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0篇文章
< 1 2 2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漠化问题若干思考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家仁 王尚彦 《贵州地质》 2009年第4期306-312,共7页
本文定义了石漠化概念的三个方面:石漠化现象、石漠化作用和石漠化过程;讨论了石漠化的量化描述,提出了石漠化作用量化描述的方式方法和分级方案,建议根据土壤侵蚀强度与成土速度的差值将其分为无石漠化、弱石漠化、强烈石漠化、特强石... 本文定义了石漠化概念的三个方面:石漠化现象、石漠化作用和石漠化过程;讨论了石漠化的量化描述,提出了石漠化作用量化描述的方式方法和分级方案,建议根据土壤侵蚀强度与成土速度的差值将其分为无石漠化、弱石漠化、强烈石漠化、特强石漠化、剧烈石漠化等5个强度等级;借鉴水土流失的有关研究成果,讨论了我国南北石漠化的差异。分析指出:①我国北方地区的石漠化形势比南方地区的更为严峻。全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土正在遭受石漠化作用,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国土正在遭受强烈以上石漠化作用。遭受特强以上石漠化作用的土地中,水蚀者为9万km2,风蚀者为62万km2,后者远大于前者。②人类活动的地质效应——人为地质作用是导致石漠化急剧发展的主要因素。③阻断导致石漠化的人为地质作用、终止石漠化作用过程,通过自然和人为两条途径恢复土层和植被,是防治石漠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 石漠化现象 石漠化作用 石漠化过程 石漠化程度 石漠化强度 石漠化防治
下载PDF
我国南方岩溶山区石漠化基本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79
2
作者 熊平生 袁道先 谢世友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55-362,共8页
通过参考国内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从岩溶石漠化概念的内涵、分布格局和量化分级、成因分析和演化过程、综合治理和效益评价等基本问题回顾了我国南方岩溶山区石漠化研究进展:岩溶石漠化的概念和成因已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 通过参考国内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从岩溶石漠化概念的内涵、分布格局和量化分级、成因分析和演化过程、综合治理和效益评价等基本问题回顾了我国南方岩溶山区石漠化研究进展:岩溶石漠化的概念和成因已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石漠化等级评价指标相差甚远,需要建立统一调查研究方法、分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已探索出了一些较好的治理模式和方法,但治理建设仍然存在很大困难;目前没有成熟的石漠化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和方法,严重影响了石漠化治理措施的修订和完善。指出了我国岩溶石漠化问题研究应从如下几方面加强:不断创新岩溶石漠化的研究方法;把握岩溶石漠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关系;深入开展岩溶石漠化过程模拟与调控研究;推广和完善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和模式;重视地球系统科学在岩溶石漠化研究中的运用。在岩溶石漠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关系方面,特别要注意加强石漠化地区土地的生产力和人口承载力的定量研究;实施岩溶山区人类经济活动影响预报和经济社会后果预报,建立岩溶山区生态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加强不同时空尺度下岩溶石漠化人文驱动机制研究;确定自然因素和人文作用对石漠化过程的正负面影响和各自的贡献率,建立相应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石漠 石漠化成因 石漠化治理 石漠化评价 西南岩溶区
下载PDF
人地耦合视角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提升
3
作者 岳跃民 王克林 +4 位作者 罗为群 韦霄 李德军 张伟 吴协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159-8164,共6页
针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转型面临恢复效果区域差异大、生态功能稳定性弱、忽视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同等问题,系统梳理了当前我国石漠化治理存在的主要挑战与科技需求,提出从侧重自然生态系统转向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视角,以区域生态... 针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转型面临恢复效果区域差异大、生态功能稳定性弱、忽视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同等问题,系统梳理了当前我国石漠化治理存在的主要挑战与科技需求,提出从侧重自然生态系统转向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视角,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整体提升为目标,聚焦喀斯特关键带地上-地下耦合过程,加强石漠化与社会-生态过程的互馈机制、功能微生物-钙协同促进土壤碳氮高效固持机理、基岩生境植被恢复关键带水分养分保障机制等研究,突破喀斯特社会-生态系统耦合、岩溶多界面蓄水-保土协同增效、岩土组构与生态位互补的植被群落改造、生物固氮与有机废弃物高效利用的种养协调、生态-岩溶过程协同的固碳能力提升等关键技术,形成喀斯特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与农业产业转型协同的绿色发展模式,有助于实现喀斯特区域人地耦合与生态系统服务整体提升,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与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 社会-生态过程 关键带 生态系统服务提升
下载PDF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治理分区研究
4
作者 安科 邓军 +5 位作者 彭正武 吴宁 任晓东 张如松 余正才 毛凯东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58-63,共6页
根据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各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岩溶土壤和森林植被分布,结合碳酸盐岩的类型、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岩溶地貌对区域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制约、石漠化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形成和发育特征,统筹考虑岩... 根据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各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岩溶土壤和森林植被分布,结合碳酸盐岩的类型、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岩溶地貌对区域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制约、石漠化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形成和发育特征,统筹考虑岩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因素,将全省88个岩溶监测县划分为6个治理区,并就各分区地理区位、地质地貌、成土母岩、水文、气候类型、森林植被类型分布以及各石漠化区不同类型岩溶土地面积占比等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石漠化土地 治理分区 云南省
