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分子岗位意识的当代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思和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3,共6页
1993年我写作《试论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讨论的是晚清到民国时期的“现代社会转型期”的知识分子价值取向,但当时我主要面对的却是自己对于前途的迷茫和选择,是指向当下的。因此,1993年我思考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 1993年我写作《试论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讨论的是晚清到民国时期的“现代社会转型期”的知识分子价值取向,但当时我主要面对的却是自己对于前途的迷茫和选择,是指向当下的。因此,1993年我思考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既有当代性,也有实践性,从知识分子形成时期的“源头”中辨析三种价值取向,以知识分子的实践经验与教训来检验其在当下社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意识 价值取向 当代性 经验与教训 知识分子 民国时期 社会转型期 实践性
下载PDF
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与人文情怀——陈思和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思和 邵宁宁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62,共8页
关键词 人文情怀 岗位意识 知识分子 访谈录 陈思和 《甘肃社会科学》 著名学者 学术问题
下载PDF
现代知识分子岗位意识的确立:《知堂文集》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思和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3-29,共17页
关键词 《知堂文集》 周作人 散文 知识分子 民间岗位意识
下载PDF
“知识分子原罪意识”与民间立场的认同——论鲁迅、托尔斯泰、张承志民粹思想的双重文化心理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劲松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2-157,共6页
现代性在历史转折期生发,鲁迅、托尔斯泰、张承志对现代性的感受导致他们具有不同的民粹思想。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分子原罪意识”又演绎出相同的民间立场,使他们具有双重文化心理。“知识分子原罪意识”是产生民粹思想的文化根源。中国... 现代性在历史转折期生发,鲁迅、托尔斯泰、张承志对现代性的感受导致他们具有不同的民粹思想。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分子原罪意识”又演绎出相同的民间立场,使他们具有双重文化心理。“知识分子原罪意识”是产生民粹思想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士文化的负罪感使鲁迅强烈地想借助现代性改良社会、启蒙民众,以自由意志坚守民间文化立场;同时,在对封建主义色彩的政权体制又表现出“反抗绝望”的复仇主义姿态。托尔斯泰从“忏悔的贵族”到“赎罪的自觉”都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表现出在道德范围内试图解决社会问题的独特的乌托邦精神。张承志带着青春时代红卫兵情结融入底层民间,强烈的英雄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使张承志对底层人民的忏悔表现出宗教性质的感恩和礼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思想 知识分子原罪意识 民间立场 道德理想主义
下载PDF
民间与庙堂共谋下的知识分子写作——《白毛女》文本生成意义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成丽丽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过程是民间与庙堂共谋的结果:庙堂意识在对民间秩序的维护中完成了自身合法性的陈述,民间意识在对政治意识的皈依中实现了自身的完整性。在二者共谋的基础上,知识分子的创作地位发生了倒置,丧失了自由表达个体意识...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过程是民间与庙堂共谋的结果:庙堂意识在对民间秩序的维护中完成了自身合法性的陈述,民间意识在对政治意识的皈依中实现了自身的完整性。在二者共谋的基础上,知识分子的创作地位发生了倒置,丧失了自由表达个体意识的能力。创作过程中主题先行的创作理念、集体创作的写作模式和文艺——意识形态一体化的文本结构都对当代文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庙堂意识 知识分子 影响
下载PDF
民间与庙堂共谋下的知识分子写作———《白毛女》文本生成意义探析
6
作者 成丽丽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50-53,共4页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过程是民间与庙堂共谋的结果:庙堂意识在对民间秩序的维护中完成了自身合法性的陈述,民间意识在对政治意识的皈依中实现了自身的完整性。在二者共谋的基础上,知识分子的创作地位发生了倒置,丧失了自由表达个体意识...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过程是民间与庙堂共谋的结果:庙堂意识在对民间秩序的维护中完成了自身合法性的陈述,民间意识在对政治意识的皈依中实现了自身的完整性。在二者共谋的基础上,知识分子的创作地位发生了倒置,丧失了自由表达个体意识的能力。创作过程中主题先行的创作理念、集体创作的写作模式和文艺———意识形态一体化的文本结构都对当代文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庙堂意识 知识分子 影响
