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北地区东周时期北方文化青铜短剑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邵会秋 熊增珑 《文物春秋》 2005年第4期7-22,51,共17页
冀北地区是中国北方青铜文化的一个重要分布区,也是北方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错地带,其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尤其是东周时期的青铜短剑遗存最为集中,而且文化因素极其复杂。本文在对该地区发现的青铜短剑进行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 冀北地区是中国北方青铜文化的一个重要分布区,也是北方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错地带,其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尤其是东周时期的青铜短剑遗存最为集中,而且文化因素极其复杂。本文在对该地区发现的青铜短剑进行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试图揭示这些复杂的文化面貌中所含的各种文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地区 东周时期 北方文化 青铜短剑 中国 文物考古
下载PDF
吴越系青铜短剑的发现及其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华东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49,共5页
吴越系短剑在吴越系青铜剑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数量在吴越青铜剑发展早期阶段占据主体地位。其研究对探索吴越地区青铜剑的起源及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对比可知,吴越系短剑对岭南地区战国短剑形制产生了较大影响,两... 吴越系短剑在吴越系青铜剑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数量在吴越青铜剑发展早期阶段占据主体地位。其研究对探索吴越地区青铜剑的起源及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对比可知,吴越系短剑对岭南地区战国短剑形制产生了较大影响,两地存在较为广泛的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越系短剑 类型 源流
下载PDF
短剑类(Machaeridia)在我国的发现 被引量:5
3
作者 伍鸿基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67-580,653-656,共14页
一、前言短剑类(Machaeridia)是一类两侧对称、区分前后的海生动物。虽然其分类位置至今尚未肯定,但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认为是环节动物(Annelida)的一个分支(Jell,1979,p.259)。从目前的发现以及与其共生的三叶虫、腕足类的环境来推论,M... 一、前言短剑类(Machaeridia)是一类两侧对称、区分前后的海生动物。虽然其分类位置至今尚未肯定,但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认为是环节动物(Annelida)的一个分支(Jell,1979,p.259)。从目前的发现以及与其共生的三叶虫、腕足类的环境来推论,Machaeridia应为一种浅海海生动物;动物体由许多简单的骨片组合而成,骨片之间呈叠瓦状排列结合在一起,但比较松散;其上或者可能整个内外表面被软体组织覆盖包围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剑 环节动物 中国
下载PDF
从青铜短剑看早期草原青铜文化的传播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明华 《草原文物》 2011年第2期40-45,共6页
青铜短剑是一种近身防卫用或猎杀野兽用的武器,公元前2500年左右青铜短剑在伊朗和印度已经出现,公元前2000年前后青铜短剑从近东经高加索流传到东欧并开始传播到草原地带.早期的短剑柄部又细又窄,需要另外加上木柄或骨柄使用,在美索不... 青铜短剑是一种近身防卫用或猎杀野兽用的武器,公元前2500年左右青铜短剑在伊朗和印度已经出现,公元前2000年前后青铜短剑从近东经高加索流传到东欧并开始传播到草原地带.早期的短剑柄部又细又窄,需要另外加上木柄或骨柄使用,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的公元前17世纪的短剑柄与刃部开始连铸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短剑 草原 美索不达米亚 高加索 印度 伊朗 武器 兽用 世纪 木柄 流传 连铸 东欧 地带 传播
