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天山西端乌帕塔尔坎群发现石炭-二叠纪放射虫化石 被引量:62
1
作者 李曰俊 孙龙德 +3 位作者 吴浩若 王国林 杨朝世 彭更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0-226,236,i003,i004,共10页
南天山西端的乌帕塔尔坎群为一套灰色、深灰色细碎屑岩,夹火山岩、硅岩和碳酸盐岩,其中分布有一些超基性岩(块)。以往曾据灰岩夹层中的化石将其划归志留系中泥盆统或前泥盆系。我们对乌帕塔尔坎群中所采集的24块硅岩样品进行室内分离和... 南天山西端的乌帕塔尔坎群为一套灰色、深灰色细碎屑岩,夹火山岩、硅岩和碳酸盐岩,其中分布有一些超基性岩(块)。以往曾据灰岩夹层中的化石将其划归志留系中泥盆统或前泥盆系。我们对乌帕塔尔坎群中所采集的24块硅岩样品进行室内分离和鉴定,发现的放射虫化石主要有Albaillellasp. cfA. undulataDeflandre,Albaillellasp. cfA. paradoxaDeflandre,Albaillellacf. A. deflandreiGourmelon,Albaillellasp. cf. A. indensisWon,Albaillellasp. cf. Al baillellaexcelsaIshiga, KitoandImoto,Albaillellasp.和Latentifistulidaegen. et. sp. indet.。其中可划分出两个放射虫化石组合,一个是以Albaillellasp. cfA. undulataDeflandre,Albaillellasp.cfA. paradoxaDeflandre,Albaillellacf. A. deflandreiGourmelon和Albaillellasp. cf. A. indensisWon为代表的早石炭世早期的化石组合;另一个是以Albaillellasp. cf. AlbaillellaexcelsaIshi ga, KitoandImoto为代表的晚二叠世化石组合。说明乌帕塔尔坎群至少可能包含有志留系到二叠系不同时代的岩石,可能是蛇绿混杂岩。这是该群首次发现放射虫化石,特别是再次发现晚二叠世放射虫化石,进一步证实了南天山西段晚二叠世(残余)古洋盆存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端乌帕塔尔坎群 石炭-二叠纪放射虫化石 古洋盆 最终闭合时间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炭-二叠纪煤系层序-古地理与聚煤作用 被引量:45
2
作者 鲁静 邵龙义 +4 位作者 孙斌 杨敏芳 董大啸 田文广 李明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7-754,共8页
为了揭示克拉通陆表海盆地层序界面形成机制及等时地层格架内古地理背景下煤层聚集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为例开展了本溪组-山西组层序地层和聚煤作用研究。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盆地基底沉降差异形成的海侵方向转换面(BTR)、正常海... 为了揭示克拉通陆表海盆地层序界面形成机制及等时地层格架内古地理背景下煤层聚集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为例开展了本溪组-山西组层序地层和聚煤作用研究。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盆地基底沉降差异形成的海侵方向转换面(BTR)、正常海退形成的冲刷面(NSS)和暴露面(NES)及其对应的整合面(NCC)、强制性海退形成的河流侵蚀面(FEU)和暴露面(FES)及对应的整合面(FCC)4种层序界面类型,将研究煤系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6个四级层序。认为基准面周期性变化控制了沉积体系的演化、废弃和聚煤作用的发生,而聚煤基底沉积环境和聚煤期盆地基底沉降速率控制了煤层厚度及其平面上的稳定性,提出了等时地层格架内古地理背景下的综合聚煤模式。结果表明:区域广泛分布的厚煤层形成于Ⅱ型层序界面及Ⅰ型层序最大海退面(初始海泛面)附近;澙湖-潮坪为主的沉积背景下有利聚煤中心位于剩余可容空间相对较低的潮坪环境,潮坪-三角洲-澙湖为主的沉积背景下有利聚煤中心位于基底沉降速率快、剩余可容空间中等的潮坪环境,浅水河流三角洲沉积背景下有利聚煤中心位于基底沉降速率快、剩余可容空间相对较高的三角洲平原间湾湖泊和局限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石炭-二叠纪煤系 古地理演化 聚煤作用 正常海退 强制性海退
下载PDF
冀中坳陷武清凹陷苏50井石炭-二叠纪煤系的成烃演化 被引量:7
3
作者 蔡超 朱炎铭 +2 位作者 秦勇 姚海鹏 陈尚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4-161,共8页
