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东东地区石油运移和聚集物理模拟实验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钱诗友 曾溅辉 +1 位作者 林会喜 孙锡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04-610,共7页
采用二维物理模型对辽东东地区石油运移和聚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实:①断层带的石油运移方式对石油运移路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②3套不整合面在不同充注方式下对石油的输导作用不同,馆陶组下段和东营组之间的不整合面(不整合面1)在2... 采用二维物理模型对辽东东地区石油运移和聚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实:①断层带的石油运移方式对石油运移路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②3套不整合面在不同充注方式下对石油的输导作用不同,馆陶组下段和东营组之间的不整合面(不整合面1)在2种充注方式下对石油都起到输导作用,东营组与沙河街组之间的不整合面(不整合面2)和沙河街组沙二段与沙河街组沙四段之间的不整合面(不整合面3)仅在幕式充注情况下对石油的运移起到侧向输导作用;③东营组砂体最终能否成藏,取决于砂体与其他输导体的匹配关系,其中与油源断层相沟通且尖灭的砂体最有利于形成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实验 石油运移和聚集 辽东东地区
下载PDF
次生断层对飞雁滩地区馆陶组石油运移和聚集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姜素华 李涛 姜雨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96-101,共6页
在胜利油田飞雁滩地区馆陶组油气成藏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二维模型模拟了断层开启条件下,主断层充注量的大小与次生断层对馆陶组石油运移和聚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次生断层对馆上段油气的聚集作用与对主断层的石油充注量密切... 在胜利油田飞雁滩地区馆陶组油气成藏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二维模型模拟了断层开启条件下,主断层充注量的大小与次生断层对馆陶组石油运移和聚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次生断层对馆上段油气的聚集作用与对主断层的石油充注量密切相关。分3种情况:1当主断层充注量足够大时,相邻的次生断层两侧砂层中油的充注强度最大,最有利于次生断层两侧砂层中油的聚集;2当主断层充注量一般时,与主断层相邻,且有砂层与主断层相连的次生断层砂层中有油的聚集;3当主断层充注量较小时,相邻的次生断层两侧的砂层中基本不含油,不利于砂层中油的聚集。这对解释飞雁滩地区馆陶组与次生断层有关的油气成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断层 充注量 石油运移和聚集 飞雁滩地区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致密油成藏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2
3
作者 陆统智 曾溅辉 +6 位作者 王濡岳 伍坤宇 曹喆 王鑫 梁晓宇 李庆波 郭正权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6-266,共11页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致密储层非均质性强,运移和聚集特征复杂,严重制约了致密油的规模勘探和开发。选取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致密储层样品,在岩石薄片观察和全岩分析以及高压压汞测试的基础上,开展石油成藏物理模...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致密储层非均质性强,运移和聚集特征复杂,严重制约了致密油的规模勘探和开发。选取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致密储层样品,在岩石薄片观察和全岩分析以及高压压汞测试的基础上,开展石油成藏物理模拟实验,探索致密油的充注过程和成藏特征。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储层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分别为4.12%和0.0071×10^(-3)μm^(2),渗透率主要受孔隙结构影响,灰云岩储层的物性、孔隙结构参数优于粉砂岩储层和膏岩储层;致密储层中石油运移为非达西渗流特征,存在启动压力,含油饱和度增长曲线呈现先快速增加后逐渐稳定的特征。致密储层石油运聚受渗透率和驱替压力的耦合控制,运聚模式可以分为3类:第Ⅰ类为快速增长—高饱和度型;第Ⅱ类为中速增长—中饱和度型;第Ⅲ类为慢速增长—低饱和度型;石油在致密储层中发生运移的临界条件为:y=5.8416e^(-318.6x),形成稳定运移通道的临界条件为:y=9.8481e^(-269.9x)(x为储层渗透率,y为驱替压力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运移和聚集 致密储层 模拟实验 下干柴沟组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