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合的矫治时机和矫治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林新平 刘进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本文探讨了锁的矫治时机和矫治方法,提出了锁应在固定矫治技术矫治其它错过程中的调整时机加以矫治,如第一期打开咬合或第二期调整磨牙关系时。根据固定矫治技术的诸多特点和矫正技巧。
关键词 锁He 矫治时机 矫治
下载PDF
矫治时机对恒牙期口呼吸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正畸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姚霜 刘晓君 +3 位作者 杨霜 杨苹 徐青 王冰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恒牙初期和恒牙晚期口呼吸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治时机。方法对12例恒牙初期和14例恒牙晚期口呼吸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儿,均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技术进行矫治,用图像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作治疗前后X... 目的探讨恒牙初期和恒牙晚期口呼吸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治时机。方法对12例恒牙初期和14例恒牙晚期口呼吸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儿,均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技术进行矫治,用图像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结果恒牙初期组治疗完成后的SNB、Y-axis、SN-MP和FH-MP等测量值,分别减小了2.88°、1.74°、1.48°和2.23°,而S-Go增加了3.21 mm,与恒牙晚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恒牙晚期患儿治疗后上切牙倾斜度明显减小,其变化大于恒牙初期组患者(P<0.05)。结论恒牙初期进行治疗更有利于垂直向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呼吸 安氏Ⅱ^1类错[牙合] 正畸治疗 矫治时机
下载PDF
错畸形矫治时机的探讨
3
作者 李渠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80-280,共1页
目的 :通过对已完成正畸治疗的临床病例分析 ,探讨错畸形病例的最佳矫治时机。方法 :选择 6 4例临床已完成矫治的错畸形病例进行分析比较 ,在其中选择 32例仅有第二乳磨牙未替换 (以下简称准恒牙列期 )开始矫治的患者作为实验组 ,... 目的 :通过对已完成正畸治疗的临床病例分析 ,探讨错畸形病例的最佳矫治时机。方法 :选择 6 4例临床已完成矫治的错畸形病例进行分析比较 ,在其中选择 32例仅有第二乳磨牙未替换 (以下简称准恒牙列期 )开始矫治的患者作为实验组 ,余下的 32例在恒牙列期实施矫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 ,通过拔牙率[1] 疗程、强支抗使用率三个方面 ,进行分析 ,比较有何差异。结果 :实验组拔牙率为 2 5 % ,对照组为 37.5 % ;平均疗程实验组为 16个月 ,对照组为 15月 ;实验组强支抗使用率为 6 .2 5 % ,对照组为 12 5 %。结论 :错畸形的矫治选择在准恒牙列期较在恒牙列期有一定的优势 ,降低了拔牙率和强支抗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时机 准恒牙列期
下载PDF
不同矫治时机对Fr(a)nkel Ⅲ型矫治器矫治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吉丹 鲁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矫治时机对Fr(a)nkel Ⅲ型矫治器矫治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31)为替牙晚期治疗组,观察组(n=31)为替牙早期治... 目的:探究不同矫治时机对Fr(a)nkel Ⅲ型矫治器矫治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31)为替牙晚期治疗组,观察组(n=31)为替牙早期治疗组。观察两组疗效指标(SNA、SNB、ANB、NP-FH、NA-PA、UI-SN、MP-SN、L1-MP、Y-aix)、治疗效果(良好、一般、差)和咀嚼效率百分比。结果:在疗效指标上,治疗后,观察组SNB、L1-MP显著减少(t=3.545、6.446,P<0.05),ANB、NA-PA、UI-SN、MP-SN显著增加(t=8.241、3.806、6.203、3.916,P<0.05);对照组仅UI-SN由(105.14±3.27)°增加为(115.00±6.82)°、L1-MP由(90.73±5.6)°减少为(85.24±4.84)°。治疗后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在SNB、ANB、NA-PA、MPSN、UI-SN、L1-MP上与对照组差异显著(t=5.665、7.721、5.574、3.378、3.121、3.513,P<0.05);在治疗效果上,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4.19%,对照组仅为45.16%,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5.429,P<00.05);在咀嚼效率百分比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3.035,P<00.05)。结论:对于儿童Ⅲ类错牙合的治疗,选择早期治疗有助于儿童错牙合的缓解和改善,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矫治时机 FR-Ⅲ型矫治 颌骨 替牙期