下载PDF
论现代知识分子岗位的超越性和民间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思和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8,共14页
岗位的确定。章太炎晚年失望于国民党以南京政权取代民国政府,他毅然退出政治活动,归隐民间讲学,弘扬学术,转而成为一个岗位型知识分子。这是1927年以后的事。其实像章太炎这样一位公众人物,是不可能完全归隐民间的。在他身上,庙堂意识... 岗位的确定。章太炎晚年失望于国民党以南京政权取代民国政府,他毅然退出政治活动,归隐民间讲学,弘扬学术,转而成为一个岗位型知识分子。这是1927年以后的事。其实像章太炎这样一位公众人物,是不可能完全归隐民间的。在他身上,庙堂意识、广场意识和岗位意识作为价值取向同时在起作用,只是在某个时段,某一种或两种价值取向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知识分子 民间 岗位意识 章太炎 庙堂意识 民国政府 公众人物 价值取向
原文传递
硝烟中的迷失──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话语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新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8-79,共22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话语 权威话语 大众化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抗战时期 民族意识 民间话语 文学运动 抗战文艺 启蒙主义
下载PDF
陈思和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质疑
9
作者 徐艳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184-186,共3页
20世纪 90年代陈思和放弃自己 80年代的现实战斗精神 ,提出知识分子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 :庙堂意识、广场意识、岗位意识。认为 90年代以后知识分子不再幻想靠个人的力量去解决经国之大业 ,有些社会问题应该由专家们逐步改善 ,不能靠... 20世纪 90年代陈思和放弃自己 80年代的现实战斗精神 ,提出知识分子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 :庙堂意识、广场意识、岗位意识。认为 90年代以后知识分子不再幻想靠个人的力量去解决经国之大业 ,有些社会问题应该由专家们逐步改善 ,不能靠外行人的激情与批判去解决 ,因此他极力鼓吹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从他提出的岗位意识、民间文化形态、共名和无名三个方面分析他知识分子价值观的实质及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堂意识 广场意识 岗位意识 民间文化形态 共名和无名 批判意识 失败的诸神
下载PDF
双重挤压中的艰难发展——五四高潮过后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话语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新宇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45-51,共7页
双重挤压中的艰难发展——五四高潮过后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话语李新宇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第一个辉煌的时期。在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实践中,知识分子话语不仅得以建立,而且确立了文坛的中心地位。但是,诞生于传统与... 双重挤压中的艰难发展——五四高潮过后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话语李新宇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第一个辉煌的时期。在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实践中,知识分子话语不仅得以建立,而且确立了文坛的中心地位。但是,诞生于传统与现代交汇点上的知识分子话语一开始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话语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中国文学 民间大众话语 阶级意识 左翼文艺 民间话语 权威话语 五四新文学 无产阶级
下载PDF
知识分子的知识与人格
11
作者 阮松孙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中国知识阶层 王小波 中国知识分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 爱因斯坦 自由撰稿人 精神家园 人格精神 岗位意识
下载PDF
“民间社会叙事”的失败与张爱玲小说的意识形态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韩毓海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3-110,共8页
“民间社会叙事”的失败与张爱玲小说的意识形态性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作为迟发展国家,中国的现代化首先依赖于“体制的优先合理比”,即合理化的国家体制和市场体制的优先确立,但在本世纪的40年代,国家与市场二者间却存在着矛盾... “民间社会叙事”的失败与张爱玲小说的意识形态性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作为迟发展国家,中国的现代化首先依赖于“体制的优先合理比”,即合理化的国家体制和市场体制的优先确立,但在本世纪的40年代,国家与市场二者间却存在着矛盾悖论的悲剧性关系。这是指: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意识形态 社会叙事 现代性 通商口岸 民间社会 普遍主义 “新儒学” 现实主义 知识分子
