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叶松素-3-乙酸酯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启海 梁枫 +1 位作者 张梦雨 左坚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94-1400,共7页
目的探讨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μg·mL^-1)和PB3A组(2.5、5、10、20、40、80μg·mL... 目的探讨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μg·mL^-1)和PB3A组(2.5、5、10、20、40、80μg·mL^-1)。以倒置显微镜观察PB3A处理后细胞的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Caspase-3、CyclinB1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B3A在5~80μg·mL^-1范围内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增高(P<0.05,P<0.01),且呈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B3A 10、20、40μg·mL^-1组EDU阳性细胞率均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G0/G1期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P<0.05,P<0.01),G2/M期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P<0.01);PB3A 20、40μg·mL^-1组均能明显上调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1),下调Bcl-2、CyclinB1蛋白的表达(P<0.01),对CyclinD1蛋白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PB3A能抑制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凋亡和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叶松素-3-乙酸酯 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 增殖 凋亡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短叶松素-3-乙酸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启海 张智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4-460,共7页
目的探讨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体外培养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的增殖及脂多糖(LPS)诱导的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灭活分枝杆菌+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AIA大鼠模型,分离并原代培... 目的探讨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体外培养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的增殖及脂多糖(LPS)诱导的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灭活分枝杆菌+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AIA大鼠模型,分离并原代培养AIA-FLSs。PB3A作用于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LPS诱导AIA-FLSs后,以PB3A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RT-qPCR法检测细胞IL-1β、iNOS、MCP-1、MMP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MMP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40μg·mL^(-1)的PB3A对AIA-FLSs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B3A 5、10、20μg·mL^(-1)组的AIA-FLSs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P<0.01);10、20μg·mL^(-1)PB3A均能明显下调Bcl-2蛋白表达(P<0.01),上调Bax、Caspase-3蛋白表达(P<0.01)。与LPS组比较,10、20μg·mL^(-1)PB3A能明显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IL-6的分泌量(P<0.01),下调细胞IL-1β、iNOS、MCP-1、MMP3 mRNA表达及MMP3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PB3A可通过调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抑制AIA-FLSs的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通过下调TNF-α、IL-1β、IL-6、iNOS、MCP-1及MMP3的表达来抑制LPS诱导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叶松素-3-乙酸酯 佐剂性关节炎 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增殖 凋亡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蜂胶黄酮短叶松素-3-乙酸酯对人宫颈癌SiHa和大肠癌HT2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吾热娅提古丽.克维尔 艾百拉.热合曼 +2 位作者 胡尼其古丽.阿巴克 阿依努尔.玉苏甫 依米提.热合曼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881-2886,共6页
