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创新网络知识冗余及知识增量模型研究 |
施宏伟
李路丹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2
|
从知识增量的角度解读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 |
邹立君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3
|
从“知识增量”向“知识升质”:以法学研究为例 |
聂长建
李国强
|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
2012 |
4
|
|
4
|
2011-2021年我国教育学教材主要知识增量的学术梳理 |
李天凤
许金金
刘子榆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21 |
0 |
|
5
|
基于粒计算的增量式知识获取方法 |
张清华
幸禹可
周玉兰
|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6
|
知识产权对象中存量知识、增量知识的区分及其功能 |
王坤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7
|
基于决策熵的增量式知识获取算法 |
胡峰
周静奇
|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8
|
集群内知识转移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 |
杨蕙馨
李贞
|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9
|
知识、制度、利益:理解中国改革的三个维度 |
胡键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0
|
集群企业对转移知识的整合分析 |
杨蕙馨
李贞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1
|
从消费知识到知识再生:法律课堂教学互动的理念与价值分析 |
才凤敏
|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
2010 |
2
|
|
12
|
协同创新体系中医药类高校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及有效性评价 |
章莹
|
《中国药业》
CAS
|
2015 |
4
|
|
13
|
概念的生产:在理论与社会事实之间 |
熊易寒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法伦理学基本问题批判 |
宁洁
胡旭晟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5
|
法律史解释:一种理解法律哲学历史发展的方式——读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 |
姬小康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6
|
流动的法律——读《法律史解释》 |
叶晓川
李栋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
2012 |
2
|
|
17
|
近代法律史研究的新视界——里赞《晚清州县诉讼中的审断问题》读后 |
刘昕杰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8
|
《李景鹏文集》:对近30年中国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的独特解读 |
吴翰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9
|
如何解读近30年中国的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从《李景鹏文集》得到的启迪 |
吴翰
|
《学术探索》
CSSCI
|
2008 |
1
|
|
20
|
呼唤中国思想巨人之四(上) 生存性智慧:元社会科学与全球理性的双重变异转向 |
吴励生
|
《社会科学论坛》
|
201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