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诱发的短潜伏期负反应与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子明 周娜 +3 位作者 张素珍 刘兴健 杨伟炎 韩东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研究声诱发的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的特点,并初步证实该电位的前庭源性,即与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同源。方法分别检... 目的 研究声诱发的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的特点,并初步证实该电位的前庭源性,即与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同源。方法分别检测28例健康成人、16例前庭疾病和1例全聋患者的VEMP和ASNR,比较ASNR与VEMP之间的关系。结果 ASNR正常引出率为87.5%,潜伏期正常值为3.50±0.25ms;2倍标准差作为正常值的上、下限,ASNR潜伏期的范围为3~4ms,阈值为80~90dB nHL。16例前庭疾病患者均行双侧检查,在VEMP消失的9耳(9例)中,ASNR均未引出;VEMP低振幅的8例(8耳)中,5例(5耳)未引出ASNR,3例(3耳)ASNR正常引出。5例梅尼埃病患者接受甘油试验,1例(2耳)甘油试验前后VEMP与ASNR均正常,2例(4耳)双侧VEMP与ASNR甘油试验前异常,甘油试验后正常,1例(1耳)患侧VEMP正常,甘油试验前后无变化,ASNR由异常变为正常;1例(2耳)VEMP甘油试验前双侧异常,甘油试验后正常,但ASNR均未引出。1例听力正常的前庭神经炎患者,患侧VEMP未引出,ASNR电位也未引出。1例先天性全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前,VEMP、ASNR正常引出;植入后,术侧VEMP振幅降低,ASNR未引出。结论 ASNR与VEMP可能均源于球囊。鉴于目前的结果,在不便进行VEMP检测时可用ASNR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诱发潜伏期负反应电位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 球囊
下载PDF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判断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丹 彭国光 董为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9期1278-1279,共2页
目的近年来有多种诱发电位(EP)和脑外伤预后显著相关的报道,而EP和脑出血预后的关系还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了解发病早期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和脑出血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81例脑出血患者均在发病48h... 目的近年来有多种诱发电位(EP)和脑外伤预后显著相关的报道,而EP和脑出血预后的关系还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了解发病早期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和脑出血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81例脑出血患者均在发病48h内行SLSEP、F-VEP检查、Glascow昏迷评分(GCS),出院或死亡时进行Glascow预后分级(GOS)。结果SLSEP的中枢传导时间(CCT)、N20、F-VEP的N2和脑出血患者的GCS、GOS均显著相关。结论SLSEP和F-VEP是评价脑出血近期预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预后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量化得气:随机交叉对照试验方案 被引量:2
3
作者 林驰 王培 +9 位作者 吴桂雯 胡妮娟 郝杰 胡尚卿 齐丹丹 赵珉一 孙俊俊 王亚峰 张露芬 朱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索运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客观量化得气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纳入健康受试者,分为得气组(粗针、深刺、行手法促使得气)和不得气组(细针、浅刺、不行手法避免得气),记录针刺前、中、后体感诱发电位,量表... 目的探索运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客观量化得气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纳入健康受试者,分为得气组(粗针、深刺、行手法促使得气)和不得气组(细针、浅刺、不行手法避免得气),记录针刺前、中、后体感诱发电位,量表测评受试者得气情况,观察三阴交穴得气与否对电位的影响。结果通过预试验进行可行性初探,发现得气对于SLSEP的影响具有一定规律性,值得观察。结论该方案具有可行性,可以展开正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得气 潜伏期诱发电位 量化 三阴交 诱发电位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及F波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何颖 李应龙 +4 位作者 邵西仓 李晓裔 李玉琢 叶茵 江隐奇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9年第5期279-283,287,共6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CSCI)患者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及F波与脊髓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为CSCI的32例患者进行分析,另选取2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双上肢正中神经SLSEP、双下肢胫神经SLSEP、双...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CSCI)患者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及F波与脊髓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为CSCI的32例患者进行分析,另选取2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双上肢正中神经SLSEP、双下肢胫神经SLSEP、双上肢正中神经F波、双上肢尺神经F波检测结果,同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所有患者记录入院时颈椎MRI脊髓损伤信号长度,以及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及运动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最后对患者组进行SLSEP、F波与MRI脊髓损伤信号长度.A-SIA运动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下肢P40潜伏期、P40波幅、上肢N20潜伏期、N20波幅、正中神经F波、尺神经F波在两组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组P40潜伏期延长、P40波幅下降、N20潜伏期延长、N20波幅下降及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与MRI脊髓损伤信号长度、A-SIA运动评分有相关性。结论:CSCI患者SEP、F波异常与伤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相关,联合MRI、临床运动功能评估,是对感觉、运动系统神经功能检测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CSCI)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 F波
