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8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指畸形患者术前歧视感知度与矫形术后应对方式的关系
1
作者 王敏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22-124,共3页
目的分析多指畸形患者术前歧视感知度与矫形术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临床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商丘市立医院2018-10—2022-10拟行矫形术的70例多指畸形患者,通过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并比较患者的基线资... 目的分析多指畸形患者术前歧视感知度与矫形术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临床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商丘市立医院2018-10—2022-10拟行矫形术的70例多指畸形患者,通过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并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自我感知歧视感量表(PSQ)评估患者术前的歧视感知度,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患者矫形术后的应对方式。根据MCMQ结果分为积极应对组和消极应对组,分析基线资料及术前歧视感知度与术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70例患者不友好行为得分为(11.23±2.17)分、困惑/凝视行为得分为(19.07±3.07)分、敌意行为得分为(8.46±1.45)分、PSQ总分为(38.76±5.36)分。经MCMQ评估,积极应对组42例(60.00%),消极应对组28例(40%)。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区、Wassel分类、费用缴纳方式、家庭月总收入,以及父母学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家庭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结果显示,多指畸形患者术前歧视感知度与矫形术后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P<0.05)。结论术前歧视感知度与多指畸形患者术后应对方式具有相关性,患者术前歧视感知度越高,术后越倾向于消极应对。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引导患者术后积极面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畸形 矫形术 歧视感知度 应对方式 家庭类型
下载PDF
可调节角度式翻身枕应用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康复中的价值探讨
2
作者 谭露 谭家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73-0176,共4页
对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康复过程中可调节角度式翻身枕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 在研究中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脊柱侧凸矫形术的4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观察对象... 对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康复过程中可调节角度式翻身枕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 在研究中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脊柱侧凸矫形术的4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观察对象行分两组操作,对照组、观察组各包含患者20例,前者术后康复过程中使用传统斜型翻身枕,后者术后康复中使用可调节角度式翻身枕,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首日使用翻身枕24h的有效卧位率为91.25%(219/2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33%(92/240);观察组对所使用翻身枕的接受度、灵活度、舒适度、安全度和总体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72h内平均翻身次数更少、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 可调节角度式翻身枕的应用能有效提升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卧位的有效率,帮助患者提升舒适度、减少翻身次数、缓解疼痛,患者亦对可调节角度式翻身枕的应用及效果表示接受和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节角度式翻身枕 斜型翻身枕 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矫形术 术后康复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成人脊柱侧后凸畸形后路矫形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少强 陈伟 +2 位作者 吴彬彬 廖忠 梁珪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27-1130,共4页
脊柱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symptomatic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可导致术后神经功能恶化,是脊柱术后少见但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1%~1.0%[1~6]。脊柱术后SSEH的发生与高龄、长节段手术、术中失血量大... 脊柱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symptomatic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可导致术后神经功能恶化,是脊柱术后少见但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1%~1.0%[1~6]。脊柱术后SSEH的发生与高龄、长节段手术、术中失血量大等因素有关[4、7、8],而成人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常合并上述这些危险因素。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分析,总结脊柱术后SSEH的原因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后凸畸形 硬膜外血肿 矫形术后 症状性 成人 脊柱术后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休门氏病矫形术后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及预防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学光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8-341,共4页
休门氏病(Scheuermann’s disease)又称休门氏后凸畸形.是由于椎体楔形变导致的脊柱后凸畸形。也是青少年结构性胸椎/胸腰椎后凸畸形最常见的病因。多在10岁左右发病.男性多于女性.随着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加快而逐渐出现典型的临床... 休门氏病(Scheuermann’s disease)又称休门氏后凸畸形.是由于椎体楔形变导致的脊柱后凸畸形。也是青少年结构性胸椎/胸腰椎后凸畸形最常见的病因。多在10岁左右发病.男性多于女性.随着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加快而逐渐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常由于老师、家长的忽视或认识不足而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畸形 休门氏病 危险因素 矫形术后 交界性 胸腰椎后凸畸形 预防 椎体楔形变
下载PDF
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矫形术后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史国萍 朱洪英 张萍 《中医正骨》 2008年第10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康复护理 矫形术后 患儿 颈部先天性畸形 手术治疗 胸锁乳突肌 颈部血肿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术后冠状面失代偿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丁旗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3-426,共4页
