形态感知"3个维度均能有效反映森林康养游憩者景观知觉自然度,其中,"自然形态感知"影响最为显著(0.840),"自然属性感知"影响次之(0.815),"自然空间感知"影响最小(0.735);(2)森林康养场所"物质环境质量"直接影响游憩者的场所依赖,并间接影响场所认同;(3)森林康养游憩者的情绪状态是影响健康效益评估的关键,情绪的稳定能有效改善健康效益评估;(4)森林康养游憩者健康效益评估具备"景观知觉自然度→健康效益评估"的简单影响路径和"景观知觉自然度→场所依赖→场所认同→健康效益评估"及"景观知觉自然度→场所认同→健康效益评估"2条复杂影响路径。自然度对场所依赖、场所认同和健康效益评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场所依赖对场所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场所认同对健康效益评估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3点政策启示:强化政府对森林康养产业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的持续性扶持作用;重视森林康养游憩者情感体验管理;加强宣传机制和经济效益的组合效能,优化康养旅游环境。
关键词
森林康养旅游
景观
知觉自然度
场所依恋
健康效益评估
Keywords
forest recreation tourism
perceived naturalness of landscape
place attachment
health benefit assessment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S788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游憩者知觉自然度对恢复性知觉的影响
黄钰麟
黄楠
朱玉洁
陈晶茹
傅伟聪
董建文
王敏华
《中国城市林业》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游憩者场所感知与恢复性知觉关系研究——以福州温泉公园为例
刘群阅
尤达
潘明慧
池梦薇
黄启堂
兰思仁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森林康养游憩者场所感知与健康效益评估关系研究——以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例
耿藤瑜
傅红
曾雅婕
胡铭真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