下载PDF
健康成人上、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研究
5
作者 陆学胜 钱雪梅 +2 位作者 施弘 孙晓江 吕善庆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下肢 脊髓 潜伏期 四肢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传导时间 参考电极
下载PDF
红藻酸致大鼠癫痫模型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分析
6
作者 罗晓红 韩筱玉 +1 位作者 王晓姝 何阳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了解癫痫发作时大脑神经元的功能状态。方法:20只红藻酸致痫大鼠于癫痫发作前、急性发作期、慢性发作期经正中神经刺激对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进行测定。结果:大鼠SLSEP波形为一小的N1波后接一大的P1... 目的:了解癫痫发作时大脑神经元的功能状态。方法:20只红藻酸致痫大鼠于癫痫发作前、急性发作期、慢性发作期经正中神经刺激对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进行测定。结果:大鼠SLSEP波形为一小的N1波后接一大的P1波;癫痫急性发作期改变为N1、P1波的PL延长,波幅降低,有3例波形缺失;慢性发作期仅P1波的P1较前缩短。结论:癫痫急性发作期N1、P1波的改变与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元毒性作用及继发性缺血、缺氧致神经元损伤有关。慢性发作期P1波缩短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癫痫 红藻酸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下载PDF
癫癎患者的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与临床相关性的研究
7
作者 李增友 许虹 +2 位作者 吕明华 王学峰 全凤英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9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研究癫癎患者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并对SLSEP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癫癎患者在发作间期进行SLSEP检测,以潜伏期为观察指标,检测双侧N20、P40、P15、IN16、N16、N18、N19波潜... 目的:研究癫癎患者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并对SLSEP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癫癎患者在发作间期进行SLSEP检测,以潜伏期为观察指标,检测双侧N20、P40、P15、IN16、N16、N18、N19波潜伏期,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癫癎组N20、P15、IN16、N16各波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癫癎患者头颅CT/MRI异常组同侧记录的IN16潜伏期较头颅CT/MRI正常组的IN16波潜伏期延长(P=0.01);癫癎患者脑电图异常组P15波潜伏期较脑电图正常组的延长(p=0.05);病程5年以上组P40、P15波潜伏期较1-5年组延长(P=0.00、P=0.01),病程5年以上组P40波潜伏期较1年以下组延长(P=0.03);用2种及以上抗癫癎药组IN16波潜伏期较未用抗癫癎药组的明显延长(P=0.01),用两种及以上抗癫癎药组IN16、N16、N18波潜伏期较用1种抗癫癎药组明显延长(p=0.01、P=0.02、P=0.02);每月发作两次以上组P40波潜伏期较每月发作两次及以下组明显延长(P=0.04)。结论:癫癎患者存在脑功能障碍,并有相应的SLSEP改变。SLSEP检测技术可以评估癫癎患者的脑功能,并且能够动态观察比较,可对患者的疗效和预后评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 相关性
下载PDF
检测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评估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朱育年 谭来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7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SLSEP在脑梗死肢体运动障碍程度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SLSEP检查结果分为SLSEP正常或轻度异常的Ⅰ组(49例)、SLSEP中度异常的Ⅱ组(43例)及SLSEP重度异常的Ⅲ组(39例)。分析3组不同... 目的探讨SLSEP在脑梗死肢体运动障碍程度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SLSEP检查结果分为SLSEP正常或轻度异常的Ⅰ组(49例)、SLSEP中度异常的Ⅱ组(43例)及SLSEP重度异常的Ⅲ组(39例)。分析3组不同观察时间点间PRESS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情况,并探讨SLSEP与PRESSS评分及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组治疗前后PRESSS评分及NIHSS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3组间入组时、2周后、1个月后、3个月后PRESSS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Ⅰ组最低、Ⅲ组最高(P<0.05)。同时,SLSEP与入组时PRESSS评分、NIHSS评分及3个月后PRESSS评分、NIHSS评分均呈显著的负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 SLSEP与脑梗死肢体运动障碍及神经损伤程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患者预后的预测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脑梗死 肢体运动障碍 预后
下载PDF
脑电图、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脑死亡判定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博虎 谢仁华 +2 位作者 董权 岑键昌 常谦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32-137,共6页