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重建脊柱的平衡和维持脊柱的稳定。近年来,随着各种矫形技术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手术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矫形术后失代偿(decompensation)的... 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重建脊柱的平衡和维持脊柱的稳定。近年来,随着各种矫形技术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手术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矫形术后失代偿(decompensation)的发生率仍然较高,术后失代偿可以发生在冠状面、矢状面或水平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策略等进行了探讨。笔者就冠状面失代偿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矫形术后 失代偿 冠状面 三维 脊柱侧凸矫形 手术治疗 矫形技术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治疗脊柱矫形术后血虚发热14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仁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5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辨证加减治疗脊柱矫形术后血虚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脊柱矫形术后血虚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对照组1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分别予以内服当归补血汤加减和常规治疗方法,1疗程(7天)结束后,观察两组临...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辨证加减治疗脊柱矫形术后血虚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脊柱矫形术后血虚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对照组1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分别予以内服当归补血汤加减和常规治疗方法,1疗程(7天)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等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脊柱矫形术后血虚发热的总有效率为9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且治疗组在主、次症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矫形术后常见血虚发热应用当归补血汤中医辨证加减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矫形术后 血虚发热 当归补血汤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脊柱侧凸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畸形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静杰 赵永飞 李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38-640,共3页
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目的是矫正畸形、重建躯干平衡.而这种平衡决不仅仅是冠状面的平衡,从术后的远期效果来看,矢状面平衡的意义重大。而矢状面上以往探讨的焦点多集中在融合区域远端运动节段的功能。随着第三代后路矫形器械的发展及... 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目的是矫正畸形、重建躯干平衡.而这种平衡决不仅仅是冠状面的平衡,从术后的远期效果来看,矢状面平衡的意义重大。而矢状面上以往探讨的焦点多集中在融合区域远端运动节段的功能。随着第三代后路矫形器械的发展及为了更大程度地保留脊柱的运动节段,越来越多地采取选择性后路节段性融合的手术策略,但术后融合节段近端交界性后凸畸形(proximal iunctional kyphosis,PJK)的发生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后凸畸形 矫形术后 交界性 近端 躯干平衡 节段性 矫正畸形
下载PDF
腰椎侧弯矫形术后的医疗纠纷分析
9
作者 夏晴 高东 范利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1年第10期77-78,共2页
刘某,女性,54岁。2008年4月2日,刘某因腰痛至某市人民医院就诊,医院对其诊断为"老年性腰椎侧弯",并予行腰椎侧弯矫正手术等治疗,1年后又予行内固定取出术。刘某认为手术后的症状较术前加重,并认为经治医院在对其进行的诊疗过程中存在... 刘某,女性,54岁。2008年4月2日,刘某因腰痛至某市人民医院就诊,医院对其诊断为"老年性腰椎侧弯",并予行腰椎侧弯矫正手术等治疗,1年后又予行内固定取出术。刘某认为手术后的症状较术前加重,并认为经治医院在对其进行的诊疗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遂诉至法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侧弯 医疗过错 纠纷分析 矫形术后 医院就诊 内固定取出术 矫正手术 诊疗过程
下载PDF
先天性脊柱侧弯矫形术后的康复护理
10
作者 李卫平 晋姬 王启松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7期224-225,共2页
脊柱侧弯多数为特发性侧弯,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不仅有体态畸形,腰背痛,行动不便,心理负担重,更重要是影响其心肺功能。因此,手术矫形对本病具有重要意义,而做好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自200... 脊柱侧弯多数为特发性侧弯,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不仅有体态畸形,腰背痛,行动不便,心理负担重,更重要是影响其心肺功能。因此,手术矫形对本病具有重要意义,而做好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自2004—2011年,我科收治先天性脊柱侧弯1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弯 康复护理 矫形术后 特发性脊柱侧弯 手术矫形 体态畸形 心理负担 心肺功能
下载PDF
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恶心呕吐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贺秋兰 刘卫锋 +4 位作者 舒海华 杨军林 魏明 刘宽智 黄文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5,共5页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恶心呕吐(PONV)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全身麻醉下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进行围术期变量的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恶心呕吐(PONV)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全身麻醉下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进行围术期变量的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24 h内发生PONV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计算危险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回顾检索收集到215患者,共有199例患者符合标准,其中45例发生PONV(发生率2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中低平均动脉压(LMAP)、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Hb)大、术中低体温(LT)和使用吗啡或芬太尼术后镇痛(M/FPA)是脊柱侧弯矫形患者发生PONV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为P=1/[1+exp(-0.42×LMAP+0.087×△Hb+2.263×LT-3.069×M/FPA+20.829)]。ROC曲线的AUCsyn为0.969±0.011,且AUCsyn>AUC△Hb>AUCMAP>AUCLT>AUCM/FPA。【结论】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平均动脉压过低、Hb丢失、体温偏低使患者容易发生PONV,使用强阿片类药物行术后镇痛增高PONV的风险。PONV的预测模型为P=1/[1+exp(-0.42×LMAP+0.087×△Hb+2.263×LT-3.069×M/FPA+20.829)]。综合危险因素的预测性能优于单一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脊柱侧弯矫形术 危险因素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贺秋兰 叶芳 +7 位作者 舒海华 李梅娜 刘卫锋 李桥波 杨军林 黄紫房 徐康清 黄文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3-679,共7页
