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读书的三种知识向度——读进深度 :从碎片到编码
1
作者 殷玉新 徐月莹 《中学语文》 2023年第26期96-96,共1页
首先,教师要以“仰视”的姿态读懂编码,主要是读懂书的内容,把握作者对整本书的设计、编订和制作,读懂书的核心思想,把握和学习书的重要观点。以“仰视”的姿态读书是最容易做到的,教师在读书时首先要秉承“书书都是名著”的态度,尊重... 首先,教师要以“仰视”的姿态读懂编码,主要是读懂书的内容,把握作者对整本书的设计、编订和制作,读懂书的核心思想,把握和学习书的重要观点。以“仰视”的姿态读书是最容易做到的,教师在读书时首先要秉承“书书都是名著”的态度,尊重和学习作者书中的观点,汲取知识,并将碎片化的知识融入已有知识体系,或与实践经验建立连接。其次,教师要以“平视”的姿态理解编码,理解书的结构和书中知识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 读懂 碎片化 仰视 教师读书 实践经验 编码 知识向度
下载PDF
情报学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的知识向度
2
作者 赵静 陈文勇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5-147,共3页
研究情报学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机理,在于合理地认定双方主体的知识身份。要使情报学理论知识活性化,在情报学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确立知识分享的理念是必需的,这也是破解情报学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条重要的知识理路。而对于情报学... 研究情报学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机理,在于合理地认定双方主体的知识身份。要使情报学理论知识活性化,在情报学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确立知识分享的理念是必需的,这也是破解情报学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条重要的知识理路。而对于情报学理论研究中"普遍主义"的消解,是被一种叫做"地方性知识"的知识观来完成的。在当前的情形下,对情报学理论"普遍主义"的"合法化"消解就是情报学理论流派的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学理论 实践 情报学研究 知识向度
下载PDF
文艺未来论的知识向度
3
作者 王列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3-120,共8页
文艺未来论与文艺起源论和文艺存在论一起,共同构成文艺人类学的基本知识框架。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空想未来主义的抵触情绪,至今文艺未来论在文艺学知识域还没有成为普在性议题,所以,我们首先必须从确立文艺未来论的知识向度做起。
关键词 文艺未来论 时间形而上学 时间科学 知识向度
下载PDF
素养导向下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向度 被引量:2
4
作者 芮金芳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3,共4页
素养立意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旨归和愿景追求,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一条重要路径。设计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时,可从知识向度、方法向度、实践向度统筹实施,突出大概念统摄设计,体现单元知识结构... 素养立意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旨归和愿景追求,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一条重要路径。设计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时,可从知识向度、方法向度、实践向度统筹实施,突出大概念统摄设计,体现单元知识结构的一致性;彰显大任务整体架构,体现单元思想方法的关联性;设计大项目规划推进,体现单元跨界整合的综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单元整体教学 知识向度 方法向度 实践向度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向度 被引量:3
5
作者 芮金芳 《辽宁教育》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素养立意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旨归和愿景追求,而单元整体教学则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这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一致性、整体性、进阶性的必... 素养立意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旨归和愿景追求,而单元整体教学则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这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一致性、整体性、进阶性的必然选择。教师要了解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知识向度和方法向度,明确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向度,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涵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向度 方法向度 价值意蕴 实践向度
下载PDF
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的知识向度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兆璟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5,共5页
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机理在于合理地认定双方主体的知识身份。要使教育理论知识活性化,在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确立知识分享的理念是必需的,这也是破解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条重要的知识理路。而对于教育理论研究... 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机理在于合理地认定双方主体的知识身份。要使教育理论知识活性化,在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确立知识分享的理念是必需的,这也是破解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条重要的知识理路。而对于教育理论研究中“普遍主义”的消解是被一种叫做“地方性知识”的知识观来完成的。在当前的情形下,对教育理论“普遍主义”的“合法化”消解就是教育理论流派的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教育研究 知识向度
