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酰甘油与APOE基因多态性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中的交互作用研究
1
作者 陈爱莲 马小宏 张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5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TG)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中的交互作用。方法对2019年1月—2021年6月349例TIA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脑梗死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总胆固...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TG)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中的交互作用。方法对2019年1月—2021年6月349例TIA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脑梗死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G、APOE基因多态性,并比较不同TG水平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IA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使用交互作用系数γ分析TG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结果随访6个月,共45例(12.89%)TIA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发生组TG高于未发生组(P<0.01)。发生组及TG升高患者E3/3基因型、ε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低于未发生组及TG正常患者,E3/4基因型、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高于未发生组及TG正常患者(P<0.05)。校正TIA持续时间、TIA发作频率后,TG、APOE基因型E3/3、E3/4及等位基因ε4仍是TIA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TG升高与APOE基因型E3/4在TIA发生急性脑梗死中呈正向交互作用,且交互作用符合次相乘模型。结论TG升高与APOE基因型E3/4在TIA发生急性脑梗死中呈正向交互作用,且交互作用符合次相乘模型,TG升高可增强APOE基因型E3/4对TIA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缺血发作 急性梗死 三酰甘油 载脂蛋白E APOE基因多态性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交互作用
下载PDF
衰弱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朱琳 吕逸宁 《智慧健康》 2024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 探讨衰弱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随访2年预后的影响,并分析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纵向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老年TIA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衰弱,按照1:1:1,选择同期入院、年龄、病史... 目的 探讨衰弱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随访2年预后的影响,并分析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纵向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老年TIA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衰弱,按照1:1:1,选择同期入院、年龄、病史匹配的患者分为衰弱前期组、衰弱组,两组各132例,另选取同期132例未伴衰弱患者纳入对照组。针对三组患者进行连续随访24个月,并以脑血管病相关事件的发生情况为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新发卒中、再发TIA、全因死亡情况等。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预后,并建立回归模型对脑血管事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衰弱组和衰弱前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随访时间(22.4±2.3)个月,共有68例(17.2%)脑血管事件,包括15例(3.8%)全因死亡,33例(8.3%)再发TIA,20例(5.1%)新发卒中。就三组再发TIA率而言,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对照组分别为7.6%、4.5%、3.0%,P=0.027;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7.3%、15.2%、9.1%,P=0.016。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衰弱(HR=2.114,95%CI:1.128~3.962,P=0.021)和衰弱前期(HR=1.526,95%CI:1.042~2.235,P=0.030)仍然是发生脑血管事件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衰弱可显著增加老年TIA患者再发TIA的风险,且为脑血管事件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短暂性缺血发作 老年 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长期管理科学声明
3
作者 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 《中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长期管理科学声明》编写组 +2 位作者 王拥军 许杰 李子孝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0-451,共12页
中国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及TIA疾病负担沉重。LDL-C水平升高是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评估患者LDL-C不达标的原因,制订进一步治疗策略、监测频率以提高达标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加强医务工作者对IS及TIA疾病长期管理... 中国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及TIA疾病负担沉重。LDL-C水平升高是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评估患者LDL-C不达标的原因,制订进一步治疗策略、监测频率以提高达标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加强医务工作者对IS及TIA疾病长期管理及监测的认识,规范长期血脂管理临床实践,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组织相关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专家,基于循证证据和临床实践、经多轮专家意见收集和研讨,拟定本科学声明。本科学声明对IS及TIA患者长期血脂管理、长期血脂监测及重点患者血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提升IS及TIA患者的长期血脂管理临床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缺血发作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管理 科学声明
下载PDF
超重对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或中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
4
作者 穆静丽 徐青云 +8 位作者 王瑞莉 杨嫔妮 程铭 王丹 张晋 王奕楠 赵性泉 常立国 王艾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12,共8页
目的探讨超重对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或中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366例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型等位基因的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或中高危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基线资料和发病后3个月的临床结局资... 目的探讨超重对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或中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366例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型等位基因的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或中高危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基线资料和发病后3个月的临床结局资料(主要结局为发病后3个月内卒中复发,次要结局为发病后3个月内卒中复发或死亡复合结局、血管事件和3个月生活质量)。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累计结局发生率曲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超重与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发病后3个月临床结局的关系。计算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和净重分类改善指数(NRI),评估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增加体质量指数(BMI,是否超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3个月,28例患者卒中复发,1例患者死亡,31例患者发生血管事件。Kaplan-Meier累计结局发生率曲线显示,超重患者发病后3个月卒中复发、卒中复发或死亡、血管事件累计发生率均低于未超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未超重患者比较,超重患者3个月卒中复发(HR=0.24,95%CI:0.08~0.71)、卒中复发或死亡复合结局(HR=0.24,95%CI:0.08~0.69)、血管事件(HR=0.22,95%CI:0.07~0.63)风险显著降低,且3个月生活质量显著提升(OR=0.39,95%CI:0.20~0.76)。IDI和NRI计算结果显示,与传统模型相比,增加BMI(是否超重)后的新模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预后的预测能力显著提高。结论超重可能是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型等位基因的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或中高危TIA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与未超重患者相比,超重患者发病后3个月内卒中复发、卒中复发或死亡复合结局、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均降低,且发病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缺血卒中 短暂性缺血发作 预后 卒中复发 肥胖悖论