基于对武清凹陷苏50井的石炭-二叠纪煤系的构造—埋藏史研究,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及矿物包裹体分析,运用EASY%Ro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苏50井石炭-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历史,揭示了苏50井处石炭-二叠系烃源岩曾发生过3次重要的生烃... 基于对武清凹陷苏50井的石炭-二叠纪煤系的构造—埋藏史研究,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及矿物包裹体分析,运用EASY%Ro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苏50井石炭-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历史,揭示了苏50井处石炭-二叠系烃源岩曾发生过3次重要的生烃作用过程,分别发生在海西-印支期、燕山期与喜马拉雅晚期,主要生烃作用发生在喜马拉雅晚期,并指出武清凹陷是华北石炭-二叠系煤成气勘探的有利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纪煤系 构造-埋藏史 二次生烃作用 数值模拟 苏50井 冀中坳陷
下载PDF
山西省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层序-古地理与聚煤特征 被引量:16
4
作者 邵龙义 郑明泉 +2 位作者 侯海海 董大啸 王海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34,共9页
为得到山西省石炭-二叠纪等时地层格架下的聚煤规律,利用煤层露头及钻孔资料分析了含煤岩系岩相组合特征,绘制地层厚度、石灰岩含量、砂泥比、煤层厚度等值线图。研究结果表明:在山西省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中划分出碳酸盐台地-障壁-潟... 为得到山西省石炭-二叠纪等时地层格架下的聚煤规律,利用煤层露头及钻孔资料分析了含煤岩系岩相组合特征,绘制地层厚度、石灰岩含量、砂泥比、煤层厚度等值线图。研究结果表明:在山西省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中划分出碳酸盐台地-障壁-潟湖、三角洲、河流、湖泊等4大沉积体系,可将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恢复了各层序的岩相古地理,主要的古地理单元有河流、三角洲、障壁岛、潮坪-潟湖和碳酸盐台地等,海侵方向由层序Ⅰ的北东向转变为层序Ⅱ和Ⅲ的南东向,且层序Ⅰ煤层形成于潮坪-潟湖环境,层序Ⅱ和Ⅲ煤层形成于三角洲平原环境,同时聚煤中心从层序Ⅰ至层序Ⅲ期有从北向南迁移的规律,以层序Ⅱ聚煤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纪 含煤岩系 层序地层 岩相古地理 聚煤规律
下载PDF
文留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生烃史及生烃潜力 被引量:18
5
作者 许化政 周新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0-407,421,共9页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分布稳定、含有机质丰富,是文留气藏可靠的气源岩. 煤系在埋藏过程中有两次生烃过程:第一次发生在中、下三叠统沉积后,镜质体反射率(Ro)、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流体包裹体分析证实当时煤系的古埋深约为350...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分布稳定、含有机质丰富,是文留气藏可靠的气源岩. 煤系在埋藏过程中有两次生烃过程:第一次发生在中、下三叠统沉积后,镜质体反射率(Ro)、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流体包裹体分析证实当时煤系的古埋深约为3500m,古地 温118℃,古演化程度为Ro=0.80%~0.85%. 其后经历了中生代约180Ma以抬升剥蚀为主的历程,煤系生烃中止.早第三纪裂谷发育 期间,煤系因埋深加大而进入二次生烃期,并在东营组沉积后达到生烃峰值阶段.主体烃源 岩主要分布在文东-前梨园洼陷,埋深5290~6360m.文留地区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已 达到90%以上,有效供气边界条件清楚.经计算,文留气藏有效供气区石 炭-二叠纪煤系生烃量为3253.3×108m3,排烃量2657.0×108m3,天然气聚集系数为5.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留气藏 石炭-二叠纪煤系 生烃潜力 一次生烃 二次生烃 聚集系数
下载PDF
新疆北山南部地区石炭-二叠纪岩石地层单位厘定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校佩曦 黄玉华 +2 位作者 王育习 王兴安 王升勤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6-82,共7页
