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天口服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周魁 周流杨 +1 位作者 周雨珊 李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3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通天口服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BTI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VBTIV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通天口服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BTI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VBTIV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天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7 d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明眩晕症状量表(VSS-SF)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PV)]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χ^(2)=5.165,P=0.023);治疗7 d后,2组VSS-SF评分、HSV、LSV、PV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vs.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4)。结论通天口服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TIV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眩晕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且联合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通天口服液 倍他司汀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年第7期436-436,共1页
关键词 天麻素注射液 治疗 椎-基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诊断标准
下载PDF
金纳多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35例疗效观察
3
作者 赫天辉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2年第23期2002-2002,共1页
关键词 金纳多 治疗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脑功能恢复方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30例
4
作者 杨保存 《现代中医》 1999年第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脑功能恢复方 椎基底动脉 短暂缺血性眩晕 疗效 血液流变学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ABR对金纳多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评估和动态监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欣 杨长东 付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金纳多对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VBTIV患者36例,静脉应用金纳多治疗,分别于疗程第7、10、14、21天时,行11次/s的常规ABR测试和51次/s的高刺激率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并进行比较。结果比较51次/s... 目的观察金纳多对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VBTIV患者36例,静脉应用金纳多治疗,分别于疗程第7、10、14、21天时,行11次/s的常规ABR测试和51次/s的高刺激率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并进行比较。结果比较51次/s与11次/s的ABR测试结果,除波Ⅰ潜伏期两者无差异外,其余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于治疗后较治疗前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发病的早期,ABR波Ⅴ潜伏期和Ⅰ~Ⅴ波间期延长更为明显。结论高刺激率ABR可作为VBTIV疗效评估的一个客观指标,金纳多是治疗VBTIV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金纳多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下载PDF
ABR对前列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欣 杨长东 田晓斌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8期792-794,共3页
目的寻找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ertebrobasilar transient ischemic vertigo,VBTIV)的有效药物,为前列地尔治疗VBTIV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VBTIV患者40例,选用丹麦Madsen公司2260型脑干诱发电位(ABR)系统测试。以... 目的寻找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ertebrobasilar transient ischemic vertigo,VBTIV)的有效药物,为前列地尔治疗VBTIV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VBTIV患者40例,选用丹麦Madsen公司2260型脑干诱发电位(ABR)系统测试。以短声刺激,刺激声为交替极性,扫描时间10ms,方波脉冲0.1 ms交替短声刺激,感觉级75 dBSL,最大输出为120 dBpeSPL。叠加1 000次,增益至1 200次。滤波带通为100~2 500 Hz,分别给予11次/s的常规ABR测试和51次/s的高刺激率ABR测试。给予前列地尔静脉注射,每日1次,每次10μg,2周后症状缓解,再用同样方法复查ABR。结果应用前列地尔治疗14 d后,40例患者中30例完全缓解占75%。2例部分缓解,8例无缓解。以51次/s ABR与11次/s的ABR差值作为分析参数,治疗前后的组群对比和同一患者自身对比,除了波Ⅰ潜伏期两者无差异外(P〉0.05),其余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治疗后较治疗前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刺激率ABR可作为前列地尔治疗VBTIV疗效评估的一个客观指标,前列地尔是治疗VBTIV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前列地尔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下载PDF
《石河子医学院学报》1995年总目录
7
《农垦医学》 1995年第4期275-280,共6页
关键词 医学院学报 临床观察 放射治疗 平滑肌肉瘤 心电向量图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临床分析 1995年 遗传性小脑型共济失调 细胞亚群
下载PDF
前庭学
8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1999年第6期262-263,共2页
关键词 内耳膜迷路 线粒体DNA 前庭诱发电位 MTDNA 脑血管病 经颅多普勒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PCR技术 梅尼埃病 耳鼻咽
原文传递
前庭学
9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1996年第6期260-262,共3页
关键词 前庭功能 硫酸链霉素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内耳眩晕 前庭毛细胞 痰浊内阻 活血化淤法 阴虚阳亢证 显著性 听性脑干反应
原文传递
前庭学
10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01年第3期134-137,共4页
关键词 梅尼埃病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前庭功能 高刺激率 骨半规管 后半规管阻塞 金纳多 眼震电图 链霉素迷路灌注术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前庭学
11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1997年第4期184-187,共4页
关键词 利多卡因 梅尼埃病 眩晕 耳蜗电图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美尼尔氏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急性发作性眩晕 疗效观察 不定陈述综合征
原文传递
前庭学
12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1996年第2期85-88,共4页
关键词 前庭功能 内淋巴分流减压术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两窗联合径路 前庭毛细胞 眼震电图 膜迷路积水 MENIERE病 美尼尔氏综合征 听性脑干反应
原文传递
前庭学
13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1999年第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 梅尼埃病 丹参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治疗 频谱时间序列 美尼尔氏病 畸变产物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 益气聪明汤 化痰活血
原文传递
Observation on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广霞 陈赟 杨娅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12年第3期165-168,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for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 (PCIV). Methods: A total of 71 PCIV case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an acupuncture group (37 cases) and a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for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 (PCIV). Methods: A total of 71 PCIV case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an acupuncture group (37 cases) and a medication (oral Flunarizine Hydrochloride) group (34 cases). After 6 weeks of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icaci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mean blood flow velocities (VM) of both the vertebral artery (VA) and the basilar artery (BA) in acupunct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howing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pre-treatment result of the same group (P〈0.05); despite some decrease in pulsatility index (PI)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pre-treatment result. After treatment, the mean blood flow velocities of both VA and BA in the medication group were increased, showing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pre-treatment result of the same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PI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P〉0.05). Regarding the improvement of VM, the acupuncture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medication group, showing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PI improve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sidering from the clinical efficacy, both acupuncture and medication are effective. However, acupuncture obtained a significantly better effect than medication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therapy can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 obtain a better effect than oral Flunarizine Hydrochloride f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Point Jiaji (Ex-B 2) Scalp Acupuncture Scalp Stimulation Areas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VERTIGO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