目的探究脑电图、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脑死亡判定中的价值和应用。方法收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经临床判定为脑死亡的患者31例,对每位患者均进行2次脑电图、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根据脑死亡确... 目的探究脑电图、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脑死亡判定中的价值和应用。方法收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经临床判定为脑死亡的患者31例,对每位患者均进行2次脑电图、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根据脑死亡确认实验标准将其分为脑死亡阳性组和脑死亡阴性组,比较3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脑电图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5%和准确性为93.55%。脑死亡组脑电图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阳性人数显著高于非脑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C曲线分析显示脑电图对诊断脑死亡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死亡 脑电图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早期检测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脑出血治疗后遗留肢体运动障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雪莲 叶兰香 +3 位作者 刘娟娟 罗政 陈俊斌 谷玉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9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检测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在脑出血(ICH)治疗后遗留肢体运动障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4周后遗留运动障碍程度,将患... 目的:探讨早期检测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在脑出血(ICH)治疗后遗留肢体运动障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4周后遗留运动障碍程度,将患者分为中度以下组(n=101)与中重度组(n=49),比较两组SLSEP,分析早期SLSEP对遗留运动障碍的预测价值。同时,根据患者治疗4周后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123)及死亡组(n=27),比较两组早期SLSEP,分析SLSEP对患者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中度以下组N9潜伏期及N20潜伏期均短于中重度组,而N9波幅及N20波幅均高于中重度组(P<0.05)。N9潜伏期、N20潜伏期、N9波幅及N20波幅对遗留运动障碍程度具有预测价值(P<0.05),N9潜伏期<11.31 ms、N20潜伏期<23.36 ms、N9波幅>1.19μV及N20波幅>1.25μV时,对患者遗留中度以下运动障碍的预测准确率较高。同时,存活组N9潜伏期及N20潜伏期均短于死亡组,N9波幅及N20波幅均高于死亡组(P<0.05);且N9潜伏期、N20潜伏期、N9波幅及N20波幅对患者的生存情况具有预测价值(P<0.05),N9潜伏期<10.15 ms、N20潜伏期<23.96 ms、N9波幅>1.22μV及N20波幅>1.19μV时,对患者的生存状况预测准确率较高。结论:早期检测SLSEP对于ICH患者治疗后遗留运动障碍及生存情况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肢体运动障碍程度
下载PDF
早期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高血压性小脑出血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满明昊 李立宏 +4 位作者 李敏 田博 郭少春 马涛 鲁华山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病人术后1周内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治疗的63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术后1周内使用正中神经电刺激监测SSEP,分析N13、N20波形分级,5~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病人术后1周内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治疗的63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术后1周内使用正中神经电刺激监测SSEP,分析N13、N20波形分级,5~6级为波形分级良好。术后1个月采用GCS评分评估意识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GOS评分评估预后,GOS评分4~5分、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N13、N20分级与术后1个月GC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0、0.687;P<0.05),与术后6个月GO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4、0.322;P<0.05)、mRS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577、-0.444;P<0.05)。N13、N20分级良好与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414、0.247;P<0.05)。N13、N20分级良好预测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的阳性率为65.0%、55.6%。结论相较于GCS评分,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术后1周内SSEP检测N13、N20分级,有更好的预后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小脑出血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预后评估
下载PDF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世雄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6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在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将其分为抑郁组40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在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将其分为抑郁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非抑郁患者)。均采用SLSEP进行评估,观察患侧SLSEP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患侧SLSEP检测中N9,N13潜伏期及潜伏期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组患者患侧SLSEP检测中N20潜伏期更长,潜伏期异常率更高(P<0.05)。结论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患侧SLSEP的N20潜伏期数值可作为判断患者抑郁的重要参考指标,根据诊断结果尽早实施干预措施,有效缓解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 抑郁 早期预警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下载PDF