下载PDF
山西横水墓地出土人首纹青铜短剑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勇伟 《文物世界》 2019年第1期13-15,共3页
山西博物院2018年《争锋——晋楚文明特展》中展出的一把青铜短剑颇为引人注目。这把青铜短剑出土于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为扁茎式,剑身装饰人首纹,并铸有3字铭文。这种形制的青铜短剑出土数量不多,带铭文者更是少见,是研究西周时期人首... 山西博物院2018年《争锋——晋楚文明特展》中展出的一把青铜短剑颇为引人注目。这把青铜短剑出土于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为扁茎式,剑身装饰人首纹,并铸有3字铭文。这种形制的青铜短剑出土数量不多,带铭文者更是少见,是研究西周时期人首纹青铜短剑的一件重要标本。本文从青铜短剑的起源入手,对考古出土和传世品进行了简单梳理,通过铭文释读等,认为这件器物是西周时期带铭文人首纹青铜短剑之孤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短剑 人首纹 楚公逆
下载PDF
锦西邰集屯小荒地出土的曲刃青铜短剑与屠何故城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永刚 《文物春秋》 2000年第1期6-10,32,共6页
关键词 邰集屯镇 锦西市 青铜短剑 曲刃短茎式青铜剑 考古学
下载PDF
略论人面纹扁茎铜短剑 被引量:7
7
作者 钟少异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1-63,共3页
略论人面纹扁茎铜短剑钟少异本文所谓人面纹扁茎铜短剑,是指先秦时期一种独特的铜剑。它的剑身呈柳叶形,剑身基部普遍装饰一正视的人面纹,或圆脸无发,或长脸有发;扁茎,茎上有穿孔,茎的下部较宽,且两面均做出四槽。这种青铜短剑... 略论人面纹扁茎铜短剑钟少异本文所谓人面纹扁茎铜短剑,是指先秦时期一种独特的铜剑。它的剑身呈柳叶形,剑身基部普遍装饰一正视的人面纹,或圆脸无发,或长脸有发;扁茎,茎上有穿孔,茎的下部较宽,且两面均做出四槽。这种青铜短剑.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件传世品,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茎 青铜短剑 面纹 中原地区 商周青铜器 西周晚期 虢国墓地 南方地区 春秋时期 西周中期
下载PDF
芦山出土青銅鞘短劍 被引量:4
8
作者 钟坚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0-80,共1页
1974年秋,芦山县城北3公里青源乡大同村筑埝时,在距清源河西岸约150米处埝渠地段内,出土一批青铜兵器。计有:青铜鞘短剑二盒;三种不同型制的戈;矛、斧各一件;柳叶剑数柄,为常见之巴蜀式青铜短剑,刃部纹饰多为虎纹、手心纹、花蒂纹等。... 1974年秋,芦山县城北3公里青源乡大同村筑埝时,在距清源河西岸约150米处埝渠地段内,出土一批青铜兵器。计有:青铜鞘短剑二盒;三种不同型制的戈;矛、斧各一件;柳叶剑数柄,为常见之巴蜀式青铜短剑,刃部纹饰多为虎纹、手心纹、花蒂纹等。这批兵器现收藏于芦山县博物馆。上述青铜兵器,出土于水埝地段中部约30米区域范围内。水埝全长约300米,宽3米,深2米,兵器散乱出现于距地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县 兵器 出土 青铜短剑 纹饰 博物馆 巴蜀 区域范围 地段 出现于
下载PDF
先秦人面纹扁茎短剑试论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亮 《东南文化》 2001年第1期63-66,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先秦时期人面纹扁茎短剑的形制演变、渊源、族属及思想内涵。
关键词 人面纹扁茎短剑 渊源 族属
下载PDF
鄂尔多斯式青铜短剑的特征
10
作者 牛长立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78,共4页
学界对鄂尔多斯式青铜短剑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对其特征的认识却缺乏专一而全面的论述。在分析鄂尔多斯式青铜短剑特征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比青铜时代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不同地区青铜短剑的特征,归纳出鄂尔多斯式青铜短剑的具体... 学界对鄂尔多斯式青铜短剑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对其特征的认识却缺乏专一而全面的论述。在分析鄂尔多斯式青铜短剑特征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比青铜时代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不同地区青铜短剑的特征,归纳出鄂尔多斯式青铜短剑的具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式 青铜短剑 特征