下载PDF
在现代性的紧张中重读陈思和的“民间”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振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民间文化形态 陈思和 现代性 政治意识形态 知识分子文化 重读 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文化
下载PDF
走出民间的沼泽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新宇 《粤海风》 1998年第5期8-12,共5页
在现代中国的历史上,民族化和大众化往往意味着对现代化的抵制和消解。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民间的”意味着“传统的”;走向民间,意味着走向传统和丧失现代性。因为没有强大的自我,投宿于民间的知识分子无法于第二天早晨走出客店。
关键词 知识分子作家 民间话语 民间文化 民族化 民间 知识分子话语 现代性 政治意识形态 九十年代 走向
下载PDF
当代文学“民间”研究的旧问题与新思考
15
作者 王光东 杨位俭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4-59,共6页
关键词 民间立场 当代文学 20世纪90年代 民间文化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 知识分子 文学史叙述 审美形态
下载PDF
赵树理:游走在民间与庙堂之间
16
作者 甘浩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3-16,共4页
战争时期,特殊的政治需要营构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如赵树理一样的知识分子能够在此氛围中,既表达民间愿望,又宣传庙堂的主流意识,还可在两者之间传达知识分子的精英思考。建国后的27年,庙堂、民间和知识分子关系的变化,使知识分子话... 战争时期,特殊的政治需要营构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如赵树理一样的知识分子能够在此氛围中,既表达民间愿望,又宣传庙堂的主流意识,还可在两者之间传达知识分子的精英思考。建国后的27年,庙堂、民间和知识分子关系的变化,使知识分子话语几乎无存身之地,赵树理只能把对社会的精英思考,隐匿在在民间形式和主流政治话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知识分子 精英意识 民间 庙堂
下载PDF
民间的天地与文学的流变──谈对抗战到九十年代文学的一种新解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新颖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65-68,共4页
民间的天地与文学的流变──谈对抗战到九十年代文学的一种新解释张新颖1994年年初,两家颇具影响的文学、理论刊物同时在第一期推出陈思和的长篇论文,即《上海文学》上的《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和... 民间的天地与文学的流变──谈对抗战到九十年代文学的一种新解释张新颖1994年年初,两家颇具影响的文学、理论刊物同时在第一期推出陈思和的长篇论文,即《上海文学》上的《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和《文艺争鸣》上的《民间的还原──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九十年代文学 陈思和 当代文学史 政治意识形态 隐形结构 民间文化形态 价值取向 新时期文学 流变
下载PDF
认同与抉择:民间话语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4
18
作者 束学山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2-121,共10页
关键词 政治意识形态 知识分子 张承志 民间文化 民间话语 权力话语 《九月寓言》 何顿小说 文化性格 张炜
下载PDF
到民间去──九十年代文学的主潮 被引量:2
19
作者 兰爱国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0-26,共7页
到民间去──九十年代文学的主潮兰爱国从“到民间去”到新文人传统”二十世纪初年,知识分子曾发起过一场声势浩大的“到民间去”的文化运动,李大钊、周作人,梁漱溟,顾颉刚诸知识界首脑都是这场运动的中坚人物。这场文化运动主要解... 到民间去──九十年代文学的主潮兰爱国从“到民间去”到新文人传统”二十世纪初年,知识分子曾发起过一场声势浩大的“到民间去”的文化运动,李大钊、周作人,梁漱溟,顾颉刚诸知识界首脑都是这场运动的中坚人物。这场文化运动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五四运动若干理性口号的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 民间社会 九十年代文学 “到民间去” 革命意识形态 文人话语 先锋文学 二十世纪 文人传统 知识分子
下载PDF
学术与人生——兼论陈思和的“民间”理论
20
作者 廖鹏飞 赵敏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5-99,共5页
五十年代出生的陈思和,青少年成长期面对的是一个几为文化真空的世界。但主流一元化的设想仍然无法消除“民间”的生命活力,数次机缘为胨思和在今后的学术道路和价值取向奠定了基础。他对“民间”理论的建构为新文学批评开拓了新的视... 五十年代出生的陈思和,青少年成长期面对的是一个几为文化真空的世界。但主流一元化的设想仍然无法消除“民间”的生命活力,数次机缘为胨思和在今后的学术道路和价值取向奠定了基础。他对“民间”理论的建构为新文学批评开拓了新的视野和角度。对这冰山一角的梳理不仅体现了他在学术上的努力,也体现了他在知识分子的“岗位”上坚守着人文传统的“绿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岗位 人文传统 民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