下载PDF
石漠化地区不同配方施肥下九叶青花椒产量与生长和养分储存的关系
5
作者 敖芹 周朝彬 +1 位作者 余玥郿 谭昊 《贵州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揭示配方施肥下九叶青花椒产量与枝梢和根系生长、养分积累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花椒幼年期的经济产量及提前进入丰产期提供依据。【方法】在赤水河流域的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人工种植九叶青花椒林地设置样地,设置N、P和K共3个肥料... 【目的】揭示配方施肥下九叶青花椒产量与枝梢和根系生长、养分积累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花椒幼年期的经济产量及提前进入丰产期提供依据。【方法】在赤水河流域的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人工种植九叶青花椒林地设置样地,设置N、P和K共3个肥料因素,各因素均设置4个施肥水平,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幼年期九叶青花椒枝梢和根系生长、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花芽分化率、结果枝率、穗粒数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以尿素590 g/株、过磷酸钙1335 g/株、硫酸钾480 g/株、硼肥10 g/株、有机肥10 kg/株处理促进效果最佳,可显著提升九叶青花椒的花芽分化率、结果枝率、穗粒数、千粒重、坐果率和产量,其中,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达1.088 kg/m^(2),比不施肥对照高73.49%。施肥改变养分在生长、养分贮藏以及生殖(开花结实)间的资源分配,施肥促进枝梢和根系生长,有利于植株获取养分,进而促进结实。产量与穗粒数显著相关,表明施肥能促进花芽分化且减少落花落果。施肥也促进枝条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积累,进而提高植株抗逆性。【结论】施肥可促进九叶青花椒养分积累、抗逆性提高(主要是对冬季低温),减少落花落果,进而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叶青花椒 产量 生长 养分储存 石漠化地区
下载PDF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耕地现状及治理策略
6
作者 彭正武 袁启慧 +2 位作者 谢燕梅 余正才 毛凯东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85-89,共5页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212.85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19.81%,其中石漠化耕地面积46.36万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21.78%,石漠化耕地以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土地为主,集中分布在人口稠密、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云南省石漠化治理存...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212.85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19.81%,其中石漠化耕地面积46.36万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21.78%,石漠化耕地以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土地为主,集中分布在人口稠密、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云南省石漠化治理存在着投资标准低,投入不足,治理需求大,成果巩固压力大,管理体制不顺,地方配套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藉此,提出遵循水土保持原则,因地制宜,改善农业条件,大力发展林禽林下经济模式,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节约集约用地,严把耕地红线关,降低石漠化区域耕地承载压力,遏制石漠化耕地发生等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耕地 综合治理 林下经济 云南省岩溶地区
下载PDF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原现状及分区保护与修复策略
7
作者 彭正武 袁启慧 +2 位作者 谢燕梅 余正才 毛凯东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64-70,共7页
据最新调查数据,云南省石漠化草原主要分布于曲靖、昆明、红河等5个州(市),总面积37.97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3.53%,其分布最广的海拔区间为1 500~2 500 m,占比47.85%,基岩裸露度分布区间为30%~94%,以植被盖度为10%~19%的分布区间面积... 据最新调查数据,云南省石漠化草原主要分布于曲靖、昆明、红河等5个州(市),总面积37.97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3.53%,其分布最广的海拔区间为1 500~2 500 m,占比47.85%,基岩裸露度分布区间为30%~94%,以植被盖度为10%~19%的分布区间面积最广,占比37.85%,绝大部分分布于土层薄甚至极薄区域,占比达92.10%。根据石漠化草原空间分布特征,在充分衔接各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规划基础上,统筹考虑岩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将云南省石漠化草原区划为6个分区,分区阐述石漠化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草原 分布特点 保护与修复 云南省岩溶地区
下载PDF
剑麻专用肥对石漠化山区剑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陈河龙 何如 +6 位作者 刘萍 黄兆雪 谭施北 吴伟怀 习金根 陈涛 易克贤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石漠化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剑麻具备耐瘠薄、耐旱、综合利用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成为石漠化山区产业扶贫的较好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剑麻新增叶片数、叶长和鲜叶产量随专用肥施入量增加而增加,每株剑麻施用专用肥量为200 g时,鲜叶... 石漠化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剑麻具备耐瘠薄、耐旱、综合利用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成为石漠化山区产业扶贫的较好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剑麻新增叶片数、叶长和鲜叶产量随专用肥施入量增加而增加,每株剑麻施用专用肥量为200 g时,鲜叶产量、经济效益最高。该结论为石漠化山区剑麻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山区 剑麻专用肥 生长 鲜叶产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创举 被引量:3