下载PDF
前牙反的矫治时机及原则
5
作者 程似锦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1998年第5期39-39,共1页
前牙反牙合的矫治时机及原则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116021)程似锦前牙反牙合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它不仅有碍于颜面的美观,更重要的是影响咀嚼功能和颜面的生长发育。一般认为随儿童年龄的增长畸形会愈来愈重。因此及时的... 前牙反牙合的矫治时机及原则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116021)程似锦前牙反牙合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它不仅有碍于颜面的美观,更重要的是影响咀嚼功能和颜面的生长发育。一般认为随儿童年龄的增长畸形会愈来愈重。因此及时的进行矫治是非常重要的。1乳前牙反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时机 反牙合 反 乳前牙 替牙期 功能性矫正器 上颌骨发育不足 上颌前方牵引 Ⅲ类颌间牵引 软组织侧貌
原文传递
简析前牙反合的矫治时机
6
作者 莫均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12-12,14,共2页
前牙反合为临床常见错颌畸形,多见于儿童乳牙时期,表现出咬合时前牙呈现反覆合状态,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发展成严重骨性错合,不仅影响患儿外表形象,同时可影响其心理健康发育能力,因此需尽早实施矫正治疗。但目前在具体矫治时机中仍存在争... 前牙反合为临床常见错颌畸形,多见于儿童乳牙时期,表现出咬合时前牙呈现反覆合状态,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发展成严重骨性错合,不仅影响患儿外表形象,同时可影响其心理健康发育能力,因此需尽早实施矫正治疗。但目前在具体矫治时机中仍存在争议。本文对前牙反合流行病学、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矫治办法及矫治时机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反合 早期矫治 矫治时机
下载PDF
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的病因分析及矫治 被引量:4
7
作者 朱红 田海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0-701,共2页
关键词 上颌中切牙间隙 北京儿童医院 病因分析 矫治方法 临床分析 矫治时机 临床医生
下载PDF
安氏Ⅱ类错治疗时机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段义峰 熊莉 +1 位作者 冯莉 朱加林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选择10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分为实验1、2组和对照组,实验1、2组在混合牙列早期分别利用复合头帽治疗、改良后Ⅱ型Frankl功能矫正器治疗,对照组在恒牙牙合完全建立前不做任何治疗。各组最...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选择10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分为实验1、2组和对照组,实验1、2组在混合牙列早期分别利用复合头帽治疗、改良后Ⅱ型Frankl功能矫正器治疗,对照组在恒牙牙合完全建立前不做任何治疗。各组最后均利用方丝弓固定矫正技术治疗。对各组治疗前、后进行头颅定位片测量。结果3组在固定矫正治疗后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各组固定矫正疗程时间亦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恒牙期矫治也可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牙合] 复合头帽 Frank功能矫正 矫治时机
下载PDF
凹面型患者病因及矫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谭玺 黄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22-27,共6页
安氏Ⅲ类错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错畸形,患者侧貌表现为凹面型外观,该面型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社交及生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成功的矫治有赖于对其病因的充分了解以及对矫治时机、矫治方法的正确把握。本文就凹面型患者的先天性致病因素... 安氏Ⅲ类错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错畸形,患者侧貌表现为凹面型外观,该面型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社交及生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成功的矫治有赖于对其病因的充分了解以及对矫治时机、矫治方法的正确把握。本文就凹面型患者的先天性致病因素和不良习惯等环境性致病因素,矫治时机,以及MEAW、前方牵引矫治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等常用矫治方法进行综述,从而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Ⅲ类 凹面型 病因 矫治时机 矫治方法
下载PDF
上颌后牙垫矫治前牙反100例临床体会
10
作者 陆兆玮 许玲 《青岛医药卫生》 1998年第4期11-11,共1页