目的:探讨蜂胶黄酮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人宫颈癌Si Ha细胞和大肠癌HT29细胞增殖、形态学变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PB3A作用不同时间对Si Ha和HT29细胞的生长所... 目的:探讨蜂胶黄酮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人宫颈癌Si Ha细胞和大肠癌HT29细胞增殖、形态学变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PB3A作用不同时间对Si Ha和HT29细胞的生长所产生的影响,计算生长抑制率和IC50值;用倒置显微镜观察PB3A干预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PB3A可显著抑制Si Ha和HT29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各时间段Si Ha细胞的IC50值明显低于HT29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PB3A干预组细胞出现悬浮的细胞碎片、细胞体缩小、变圆、皱缩;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PB3A能够促进Si Ha和HT29细胞的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高浓度PB3A(40μg·m L^(-1))诱导Si Ha细胞的早期凋亡率高于HT29细胞。结论:PB3A对Si Ha和HT29细胞均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且其对Si Ha细胞的作用高于对HT29细胞的作用,可能与细胞本身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黄酮短叶松素-3-乙酸酯 宫颈癌SiHa细胞 大肠癌HT29细胞 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蜂胶黄酮PB3A作用下结肠癌细胞株中miRNA-198和miRNA-296-5p的表达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尼其古丽.阿巴克 玛依努尔.达吾提 +3 位作者 依米提.热合曼 阿依努尔.玉苏普 吾热娅提古丽.克维尔 买日江古丽.阿布力提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17-1322,共6页
目的:探讨蜂胶黄酮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结肠癌SW480细胞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影响,为结肠癌的治疗及靶向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检测蜂胶黄酮PB3A处理人类结肠癌SW48... 目的:探讨蜂胶黄酮短叶松素-3-乙酸酯(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结肠癌SW480细胞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影响,为结肠癌的治疗及靶向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检测蜂胶黄酮PB3A处理人类结肠癌SW480细胞后miRNA表达谱的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NA-198和miRNA-296-5p的表达水平,以此来验证miRNA芯片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利用miRWalk、Micro T、miRanda等12个网上数据库预测这2条miRNAs的靶基因并进行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miRNA芯片分析结果显示,蜂胶黄酮PB3A干预24 h后结肠癌SW480细胞中差异表达倍数在2倍及以上的miRNA有267条,其中差异表达倍数达10倍及以上的miRNA有30条,28条为上调表达,2条下调表达;RT-qPCR实验结果显示miRNA-198和miRNA-296-5p的表达量趋势跟miRNA芯片结果一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靶基因预测发现miRNA-198有859个靶基因,miRNA-296-5p有906个靶基因;对这些可能被调控的靶基因进行Gene Class分析,结果显示miRNA-198和miRNA-296-5p的靶基因功能主要为转录因子、拷贝数变异、细胞分化、癌基因、蛋白激酶、组蛋白、转移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等(P<0.05)。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iRNA-198靶基因显著富集于肿瘤通路、Wnt信号通路、胞吞通路、Erb B信号通路、黏着斑通路、黑素生成通路等信号通路,而miRNA-296-5p靶基因在MAPK信号通路、胞吞通路、轴突导向通路、Wnt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中出现聚集(P<0.05)。结论:蜂胶黄酮PB3A影响结肠癌SW480细胞的miRNA表达谱。PB3A作用下miRNA-198和miRNA-296-5p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PB3A抗结肠癌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松-3-乙酸 结肠癌SW480细胞 微小RNA-198 微小RNA-296-5p
下载PDF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的合成与林间诱蛾活性试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成小芳 王金明 张金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77,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和触角电位初步确定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为顺-7-十四碳烯醇(Z7-14∶OH)、顺-7-十四碳烯基乙酸酯(Z7-14∶Ac)和反-7-十四碳烯基乙酸酯(E7-14∶Ac)。应用本实验室人工合成的标准化合物在不同地点进行2年的田间试验,... 利用气相色谱和触角电位初步确定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为顺-7-十四碳烯醇(Z7-14∶OH)、顺-7-十四碳烯基乙酸酯(Z7-14∶Ac)和反-7-十四碳烯基乙酸酯(E7-14∶Ac)。应用本实验室人工合成的标准化合物在不同地点进行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Z7-14∶Ac、E3-14∶Ac和E7-14∶Ac3种化合物按10∶10∶1配成含量为500μg.个-1的诱芯,其诱蛾效果最好,诱蛾量能准确反映林间沙棘木蠹蛾发生与消长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性信息 -7-十四碳烯基乙酸酯 -3-十四碳烯基乙酸酯 -7-十四碳烯基乙酸酯 林间试验
下载PDF
在散发性巨结肠症中内皮素-3表达减少
6
作者 孙诚谊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0年第6期375-375,共1页
关键词 巨结肠症 内皮-3 EDNRB 散发性 神经节细胞 基因突变分析 HIRSCHSPRUNG病 无神经 先天性巨结肠症 结肠
原文传递
地锦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5
7
作者 柳润辉 王汉波 孔令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 研究地锦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和 Sephadex L H- 2 0纯化 ,从地锦草中分得 9个化合物 ,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果 它们分别为β-谷甾醇 ( ) ,没食子酸 ( ) ,鞣花酸( ) ,短叶苏木酚 ( ) ,槲... 目的 研究地锦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和 Sephadex L H- 2 0纯化 ,从地锦草中分得 9个化合物 ,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果 它们分别为β-谷甾醇 ( ) ,没食子酸 ( ) ,鞣花酸( ) ,短叶苏木酚 ( ) ,槲皮素 ( ) ,山奈酚 ( ) ,芹菜素 - 7- O-葡萄糖苷 ( ) ,木犀草素 - 7- O-葡萄糖苷 ( ) ,槲皮素 - 3- O-阿拉伯糖苷 ( )。结论 化合物 , , , 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锦草 中药 鞣花酸 叶苏木酚 芹菜-7-O葡萄糖苷 木犀草-7-O-葡萄糖苷 槲皮-3-O-阿拉伯糖苷