长程脑电图联合短潜伏期诱发电位检查在脑死亡判定中的应用分析
13
作者 史梦婷 于云莉 +4 位作者 冯占辉 刘琦 代国兰 黄晶 曹绪维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9年第6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长程脑电图监测联合短潜伏期诱发电位检査在脑死亡(BD)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BD的患者31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2~58岁。采用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EE01200C脑电图仪和MEB-9404C肌... 目的:探讨长程脑电图监测联合短潜伏期诱发电位检査在脑死亡(BD)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BD的患者31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2~58岁。采用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EE01200C脑电图仪和MEB-9404C肌电诱发电位仪,对31例临床诊断为BD的患者行至少12h连续脑电图监测与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检査。结果:31例患者全部都达到BD判定标准。结论:长程脑电图联合短潜伏期诱发电位检査,基本安全有效,为临床BD判定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死亡(BD) 长程脑电图 潜伏期诱发电位
下载PDF
青少年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正常参考值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志军 邱勇 马薇薇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及建立青少年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对45名13~24岁健康青少年记录和测量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P40、N50及P60的正常值。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讨性别、年龄及身高等生理因素对峰潜伏期的影响。结果所... 目的探讨及建立青少年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对45名13~24岁健康青少年记录和测量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P40、N50及P60的正常值。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讨性别、年龄及身高等生理因素对峰潜伏期的影响。结果所有45例受试者均检测出可清晰辨认的波形。左右侧峰潜伏期差值无明显差异,与性别、年龄及身高无关。P40、N50、P60的峰潜伏期与身高呈XEN关(r=0.766~0.896,P〈0.001),与年龄及性别无关。结论青少年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各波峰潜伏期正常参考值及上限标准可根据峰潜伏期与身高的回归方程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短潜伏期电位 胫后神经 青少年 正常参考值
下载PDF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测定在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卓 智屹忠 +2 位作者 徐运 金佳丽 常蕾蕾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20期2200-2202,共3页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测定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PSD患者57例,均为首次发病;排除既往有周围神经病、精神病史和检查不合作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其中,...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测定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PSD患者57例,均为首次发病;排除既往有周围神经病、精神病史和检查不合作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其中,轻中度PSD组(18分<HAMD评分≤24分)36例,重度PSD组(HAMD评分>24分)21例。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三组SSR和上、下肢SLSE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度和轻中度PSD组的SSR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5),SLSEP潜伏期延长(P<0.05);重度PSD组变化大于轻中度PSD组(P<0.05)。结论 PSD患者的SSR和SLSEP均明显异常;其异常程度与抑郁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PSD患者的诊断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卒中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中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瑞迪 付斌 江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对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的诊断作用。方法 48例确诊或可能CIDP患儿及40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和/或SSEP检查(健康对照仅行SSEP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检查采用4道肌... 目的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对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的诊断作用。方法 48例确诊或可能CIDP患儿及40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和/或SSEP检查(健康对照仅行SSEP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检查采用4道肌电图仪进行,包括至少4条运动神经和2条感觉神经;SSEP主要观察正中神经的N6(肘部电位),N13(颈髓电位),N20(皮质电位);胫神经的N8(腘窝电位),N22(腰髓电位),P39(皮质电位)。结果肌电图神经传导检测提示,48例患儿中35例运动、感觉神经均脱髓鞘,符合CIDP确诊标准;8例为感觉神经脱髓鞘,5例为轴突变性为主。40例患儿SSEP异常(未符合CIDP确诊标准的8例感觉受累患儿和5例继发轴突变性患儿的SSEP均异常),其中7例可见臂丛神经干和/或后根水平传导异常,33例同时有腰骶丛和/或后根损害。与健康对照相比,CIDP患儿N13、N22波幅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 SSEP可用于CIDP辅助诊断,特别是对于感觉神经受累为主或继发轴突变性的CIDP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运动神经传导 儿童