自1990年至1996年间,我们采用单纯上颌后牙(牙合)垫活动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病人100例,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收治门诊病人100例,男55例,女45例,均无明显颌骨异常,年龄4~18岁。乳牙颌31例,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岁;替牙(... 自1990年至1996年间,我们采用单纯上颌后牙(牙合)垫活动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病人100例,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收治门诊病人100例,男55例,女45例,均无明显颌骨异常,年龄4~18岁。乳牙颌31例,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岁;替牙(牙合)45例,男22例,女23例,平均年龄10岁;恒牙(牙合)24例,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15岁。100例患者中,除5例未坚持治疗外,其余均经2~6个月完成治疗。后牙咬(牙合)关系良好,前牙建立正常覆(牙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牙垫 反 活动矫治 矫治时机 早期治疗 前牙反 不锈钢丝 平均年龄 门诊病人 床体
下载PDF
机械张力对颅面骨缝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淑娟 陈扬熙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72-174,共3页
颅面骨缝是颅面部的主要生长区,骨缝受到张应力的刺激后,骨缝将发生一系列细胞生物学反应。上颌骨的前牵引和腭中缝的扩大就是利用骨缝的生长改建刺激骨生长以协调上下颌骨的关系。了解骨缝在受到机械张力刺激后发生适应性改建的细胞和... 颅面骨缝是颅面部的主要生长区,骨缝受到张应力的刺激后,骨缝将发生一系列细胞生物学反应。上颌骨的前牵引和腭中缝的扩大就是利用骨缝的生长改建刺激骨生长以协调上下颌骨的关系。了解骨缝在受到机械张力刺激后发生适应性改建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对于寻找最佳的矫治时机,缩短疗程,防止复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机械张力对颅面骨缝成骨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张力 成骨作用 骨缝 分子生物学机制 生物学反应 适应性改建 影响的研究 上下颌骨 生长改建 矫治时机 临床意义 防止复发 颅面部 张应力 骨生长 腭中缝 前牵引 上颌骨 短疗程 细胞
下载PDF
儿童替牙期常见错畸形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雯雯 邹静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儿童替牙期错畸形发病率高,错发生的形式多样,对患儿颌面发育影响大,最佳矫治时机不易确定。该文对近年来临床上儿童替牙期错畸形的矫治时机及防治作一综述。
关键词 替牙期 错 矫治时机 复发
下载PDF
乳牙期错畸形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雯雯 邹静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751-752,共2页
乳牙期错畸形发病率高,对患儿颌面发育影响大,错种类多,而最佳矫治时期不易确定。该文通过对近几年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对乳牙错畸形的矫治时机及防治作一综述。
关键词 乳牙 错 矫治时机 复发
下载PDF
口腔正畸学
14
《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 2006年第3期133-138,共6页
颈牵引装置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矫治时机的临床探讨;不同颅面型青少年自然头势位重复稳定性的纵向研究;正畸-牙周手术-修复联合治疗保存残根的疗效观察;上颌骨前牵引器与正畸联合治疗单侧唇腭裂的评价。
关键词 口腔正畸学 安氏Ⅱ类1分类 矫治时机 联合治疗 单侧唇腭裂 临床探讨 牵引装置 纵向研究 自然头势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牙列中线偏移的矫治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新平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1994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在正畸临床病例中比较常见,严重者明显影响颜面美观。本文介绍了几种矫治牙列中线偏移或不对称的方法,并对其矫治时机、矫治方法选择以及矫治时是否需拔牙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关键词 牙列中线 偏移 矫治方法 矫治时机
原文传递
Ⅱ类错的双期矫治:理想和现实
16
作者 贺红 刘志坚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4期27-27,共1页
Ⅱ类错[牙合]的矫治时机和矫治策略一直是口腔正畸学中的一个经典争议论题。不同学派的正畸医师甚至同一正畸医师在不同时期.对此论题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关键词 Ⅱ类错[牙合] 双期矫治 正畸医师 口腔正畸学 矫治时机
原文传递
乳前牙反80例的临床分析
17
作者 张群 朱安翔 《中国基层医药》 CAS 1995年第1期28-28,共1页
本文对80例有完整矫治记录的乳前牙反作一初步分析: 1 资料与结果 1.1 矫治人数共80例。男性31例,占38.75%;女性49例,占61.25%。见附表:
关键词 临床分析 乳前牙 反 矫治时间 矫治方法 活动矫治 初步分析 矫治时机 斜面导板 乳磨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