下载PDF
三白脂B:三白草中1个新的木脂素成分 被引量:2
8
作者 彭冰 刘延泽 +5 位作者 何春年 曾祖平 许利嘉 肖伟 彭勇 肖培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221-2225,共5页
目的研究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法分离,通过理化鉴别及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白草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7,8-二氢-7-(3,4-亚甲二氧基)苯基-... 目的研究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法分离,通过理化鉴别及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白草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7,8-二氢-7-(3,4-亚甲二氧基)苯基-1′-(2-氧丙基)-3′-甲氧基-8-甲基苯并呋喃(1)、4-(3-甲氧基-4-羟基)苯基-3-甲基-3-丁烯-2-酮(2)、(+)-愈创木素(3)、(+)-反式-1,2-二氢脱氢愈创木脂酸(4)、异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5)、异甘密树脂B(6)和perseal F(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三白脂B,化合物2-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白草 木脂 反式-7 8-二氢-7-(3 4-亚甲二氧基)苯基-1′-(2-氧丙基)-3-甲氧基-8-甲基苯并呋喃 三白脂B (+)-愈创木 异落叶松-4-O-β-D-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篦齿虎耳草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9
作者 向伦 李文艳 +10 位作者 黄慧莲 任刚 祝美宁 求加木 普尺 刘李意 黄玲玲 唐一钦 钟国跃 罗光明 蒋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10-2523,共14页
目的对篦齿虎耳草Saxifraga umbellulata var.pectinata的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层析方法(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结合现代波谱学(紫外... 目的对篦齿虎耳草Saxifraga umbellulata var.pectinata的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层析方法(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结合现代波谱学(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篦齿虎耳草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3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4S)-6-(4-羟基苯基)已烷-2,4-二醇(1)、(4R)-4-羟基-6-(3,4-二羟基苯基)己烷-4-醇(2)、(2R)-6-(3,4-二羟基苯基)-2-羟基己烷-4-酮(3)、6-(4-羟基苯基)已烷-2,4-二醇(4)、(E)-9,10-二羟基-苯已基-2-烯-4-酮(5)、rhododendrin(6)、对香豆酸(7)、对羟基苯丙酸(8)、异落叶松脂素(9)、(5S)-5-丁氧基-7-(3,4-二羟基苯基)-1-(4-羟基苯基)-3-庚酮(10)、(5S)-5-丁氧基-1,7-二(4-羟基苯基)-3-庚酮(11)、1-(4-羟基苯基)-7-(3,4-二羟基苯基)-5-O-β-D-葡萄糖苷-3-庚酮(12)、5-羟基-1-(4-羟基苯基)-7-(3,4-二羟基苯基)-3-庚酮(13)、alusenone(14)、白桦林烯酮(15)、hannokinol(16)、alnuheptanoid A(17)、5-羟基-1,7-二(4-羟基苯基)-3-庚酮(18)、槲皮素-3,7-二-O-α-L-鼠李糖苷(19)、山柰酚-3,7-二-O-α-L-鼠李糖苷(20)、金丝桃苷(21)、鼠李亭-3-O-半乳糖苷(22)、鼠李素-3-O-鼠李糖苷(23)、槲皮苷(24)、杨梅素-3-O-β-D-半乳糖苷(25)、山柰酚-3-O-(6’’-乙酰基)-β-D-半乳糖苷(26)、槲皮素(27)、催吐萝芙木醇(28)、8,9-dihydromegastigmane-4,6-diene-3-one(29)、tubiflorone(30)、chakyunglupulin A(31)。结论化合物1~3为新化合物,依次命名为虎耳草酚二醇、虎耳草酚和(R)-纤孔菌酚A,化合物4、8~11、13、17~20、22、23、26、28~31均为首次从虎耳草属植物中分离报道,化合物6、7、12、14、15、16、24和25均为首次从篦齿虎耳草中分离报道,其中化合物10和11为人工产物。上述黄酮类、二苯庚烷类、单苯烷类和环烯类成分在虎耳草属植物中具有一定的化学分类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齿虎耳草 虎耳草酚二醇 虎耳草酚 (R)-纤孔菌酚A 对羟基苯丙酸 异落叶松 山柰酚-3-O-(6’’-乙酰基)-β-D-半乳糖苷
原文传递
三尖杉茎叶的木脂素类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景丽 马燕子 +3 位作者 赵春雪 景沁雪 华会明 白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42,共7页
目的研究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HP20大孔树脂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分离技术进行分离,运用1H-NMR、13C-NMR、ESI-MS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 目的研究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HP20大孔树脂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分离技术进行分离,运用1H-NMR、13C-NMR、ESI-MS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尖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7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honanin(1)、牛蒡子苷元(2)、α-铁杉脂素(3)、罗汉松脂酚(4)、去甲络石苷元(5)、表去甲络石苷元(6)、(7′S)-羟罗汉脂素(7)、(7′R)-羟罗汉脂素(8)、(7′S)-hydroxyarctigenin(9)、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10)、4,4′-di-O-methylcephafortin A(11)、5-(3″,4″-二甲氧基苯基)-3-羟基-3-(4′-羟基-3′-甲氧基苄基)-4-羟甲基二氢呋喃-2-酮(12)、cephafortin B(13)、二氢去氢二愈创木基醇(14)、7R,8S-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15)、7R,8R-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16)、threo-1,2-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3-丙二醇(17)。结论化合物3、6、10、17为首次从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4、5、7~9、12、14为首次从三尖杉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杉 木脂 表去甲络石苷元 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 threo-1 2-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 3-丙二醇