石炭-二叠纪地层在新疆北山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总体为浅变质强变形的一套岩石,经重新厘定从老到新岩石地层单位有:早石炭世红柳园组,晚石炭世石板山组、胜利泉组和干泉组;早二叠世红柳河组,中二叠世骆驼沟组。其沉积环境经历了滨浅... 石炭-二叠纪地层在新疆北山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总体为浅变质强变形的一套岩石,经重新厘定从老到新岩石地层单位有:早石炭世红柳园组,晚石炭世石板山组、胜利泉组和干泉组;早二叠世红柳河组,中二叠世骆驼沟组。其沉积环境经历了滨浅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海陆交互相,为两个较为完整的沉积旋回,沉积物颜色为紫红色夹灰绿色,陆源碎屑为成熟度较低的石英和长石,显示了氧化条件、近源、快速堆积特征,反映为陆内裂谷盆地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山南部地区 石炭-二叠纪 岩石地层单位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石炭-二叠纪原型盆地与沉积模式 被引量:5
7
作者 何治亮 苟华伟 +1 位作者 李孝容 阎秀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4,共14页
塔里木板块在石炭-二叠纪是克拉通盆地演化后期的主要阶段,其原型盆地形成于板块会聚背景。板块北侧沿汗腾格里-库米什断裂的陆-陆消减,导致北缘发生前陆挠折沉降,南侧沿康西瓦断裂的洋-陆消减,导致塔西南发生弧后前陆挠曲沉降,塔东北... 塔里木板块在石炭-二叠纪是克拉通盆地演化后期的主要阶段,其原型盆地形成于板块会聚背景。板块北侧沿汗腾格里-库米什断裂的陆-陆消减,导致北缘发生前陆挠折沉降,南侧沿康西瓦断裂的洋-陆消减,导致塔西南发生弧后前陆挠曲沉降,塔东北阿满地区则以萎缩期的热衰退和均衡沉降为主,沿且末-星星峡断裂北山-阿尔金地体的拼贴挤压,联合制约了板块的隆升发展。石炭-二叠纪从海侵—海退和气候从干—湿—干的变化与构造演化一起控制了塔里木板块的沉积环境与组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板块 石炭-二叠纪
下载PDF
我国北方石炭-二叠纪火山灰沉积水解改造而成的高岭岩 被引量:40
8
作者 冯宝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01-108,共8页
本文根据高岭岩的分布、产状、厚度、层位的稳定性和成分的单一性,特别是少量残余的β石英、高透长石和锆石等原生矿物组合及其标型特征和痕量元素的含量,论证高岭岩的物源,并探讨其形成过程.
关键词 高岭岩 火山灰 沉积 石炭-二叠纪
下载PDF
山东彭庄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及聚煤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殷天涛 李守军 +1 位作者 赵秀丽 原丽媛 《山东国土资源》 2016年第12期25-29,共5页
国际二叠系三分后,随着鲁西南煤炭等资源进一步勘探要求,迫切需要厘清其地层特征以及其与聚煤特征的关系。经过岩心分析,结合钻井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以山东彭庄煤矿为例对石炭-二叠纪地层进行层序地层研究,并对相应聚煤特征进行... 国际二叠系三分后,随着鲁西南煤炭等资源进一步勘探要求,迫切需要厘清其地层特征以及其与聚煤特征的关系。经过岩心分析,结合钻井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以山东彭庄煤矿为例对石炭-二叠纪地层进行层序地层研究,并对相应聚煤特征进行了分析。共识别出2个类型的层序界面,把该区石炭-二叠纪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1相当于太原组上部,S2相当于山西组,S3相当于石盒子群下部。通过分析揭示S1主要为潟湖-沼泽、潮坪相,物源相对较差。S2主要由下三角洲平原相中分流河道相、泥炭沼泽相、河口坝相组成,物源相对较丰富,在海侵初期开始产生聚煤作用,到末期煤层发育最好。S3主要为上三角洲平原相,无煤层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煤特征 层序地层格架 石炭-二叠纪 山东彭庄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EY-1井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生烃演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海鹏 朱炎铭 +2 位作者 周晓刚 刘宇 李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193-198,共6页