原文传递
理论创新的三个向度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惠国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1-14,共4页
能否实现理论创新 ,与理论所具备的知识向度、价值向度和思维向度相关 ,取决于理论三个向度求真、求善和求新的统一。知识向度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规定着理论创新是否可能 ;价值向度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因素 ,也规定着理论创新的方向 ... 能否实现理论创新 ,与理论所具备的知识向度、价值向度和思维向度相关 ,取决于理论三个向度求真、求善和求新的统一。知识向度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规定着理论创新是否可能 ;价值向度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因素 ,也规定着理论创新的方向 ;思维向度则决定了理论创新的方式和实现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创新 知识向度 价值向度 思维向度
下载PDF
试析数智时代传播领域的三个关键性改变
8
作者 喻国明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9期60-66,共7页
当下正处在工业文明时代向着数字文明时代深刻而巨大的转型中,“革命”是定义当下时代转型特征最为恰切的关键词——它发生在转型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过程当中。本文探讨了数智时代传播领域的三个关键性改变:一是认知... 当下正处在工业文明时代向着数字文明时代深刻而巨大的转型中,“革命”是定义当下时代转型特征最为恰切的关键词——它发生在转型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过程当中。本文探讨了数智时代传播领域的三个关键性改变:一是认知向度的转型,阐释了人工智能“向后”整合,人类智能“向前”探索的重大改变;二是人类认知从“灌输时代”到“体验时代”的改变,阐明了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已经转变为“第一人称”的体验和探索,而非“第三人称”的投喂和灌输;三是论证了未来传播领域是游戏为王的格局,指出未来传播的主流平台是游戏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传播革命 知识向度 体验时代 游戏为王
下载PDF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三个向度
9
作者 张铃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27-130,共4页
高等工程教育要进行三个向度的改革:知识向度,实现一元知识向多元知识的转向;思维向度,实现对立思维向和谐思维的转向;伦理向度,实现责任伦理向公众伦理的转向。
关键词 工程教育 知识向度 思维向度 伦理向度
下载PDF
发展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0
作者 陈君华 黄旻洁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5-28,75,共5页
经济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源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而在资源的本质属性当中,唯一有可能克服和超越资源的“稀缺性”的当属资源的“知识向度性”.随着人类对资源的“知识向度性”的认识的逐步加深和实践上的努力,“知识经济”... 经济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源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而在资源的本质属性当中,唯一有可能克服和超越资源的“稀缺性”的当属资源的“知识向度性”.随着人类对资源的“知识向度性”的认识的逐步加深和实践上的努力,“知识经济”也就应运而生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在知识经济时代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为只有在知识经济时代,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才达到了完全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 资源的知识向度
下载PDF
从独享、分享到共享:高校学科组织模式的演进逻辑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峰 柯忻瑜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03-113,128,共12页
高校学科组织模式是知识系统组织化的表征,基于学科双重属性下组织向度与知识向度彼此调适的特质,可将其分为“独享型”“分享型”“共享型”三种模式。三种组织模式具有不同的内涵、特征与功能,反映出不同学科知识与组织系统的动态演... 高校学科组织模式是知识系统组织化的表征,基于学科双重属性下组织向度与知识向度彼此调适的特质,可将其分为“独享型”“分享型”“共享型”三种模式。三种组织模式具有不同的内涵、特征与功能,反映出不同学科知识与组织系统的动态演化历程和内在逻辑。而“共享型”学科组织模式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组织,撬动了固化的学科建设的底层逻辑,有效破解学科的他组织发展悖论、消解学科制度隔阂,开放学科组织畛域、弥合异质性学科知识间的源发性裂痕,继而成为学科建设中的一种重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组织模式 知识向度 组织向度 共享模式
下载PDF
论“不学《诗》无以言”的命题语境制约
12
作者 王列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70,共11页
当日常问学间道出的孔子“不学《诗》无以言”引申为一个必然判断的独立命题之后,就成为知识学而非经学抑或文学维度极其值得追问的知识事态。事态真相追问结果表明,这一具指命题的合法性与真值率不过在于,《诗》发生史与中华文明“语... 当日常问学间道出的孔子“不学《诗》无以言”引申为一个必然判断的独立命题之后,就成为知识学而非经学抑或文学维度极其值得追问的知识事态。事态真相追问结果表明,这一具指命题的合法性与真值率不过在于,《诗》发生史与中华文明“语言建基”“社会建基”和“道德建基”巅峰时域高度叠合,由此形成对个体和社会都有超强能量的历史语境制约。《诗》的外在“文本”与内在“本文”之所以凝结为当时凸显知识的杠杆以及延时经久的民族经典,是因为它既是这些建基的历史成果,又是建基得以延展持续的现实动能。但随着语境变迁,新的制约迫使命题真值率呈渐进衰减之势,必然知识命题也就演绎为或然知识命题。至于《诗》的后起经学兴盛与文学转向,则是中国思想文化史另当别论的复杂事态与异质界面,尽管彼此间往往问题交叉、议题纠缠乃至解题牴牾。所有这一切,都以《诗》乃中华民族“高不可及的范本”之一为存在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学《诗》无以言” 命题语境 知识向度 语言建基 社会建基 道德建基 言说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