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与协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跨学科建构
1
作者 柯坚 李章鸿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5-15,141,共12页
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系统必须予以回答、予以回应的重大问题、前沿问题。环境与环境问题的话语生成和社会建构,既来源于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所遭受的来自自然环境的现实困扰和感性认知,更是通过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 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系统必须予以回答、予以回应的重大问题、前沿问题。环境与环境问题的话语生成和社会建构,既来源于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所遭受的来自自然环境的现实困扰和感性认知,更是通过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化及跨学科交叉的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得以建构。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以及国家环境保护实践的主体性,决定了基于国家和民族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主性之必然。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在初始发展阶段,并未能够真正地深植到中国的实践土壤。建构中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立足中国场域、面向中国实践,推进自主理论建构和知识创新。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学科之间存在着学科知识封闭、学科交叉不足的问题,学科之间尚未真正形成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和学科交叉的有效机制。推动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自主协同知识体系的建构,是我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化发展及其跨学科知识生产机制创新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知识体系 知识自主性 知识协同性 跨学科
下载PDF
中国民法学自主性知识体系构建的方法论 被引量:5
2
作者 许中缘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9,共12页
中国民法学自主性知识体系是以中国民事司法实践为基础而建立的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时代特色、实践特色。民法典的颁布,并不意味着建立自主性知识体系这一任务的完成。在传统民法强大的价值导向下,如果不遵循民法方法论的警醒与自觉,则... 中国民法学自主性知识体系是以中国民事司法实践为基础而建立的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时代特色、实践特色。民法典的颁布,并不意味着建立自主性知识体系这一任务的完成。在传统民法强大的价值导向下,如果不遵循民法方法论的警醒与自觉,则会在既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遗憾的是,现有民法方法论的司法论以及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继受主义并没有实现这一转变。基于民法典的结构主义与转变的社会现实的需求,亟需构建功能主义释意模式。功能主义释意模式满足了民法典法教义学的需求,也实现了规范主义与现代化改革的融洽,理应成为建构中国民法自主性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只有实现中国民法方法论的自主,才能实现中国民法的自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性知识体系 民法教义学 功能主义释意模式
下载PDF
世代概念建构的全球性与民族性——以Z世代流行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峰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50,共9页
世代是青年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Z世代概念的流行受全球化情境、互动性关系、语义性效用、延续性依赖的影响,其价值内核是被资本逻辑裹挟的概念,其传统根脉是扎根于西方文化历史逻辑的概念,其效用维度是被各取所需的多元、模糊、流变的... 世代是青年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Z世代概念的流行受全球化情境、互动性关系、语义性效用、延续性依赖的影响,其价值内核是被资本逻辑裹挟的概念,其传统根脉是扎根于西方文化历史逻辑的概念,其效用维度是被各取所需的多元、模糊、流变的概念。世代概念建构既具有全球性规律,又受到民族性制约,并受到民族性价值规范、民族性时间观念、民族性认知范式的深刻影响。构建中国自主性世代概念体系须坚持破立并举,坚守人民性立场,创新建构方法,鼓励学术想象力,拓展构型美学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建构 全球性 民族性 自主性知识 Z世代
下载PDF
论曾繁仁生态美学话语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友峰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26-39,120,共15页
曾繁仁先生建构的生态美学知识话语体系形成了“生态存在论美学”“生生美学”与“生态美育”三位一体的格局,成为当前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实现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建构自主性知识体系的重要范本,凸显了曾繁仁... 曾繁仁先生建构的生态美学知识话语体系形成了“生态存在论美学”“生生美学”与“生态美育”三位一体的格局,成为当前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实现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建构自主性知识体系的重要范本,凸显了曾繁仁先生关注中国问题、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生态存在论美学”是在中西理论资源互释与会通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态美学当代形态,以改善非美的存在状态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生态世界观对现代性进行批判与反思,既是对中国当代美学尤其是实践美学的超越与重建,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创新性发展。“生生美学”深入考察了中国传统艺术范畴中的生生审美意蕴,实现了对生态存在论美学传统形态的知识拓展;它是曾繁仁先生站在文化自信的立场上对中国古典生态审美智慧的系统诠释,也是对黑格尔“美学之问”的有力回应。“生态审美教育”是在曾繁仁先生早期美育思想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更为具体化、可操作化的美育形态。生态美育与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作为面向人的生存问题的一体两面,弥补了生态美学理论与实践相断裂的缺憾,为生态美学介入现实生活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性知识体系 生态存在论 生态美学 生生美学 生态美育 曾繁仁
下载PDF
民法教义学视角下功能主义释意的范式
5
作者 许中缘 《法学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6,191,共13页
民法典法律规范并不是实定法秩序的全部。法律规范实施的法律效果、价值判断与非正式法律规范组成了应然法秩序的组成内容。法学方法论需要实现实定法秩序向应然法秩序的统一。功能主义释意模式是实定法秩序趋同应然法秩序的桥梁,是克... 民法典法律规范并不是实定法秩序的全部。法律规范实施的法律效果、价值判断与非正式法律规范组成了应然法秩序的组成内容。法学方法论需要实现实定法秩序向应然法秩序的统一。功能主义释意模式是实定法秩序趋同应然法秩序的桥梁,是克服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局限的解释范式。功能主义释意把无所把握的目的解释融入到法律之中,使得目的解释客观化并具有可接受性。功能主义释意将非正式法律规范的政策与情理融入法律,实现法律规范的合社会性。功能主义释意作为法学方法论的一场革命,能够推动中国民法教义学的建立,进而推动中国民法学自主性知识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释意 民法方法论 民法教义学 中国民法学自主性知识体系
原文传递
历史政治学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杨光斌 释启鹏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0,M0002,共12页
历史政治学的提出引发了中国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研究路径的历史政治学不但具有客观的分析主义特征,而且和其它政治理论的研究路径一样,还具有鲜明的功能主义特征。历史政治学首先回答了政治理论的知识来源问题,从而为建... 历史政治学的提出引发了中国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研究路径的历史政治学不但具有客观的分析主义特征,而且和其它政治理论的研究路径一样,还具有鲜明的功能主义特征。历史政治学首先回答了政治理论的知识来源问题,从而为建构中国自主性政治学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基于政治学取向的政治史研究有助于避免因“文化转向”而导致的历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这意味着历史政治学研究既追求“真相”也关怀“真理”。历史政治学的知识功能自然有其政治实践价值,那就是为治国理政提供历史解释与现实论述,并为认识合法性政治提供一套不同于理性人假设的历时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政治学 自主性知识体系 求善治 合法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