目的:分析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respiratory complication, RC)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一院2006年7月-2011年12月行后路矫形术的脊柱侧凸患者共306例,其中男98例,女208... 目的:分析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respiratory complication, RC)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一院2006年7月-2011年12月行后路矫形术的脊柱侧凸患者共306例,其中男98例,女208例,年龄6~35岁,平均16.3±5.8岁。记录患者术前相关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主胸弯程度(主胸弯Cobb角)、病程、肺功能、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等;术中变量,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切皮至缝皮结束)、麻醉时间(诱导至停止麻醉)、带气管导管时间、是否全凭静脉麻醉、输入液体的晶胶比、最低收缩压、血红蛋白(Hb)丢失量、体温、气道峰压、椎弓根螺钉数、融合节段数及应用甲强龙情况等;术后变量,包括术后血制品输入、镇痛方式、镇痛药物选择、术后进ICU、术后谵妄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发生术后RC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58例(19.0%)患者术后发生RC。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程、术前主胸弯Cobb角、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术前肺功能、手术方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带气管导管时间、术中输液晶胶比、失血量、椎弓根螺钉数、融合节段数、全凭静脉麻醉、大剂量甲强龙、术后谵妄、术后进ICU、镇痛方式等因素对术后RC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麻醉时间(x1)、全凭静脉麻醉(X2)、主胸弯Cobb角(X3)、融合节段数(X4)、术后谵妄(X5)和手术失血量(X6)是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发生RC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元回归模型为P=1/[1+exp(0.020X1—1.407X2—0.060X3+0.574X4+4.023X5+0.087X6—8.742)1。结论:术前主胸弯Cobb角大、手术融合节段数多、术中失血量大及术后出现谵妄的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术后容易发生RC,麻醉时间长、使用全凭静脉麻醉可能增加术后RC的风险,应加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脊柱侧凸矫形术 呼吸系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脊柱侧凸矫形术后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佩蓉 马宇 熊源长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纳对脊柱侧凸矫形术后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P、C两组.脊柱矫形内固定完成后,P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或0.8 mg/kg,C组静注生理盐水2 ml.术毕均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记...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纳对脊柱侧凸矫形术后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P、C两组.脊柱矫形内固定完成后,P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或0.8 mg/kg,C组静注生理盐水2 ml.术毕均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记录术后2、6、12、24和48 h的VAS评分和PCA按压总次数、有效次数,术后12、24和48 h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P组术后2、6、12和24 hVAS评分、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次数及术后12、24和48 h芬太尼用量均少于C组(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可增强芬太尼镇痛效果,减少芬太尼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芬太尼 术后镇痛 效果 脊柱侧凸矫形术
下载PDF
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两种引流方式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亮 宋跃明 +5 位作者 曾建成 刘立岷 刘浩 李涛 龚全 裴福兴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术后皮下引流与肌层下引流情况,比较两种引流方式的效果。方法:2005年2月~2007年9月在我院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89例,其中放置皮下引流组(A组)42例,放置肌层... 目的:观察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术后皮下引流与肌层下引流情况,比较两种引流方式的效果。方法:2005年2月~2007年9月在我院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89例,其中放置皮下引流组(A组)42例,放置肌层下引流组(B组)47例。收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术前侧凸分型与主弯Cobb角、术中资料(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自体血同输量、输异体红细胞悬液及术中融合节段)、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发热时间与72h体温峰值、术后置管时间及出院时切口愈合等级,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主弯Cobb角、主要侧凸类型比例和术中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平均引流量为26.67±26.61ml(0~90m1),平均输血量为红细胞悬液0.76±1.34U(0~5U),平均发热天数为2.14±1.39d(0~6d),72h体温峰值为37.95±0.53℃(37.3~39-3℃),平均置管时间为1.86±0.36d(1~2d);术后B组平均引流量为1343.13±555.41ml(700~2350ml),平均输血量为红细胞悬液2.44±2.00U(0~5.5U),平均发热灭数为1.75±1.24d(0~4d),72h体温峰值为37.82±0.44℃(37.3~38.7℃),平均置管时间为5.13±1.20d(3~7d)。两组术后切口引流量、置管时间及术后输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发热天数、72h体温峰值及切口愈合等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放置皮下引流与肌层下引流相比.前者能够减少术后切口引流量、置管时间及术后输血量,同时未增加切口感染率,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皮下引流 肌层下引流 后路矫形术
下载PDF
