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弦中垂距法在圆曲线测量中的应用
1
作者 魏桂良 周长勇 孔凡亮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1-112,共2页
在工程测设曲线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了一种简易实用的方法——短弦中垂距法。经采用科学的原理分析,在理论上是成立的。该方法使用工具简易,测设方法步骤易学易懂。对短弦中垂法的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论述。实践证明,在地形复... 在工程测设曲线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了一种简易实用的方法——短弦中垂距法。经采用科学的原理分析,在理论上是成立的。该方法使用工具简易,测设方法步骤易学易懂。对短弦中垂法的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论述。实践证明,在地形复杂和量距困难的地区,利用短弦中垂距法进行圆曲线测量,是一种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曲线 测量 短弦 中垂距
下载PDF
接触单元对短撑杆式张弦桁架静力影响分析
2
作者 黄建华 周白 师兵兵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第16期29-29,共1页
短撑杆式张弦桁架是一种新型张弦桁架,是对传统张弦桁架的改进。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撑杆式张弦桁架索与撑杆接触单元模拟不同对桁架结构内力比较分析。
关键词 撑杆式张桁架 接触单元 轴力
下载PDF
大跨度短撑杆式张弦桁架结构的外形对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黄建华 张华刚 +1 位作者 张锴 姜岚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短撑杆式张弦桁架是用短撑杆连接梭形桁架梁与体外拉索形成的自平衡结构,是近几年研发的新型张弦结构体系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新结构的特点和优点,采用有限元法对120 m大跨度短撑杆式张弦桁架结构进行分析,详细讨论了矢跨比、垂跨比... 短撑杆式张弦桁架是用短撑杆连接梭形桁架梁与体外拉索形成的自平衡结构,是近几年研发的新型张弦结构体系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新结构的特点和优点,采用有限元法对120 m大跨度短撑杆式张弦桁架结构进行分析,详细讨论了矢跨比、垂跨比和撑杆数目等参数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矢跨比的增大提高了结构刚度,改善了结构的变形和受力,建议矢跨比取0.08-0.12;垂跨比的增大,改善了结构的应力分布,建议垂跨比不宜低于0.08;撑杆的数目对结构的静力性能改善意义不大,建议取为4-8个。本文结论可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撑杆式张桁架 静力性能 有限元 刚度
下载PDF
大跨度短撑杆式张弦桁架的动力特性研究
4
作者 黄建华 《低温建筑技术》 2018年第7期70-73,共4页
短撑杆式张弦桁架是近几年研发的新型张弦结构体系之一,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120m大跨度短撑杆式张弦桁架结构进行分析,详细的讨论了初始预应力、矢跨比、垂跨比、撑杆数目和外加荷载参数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影响。分析表明,桁架上弦有侧向... 短撑杆式张弦桁架是近几年研发的新型张弦结构体系之一,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120m大跨度短撑杆式张弦桁架结构进行分析,详细的讨论了初始预应力、矢跨比、垂跨比、撑杆数目和外加荷载参数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影响。分析表明,桁架上弦有侧向支撑时的基频较小;基频随预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减小幅度很小,预应力对结构的影响很小;随矢跨比、垂跨比和撑杆数目的增多而增大,增大的幅度不大;随外荷载的增大而减小,减小幅度较大;可以根据建筑要求适当的选择结构的外形尺寸,本文结论可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撑杆式张桁架 动力特性 参数化分析
下载PDF
大跨度短撑杆式张弦桁架与网壳组合结构形式研究
5
作者 肖旺辉 《安徽建筑》 2015年第4期170-170,共1页
大跨度短撑杆式张弦桁架与双曲柱状网壳组合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将张弦桁架与网壳结合使用,解决了张弦桁架平面外的支撑问题,从而使屋盖系统由拟梁结构单纯的围护变为集围护结构与承重结构一体。文章介绍了该组合结构形式... 大跨度短撑杆式张弦桁架与双曲柱状网壳组合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将张弦桁架与网壳结合使用,解决了张弦桁架平面外的支撑问题,从而使屋盖系统由拟梁结构单纯的围护变为集围护结构与承重结构一体。文章介绍了该组合结构形式和种类,并做了有限元分析,可为工程应用时结构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撑杆式张桁架 双曲柱状网壳
下载PDF
两道题的错解分析
6
作者 窦世鹏 《数学教学研究》 2001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等差数列 短弦 错解分析
下载PDF
低净空区段接触网通过方案设计流程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硕均 《电气化铁道》 2018年第3期22-24,共3页
结合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对铁路低净空区段接触网通过时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各因素的边界取值及影响优化设计流程,明确设计步骤,以便在外部条件较为复杂的铁路建设项目中提高设计文件质量,避免施工后期因接触网受限无法通过而新... 结合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对铁路低净空区段接触网通过时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各因素的边界取值及影响优化设计流程,明确设计步骤,以便在外部条件较为复杂的铁路建设项目中提高设计文件质量,避免施工后期因接触网受限无法通过而新增落道、抬桥等工程量,杜绝重大设计缺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线高度 绝缘距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