原文传递
苦槛蓝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显珍 李春远 +2 位作者 吴伦秀 杨锋波 谷文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04-2207,共4页
目的研究苦槛蓝Myoporum bontioides叶甲醇浸膏石油醚-醋酸乙酯(1∶1)硅胶柱色谱分段洗脱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 目的研究苦槛蓝Myoporum bontioides叶甲醇浸膏石油醚-醋酸乙酯(1∶1)硅胶柱色谱分段洗脱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瑞士松素(1)、短叶松素(2)、3-O-乙酰基短叶松素(3)、7-甲氧基香橙素(4)、樱花素(5)、5,7-二羟基黄酮醇(6)、高良姜素-3-甲醚(7)、β-谷甾醇(8)、豆甾醇(9)、芝麻素(10)。结论化合物3~5为首次从苦槛蓝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7~10均为首次从苦槛蓝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槛蓝 3-O-乙酰基叶松 7-甲氧基香橙 樱花 高良姜-3-甲醚
原文传递
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何立巍 董伟 +2 位作者 杨婧妍 李祥 李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960-2964,共5页
目的研究板蓝根Isatidis Radix抗病毒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单体成分的活性。方法板蓝根水提物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10%、50%乙醇洗脱的有效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 目的研究板蓝根Isatidis Radix抗病毒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单体成分的活性。方法板蓝根水提物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10%、50%乙醇洗脱的有效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板蓝根水提抗病毒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苷(1)、4-(1,2,3-三羟基丙基)-2,6-二甲氧基苯-1-O-β-D-葡萄糖苷(2)、异落叶松脂醇(3)、异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4)、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5)、落叶松脂素-4,4′-二-O-β-D-二葡萄糖苷(6)、2-羟基-1,4-苯二甲酸(7)、D-甘露醇(8)、吲哚-3-乙腈-6-O-β-D-葡萄糖苷(9)、3-[2′-(5′-羟甲基)呋喃基]-1(2H)-异喹啉酮-7-O-β-D-葡萄糖苷(10)。结论化合物2、4、7、8、10为首次从菘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具有明显的抗HSV-2型病毒作用,治疗指数(TI)为6.07;化合物1、5、6对HSV病毒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抗病毒 丁香苷 叶松-4一O-β-D-葡萄糖苷 3-[2′-(5′-羟甲基)呋喃基]-1(2H)-异喹啉酮-7-O-β-D-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阔刺兔唇花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成刚 卢叶 +2 位作者 王峥涛 侴桂新 徐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224-3229,共6页
目的研究阔刺兔唇花Lagochilus platyacanth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各种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阔刺兔唇花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1个化合物,包括15个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7,4′-... 目的研究阔刺兔唇花Lagochilus platyacanth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各种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阔刺兔唇花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1个化合物,包括15个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7,4′-二甲醚(1)、刺槐素(2)、芹菜素(3)、木犀草素-7,3′,4′-三甲醚(4)、木犀草素-7,4′-二甲醚(5)、香叶木素(6)、金圣草素(7)、槲皮素-3-O-芸香糖-7-O-葡萄糖苷(8)、芦丁(9)、horridin(10)、芹菜素-6,8-二-C-葡萄糖苷(11)、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12)、异鼠李素-3-O-刺槐二糖苷(13)、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14)、异鼠李素-3-O-芸香糖-4′-O-葡萄糖苷(15);3个木脂素类化合物: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1,2,3-tri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diol(16)、(+)-异落叶松脂醇3-α-O-β-D-葡萄糖苷(17)、(-)-异落叶松脂醇3-α-O-β-D-葡萄糖苷(18);2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8-O-乙酰哈巴苷(19)、京尼平苷酸(20)及1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lavandulifolioside(21)。