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链全氟羧酸对小麦生长的生态毒理效应
1
作者 游奎 钟喆 赵淑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1-275,282,共6页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受试生物,探究5种全氟羧酸(PFCAs)对小麦种子发芽势(3 d)、发芽率(7 d)和幼苗生长(14 d)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1)短链PFCAs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总体不显著(P>0.05),短链PFCAs对小麦种...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受试生物,探究5种全氟羧酸(PFCAs)对小麦种子发芽势(3 d)、发芽率(7 d)和幼苗生长(14 d)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1)短链PFCAs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总体不显著(P>0.05),短链PFCAs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较小。(2)小麦幼苗根长、株高及生物量对短链PFCAs的响应呈现先升后降的Hormesis趋势。(3)受短链PFCAs影响,小麦幼苗叶绿素均比空白对照低,表明PFCAs对小麦具有生态毒理效应。(4)小麦根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5),且变化趋势相似。当PFCAs为1.0、2.0 mg/L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大(P<0.05)至峰值,增加率为66.40%~111.55%。(5)小麦根丙二醛对短链PFCAs的响应呈现“U”型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全氟羧酸 小麦 种子 幼苗 生态毒理效应
下载PDF
土壤性质对其吸附短链全氟羧酸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于路伟 李飞 +4 位作者 杨志敏 杨宁 曹威 马红芳 苑宝玲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6-916,共11页
本文研究了土壤理化性质对其吸附短链全氟羧酸(PFCA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Freundlich和Virial吸附等温线均可对吸附数据进行较完美的拟合,相关系数(R^2)分别介于0.9651~0.9989和0.8670~0.9985.各种土壤性质与短链PFCAs固液分配系数(K... 本文研究了土壤理化性质对其吸附短链全氟羧酸(PFCA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Freundlich和Virial吸附等温线均可对吸附数据进行较完美的拟合,相关系数(R^2)分别介于0.9651~0.9989和0.8670~0.9985.各种土壤性质与短链PFCAs固液分配系数(K_d)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阴离子交换容量(AEC)、铁氧化物含量和黏粒含量是影响土壤吸附短链PFCAs的关键性因素;土壤总有机碳(TOC)、胡敏酸、富里酸、糖类、阳离子交换容量和比表面积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不显著.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因素对其吸附短链PFCAs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AEC>蛋白质>黏粒含量>铁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全氟羧酸 土壤性质 吸附 影响因素 吸附等温线
原文传递
某化工园区周边土壤中传统和新兴全氟化合物的赋存特征及潜在来源 被引量:9
3
作者 丁达 宋昕 +1 位作者 刘朝阳 许昶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9-787,共9页
在某化工园区周边采集了15个土壤样品,分析了12种全氟化合物(PFASs)的赋存水平和空间分布,再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计算PFASs之间的相互关系,探寻具有相似来源的PFASs,最后用荷兰CSOIL模型评估了土壤PFASs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 在某化工园区周边采集了15个土壤样品,分析了12种全氟化合物(PFASs)的赋存水平和空间分布,再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计算PFASs之间的相互关系,探寻具有相似来源的PFASs,最后用荷兰CSOIL模型评估了土壤PFASs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短链C4~C7全氟烷基羧酸(PFCAs)是本研究区土壤中主要的PFASs,特别是全氟丁酸和全氟戊酸,含量处于数十到数百ng/g水平。部分土壤点位中PFASs含量较高,可能与其离化工园区较近以及处于园区下风向有关。根据来源分析结果,工业活动可能是短链PFCAs(C4~C7)的主要来源,园区周边农业和生活源对土壤PFASs的贡献不显著。通过食入和吸入土壤颗粒及皮肤接触土壤产生的PFASs每日预计摄入量远低于国际管理机构发布的健康建议值,表明当地土壤中PFASs的人体健康风险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 土壤 全氟化合物 新兴全氟烷基羧酸 来源分析 健康风险
下载PDF
Fe^(3+)诱导全氟羧酸的光化学降解:pH值及链长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媛 石晓燕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2-688,共7页
以全氟辛酸(PFOA)为代表的全氟化合物是环境水体中新出现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Fe3+的存在促进了其在254 nm紫外光下的有效降解.在此基础上,主要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对Fe3+诱导PFOA光化学降解的影响,并以全氟丁酸(PFBA)、全氟戊酸(PFP... 以全氟辛酸(PFOA)为代表的全氟化合物是环境水体中新出现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Fe3+的存在促进了其在254 nm紫外光下的有效降解.在此基础上,主要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对Fe3+诱导PFOA光化学降解的影响,并以全氟丁酸(PFBA)、全氟戊酸(PFPeA)、全氟己酸(PFHxA)和全氟庚酸(PFHpA)为对象,研究了Fe3+诱导短链全氟羧酸(PFCAs)的降解,通过对降解中间产物的分析,进而推断了其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强酸性条件有利于PFOA的降解,弱酸性或中性反应条件下,PFOA的降解和脱氟均受到明显地抑制,进一步证实PFOA的降解主要是溶解性铁作用的结果,此时Fe(OH)2+则是铁(III)-羟基配合物的主要分配形态.Fe3+诱导PFCAs的降解表明:当碳原子数大于5,长链的PFCAs更易于降解,但对于碳原子数小于6的PFCAs,其降解没有明显的规律.降解中间产物主要是链更短的PFCAs,由此推断,PFCAs的降解遵循逐级降解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酸 短链全氟羧酸 铁离子 紫外光 降解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