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濮凹陷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
被引量:27
- 1
-
-
作者
朱炎铭
王晓辉
张聪
袁伟
蔡超
陈尚斌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出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7-31,共5页
-
基金
国土资源部国家油气专项(XQ200403-03)部分成果
-
文摘
东濮凹陷的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本溪组、太原组及山西组,厚度大,分布较稳定,其岩性主要包括暗色泥岩(含碳质泥岩)和煤岩。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自沉积以来,遭受了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多期复杂的构造变动,经历了不均一的抬升、变形、埋藏,甚至岩浆作用,导致了烃源岩生烃演化的不连续性和分阶段性。在区域构造作用控制下,东濮凹陷石炭—二叠系经历了海西—印支期、喜马拉雅早期和喜马拉雅晚期等多期复杂的构造—埋藏作用过程,其中最大埋深发生在喜马拉雅早期(东营期末),当时研究区煤系的埋深已达4 300m。在此过程中,有机质的受热温度呈"脉动状"变化,最高受热温度达260℃,导致煤系有机质成熟度呈阶段性增加,并引发多次成烃演化过程。早喜马拉雅期的晚期,相对生烃量大,是煤系主要成烃期,成烃强度最大的区域位于凹陷的前梨园和南部的马厂一带。热解实验分析表明,其煤系有机质最大相对生烃量为300mg/g。但受东营运动的影响,该期部分煤系生烃可能被破坏,导致成藏条件的复杂化。
-
关键词
东濮凹陷
石炭-二叠系龋系
烃源岩
构造-埋藏史
成熟度
成烃演化
-
Keywords
Dongpu Depression
Permo-Carboniferous coal measure
source rocks
tectonic-burial history
maturity
hydrocarbongeneration evolution
-
分类号
TE1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