结论 2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阔刺兔唇花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1、3、9、19及20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兔唇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刺兔唇花 刺槐 木犀草-7 4'-二甲醚 香叶木 (+)-异落叶松脂醇3-α-Ο-β-D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芫花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邵泽艳 赵娜夏 +3 位作者 夏广萍 白秀秀 董虹玲 韩英梅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研究芫花中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聚酰胺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技术对芫花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芫花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芫花中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聚酰胺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技术对芫花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芫花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醇(1)、(-)-异落叶松脂素(2)、落叶松脂醇(3)、对羟基苯甲酸(4)、3,4-二羟基苯甲酸(5)、山柰酚-3-β-D-(6-O-反-p-香豆酰)葡萄糖苷(6)、山柰酚-3-β-D-(6-O-顺-p-香豆酰)葡萄糖苷(7)、芫花素(8)、3′-羟基芫花素(9)、芹菜素(10)、木犀草素(11)。结论化合物2、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花 (-)-异落叶松 3 4-二羟基苯甲酸 山柰酚-3-β-D-(6-O--p-香豆酰)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南五味子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佳宝 刘佳宝 +1 位作者 崔保松 李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8-184,共7页
目的对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ODS、葡聚糖凝胶、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南五味子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inobatol... 目的对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ODS、葡聚糖凝胶、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南五味子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inobatol(1)、leptolepisol B(2)、(7S,8R)-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3)、2,3-二-(3-甲氧基-4,7-二羟基-苯基)-丁基-1,4-二醇(4)、(7′S,8R,8′S)-4,4′,9-三羟基-3,3′,5-三甲氧基-9′-O-β-D-吡喃木糖-2,7′-环木脂素(5)、aviculin(6)、异落叶松脂素(7)、lawsorosemarinol(8)、(+)-安五脂素(9)、异落叶松脂素-2α-O-β-D-木糖苷(10)、原花青定B3(11)、原飞燕草素B3(12)、(-)-棓儿茶素(13)、(+)-儿茶素(14)、脱落酸-β-D-吡喃葡萄糖(15)、(-)-oleuropeic acid8-O-β-D-glucopyranoside(16)。结论化合物1-8、11-13、15、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五味子 (7S 8R)-4 7 9 9′-四羟基-3 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 异落叶松 原花青定B3 原飞燕草B3 脱落酸-β-D-吡喃葡萄糖
原文传递
东北刺人参根部的酚苷成分 被引量:9
16
作者 邵莉 王锦 +3 位作者 陈蔓芸 王冲之 黄卫华 袁钧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4620-4625,共6页
目的研究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的亲水性成分及其抗结直肠癌活性。方法利用大孔树脂,正、反相硅胶柱及制备HPLC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进行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活性测定。结果从东北刺人参... 目的研究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的亲水性成分及其抗结直肠癌活性。方法利用大孔树脂,正、反相硅胶柱及制备HPLC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进行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活性测定。结果从东北刺人参干燥根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1个酚苷化合物,其中6个苯丙素苷成分:3,5-二甲氧基肉桂酸-4-O-β-D-葡萄糖苷(1)、3-羟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2)、3-甲氧基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3)、3-甲氧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4)、3,5-二甲氧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5)、3,5-二甲氧基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6);5个木脂素苷成分:3,3′-二甲氧基-4,9,9′-三羟基-4′,7-环氧-5′,8-木脂素-4,9-O-β-D-二葡萄糖苷(7)、(+)-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8)、(+)-异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9)、(+)-异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10)、(+)-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11)。所有酚苷对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IC50>100μmol/L)。结论化合物4、6、9、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和10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刺人参 酚苷 苯丙 木脂 抗结直肠癌 3 5-二甲氧基肉桂酸-4-O-β-D-葡萄糖苷 3-羟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 (+)-异落叶松-4-O-β-D-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耳叶牛皮消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宝 姚成芬 +5 位作者 汪洋 蒋礼 马雪 孙佳 张桂青 李勇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6-790,共5页