下载PDF
试论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短剑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冰 《内蒙古文物考古》 1992年第Z1期26-33,共8页
一、绪言夏家店上层文化(以下简称上层文化),含有丰富的青铜短剑.根据墓葬及遗址所出青铜短剑,过去将其分为四类:1、銎柄曲刃剑;2、T 柄曲刃剑(即短茎曲刃剑);3、兽首曲刃剑;4、匕首式直刃剑。在对这四类剑的研究中,学术界对其中两类看... 一、绪言夏家店上层文化(以下简称上层文化),含有丰富的青铜短剑.根据墓葬及遗址所出青铜短剑,过去将其分为四类:1、銎柄曲刃剑;2、T 柄曲刃剑(即短茎曲刃剑);3、兽首曲刃剑;4、匕首式直刃剑。在对这四类剑的研究中,学术界对其中两类看法基本一致,即认为器柄曲刃剑是上层文化的固有因素,匕首式直刃剑是外来因素。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 T 柄曲刃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刃青铜短剑 夏家店上层文化 龙头山遗址 外来因素 直刃 类型学 克什克腾旗 宁城 黑石 翁牛特旗
下载PDF
民国军官短剑考释
12
作者 张林 《绥化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96-98,共3页
民国军官短剑在中国历史上匆匆而过,加之政治原因,使本来很平常的物件变得扑朔迷离。据文献与实物考证,民国军官短剑实际发源于庐山军官训练团时期的"庐山剑",陆军军官学校中的"中正剑"只是对"庐山剑"的... 民国军官短剑在中国历史上匆匆而过,加之政治原因,使本来很平常的物件变得扑朔迷离。据文献与实物考证,民国军官短剑实际发源于庐山军官训练团时期的"庐山剑",陆军军官学校中的"中正剑"只是对"庐山剑"的改进与发扬,后来才衍生出形形色色的军官短剑,1936年把短剑列入陆军服制。短剑的名目繁多,每种说法都有其来源,实际其真实的名字就是短剑。它的产生是在特殊背景下,各种因素促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军官训练团 黄埔军校 蒋介石 军官短剑
下载PDF
西周扁茎人面纹铜短剑初论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西省 《文博》 1997年第2期19-23,共5页
中国古代青铜短剑是青铜兵器中独具特色的类别之一.出土数量大,分布范围广,区域、时代特征极为明显.大体有东北系统、北方系统、西南夷系统、吴越系统、巴蜀系统.综观各系青铜短剑间之最大区别在其柄部,北方系统青铜短剑从一开始就栖身... 中国古代青铜短剑是青铜兵器中独具特色的类别之一.出土数量大,分布范围广,区域、时代特征极为明显.大体有东北系统、北方系统、西南夷系统、吴越系统、巴蜀系统.综观各系青铜短剑间之最大区别在其柄部,北方系统青铜短剑从一开始就栖身连铸,自成体系(图一);西南夷短剑虽也柄身连铸,但柄的形式及纹样变化极多,别具地方特色(图二);而东北系统短剑却柄身合装、附加装置使用;宝鸡(弓鱼)国墓地及西南地区巴蜀文化中则发现了大量极有特色的扁茎柳叶形铜短剑,剑身后有短扁茎并有穿用以装置剑柄,我们称其为扁茎柳叶形短剑(图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短剑 人面像 西周早期 面纹 扁茎 商周青铜器 国墓地 西周中期 西周时期 甘肃灵台
下载PDF
长剑与短剑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明达 《少林与太极》 2013年第9期6-8,共3页
古剑有短、长之分。长剑和短剑不仅形制不同,而且使用的技术也各异。古代剑术家有善用长剑者,也有善用短剑者。自汉唐以后,随着剑的使用日趋衰落,剑的短、长之分似乎也逐步变得模糊起来,但还多少保存下一些痕迹。在当代竞技武术的... 古剑有短、长之分。长剑和短剑不仅形制不同,而且使用的技术也各异。古代剑术家有善用长剑者,也有善用短剑者。自汉唐以后,随着剑的使用日趋衰落,剑的短、长之分似乎也逐步变得模糊起来,但还多少保存下一些痕迹。在当代竞技武术的剑术中,已看不到剑的短、长之分的任何迹象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武术 长剑 短剑 少林武功 剑术
下载PDF
论北方青铜短剑所反映的若干民族文化问题
15
作者 刘建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4-84,共11页