下载PDF
不同血小板浓度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姚科 李云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血小板浓度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80例MIS/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究不同血小板浓度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80例MIS/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试验组按血小板浓度给药。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复发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7例患者因个人原因,自行退出研究,最终入组83例;研究组6例患者因个人原因,自行退出研究,最终入组84例。两组均无死亡患者;试验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整体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NIHSS评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NIHSS评分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NIHSS评分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肤、黏膜瘀斑或牙龈、鼻腔出血,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血小板浓度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应用于MIS/TIA患者中,有助于降低颅内出血率,但复发风险随之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卒中 短暂性缺血发作 抗血小板 血小板浓度 出血率
下载PDF
阿加曲班、替罗非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评估
6
作者 解鑫瑜 杜大勇 郭再玉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962-964,共3页
目的:评估阿加曲班、替罗非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196例高风险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92例、B组54例、C组50例。A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 目的:评估阿加曲班、替罗非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196例高风险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92例、B组54例、C组50例。A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加曲班抗凝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C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桥接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观察三组患者自开始用药至1个月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和C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5、20.787、5.600、10.762,P<0.05)。C组患者治愈率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5)。B组和C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1,P>0.05)。结论:阿加曲班、替罗非班对于TIA患者的疗效较好,且阿加曲班与替罗非班治疗TIA患者的总有效率相当,替罗非班能够更加快速地阻止TIA的复发及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缺血发作 卒中 阿加曲班 替罗非班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脑氧代谢的调节机制及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孟培培 王蓓 +3 位作者 董魁星 常彦青 麻继臣 刘立立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治疗作用与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TIA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和阿...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治疗作用与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TIA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和阿托伐他汀20 mg联合治疗,1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年龄、血压、临床表现、症状持续时间、糖尿病(ABCD2)评分,脑氧代谢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急性脑梗死(ACI)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静脉血氧含量、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ABCD2评分、血浆炎症因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合并高脂血症是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428、1.618,P<0.05),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是治疗无效的保护因素(OR=0.82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0.00%(4/40)vs.5.00%(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ACI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片可改善TIA患者脑氧代谢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并可降低ACI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短暂性缺血发作 氧代谢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庄丽嫔 李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6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患者采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8例TIA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4)。2组均接受了血...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患者采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8例TIA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4)。2组均接受了血管扩张剂和神经保护药物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预后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9.55%)(P<0.05)。2组在治疗1、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都有所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降低(P<0.05),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82%)与对照组(11.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患者采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体现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执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剂量 氯吡格雷 短暂性缺血发作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危险因素指导下的预警性护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9
作者 罗凯楠 李巧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采用基于危险因素指导下的预警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03月至2022年09月南阳医专附属中医院收治的共计76例TIA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38)与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采用基于危险因素指导下的预警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03月至2022年09月南阳医专附属中医院收治的共计76例TIA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38)与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基于危险因素指导下的预警性护理,对两组疾病认知情况、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疾病症状、规律休息、复查认知程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情感负担、身体负担降低(P<0.05),经济负担提高(P<0.05),但干预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指数A表(LSIA)、生活满意度指数B表(LSIB)、生活满意度评定表(LSR)]评分提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组用药、合理休息、定期复查、饮食与运动、负性情绪管理依从性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基于危险因素指导下的预警性护理应用于TIA患者中,可促进疾病认知情况、生活质量提高及自我感受负担改善,提高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预警性护理 TIA患者 神经功能障碍 短暂性缺血
下载PDF
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效果
10