目的对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综合运用D-101大孔树脂柱色谱、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MS、NMR等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 目的对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综合运用D-101大孔树脂柱色谱、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MS、NMR等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耳叶牛皮消水溶性部位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莨菪亭(1)、异秦皮啶(2)、去乙酰基萝藦苷元(3)、吐叶醇(4)、4,4-二甲基庚二酸(5)、异落叶松脂素(6)、3-羟基吡啶(7)、3-羟基-2-甲基吡啶(8)、5-羟基-2-羟甲基吡啶(9)、2-甲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10)、kiwiionol(11)、picein(12)、腺苷(13)、cynanoneside B(14)、cynanoneside A(15)。结论化合物1~2、4~13均首次从鹅绒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叶牛皮消 鹅绒藤属 异落叶松 吐叶醇 2-甲基-6-(2′ 3 4′-三羟基丁基)吡嗪
原文传递
一点红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邹小华 赵超 +1 位作者 龚小见 周欣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891-1894,共4页
目的研究一点红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分别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3-O-α-L-吡喃鼠李... 目的研究一点红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分别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3-O-α-L-吡喃鼠李糖苷(1),芹菜素-6,8-二-C-β-D-吡喃葡萄糖苷(2),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3),槲皮素(4),橙酰胺乙酸酯(5),喘宁酰胺(6),木栓酮(7),豆甾醇(8),β-谷甾醇(9),胡萝卜苷(10)。结论化合物1~2,5~7,10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点红 结构鉴定 5 7 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3-O—α—L-吡喃鼠李糖苷 芹菜-6 8--C-β-D-吡喃葡萄糖苷 橙酰胺乙酸酯
原文传递
伞花木茎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轶 张聿梅 车镇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研究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树脂、RP-C18、MCI凝胶、Sephadex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伞花木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伞花木茎中分离得到... 目的研究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树脂、RP-C18、MCI凝胶、Sephadex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伞花木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伞花木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lyoniresinol 3a-O-β-D-glucopyranoside(1)、(-)-异落叶松脂醇3a-O-β-D-葡萄糖苷(2)、5′-demethyl aquillochin(3)、(-)-丁香酯素(4)、水杨酸甲酯(5)、水杨酸乙酯(6)、β-谷甾醇(7)、香草醛(8)和3-oxotirucalla-7,24-dien-21-oic acid(9)。结论化合物1、2、4~9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花木 (-)-异落叶松脂醇3a-O-β-D-葡萄糖苷 (-)-丁香酯 水杨酸甲酯 香草醛
原文传递
缬草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肸乐 李冉 +6 位作者 李世伟 张丽花 韩立峰 张祎 王涛 王少峡 吴红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7331-7338,共8页
目的 对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水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质谱等多种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并采用Griess法评价其... 目的 对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水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质谱等多种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并采用Griess法评价其对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BV-2神经炎症的抑制活性。结果 从缬草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tinnevellin-8-O-β-D-glucopyranoside(1)、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2)、(2R,3S)-肥牛木素(3)、左旋橄榄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4)、左旋马尾松树脂醇-3a-O-β-D-吡喃葡萄糖苷(5)、金色酰胺醇乙酸酯(6)、松脂素(7)、8-羟基松脂素(8)、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9)、8,8’-二羟基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2S)-橙皮苷(11)和香蜂草苷(12)。结论 化合物1~4和6均为首次从缬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4、6、9、11~12在不影响BV-2的细胞活力前提下,可以抑制脂多糖诱导的BV-2细胞神经炎性因子一氧化氮(NO)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萘酚苷 木脂 大黄-8-O-β-D-吡喃葡萄糖苷 (2R 3S)-肥牛木 左旋橄榄-9’-O-β-D-吡喃葡萄糖苷 金色酰胺醇乙酸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