9
作者 熊康宁 《当代贵州》 2004年第22期14-14,共1页
作为石漠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示范样区的花江峡谷,位于关岭县以南、贞丰县以北的北盘江花江河段,是贵州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石漠化等级共6极,即出现在石漠化分级体系中所有的等级.2000年,石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9.79%,其中强度石... 作为石漠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示范样区的花江峡谷,位于关岭县以南、贞丰县以北的北盘江花江河段,是贵州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石漠化等级共6极,即出现在石漠化分级体系中所有的等级.2000年,石漠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9.79%,其中强度石漠化所占比例高达22.76%,基本上无农牧生产条件,仅靠石缝中浅薄的土壤进行原始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 岩溶石漠 石漠化综合治理 石漠化面积 花江
下载PDF
玉米“适应性负效应”现象探讨——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成因新解
10
作者 杨成 李秀英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6-33,共8页
南方的石漠化,北方的沙漠化,是困扰中国的两大生态环境问题。为探寻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利用文献法、参与式田野调查法以及经验实证法,梳理了近四十年来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形成的各种成因说,并以贵州为例,详细论述了石漠化形成的... 南方的石漠化,北方的沙漠化,是困扰中国的两大生态环境问题。为探寻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利用文献法、参与式田野调查法以及经验实证法,梳理了近四十年来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形成的各种成因说,并以贵州为例,详细论述了石漠化形成的三个阶段,以及石漠化与玉米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玉米在石漠化地区存在“适应性负效应”,合理地解释了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原因。此观点的提出,可为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原因做出新的阐释,同时也可为西南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喀斯特 石漠化成因 玉米种植 适应性负效应
下载PDF
蚕桑产业在南方石漠化治理中的实践
11
作者 范伟 高波 +1 位作者 徐兵 赵爱春 《蚕学通讯》 2024年第2期83-92,共10页
石漠化是中国南方岩溶地区最为突出的生态问题,治理过程中需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石漠化集中的7个省(区、市)的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8.3%和80.3%。因此,蚕桑产业在石漠化地区具有良好的产... 石漠化是中国南方岩溶地区最为突出的生态问题,治理过程中需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石漠化集中的7个省(区、市)的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8.3%和80.3%。因此,蚕桑产业在石漠化地区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本文综述了桑蚕生产系统对石漠化地区的修复潜力,以及蚕桑产业在石漠化地区的推广实践。桑蚕生产系统在石漠化地区具有促进保水固土、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景观等方面的作用。从品种筛选、农艺管理等角度分析了提升桑树在石漠化地区适应性的措施。以重庆市黔江区栽桑养蚕的经营现状为例,分析了小蚕共育和大蚕饲养的规模,以及经营不同规模桑园的产量和效益。最后,从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及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等角度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岩溶生态系统 石漠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藤本植物在石漠化治理中的作用及应用探讨
12
作者 陶抵辉 邓沛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8期0076-0079,共4页
本文聚焦于藤本植物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提出藤本植物凭借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为石漠化防治提供新途径。首先,本文分析了石漠化的严重性和成因;随后,深入探讨了藤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强大的生长力和对土壤营养素... 本文聚焦于藤本植物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提出藤本植物凭借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为石漠化防治提供新途径。首先,本文分析了石漠化的严重性和成因;随后,深入探讨了藤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强大的生长力和对土壤营养素的回收能力;最后,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发现藤本植物能显著提升土壤抗蚀性、改善土地肥力、增强土壤稳定性,并修复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藤本植物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实现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结果为藤本植物在石漠化的治理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支持,有助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治理 藤本植物 生态服务功能 土壤稳定性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关于喀斯特石漠和石漠化概念的讨论 被引量:113
13
作者 李阳兵 王世杰 容丽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9-695,共7页
喀斯特石漠化是近年来所认识到的一种地质生态灾害,所造成的经济、环境乃至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受到国家的广泛关注,但却存在生态建设超前、基础研究落后的严峻现实。本文总结了当前石漠化的类型划分和存在问题,从喀斯特生态系统运行的地... 喀斯特石漠化是近年来所认识到的一种地质生态灾害,所造成的经济、环境乃至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受到国家的广泛关注,但却存在生态建设超前、基础研究落后的严峻现实。本文总结了当前石漠化的类型划分和存在问题,从喀斯特生态系统运行的地学过程、生物学过程和人为过程出发,提出石漠化过程存在地质石漠化过程、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和人为加速石漠化过程,对不同类型的石漠化宜分别采取保护、恢复、重建、维持措施。石漠和石漠化表达的时空范畴不同,是石漠化这一土地退化过程的最后或顶极结果,自然条件下其形成多与地表坡度较大有关,而人为加速石漠化过程中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与地形坡度、地貌部位并无直接联系。建议以"干扰方式+植被+土壤+地貌"对人为加速石漠化过程导致的石漠化土地进行类型划分,评价的土地应分为非石漠化土地、石漠化土地和逆转优化的"基准化"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过程 石漠化土地 喀斯特石漠 土壤 生态系统 自然条件 土地退化 地貌 地质 地学
