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璋如先生对云南制陶业的调查研究
1
作者 马佳 《陶瓷研究》 2023年第1期80-82,共3页
石璋如先生,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一身致力于殷墟考古发掘与资料整理研究。抗日战争期间,石璋如先生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南迁到云南昆明。在1938年至1940年期间,石璋如对云南的手工业,尤其是云南制陶业做了较详细的田野调... 石璋如先生,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一身致力于殷墟考古发掘与资料整理研究。抗日战争期间,石璋如先生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南迁到云南昆明。在1938年至1940年期间,石璋如对云南的手工业,尤其是云南制陶业做了较详细的田野调查,其所做的调查研究为学界提供了云南窑业田野调查的实例与范本,奠定了云南制陶业学术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璋如 云南 制陶业
下载PDF
石璋如先生与商代文化研究
2
作者 胡振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8,共5页
在上世纪之末,安阳发现了震动世界的珍宝,那就是三千年前商代王室的遗物,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我国从此创立了一门崭新的科学——甲骨学,它以其信息量大并且全面、准确而取信于学术界,左右、推动了中国的考古学、历史... 在上世纪之末,安阳发现了震动世界的珍宝,那就是三千年前商代王室的遗物,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我国从此创立了一门崭新的科学——甲骨学,它以其信息量大并且全面、准确而取信于学术界,左右、推动了中国的考古学、历史学、文字学、金石学的发展。一百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璋如 殷墟发掘 史语所考古组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中央研究院 傅斯年 考古工作 考古调查 甲骨学 董作宾
下载PDF
西北史地考察团历史考古组的任务与分工——兼谈向达与劳榦、石璋如的误会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大旺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17,共8页
在"中央研究院"等单位组织的西北史地考察团中,向达与劳榦、石璋如产生了矛盾冲突,前人从多方面对产生矛盾的原因有所解释。新近发现的劳榦敦煌考察期间致陈槃的两封信为向达与劳、石二人的关系提供了前人未予关注的细节,其... 在"中央研究院"等单位组织的西北史地考察团中,向达与劳榦、石璋如产生了矛盾冲突,前人从多方面对产生矛盾的原因有所解释。新近发现的劳榦敦煌考察期间致陈槃的两封信为向达与劳、石二人的关系提供了前人未予关注的细节,其中关于考察团内部分工的信息为解释向达与劳、石二人产生矛盾的原因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史地考察团 敦煌 向达 劳榦 石璋如
下载PDF
石璋如对殷墟发掘和研究的贡献
4
作者 郭胜强 《殷都学刊》 1999年第3期19-24,共6页
石璋如先生对殷墟科学发掘做出了巨大贡献,参加了多次发掘工作,并对考古发掘资料进行了全面整理和研究,特别是对殷代建筑方面有深入研究。
关键词 石璋如 殷墟发掘 小屯 基址
下载PDF
石璋如《莫高窟形》出版
5
作者 王惠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石璋如 历史语言研究所 高窟 中央研究院 剖面图 测绘图 编辑说明 西北史地 敦煌 基本内容
下载PDF
新發現石璋如未刊書稿
6
作者 曹菁菁 《文津学志》 2010年第1期177-183,共7页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有石璋如先生著於20世紀40年代的未刊手稿《古墓發現與發掘》。本文考述了此書的成書緣由和入藏情況,並著重發掘此書在中國考古事業創始階段的學術史價值。
关键词 石璋如 手稿 中研院史語所發掘史 先秦遺址考古
原文传递
商代卜辞中所见之碎物祭 被引量:6
7
作者 何清 《中国文化》 1995年第1期74-84,共11页
商代卜辞中所见之碎物祭何清考古材料表明,在世界初期文化时代许多地区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祭祀方式,即把祭器祭品打碎埋入祭坑或坟墓。在古代中国,这种祭祀方式在石器时代、商代、西周甚至秦汉时期都有发现。我们把这种祭祀方式称之... 商代卜辞中所见之碎物祭何清考古材料表明,在世界初期文化时代许多地区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祭祀方式,即把祭器祭品打碎埋入祭坑或坟墓。在古代中国,这种祭祀方式在石器时代、商代、西周甚至秦汉时期都有发现。我们把这种祭祀方式称之为碎物祭。本文并不打算全面研究各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物 卜辞 甲骨文 殷墟墓葬 石璋如 随葬器物 文字表达 考古材料 祭祀坑 《左传》
下载PDF
河南大学对殷墟科学发掘的贡献 被引量:1
8
作者 郭胜强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4-10,共7页
自1899年甲骨文发现至今,殷墟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其间,河南大学师友为之做出了重要贡献。张邃青、朱芳圃、董作宾、马非伯、石璋如。
关键词 甲骨文 殷墟发掘 石璋如 河南大学 董作宾 史语所 安阳殷墟 郭宝钧 考古学家 胡厚宣
下载PDF
中国古代骑术和骑兵考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恩林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47-49,共3页