在我国广袤的北方地区。广泛流行着一种以青铜短剑为重要代表的青铜文化。由于它出土数量较多,分布地域较广,流行时间较长,又同时存在于几种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之中,所以,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并逐渐成为考古学界深入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北方地区 青铜短剑 民族文化 青铜文化
下载PDF
西周柳叶形青铜短剑研究
16
作者 谭银萍 崔钧平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52,共5页
流行于西周中原地区的柳叶形青铜短剑,因复合剑柄技术而与众不同。它的衍化始终以强化剑柄为线索,最终衍化出身柄连铸的新型短剑,成为秦式短剑的重要源头。除了自卫、征战以外,西周柳叶形青铜短剑还应具有一定的刑罚功能。
关键词 西周 柳叶形 青铜短剑 功用
下载PDF
茂汶石棺葬墓出土“青铜短剑”
17
作者 罗进勇 《四川文物》 1987年第1期80-80,共1页
1985年4月,茂汶羌族自治县石鼓乡农民梁茂成,在房屋左侧取土修厕所时,距地表2米处,挖到石棺葬墓一座,随葬品物有陶双耳罐、陶豆、陶单耳杯、陶罐、青铜短剑一把等。除铜短剑未毁外,其余均被社员挖毁。此剑造型和铸造颇具特点,近似柳叶形... 1985年4月,茂汶羌族自治县石鼓乡农民梁茂成,在房屋左侧取土修厕所时,距地表2米处,挖到石棺葬墓一座,随葬品物有陶双耳罐、陶豆、陶单耳杯、陶罐、青铜短剑一把等。除铜短剑未毁外,其余均被社员挖毁。此剑造型和铸造颇具特点,近似柳叶形,剑身扁平,柄微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短剑 石棺葬 随葬品 自治县 茂汶 羌族 造型 除铜 房屋 铸造
下载PDF
西南夷地区A型曲柄短剑的功能、使用方式及命名
18
作者 苏奎 《四川文物》 2007年第2期86-89,共4页
学术界对“A型曲柄短剑”的认识尚且模糊,以至于对其命名、功能及使用方式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作者通过对其进行细致的形制观察和出土状态分析。以及与西南夷系统和中原系统青铜短剑的比较研究,初步认为“A型曲柄短剑”是作为剑的复... 学术界对“A型曲柄短剑”的认识尚且模糊,以至于对其命名、功能及使用方式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作者通过对其进行细致的形制观察和出土状态分析。以及与西南夷系统和中原系统青铜短剑的比较研究,初步认为“A型曲柄短剑”是作为剑的复合型器物,即具有剑、戈、刀等多种功能和使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夷地区 曲柄短剑 石棺葬
下载PDF
长白山南系含青铜短剑遗存的考古学文化分区思考——答华玉冰教授
19
作者 王绵厚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0年第6期153-154,共2页
2020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9周年纪念日。恰好当天辽宁大学考古学系主任华玉冰从网上传来他的新著——《辽宁文化通史》系列之一的“辽宁式青铜短剑文化”专卷第五章总结稿,并谦虚地表示请我“指导”。说起来玉冰与我有二世之交。他... 2020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9周年纪念日。恰好当天辽宁大学考古学系主任华玉冰从网上传来他的新著——《辽宁文化通史》系列之一的“辽宁式青铜短剑文化”专卷第五章总结稿,并谦虚地表示请我“指导”。说起来玉冰与我有二世之交。他的已故岳父辛占山先生,是我当年在北京大学求学时期的学兄,因此私下我们以叔侄相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区系 青铜短剑 考古学文化分区
下载PDF
一把短剑走天涯
20
作者 虞之 《共产党员》 2023年第4期56-57,共2页
当中原王朝进入夏商之际,进入青铜时代的沈阳先民以一把短剑走天涯,他们中的部族头领或是军队将领,抑或有身份的贵族或士人,总是剑不离身。他们的佩剑不是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别诗》中的“平戎七尺剑”,而是杜甫《重经绍陵》笔下的“... 当中原王朝进入夏商之际,进入青铜时代的沈阳先民以一把短剑走天涯,他们中的部族头领或是军队将领,抑或有身份的贵族或士人,总是剑不离身。他们的佩剑不是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别诗》中的“平戎七尺剑”,而是杜甫《重经绍陵》笔下的“风尘三尺剑”,甚至比“三尺”还要短,大约是今天的一尺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时代 三尺剑 中原王朝 短剑 夏商之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