下载PDF
土地石漠化概念与分级问题再探讨 被引量:57
14
作者 李森 董玉祥 王金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9-284,共6页
针对前人研究中将石漠化发生的地域限定在亚热带,将发生的时间限定在人类历史时期,将发生的原因均归结为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忽视了石漠化可能发生的其它地域、其它时期和其它成因等问题,对土地石漠化概念作了修正。认为土地石漠化... 针对前人研究中将石漠化发生的地域限定在亚热带,将发生的时间限定在人类历史时期,将发生的原因均归结为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忽视了石漠化可能发生的其它地域、其它时期和其它成因等问题,对土地石漠化概念作了修正。认为土地石漠化是在湿润、半湿润气候环境和岩溶环境中,由于人类活动和/或气候变化等因素作用,造成地表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地表水流失、基岩裸露,形成类似石质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并对其内涵作出释义。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基准面的理论,以坡面形态、溶蚀岩溶地貌形态、基岩出露率、土壤厚度和土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程度、植被覆盖率和植物种群、土地利用类型等为景观指征,将石漠化土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个等级,并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拟定了区域性石漠化土地分级及其综合景观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石漠化概念 石漠化土地分级 石漠化景观指征 南方岩溶区 粤北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区林草间作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沛 张雷一 +4 位作者 纪署光 李卫 姚斌 郑广 李昭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9-1557,共9页
林草间作具有水源涵养、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多重优势,是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恢复较为理想的模式之一。为了探讨林草间作对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在贵州省关岭县板贵乡选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林草间作具有水源涵养、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多重优势,是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恢复较为理想的模式之一。为了探讨林草间作对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在贵州省关岭县板贵乡选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拉巴豆(Dolichos lablab)间作、花椒+雀稗(Paspalum thunbergii)间作及单作花椒3种模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与花椒单作相比,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均有所增加,土壤pH降低,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其中真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0-10 cm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10-20 cm土壤中有效磷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0-10 cm土壤中细菌数量与有效磷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真菌数量与有机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5),与全氮、有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pH显著负相关(P<0.05);10-20 cm土壤中细菌数量与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真菌数量与pH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花椒和牧草构成的林草间作生态恢复模式在提高土壤养分、增加微生物数量方面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 林草间作 土壤养分 微生物 植被恢复 退化土壤
下载PDF
经济林生态种植对石漠化区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丽娜 张水琳 +2 位作者 王妍 刘云根 刀明宽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为探究经济林生态种植对石漠化区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选取滇东南石漠化地区两种自然修复样地(灌草自然修复地和乔灌草自然修复地)和两种经济林生态种植修复样地(猕猴桃种植修复地和核桃种植修复地)进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实验。... 为探究经济林生态种植对石漠化区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选取滇东南石漠化地区两种自然修复样地(灌草自然修复地和乔灌草自然修复地)和两种经济林生态种植修复样地(猕猴桃种植修复地和核桃种植修复地)进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灌草自然修复地和乔灌草自然修复地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低于猕猴桃种植修复地以及核桃种植修复地,在灌草自然修复地、猕猴桃种植修复地和核桃种植修复地土壤细菌群落中以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最丰富,乔灌草自然修复地土壤细菌群落主要以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以及拟杆菌门最丰富。乔灌草自然修复地主要作用菌种是酸杆菌属;灌草自然修复地主要作用菌种是放线菌门和嗜热油菌纲;猕猴桃种植修复地和核桃种植修复地主要作用菌种则分别是芽单胞菌门和绿弯菌纲。将不同修复样地下的土壤细菌与环境因子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钾和速效钾浓度随植被由猕猴桃种植修复地、核桃种植修复地到灌草自然修复地和乔灌草自然修复地的变化呈下降趋势,相比之下,土壤氮、磷、有机质、pH值在自然恢复后呈现出微弱的恢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区 经济林 生态种植 土壤细菌群落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生态农业模式探析——以贵州省花江大峡谷顶坛片区为例 被引量:37