史学界的传统看法认为,中国古代的骑术出现于战国,赵武灵王是介绍骑术入中国的第一人。但是,这个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据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在安阳的第十三次发掘,在小屯发现了一个人马合葬的小墓,共有一人一马一犬,又有一戈一刀一... 史学界的传统看法认为,中国古代的骑术出现于战国,赵武灵王是介绍骑术入中国的第一人。但是,这个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据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在安阳的第十三次发掘,在小屯发现了一个人马合葬的小墓,共有一人一马一犬,又有一戈一刀一弓背饰砺石一,镞十等。石璋如先生推测说:“这个现象,或许是战马猎犬。”于省吾先生在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卜辞中有关“先马”和“马射”等辞例后,指出:“卜辞中有“马其先,王兑从”,就是“骑马的引路在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璋如 辞例 骑兵部队 考源 战国时期 先马 殷代 昭公 春秋时期 殷人
下载PDF
谈与金有关的字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进雄 《殷都学刊》 1992年第2期1-4,共4页
笔者曾写过两篇文章讨论金字的造意;《识字有感二,金、法与晋》(《中国文字》新二期,1080年),《再谈金与法》(《中国文字》新六期,1982年)。前一文比较了铸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认为金文的金字,全、等,即由甲骨文铸字中的形演变而来,... 笔者曾写过两篇文章讨论金字的造意;《识字有感二,金、法与晋》(《中国文字》新二期,1080年),《再谈金与法》(《中国文字》新六期,1982年)。前一文比较了铸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认为金文的金字,全、等,即由甲骨文铸字中的形演变而来,表现范与模已套好,待浇铸或已浇铸之状。《说文》对于法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合 集释 木炭 甲骨文 造意 套好 石璋如 象形 铸字 全字
下载PDF
论商代马车的形制和系驾法的复原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若葵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6期96-109,共14页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后冈、西北冈、小屯等地点发掘出土商代马车实物遗迹后,古史传说中的商人“乘马”,即商代已使用马车的问题,便为确凿的考古事实所首肯.随着甲骨文、金文的出土和释读,尤其是解放后殷墟内大司空村、...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后冈、西北冈、小屯等地点发掘出土商代马车实物遗迹后,古史传说中的商人“乘马”,即商代已使用马车的问题,便为确凿的考古事实所首肯.随着甲骨文、金文的出土和释读,尤其是解放后殷墟内大司空村、孝民屯、白家坟、郭家庄以及殷墟以外个别地点等一大批商代马车遗迹的发现和发掘,使人们对商代马车内涵的认识愈趋深入,其中尤值指出的是,由于新中国田野考古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解放后出土的马车遗迹均获得了愈来愈成功的原型剔剥,从而使学术界真正地在实物角度上接触和认识了商代马车,使科学地深入地探寻商代马车本来面目的工作成为可能和取得硕果.本文拟就现见的商代晚期车马合葬坑的发掘出土资料,结合甲骨文、金文中的一些旁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车 民屯 小屯 殷代 伏兔 车马坑 车字 饰件 遗迹 石璋如
下载PDF
商代建筑技术——建筑遗迹和地上建筑物复原之我见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秀菊 聂玉海 《殷都学刊》 1987年第1期9-16,共8页
安阳发现的一些建筑遗迹,如侯家庄的王陵和小屯的夯土基址等,这些在前几章中已按它们发现的先后予以介绍。所以在这里就不详加论述了。但为了让读者了解在公元前两千年最后四分之一世纪的中国商代首都的大体概况。
关键词 遗迹 夯土 石璋如 地上建筑物 建筑技术 砾石 殷商时期 台阶 小屯 殷代
下载PDF
殷车的复原与古车制作的若干工艺试探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彦煌 张岱海 +1 位作者 胡良仙 甘明轩 《文物世界》 1994年第4期32-41,共10页
殷车的复原与古车制作的若干工艺试探张彦煌,张岱海,胡良仙,甘明轩关于中国古代的车制,记载最详最早的首推《考工记》。尽管所记具体比例尺寸,在不少地方与科学发掘出土物并不完全相符,甚至出入很大,但制作原理,基本结构却都是... 殷车的复原与古车制作的若干工艺试探张彦煌,张岱海,胡良仙,甘明轩关于中国古代的车制,记载最详最早的首推《考工记》。尽管所记具体比例尺寸,在不少地方与科学发掘出土物并不完全相符,甚至出入很大,但制作原理,基本结构却都是一致的。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物 殷代 车马坑 《考工记》 制作原理 石璋如 铜饰件 车舆 复原图 发掘简报
下载PDF
甲骨学研究的进展
14
作者 陈建敏 《社会科学》 1982年第4期67-67,共1页
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自1928年至1937年,进行了十五次殷墟发掘,共掘得甲骨近二万五千片。这一阶段的发掘报告,近年来,石璋如先生在台湾重新予以整理,撰写《殷虚小屯发掘报告——甲骨坑位——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73... 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自1928年至1937年,进行了十五次殷墟发掘,共掘得甲骨近二万五千片。这一阶段的发掘报告,近年来,石璋如先生在台湾重新予以整理,撰写《殷虚小屯发掘报告——甲骨坑位——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73年在安阳小屯南地发掘出殷代甲骨七千多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合集 甲骨学 小屯 殷墟发掘 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 石璋如 周原 考古