作者 马霞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156例TI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156例TI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眩晕评定量表(DARS)评分、眩晕障碍程度测量表(DH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以及DARS、DH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TIA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DARS评分和DHI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桃红四物汤 短暂性缺血发作 血液流变学 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DARS评分 DHI评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王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63-0166,共4页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n=31,常规护理)、观察组(n=31,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心理状态...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n=31,常规护理)、观察组(n=31,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在此类患者的干预中起到积极作用,有实践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缺血发作 综合护理干预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季怀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11-0014,共4页
研究分析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TyG)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9月收治的TIA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为近期未脑卒中,实验组为近期脑卒中。分析TyG对TIA近... 研究分析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TyG)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9月收治的TIA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为近期未脑卒中,实验组为近期脑卒中。分析TyG对TIA近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TyG与TIA后脑卒中发生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明显。结论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 短暂性缺血发作 相关性分析 卒中风险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基于危险因素指导的预警性护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评价
13
作者 闫雅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80-0183,共4页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行基于危险因素指导的预警性护理效果。方法 数据取自新沂市人民医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70例TIA患者,“随机取样法”分基础组(常规护理)、预警组(基于危险因素指导的预警性护理)各35例,两组疗效比...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行基于危险因素指导的预警性护理效果。方法 数据取自新沂市人民医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70例TIA患者,“随机取样法”分基础组(常规护理)、预警组(基于危险因素指导的预警性护理)各35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比较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感受负担无意义,P>0.05;护理后较基础组,预警组HPLP评分更高;ESCA评分更高;SPBS评分更低;预警组治疗依从率(94.29%)高于基础组(77.14%),x2=4.200;p=0.04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危险因素指导的预警性护理可改善TIA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危险因素指导的预警性护理 短暂性缺血发作 健康行为 自我感受负担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147及VWF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临床转归的关系
14
作者 宋伟伟 刘景峰 +2 位作者 段丽娟 张琳琳 袁雪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7期1169-1172,1177,共5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子(CD147)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期间诊治的102例TIA患者作为实验组,根... 目的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子(CD147)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期间诊治的102例TIA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卒中风险系数ABCD3⁃I评分表将TIA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根据TIA患者发病72 h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发生脑梗死)、无脑梗死组(未发生脑梗死),另选取9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危险程度TIA患者、不同早期临床转归TIA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147及VWF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该些指标与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CD8^(+)、CD147、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同危险程度TIA患者CD3^(+)、CD4^(+)、CD4^(+)/CD8^(+)呈现: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CD8^(+)、CD147、VWF水平呈现: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TIA患者CD3^(+)、CD4^(+)、CD4^(+)/CD8^(+)明显低于无脑梗死组,CD8^(+)、CD147、VWF水平显著高于无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与CD3^(+)、CD4^(+)、CD4^(+)/CD8^(+)呈负相关,与CD8^(+)、CD147、VWF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147及VWF水平与TIA患者早期临床转归有明显的关联,可作为TIA患者是否会发生脑梗死的重要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147 VW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 早期临床转归
下载PDF
定眩汤联合氯吡格雷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晓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30-433,共4页
目的 探讨定眩汤联合氯吡格雷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脑血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TIA患者92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奇数组纳入观察组(46例),偶数组纳入对照组... 目的 探讨定眩汤联合氯吡格雷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脑血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TIA患者92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奇数组纳入观察组(46例),偶数组纳入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基于此,观察组联合定眩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两个月后脑血流参数、血管内皮功能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两个月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血流速(Vmean)、平均血流量(Qmean)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眩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脑血流、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康复,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缺血发作 定眩汤 氯吡格雷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和血脂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海辉 江庆炎 +1 位作者 谭晓群 程晓娃 《甘肃医药》 2023年第3期239-240,269,共3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老年患者血脂水平、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TIA老年患者138例,按照ABCD2评分情况划分为短期脑卒中转化风险低危组(ABCD2评分0~3分)、中危组(ABCD2...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老年患者血脂水平、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TIA老年患者138例,按照ABCD2评分情况划分为短期脑卒中转化风险低危组(ABCD2评分0~3分)、中危组(ABCD2评分4~5分)、高危组(ABCD2评分6~7分)三组,检测所有患者的血脂指标(TC、TG、LDL-C、HDL-C)水平、血清生化指标(Hcy、hs-CRP)水平情况,分析血脂、血清生化指标与TIA老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转化风险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TC、TG、LDL-C水平对比,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P<0.05);三组患者HDL-C水平对比,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P<0.05);三组患者Hcy、hs-CRP水平对比,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P<0.05)。经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IA后缺血性脑卒中转化风险与Hcy、TG、TC、LDL-C、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TIA患者短期脑卒中发生风险与TC、TG、LDL-C、Hcy、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血脂水平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短暂性缺血发作 卒中