EY-1井地区开展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生烃演化研究属国内首次。基于对EY-1井的石炭-二叠纪煤系的构造—埋藏史研究,结合有机质成熟度测试及分析,运用EASY%Ro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EY-1井石炭-二叠纪煤层及富有机质泥页岩的生烃演化历史。... EY-1井地区开展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生烃演化研究属国内首次。基于对EY-1井的石炭-二叠纪煤系的构造—埋藏史研究,结合有机质成熟度测试及分析,运用EASY%Ro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EY-1井石炭-二叠纪煤层及富有机质泥页岩的生烃演化历史。研究表明,石炭-二叠纪煤层及富有机质泥页岩曾发生了3次的生烃作用过程,海西-印支期,有机质发生一次生烃;燕山期共发生了3次埋藏作用,持续发生两次连续生烃作用;喜马拉雅期,受区域抬升作用影响,有机质停止演进。本区热演化在燕山运动中晚期达到生烃的高峰期,是油气资源快速成藏的主要时期,鄂尔多斯盆地EY-1井附近地区是西部石炭-二叠系油气资源勘探新的重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Y-1井 石炭-二叠纪煤系 构造-埋藏史 生烃作用 EASY%Ro数值模拟
下载PDF
安徽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年代地层划分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文伟 卜军 《安徽地质》 2011年第3期176-179,共4页
依据最新的《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和《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说明书》,在区域生物地层对比的基础上,本文重新厘订了安徽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年代地层系统,石炭系二分,二叠系三分。区内石炭系仅沉积上石炭统,二叠... 依据最新的《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和《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说明书》,在区域生物地层对比的基础上,本文重新厘订了安徽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年代地层系统,石炭系二分,二叠系三分。区内石炭系仅沉积上石炭统,二叠系齐全,下二叠统、中二叠统、上二叠统均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地层 划分与对比 石炭-二叠纪 华北型 安徽省
下载PDF
北京西山石炭-二叠纪煤系变形变质特征与地质灾害 被引量:10
12
作者 纪玉杰 《北京地质》 2004年第2期1-17,共17页
北京西山石炭 二叠纪煤系分布区地质灾害类型 (尤其是采空区地面塌陷 )与处于同一地区的侏罗纪煤系有明显的差别。造成差别的因素很多。在区域构造位置、区域应力场分布格局、煤矿开采深度、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采区地形坡度、风... 北京西山石炭 二叠纪煤系分布区地质灾害类型 (尤其是采空区地面塌陷 )与处于同一地区的侏罗纪煤系有明显的差别。造成差别的因素很多。在区域构造位置、区域应力场分布格局、煤矿开采深度、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采区地形坡度、风化剥蚀条件、煤炭开采技术及工艺等因素中 ,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是主要因素。对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的研究成果表明 ,其变形变质特征是决定煤系岩石物理性质的重要因素。在北京西山的地质灾害调查和成因研究中逐步认识到 ,地质灾害类型及强度与煤系及煤层的物理性质关系密切。因此 ,煤系的变形变质特征研究 ,既是基础地质问题 ,也是工程地质问题 ,应是煤炭分布区与采空相关的地质灾害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纪 煤系 变形变质 地质灾害 采空区塌陷 北京
下载PDF
大同煤田北部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辛成华 《山西煤炭》 2013年第3期77-78,共2页
分析了大同煤田北部含煤地层赋存规律,揭示了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纪煤层的变化规律,加强了对其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的了解,为同煤集团开采石炭-二叠纪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并给煤田规划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同煤田 石炭-二叠纪 煤层 特征
下载PDF
北祁连西段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明明 张发德 +3 位作者 鲁静 陈飞 祝铠甲 邵龙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1-105,共5页