原文传递
TIA后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动态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路屹 刘晓林 +3 位作者 屈洪党 陈静 许文芳 殷亮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5期673-674,共2页
目的动态测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双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1atency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LSEP),探讨其变化意义。方法以P40、N8和N50潜伏期的数值差为观察指标,分别对51例住院的TIA患者在入院时及发病30 ... 目的动态测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双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1atency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LSEP),探讨其变化意义。方法以P40、N8和N50潜伏期的数值差为观察指标,分别对51例住院的TIA患者在入院时及发病30 d后进行双下肢SLSEP的检测。根据30 d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将患者分为A组(TIA无脑梗死组)34例与B组(脑梗死组,病前有TIA史)17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IA患者下肢SLSEP的检查中以P40的改变具有临床意义,有66.7%(34/51)的TIA患者入院时P40潜伏期差值出现异常。A组中,16例有TIA再发,其中N8、N50和P40潜伏期的数值差30 d后均略为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出现在TIA后2 d内3例(5.9%,3/51),7 d内2例(3.9%,2/51),1个月内12例(23.5%,12/51)。B组30 d后P40潜伏期的数值差不仅较入院时明显延长(F=12.9,P<0.05),且和A组30 d后的值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4.35,P<0.05)。结论 TIA中短期发展为脑梗死的患者P40潜伏期差值明显延长,下肢SLSEP中P40的检测或为观察TIA患者的病情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相对于上肢SLSEP的检测,P40更为方便,值得临床推广或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暂性脑缺血发作
原文传递
诱发电位与脑电图联合检测对脑血管病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梅笑 蒙巍 雷皇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7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联合检测对脑血管病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方法对60例脑血管病昏迷患者进行EEG、BAEP、SEP检测,并与预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诱发电位与脑电图联合检测对预后评估的敏感性... 目的研究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联合检测对脑血管病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方法对60例脑血管病昏迷患者进行EEG、BAEP、SEP检测,并与预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诱发电位与脑电图联合检测对预后评估的敏感性为96.9%,特异性96.4%,准确率96.7%,与glasgow评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G、BAEP及SEP联合检测对评价脑血管病昏迷患者脑功能状态,预测预后提供了客观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EEG)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EP) 昏迷 预后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联合检测对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建英 杨春水 +2 位作者 林勤郁 李雯飞 肖湛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联合检测对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方法:对30例昏迷患者分别在病程的急性期、3个月、6个月时作BAEP、SSEP检测。结果:急性期BAEP检测30例均异常,其中双侧异常17例,单侧异常13...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联合检测对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方法:对30例昏迷患者分别在病程的急性期、3个月、6个月时作BAEP、SSEP检测。结果:急性期BAEP检测30例均异常,其中双侧异常17例,单侧异常13例,表现为Ⅰ波后各波潜伏期(PL)延长或波形消失,波间潜伏期(IPL)延长。Ⅲ波、Ⅴ波存在者预后好,消失者呈重残、植物状态或死亡。急性期SSEP正常6例,异常24例(80%),表现为皮层电位异常,N20波缺失,PL延长,波幅严重降低,波形离散。24例SSEP异常者中预后良好11例,预后不良13例(其中5例死亡)(54%)。17例BA-EP严重异常者SSEP也同样表现为严重异常。结论:BAEP、SSEP联合检测能分别反映脑干及大脑的功能,能早期判断昏迷患者的预后,尤其SSEP皮层电位N20异常程度可客观判断脑病变的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 昏迷 预后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在脑梗塞早期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洪全 《广西医学》 CAS 2002年第9期1360-1361,共2页
目的 :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SLEEP)在脑梗塞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 2例急性期 (发病 2 4~ 4 8小时内 )头颅CT平扫 (HeadCT)阴性的脑梗塞患者进行下肢SLSEP测定。结果 :①患者组SLSEP的皮层原发反应P4 0 波潜伏期 (PL)延长 ... 目的 :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SLEEP)在脑梗塞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 2例急性期 (发病 2 4~ 4 8小时内 )头颅CT平扫 (HeadCT)阴性的脑梗塞患者进行下肢SLSEP测定。结果 :①患者组SLSEP的皮层原发反应P4 0 波潜伏期 (PL)延长 ;波幅 (Amp)降低 ,②患者组SLSEP的异常率为 76 % ,③有偏身感觉障碍患者SLSEP异常率为 10 0 %。结论 :SLSEP可作为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的功能性客观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脑梗塞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