脊柱畸形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天昊 赵永飞 王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1,共5页
脊柱畸形矫形手术通过矫正矢状面和冠状面的畸形并进行长节段固定融合以重建躯干的平衡。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是发生在脊柱侧凸或后凸畸形矫形术后的一种特定的影像学表现,通常因手术近端内固定交界区... 脊柱畸形矫形手术通过矫正矢状面和冠状面的畸形并进行长节段固定融合以重建躯干的平衡。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是发生在脊柱侧凸或后凸畸形矫形术后的一种特定的影像学表现,通常因手术近端内固定交界区的应力改变引起[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 脊柱畸形矫形术 后凸 交界性 翻修手术 内固定 脊柱侧凸 proximal 过矫 交界区
下载PDF
成人脊柱畸形矫形术后力学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防范 被引量:6
16
作者 钱邦平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1-483,共3页
成人脊柱畸形(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可引起疼痛、功能受限甚至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叫脊柱矫形手术能够满意地重建脊柱序列,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围手术期并发症仍然困扰着外科医师,文献报道ASD术后并发症高达74%,其... 成人脊柱畸形(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可引起疼痛、功能受限甚至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叫脊柱矫形手术能够满意地重建脊柱序列,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围手术期并发症仍然困扰着外科医师,文献报道ASD术后并发症高达74%,其中,约28%的患者需行翻修手术口,给患者及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正确认识这些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降低翻修率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并发症 脊柱畸形 危险因素 成人 矫形术 力学 脊柱矫形手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减轻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术后疼痛的效果 被引量:14
17
作者 羊海琴 高春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4期12-13,45,共3页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疗法(cognitive-behavior intervention,CBI)对脊柱侧弯矫形术后青少年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按入组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20例),双号设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常...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疗法(cognitive-behavior intervention,CBI)对脊柱侧弯矫形术后青少年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按入组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20例),双号设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常规的同时增加CBI治疗。术后第2、4天使用视觉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测量其疼痛程度。结果术后第4天VAS评分较第2天的评分各组均有明显降低。术后第2天,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术后,对患者进行认知重组干预和教导患者疼痛应对技巧,能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疼痛 青少年 脊柱侧弯矫形术
下载PDF
马蹄足畸形矫形术后复发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国平 杜靖远 +1 位作者 罗怀灿 陈汝轻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478-479,共2页
我们在治疗马蹄足畸形时发现,有些矫形治疗不满意的病例术后仍呈跟腱挛缩步态,经再次手术治疗得到满意矫正,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92例马蹄足病例中,19人经当地医院初次手术后仍呈跟腱挛缩步态。病人年龄5~32岁,平均年龄24岁,男12例,... 我们在治疗马蹄足畸形时发现,有些矫形治疗不满意的病例术后仍呈跟腱挛缩步态,经再次手术治疗得到满意矫正,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92例马蹄足病例中,19人经当地医院初次手术后仍呈跟腱挛缩步态。病人年龄5~32岁,平均年龄24岁,男12例,女7例。2例为单纯痉挛性马蹄足,8例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初次术后畸形有所改善,但足背伸0°。4例痉挛性马蹄足合并膝屈曲挛缩,行了股骨髁上后倾截骨和跟腱延长术,并用长腿管型石膏固定下肢于伸膝及足中立位,术后轻度跟腱挛缩步态。1例合并仰趾足行了跟腱延长术后畸形仍明显,足底前部皮肤磨出了溃疡。4例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虽行了跟腱切断术,但足跟内侧软组织挛缩仍明显,足跟内翻影响了足背伸,导致畸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足畸形 复发 矫形术 手术后
下载PDF
脊柱侧凸矫形术后的曲轴现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洪正华 沈建雄 邱贵兴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1205-1207,共3页
关键词 脊柱侧凸 矫形术 曲轴现象
下载PDF
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术后呕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菡 张和 +2 位作者 马正良 陈正香 葛卫红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究全麻下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青少年患者发生术后呕吐的危险因素,为术后呕吐管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在全麻下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青少年患者,记录术后24 h内呕吐的出现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探究全麻下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青少年患者发生术后呕吐的危险因素,为术后呕吐管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在全麻下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青少年患者,记录术后24 h内呕吐的出现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危险因素。另外,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来排除混杂因素来评估预防性应用镇吐药物的有效性。结果:共纳入了235例青少年患者,其中79例患者出现呕吐,其发生率为33.6%。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晕动病史或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史、术后使用芬太尼是术后呕吐(postoperative vomiting,POV)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镇吐药物的患者POV发生率低于未使用预防性镇吐药物的患者(P<0.01)。结论:有晕动病史或PONV史和术后应用阿片类药物是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术后呕吐的危险因素,预防性应用地塞米松和(或)昂丹司琼可以降低发生术后呕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呕吐 脊柱侧弯矫形术 危险因素 青少年患者 预防性镇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