为揭示北祁连西段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模式及聚煤规律,采用野外露头观察、钻孔岩心描述、测井分析及综合作图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识别出太原组砂砾岩段发育河流相,羊虎沟组和太原组含煤段发育潟湖相、潮坪相、碳酸盐台地及沼泽相;... 为揭示北祁连西段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模式及聚煤规律,采用野外露头观察、钻孔岩心描述、测井分析及综合作图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识别出太原组砂砾岩段发育河流相,羊虎沟组和太原组含煤段发育潟湖相、潮坪相、碳酸盐台地及沼泽相;沉积环境经历了陆源碎屑体系发育、泥炭沼泽体系发育、碳酸盐体系发育、陆源碎屑体系复活4个阶段。研究表明:成煤期主要发育潟湖—潮坪沉积模式,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潟湖泥炭沼泽环境,在潮坪成煤环境煤层较薄或不发育;太原组含煤段发育M5、M6和M3、M4两套主采煤组,聚煤中心分布在东部的日旭-青羊沟-阿力克一带和西部的五林沟-野马泉滩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西段 石炭-二叠纪 含煤地层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太原西山地区石炭-二叠纪沉积环境演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东锐 廖大卫 +2 位作者 董鑫媛 马施民 邵龙义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4-30,共7页
利用野外露头、剖面、钻孔岩心等对太原西山地区石炭-二叠纪地层沉积相进行分析,识别并总结出台地-泻湖、障壁岛-泻湖-潮坪、浅水三角洲和河流4大沉积体系以及若干沉积相类型。该区晚石炭世本溪组沉积期主要发育台地-泻湖沉积体系;晚石... 利用野外露头、剖面、钻孔岩心等对太原西山地区石炭-二叠纪地层沉积相进行分析,识别并总结出台地-泻湖、障壁岛-泻湖-潮坪、浅水三角洲和河流4大沉积体系以及若干沉积相类型。该区晚石炭世本溪组沉积期主要发育台地-泻湖沉积体系;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太原组沉积期以障壁岛-泻湖-潮坪的障壁海岸沉积体系为主,其次发育碳酸盐台地相和沼泽相。早二叠世山西组沉积期及以后,整个地区发生区域性海退,以浅水三角洲和河流沉积体系广泛发育为特征。沉积环境的演化经历了早期的陆表海、中期海陆过渡沉积和晚期的三角洲、陆相河流沉积,聚煤作用发生于太原组和山西组沉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西山 沉积体系 演化 石炭-二叠纪
下载PDF
河南省石炭-二叠纪煤类分布及煤变质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聚奎 李明培 +3 位作者 张正飞 宋建军 王德伟 邵龙义 《中国煤炭地质》 2021年第7期1-6,共6页
为系统研究河南省石炭-二叠纪煤的变质作用类型及变质演化规律,采用野外钻探、测试分析、统计、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对石炭-二叠纪煤类、煤的变质程度、变质作用类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炭-二叠纪煤变质程度总体较高,以焦煤-无烟煤为... 为系统研究河南省石炭-二叠纪煤的变质作用类型及变质演化规律,采用野外钻探、测试分析、统计、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对石炭-二叠纪煤类、煤的变质程度、变质作用类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炭-二叠纪煤变质程度总体较高,以焦煤-无烟煤为主,可采煤层的变质程度以及煤类在平面上近似呈环带状分布。煤的变质作用主要为深成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和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深成变质作用对石炭-二叠纪煤的变质具有普遍控制作用。煤的变质演化历程表明,经历了印支期三叠纪深成变质作用;燕山期侏罗纪,煤系处于高温低压带环境,岩浆活动强烈,区域岩浆变质作用使煤级剧增,叠加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后,局部煤级进一步增加,形成了现今石炭-二叠纪煤变质分带,其后不同时期各类变质作用对煤级的影响已经非常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类分布 煤变质作用 石炭-二叠纪 河南省
下载PDF
京西潭柘寺地区石炭-二叠纪沉积相及沉积环境演化
17
作者 贺聪 邵龙义 +3 位作者 于艳俊 鲁静 张苡琳 周园园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0-14,40,共6页
