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现代组织的“学习型管理”生存方式
1
作者 刘伟琼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现代组织只有实现知识创新和共享的管理机制问题,才能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更好地生存。建立健全学习型组织是创设知识管理的关键。具有人本化、人性化的知识管理能够降低知识创新成本,迅速提升技术、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经济价值... 现代组织只有实现知识创新和共享的管理机制问题,才能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更好地生存。建立健全学习型组织是创设知识管理的关键。具有人本化、人性化的知识管理能够降低知识创新成本,迅速提升技术、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组织 知识生存 人本价值
下载PDF
我校大学生野外生存现状调查分析
2
作者 刘翔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2期125-126,共2页
为实现我校大学生通过野外生存活动能提高亲身参与实践对客观事物的变革的感知,获得直接经验,培养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师生间、生生间频繁、直接的接触和交流,来体现由教师单向传导的教学过程转为师生共同合作来引导学生获得... 为实现我校大学生通过野外生存活动能提高亲身参与实践对客观事物的变革的感知,获得直接经验,培养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师生间、生生间频繁、直接的接触和交流,来体现由教师单向传导的教学过程转为师生共同合作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校在校大学生野外生存知识现状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大学生对于野外生存的认知水平和参与水平均处于初级状态,参与野外生存活动增长野外生存知识有待于加强。针对我校大学生对野外生存知识的掌握现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为提高我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生存知识 调查分析 大学生
下载PDF
转型期知识分子困境产生的自身原因浅探
3
作者 俞庆浩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z1期141-143,共3页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的转型期。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陷入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生存困境。知识分子陷于这种生存困境,缘于其自身历史、文化上所存在的观念误区。知识分子应努力从历史的陈旧...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的转型期。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陷入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生存困境。知识分子陷于这种生存困境,缘于其自身历史、文化上所存在的观念误区。知识分子应努力从历史的陈旧观点及自我塑造的惰性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做一个有学术良心,有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的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 知识分子 生存困境 观念误区 行动意识 自我完善
下载PDF
知识的生存意义与高校德育课程改革 被引量:3
4
作者 白萍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86,共5页
倡导"理解"与"生成"的现代课程知识观转型,要求课程改革更多地关照知识与人的生存意义之间的联系,提升人的精神生命。据此,面对"知识灌输"与"人文化成"之间的矛盾,高校德育课程目标设定应由实... 倡导"理解"与"生成"的现代课程知识观转型,要求课程改革更多地关照知识与人的生存意义之间的联系,提升人的精神生命。据此,面对"知识灌输"与"人文化成"之间的矛盾,高校德育课程目标设定应由实体思维转向过程思维,促进大学生的意义世界生成;课程内容设计应以问题意识为中心,回归生活;课程实施应以理解为基础,变知识灌输为平等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知识 知识生存意义 高校德育课程
原文传递
暑假郊游注意事项
5
作者 阿盖 《环境教育》 2004年第6期36-37,共2页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又快放暑假了.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利用这个暑假.和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出去郊游?与大自然亲近亲近?或许你会说、到野外郊游太危险了,还不如呆在家里玩电脑,如果你这样想、就特错大错了,大自然是美丽而神奇的...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又快放暑假了.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利用这个暑假.和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出去郊游?与大自然亲近亲近?或许你会说、到野外郊游太危险了,还不如呆在家里玩电脑,如果你这样想、就特错大错了,大自然是美丽而神奇的,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野外生存的技巧.只要我们从现在起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学习野外生存知识,摸透大自然的“脾气”.大自然肯定会张开她热情的双臂,迎接我们走近她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实践与畅想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暑假 郊游 注意事项 野外生存知识 山体滑坡
下载PDF
跨国公司与全球人才竞争
6
作者 ErnstBaumann 张玲 《科技智囊》 2003年第2期55-55,共1页
持续的企业发展得益于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人才战略 生存知识 创造价值 企业文化 企业形象
下载PDF
Students' Withdrawal of Teacher's Deposited Knowledge in Teacher-Dominated Classroom Talk
7
作者 Yi-Huey Guo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3年第4期269-280,共12页
Prior studies on classroom discourse research often concluded that a teacher's contro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greatly affected his/her students' response to classroom talk. Students as academic novices are often e... Prior studies on classroom discourse research often concluded that a teacher's contro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greatly affected his/her students' response to classroom talk. Students as academic novices are often expected to accept the teacher's deposited knowledge for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traditional school contexts. Given little attention being paid to their withdrawal of teacher's deposited knowledge for use as meaning-negotiation, this study observes one academically-irrelevant curriculum context----one free and non-compulsory adult Chinese class offered by one local Taiwan Residents government to its foreign residents--to know whether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for responding to classroom talk is still affected much by the teacher's dominance of classroom talk. It employs Courtney Cazden's I-R-E (teacher-initiation, student-response, and teacher-evaluation) classroom talk model and Paulo Freire's banking education metaphor as theoretical frameworks to discuss the classroom power relations reflected on the students' withdrawal of the teacher's deposited knowledge. The findings show that when th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is not the instructional objective, the teacher's thematic control, affects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for responding more than his/her contro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It concludes that a classroom talk highlight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 activates their participation and allows the instructor to gain access to the students' knowledge, values,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room discourse research classroom power relations banking education teacher-dominated talk
下载PDF
战争的慢性消耗:抗战时期大后方知识人的病痛与死难 被引量:1
8
作者 严海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6-157,共12页
抗战时期大后方知识人饱受病痛折磨,甚至被病魔夺去生命,类似情形在时人的各种记录中颇为常见。战时物质生活条件艰苦,营养不良造成知识人的抵抗力下降;同时,为了谋取更多生活资源,知识人大多从事兼职,繁重的工作负担也严重损害了知识... 抗战时期大后方知识人饱受病痛折磨,甚至被病魔夺去生命,类似情形在时人的各种记录中颇为常见。战时物质生活条件艰苦,营养不良造成知识人的抵抗力下降;同时,为了谋取更多生活资源,知识人大多从事兼职,繁重的工作负担也严重损害了知识人的身体健康,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侵袭。战时恶劣的卫生医疗条件也是造成知识人患病甚至病亡的重要原因。战时大后方知识人的病痛和死难反映的是战争条件下极端的生存状态,从中可以体认到战争对于人基本生存权利的损害,以及战争的慢性消耗对受害者非直面的侵害,其普遍性及严重性不应被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战争苦难 战争慢性消耗 大后方社会 知识生存
原文传递
知本家风暴席卷而来
9
作者 王赵鹏 丁路平 《江苏统战》 2000年第2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知本家 知识经济 知识生存 人才运营
原文传递
盐面来的知本家风暴
10
作者 海云 《知识窗(教师版)》 2000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知本家 知识分子 高科技 金融资本 知识生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