下载PDF
通才考古家高去寻
15
作者 杜正胜 《中国文化》 2001年第Z1期335-350,共16页
关键词 史语所 屈肢葬 中国考古学 黄河下游 西伯利亚 梁思永 考古资料 文字学 欧亚草原 石璋如
下载PDF
李济:中国考古学之父
16
作者 徐百柯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4年第12期38-39,共2页
他有一个梦想。这个年轻的中国学生在"自撰简历"的最后写道:"要是有机会,还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坟掘墓、断碑寻古迹,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人的原始出来。"那一年,他22岁,即将去哈佛攻读人类学。后来,他... 他有一个梦想。这个年轻的中国学生在"自撰简历"的最后写道:"要是有机会,还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坟掘墓、断碑寻古迹,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人的原始出来。"那一年,他22岁,即将去哈佛攻读人类学。后来,他果真去"刨坟掘墓寻古迹"了,只不过并没有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或是波斯,而是在中原的河南、山西和山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考古学 中国学生 李济 城子崖 考古工作 山西夏县 遗址发掘 张光直 考古遗址 石璋如
下载PDF
耒耜答问
17
作者 朱芳圃 《史学月刊》 1951年第3期13-14,共2页
史地系专修科同学询问古代的耒耜是否即现代的(?),因作此篇以答之。耒耜是中国最古的农具,说文解字说:
关键词 耒耜 说文解字 专修科 古代 现代 农具 询问 中国 同学 石璋如
下载PDF
砂石器与平首石圭——兼论商周之际石质丧葬礼器的变革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文轩 张闻捷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8,154,共17页
晚商和西周墓葬中出土的窄长条形或梯形砂石器是专门用于丧葬的石质礼器,应定名为平首石圭。平首石圭仅见于晚商和西周时期受商文化影响较重族群的墓葬,是商式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首石圭与石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平首石圭多出现于女性... 晚商和西周墓葬中出土的窄长条形或梯形砂石器是专门用于丧葬的石质礼器,应定名为平首石圭。平首石圭仅见于晚商和西周时期受商文化影响较重族群的墓葬,是商式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首石圭与石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平首石圭多出现于女性墓,而石璋多见于男性墓,同一墓地两类器物的墓葬分群分布,可能与不同家族对石质礼器的选择有关。平首石圭同其他商文化因素器物共同消失于西周中晚期,或为西周时期礼制变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石器 平首石圭 石璋 礼制变革
原文传递
有心栽花与无心插柳:先周文化探索的早期阶段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庆伟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56,共15页
本文以徐旭生、苏秉琦和石璋如三位学者为中心,回顾了1949年以前学术界在先周文化探索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徐旭生开陕西考古的风气之先,虽然参与的具体工作有限,但其开创之功不可磨灭。苏秉琦作为新生力量,参与斗鸡台遗址发掘,并受命整... 本文以徐旭生、苏秉琦和石璋如三位学者为中心,回顾了1949年以前学术界在先周文化探索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徐旭生开陕西考古的风气之先,虽然参与的具体工作有限,但其开创之功不可磨灭。苏秉琦作为新生力量,参与斗鸡台遗址发掘,并受命整理沟东区发掘材料,他不预设任何前提,却通过瓦鬲的研究,找到了探索先周文化的重要线索。石璋如带着明确学术目的前往关中调查,致力于构建殷墟之外的另一个考古学标尺,最终却舍瓦鬲而以彩陶为周人的文化遗存。分析苏、石两位学者当年的思路与工作过程,可以看出考古学方法在考古研究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点至今仍具启发意义,值得考古学同行借鉴与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旭生 苏秉琦 石璋如 先周文化
原文传递
殷墟十五次发掘形成的中国考古地层学叙议(下篇)
20
作者 许永杰 《边疆考古研究》 2021年第2期359-383,共25页
三、提升时期这一时期殷墟发掘的有关考古地层学内容的文章主要是石璋如的《殷墟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及相关文章,该文报道的主要是殷墟第八、九、十三、十四和十五次发掘小屯遗址的情况。而第十、十一、十二次发掘侯家庄西北... 三、提升时期这一时期殷墟发掘的有关考古地层学内容的文章主要是石璋如的《殷墟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及相关文章,该文报道的主要是殷墟第八、九、十三、十四和十五次发掘小屯遗址的情况。而第十、十一、十二次发掘侯家庄西北冈墓地的情况,则迟至20世纪60年代后方才开始报道。梁思永主持的侯家庄西北冈殷代王陵区发掘,就考古地层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准确地清理和判断了大墓——王陵与相关遗迹的层位关系。本文仅举例收获最丰的第十次和第十一次发掘的M1001为例,主要有以下诸项:(1)弄清与比邻的另三座大墓之间的打破关系,即M1002北墓道→M1004南墓道→M1001西墓道;M1550西墓道→M1001南墓道(图二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家庄 王陵区 考古地层学 石璋如 殷墟发掘 十二次 梁思永 小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