17
作者 苏维词 杨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简介了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发育的花江大峡谷顶坛片区自然环境条件及其石漠化现状,分析其正实施的治理石漠化的几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花椒-养猪-沼气模式、砂仁-养猪-沼气模式、传统粮经作物(包谷、花生等)-砂仁、花椒套种模式)效应,并提... 简介了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发育的花江大峡谷顶坛片区自然环境条件及其石漠化现状,分析其正实施的治理石漠化的几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花椒-养猪-沼气模式、砂仁-养猪-沼气模式、传统粮经作物(包谷、花生等)-砂仁、花椒套种模式)效应,并提出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治理 生态农业模式 效益 喀斯特峡谷 石漠化地区 大峡谷 贵州省 自然环境条件 喀斯特石漠 农业发展模式
下载PDF
强化石漠化综合治理 提升林草项目工程质量
18
作者 邵志鹏 马山俊 《中国林业产业》 2024年第5期19-20,共2页
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项目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理效果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探讨于林草项目工程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石漠化与林草工程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是一种严重的生态退化现象,主... 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项目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理效果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探讨于林草项目工程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石漠化与林草工程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是一种严重的生态退化现象,主要发生在石灰岩地区。这一过程涉及土壤流失、植被退化、基岩裸露等多个方面,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首先,石漠化过程中,土壤流失现象严重。由于石灰岩地区的地表多为陡坡和沟壑,加上降水冲刷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壤易被侵蚀,导致土层变薄,甚至完全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 生态退化 土壤流失 治理效果 石质荒漠化 林草 石漠化过程
下载PDF
贵州省贵定县石漠化现状及动态变化研究
19
作者 云炜琦 李飞进 +2 位作者 毛祥让 陈显金 胡伟 《贵州科学》 2024年第5期61-63,共3页
石漠化是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生产生活有着重大影响。为掌握贵定县岩溶地区石漠化最新状况及变化情况,本文采用3S技术对贵定县石漠化情况开展调查,结果表明:贵定县石漠化面积为80853.0492 hm 2,其中:潜在石漠化面积为72956.3338 hm 2,... 石漠化是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生产生活有着重大影响。为掌握贵定县岩溶地区石漠化最新状况及变化情况,本文采用3S技术对贵定县石漠化情况开展调查,结果表明:贵定县石漠化面积为80853.0492 hm 2,其中:潜在石漠化面积为72956.3338 hm 2,轻度石漠化面积3824.8074 hm 2,中度石漠化面积3686.2608 hm 2,重度石漠化面积355.9048 hm 2,极重度石漠化面积29.7424 h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定县 石漠化现状 石漠化演替类型
下载PDF
重庆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区植被绿度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慧 魏兴萍 +2 位作者 蔡云丽 陈诗蝶 李良鑫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7,共10页
[目的]为研究重庆岩溶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区植被绿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有利于指导岩溶地区植被生态恢复的影响。[方法]基于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及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Hurst指数分析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 [目的]为研究重庆岩溶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区植被绿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有利于指导岩溶地区植被生态恢复的影响。[方法]基于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及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Hurst指数分析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区植被绿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绿度的影响。[结果](1)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区的植被绿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分别在2007年和2012年达到最大绿度,绿度值为1.36和1.69,年平均增速为0.014和0.012。(2)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区植被绿度动态变化趋向良好,改善趋势面积占比分别为86.84%,87.04%,反持续改善趋势面积占比分别为52.82%,80.29%,是未来植被绿度主要变化趋势。(3)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和耕地,且林地转化的耕地是植被绿度退化的主要发生区,耕地、灌木和草地转化的林地是植被绿度改善的主要发生区。(4)高LAI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较低LAI土地利用类型导致LAI减小,降低植被绿度,较低LAI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高LAI土地利用类型,导致LAI增加。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地区林地LAI转出总量减少最多,分别为11902.01和4442.18,转入总量增加最多分别为14983.78和17109.46;建设用地、水域和裸地面积较小,对LAI总量的影响不明显。[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生态脆弱区植被绿度的变化特征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为重庆市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和非石漠 植被绿度 叶面积指数 时空变化趋势 土地利用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