在野外剖面、钻孔岩心宏观沉积相分析及岩相类型的归纳总结基础上,根据各类岩相在垂向上的组合关系及在平面上的分布,识别出障壁-泻湖相、三角洲相、河流相及湖泊相等4种沉积相及其多种亚相类型,并建立了相应的垂向沉积序列。其中障壁岛... 在野外剖面、钻孔岩心宏观沉积相分析及岩相类型的归纳总结基础上,根据各类岩相在垂向上的组合关系及在平面上的分布,识别出障壁-泻湖相、三角洲相、河流相及湖泊相等4种沉积相及其多种亚相类型,并建立了相应的垂向沉积序列。其中障壁岛-泻湖沉积相发育于本溪组—太原组中下部,三角洲沉积相对应于太原组上部—山西组,河流沉积相主要发育于下石盒子组—红庙岭组,湖泊沉积相发育于双泉组。研究区总体上沉积环境有从海到陆的演化过程,古气候有从温暖潮湿到相对炎热干燥的变化,聚煤作用发生于气候温暖潮湿的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沉积期,在下石盒子组、红庙岭组及双泉组沉积期由于气候相对干旱,区内聚煤作用停止,没有发育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潭柘寺地区 北京西山 沉积环境和相 聚煤作用 石炭-二叠纪
下载PDF
红阳煤田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振裕 毛飞 《国土资源》 1992年第4期322-329,共8页
红阳煤田含煤地层太原组与山西组,是一套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依据剖面上沉积相序列变化特点,可划分为14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均含有一层煤。有二种聚煤环境:一是海水退出潮坪后形成的泥炭沼泽聚积的煤层;二是扇三角洲平原形... 红阳煤田含煤地层太原组与山西组,是一套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依据剖面上沉积相序列变化特点,可划分为14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均含有一层煤。有二种聚煤环境:一是海水退出潮坪后形成的泥炭沼泽聚积的煤层;二是扇三角洲平原形成的泥炭沼泽聚积的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用煤田 石炭-二叠纪 沉积相 聚煤环境
下载PDF
南华北石炭-二叠纪太原组灰岩显微图像数据集
19
作者 马睿 刘超 +2 位作者 杨江海 王圆 刘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0年第3期165-173,共9页
本文收集和整理了华北板块南缘石炭-二叠纪含生物碎屑灰岩的显微图像。选择豫西地区跨潟湖-局限台地-开阔台地-斜坡多相带的3条太原组野外剖面为研究对象,对代表性的图像及其岩石特征进行分类描述。样品以灰泥含量较高的含生物碎屑粒泥... 本文收集和整理了华北板块南缘石炭-二叠纪含生物碎屑灰岩的显微图像。选择豫西地区跨潟湖-局限台地-开阔台地-斜坡多相带的3条太原组野外剖面为研究对象,对代表性的图像及其岩石特征进行分类描述。样品以灰泥含量较高的含生物碎屑粒泥灰岩为主要特征。利用装有显微照相系统的蔡司偏光显微镜对灰岩薄片进行观察和照相。灰岩显微图像集共包含95件灰岩样品,380张显微照片,可分为泥晶灰岩、泥粒灰岩和粒泥灰岩3类。本图像集的建立可为研究晚古生代大冰期时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古气候、古环境、古生物面貌及相带沉积分异提供基本素材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北 石炭-二叠纪 生物碎屑灰岩 显微图集
下载PDF
论新疆北部石炭-二叠纪成煤大地构造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苏保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50-257,共8页
研究表明,本区现阶段的构造分区为:天山地洼区,准噶尔地洼区和阿尔泰地洼区,各区演化、发展各具特征,表明地壳演比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石炭—二叠纪分别处于地槽发展前期和后期,二者无论在沉积环境、古地理条件,还是在构造型式、岩浆活... 研究表明,本区现阶段的构造分区为:天山地洼区,准噶尔地洼区和阿尔泰地洼区,各区演化、发展各具特征,表明地壳演比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石炭—二叠纪分别处于地槽发展前期和后期,二者无论在沉积环境、古地理条件,还是在构造型式、岩浆活动强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前期形成的聚煤盆地属海相环境,受近东西、北西西向地槽构造系的控制,火山话动强烈,系典型的优地槽沉积;后期形成的聚煤盆地属海陆交替相、陆相环境,为山间坳陷型盆地,受地槽褶皱山系的控制,以快速升降运动和快速堆积为特色,盆地中沉积了巨厚的磨拉式建造。石炭—二叠纪的沉积环境和构造条件不利于聚煤作用的发生和持续进行,致使海盆边缘和陆盆中未能形成良好的含煤岩系。因此,新疆北部地槽区与华北地合区相反,石炭—二叠纪不是理想的成煤时期,地槽期的海盆和地槽褶皱带期的山间坳陷也不是理想的聚煤盆地,这为该区的大地构造条件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煤 大地构造 石炭-二叠纪 新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