下载PDF
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17
作者 陈艳洁 赵紫烨 朱丽霞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0期4341-4345,共5页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DAPT,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IPC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 2(Lp-PLA 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检查影像学参数[标准化摄取值(SUV)、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情况,并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00%(47/50)比80.00%(40/50)](χ^(2)=4.332,P=0.037)。治疗前,两组血清Lp-PLA 2、HIF-1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Lp-PLA 2、HIF-1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48±25)μg/L比(164±25)μg/L、(98±43)ng/L比(121±65)ng/L](P<0.05或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SUV、rCB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UV、rCB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3.17±0.39比4.52±0.33、(34.56±4.01)ml/(100 g·min)比(31.48±3.29)ml/(100 g·min)](P<0.01)。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0%(2/50)比16.00%(8/50)](P<0.05)。结论rIPC联合DAPT治疗TIA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流代谢,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缺血发作 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 双联抗血小板 保护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及服药行为的混合性研究
18
作者 李琳 杨晓凤 +4 位作者 李岩 李卫来 胡素娟 孙慧 李灵玲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2-17,共6页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质性研究探讨患者服药的动机和障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神经内科出院的...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质性研究探讨患者服药的动机和障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神经内科出院的TIA患者270例,根据服药依从性分为依从性佳(116例)和依从性差(154例)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物依从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IA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受访者资料饱和为标准纳入10例TIA患者,采用质性研究法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Giorgi资料分析法提取和归纳主题,探讨TIA患者服药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结果 TIA患者出院后对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抗血栓药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的依从性分别为69.36%、57.38%、78.95%、69.91%、68.32%。受教育程度低、卒中病程、发病次数≥2次、卒中自我效能低、无自我感知照护需求是TIA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从质性访谈资料中共提取出五大主题:疾病相关知识欠缺及二级预防意识淡薄、担心药物不良反应、经济负担加重、负性情绪、家庭与社会支持不足。结论 TIA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较差,影响其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药物种类、医疗体系的支持、社会及家庭的支持等。受教育程度、病程、卒中自我效能及自我感知照护需求等因素在TIA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缺血发作 二级预防 药物 依从性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氯吡格雷精准用药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农媛 杨智文 +2 位作者 杨吉 秦柱贵 黄日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8期1-7,共7页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精准用药指导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5例MIS与T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分为研究组(是,138例)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精准用药指导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5例MIS与T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分为研究组(是,138例)和对照组(否,167例)。研究组患者根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个体化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3周,后改氯吡格雷个体化单抗治疗;对照组患者按指南常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抗治疗3周,后改氯吡格雷常规单抗治疗。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控制两组间的混杂因素,比较两组PSM前后的一般资料,PSM后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IS)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中以CYP2C19正常代谢型占比最高,为41.30%(57/138),其次为中间代谢型40.58%(56/138),慢代谢型15.22%(21/138),快代谢型占比最低,为2.90%(4/138)。PSM前,研究组大血管狭窄率28.99%(40/138)及女性占比19.57%(27/138)低于对照组的43.11%(72/167)、33.53%(56/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前,两组年龄、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脑卒中病史、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BMI)、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M后,研究组115例,对照组115例。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脑卒中病史、吸烟史、饮酒史、BMI、入院NIHSS评分、入院LDL-C、大血管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个月时IS复发率6.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出血事件发生率、中重度出血发生率以及6个月时功能结局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0例患者中,IS复发26例,未复发20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IS复发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治疗占比为30.77%(8/26),低于未复发患者的52.45%(107/2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氯吡格雷个体化治疗是IS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OR=2.482,95%CI=(1.033,5.966),P=0.042<0.05]。结论氯吡格雷精准用药治疗能有效降低MIS与TIA患者的IS复发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但对短期功能结局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精准用药 轻型缺血卒中 短暂性缺血发作 预后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Lp-PLA2、MCP-1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超 范晓雪 +1 位作者 李云丹 聂文宝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TIA患者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MMSE评分;并选取同期体检的126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各组Lp-PLA2、M... 目的: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TIA患者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MMSE评分;并选取同期体检的126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各组Lp-PLA2、MCP-1水平,并评价其对TIA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Lp-PLA2与MCP-1水平越高,MMSE评分越低(P<0.05);TIA组患者Lp-PLA2、MCP-1水平均与MMSE评分负相关(P<0.05);Lp-PLA2与MCP-1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8.73、120.52 ng/mL,联合诊断的AUC为0.795,均高于单独诊断的0.677、0.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患者血清MCP-1、Lp-PLA2水平升高,MMSE评分降低,血清MCP-1、Lp-PLA2水平与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缺血发作 认知功能 LP-PLA2 MCP-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