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时期小说中知青形象的演变成因
1
作者 王蕾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8-31,共4页
知青形象是中国当代文学特有的文学形象,在新时期小说人物画廊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小说创作主体对知青群体情感认识的差异,叙事视角的变换,社会政治语境的变迁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取向等因素,知青形象随社会演进而演变。
关键词 知青形象 视角 社会演进 演变
下载PDF
儿童视角与知青形象的颠覆——农民代言人的知青小说书写策略
2
作者 刘可可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3-75,共3页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一些作家发表了代表农民声音的"知青小说",呈现了与以往知青小说极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风格特点。这种农民代言人的知青小说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儿童视角的书写策略,不仅展示了较为独特的表述方式,更为重...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一些作家发表了代表农民声音的"知青小说",呈现了与以往知青小说极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风格特点。这种农民代言人的知青小说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儿童视角的书写策略,不仅展示了较为独特的表述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以此为手段,完全颠覆了新时期主流知青小说所树立起来的价值系统和知青形象,有利于展示历史与文学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代言人 知青形象 儿童视角 颠覆
下载PDF
论知青文学中的知青形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灵英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25-33,共9页
知青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知青形象的塑造是研究知青文学,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可回避的课题。知青文学中的另类书写是新时期知青文学与之前主流知青文学的最大不同,另类书写包括了知青返城后身份认知焦虑的... 知青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知青形象的塑造是研究知青文学,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可回避的课题。知青文学中的另类书写是新时期知青文学与之前主流知青文学的最大不同,另类书写包括了知青返城后身份认知焦虑的精神困顿、知青文学关注对象从知青到农民的转移、知青形象从受害者到破坏者的转变。之前知青文学包括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官方和地下两种形态的知青文学。新时期与之前的知青文学界共同构成了知青文学的大致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形象 知青文学 人性 文化大革命
下载PDF
他们曾年轻——《鱼挂到臭,猫叫到瘦》知青形象重塑中的青春意识
4
作者 吴尧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第4期135-142,共8页
《鱼挂到臭,猫叫到瘦》通过纯净自然的叙事,卸下了多年来历史与文学叙事赋予知青的过多附加属性,重新还原了知青形象塑造中"知识青年"的原初含义,将关注点着重落在知青所具备初具规模的理性,及其扑面而来的青春意识。小说无... 《鱼挂到臭,猫叫到瘦》通过纯净自然的叙事,卸下了多年来历史与文学叙事赋予知青的过多附加属性,重新还原了知青形象塑造中"知识青年"的原初含义,将关注点着重落在知青所具备初具规模的理性,及其扑面而来的青春意识。小说无意识地完成了对知青形象的还原与重塑,使得穿越历史迷雾、在生活废墟中屹立不倒的知青形象重新被历史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形象 人之子 青春意识
下载PDF
新时代以来电视剧中知青形象成长叙事新变
5
作者 武瑶 刘晓东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46,共5页
新时代以来,电视剧对于知青形象的塑造,在尊重和正视历史的前提下,通过构建个体成长与历史进程的可调和关系,置换了以往知青形象塑造中着力于苦难描写或政治反思的单一样态,更加注重知青群体踏实奋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形态的描写,以客观... 新时代以来,电视剧对于知青形象的塑造,在尊重和正视历史的前提下,通过构建个体成长与历史进程的可调和关系,置换了以往知青形象塑造中着力于苦难描写或政治反思的单一样态,更加注重知青群体踏实奋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形态的描写,以客观视角着力描摹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中的交集,进而更新了这类艺术形象成长叙事的美学语法和内容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形象 成长叙事 青春寓言 美学形态
原文传递
梁晓声笔下的“知青英雄”形象及存在因素析
6
作者 石金焕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年第12期76-79,共4页
对"知青英雄"形象的塑造纵贯梁晓声知青文学创作的整个历程,对这一形象的偏爱体现了作家内在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情结。而这一形象在文坛的经久不衰也与读者的接受有很大关系。"知青英雄"形象的塑造是对知青一代&q... 对"知青英雄"形象的塑造纵贯梁晓声知青文学创作的整个历程,对这一形象的偏爱体现了作家内在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情结。而这一形象在文坛的经久不衰也与读者的接受有很大关系。"知青英雄"形象的塑造是对知青一代"青春岁月"的文学观照,是对历史记忆的人文关怀,而其形象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诠释,同时也是对后人的精神洗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英雄形象 英雄主义情结 读者接受
下载PDF
记忆的选择与形象的再造——试论20世纪80年代的知青电影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金娜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2-185,共4页
80年代的知青电影通过个人化的选择与演绎知青一代共同的悲壮历史所构造出来的知青英雄显然已经褪去了革命先烈故事中宏大叙事的色彩,实现了从集体性形象向个体化形象的复归,并在复归的叙事过程中于坚守者的知青形象之上建构了足以超越&... 80年代的知青电影通过个人化的选择与演绎知青一代共同的悲壮历史所构造出来的知青英雄显然已经褪去了革命先烈故事中宏大叙事的色彩,实现了从集体性形象向个体化形象的复归,并在复归的叙事过程中于坚守者的知青形象之上建构了足以超越"知青时代"的知青精神,完成了80年代对卷入上山下乡运动之中的青年一代的银幕祭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80年代 知青电影 个体记忆 知青形象
原文传递
主持人语:梁晓声创作中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张力问题
8
作者 李玲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共1页
上世纪八十年代,梁晓声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系列小说成为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他2019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人世间》则把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关... 上世纪八十年代,梁晓声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系列小说成为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他2019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人世间》则把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关系问题是梁晓声创作评价的核心问题。评论界的分歧在于,梁晓声塑造知青形象乃至书写某一段苦难历史时所建构出的崇高生命境界,到底是人性之善美还是人性之愚昧,又是否是粉饰了现实、掩盖了苦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知青文学 梁晓声 系列小说 知青形象 生命境界 创作评价 中国的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我的初恋
9
作者 梁晓声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19年第12期44-46,共3页
我的初恋发生在北大荒一许多读者总以为我小说中的某个女性有我恋人的影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她们仅是一些经过文学加工的知青形象而已,是很理想化了的女性、她们的存在,只证明作为一个男人,我喜爱温柔、善良、性格内向、情感纯真的女性.
关键词 性格内向 知青形象 初恋 北大荒 纯真 理想化 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