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气田延长地区石盒子组八段沉积微相及其控气性 被引量:4
1
作者 肖铁全 田川川 任海姣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7期20-24,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气田延长地区石盒子组八段(P_2sh_8)沉积相类型划分一直备受争议。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以及测井资料分析等识别方法,利用岩石的岩性及颜色、沉积构造、典型测井相等标志,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延安气田延长地区P_2s...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气田延长地区石盒子组八段(P_2sh_8)沉积相类型划分一直备受争议。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以及测井资料分析等识别方法,利用岩石的岩性及颜色、沉积构造、典型测井相等标志,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延安气田延长地区P_2sh_8沉积微相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P_2sh_8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以及水下分流间湾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东部地区由北向南展布,纵向上多期次河道叠加较好,砂体累计厚度较大,且连续性好,是有利的储层发育部位。水下分流间湾微相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地区以及中、东部水下分流河道之间的部分区域。水下分流河道不仅是研究区有利的储集体,且被水下分流间湾所切割、封闭,形成了良好的岩性圈闭,是研究区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气性 沉积微相 石盒子组八段 延安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48区石盒子组八段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
2
作者 孔德博 冯强汉 +3 位作者 陈龙 张佳超 魏千盛 雷迅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11-12,25,共3页
基于前人对区内沉积环境的认识,结合岩心观察资料,认为苏里格气田苏48区石盒子组八段(Psh8)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进一步可细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与前缘2类亚相,分流河道、废弃河道、越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远... 基于前人对区内沉积环境的认识,结合岩心观察资料,认为苏里格气田苏48区石盒子组八段(Psh8)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进一步可细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与前缘2类亚相,分流河道、废弃河道、越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远砂坝及席状砂等7种微相类型。通过电测曲线资料,建立测井相并编制出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对其演化规律进行深入剖析,综合认为Psh8沉积时期,湖岸线向北推进,湖平面上升,形成砂体退积的沉积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苏48区 沉积相 石盒子组八段 演化规律
下载PDF
自生伊利石K-Ar、Ar-Ar测年技术对比与应用前景展望——以苏里格气田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有瑜 Horst Zwingmann +1 位作者 刘可禹 罗修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7-416,共10页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对自生伊利石K-Ar法、Ar-Ar法年龄测定的技术特点、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系统对比和深入研究。苏里格气田自生伊利石(I/S有序间层)发育较好,主要呈丝状,具有典型的自生成因特征,其K-Ar年龄、未真空封装Ar-Ar总气...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对自生伊利石K-Ar法、Ar-Ar法年龄测定的技术特点、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系统对比和深入研究。苏里格气田自生伊利石(I/S有序间层)发育较好,主要呈丝状,具有典型的自生成因特征,其K-Ar年龄、未真空封装Ar-Ar总气体年龄和真空封装Ar-Ar总气体年龄分别为141~145 Ma、171~237Ma和130~152 Ma。K-Ar年龄表明主要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成藏,其分布规律很好地反映了成藏特征和成藏过程;未真空封装Ar-Ar总气体年龄明显偏老,不能代表自生伊利石的形成年龄,更不能反映成藏时代,"^(39)Ar核反冲丢失"现象是导致其偏老的主要原因;真空封装Ar-Ar总气体年龄与K-Ar年龄基本接近,可能反映自生伊利石的形成年龄并代表成藏时代。本次对比研究表明,对于利用自生伊利石同位素测年技术探讨砂岩油气藏成藏时代,K-Ar法测年技术简便快捷、经济成熟、稳定可靠,是第一选择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未真空封装Ar-Ar法测年技术很难获得理想的年龄数据和较好的应用效果,如果没有其他特殊目的,可以不予考虑;真空封装Ar-Ar法测年技术,如果运用得当,有可能获得相对较好的年龄数据和相对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技术复杂、环节多、周期长和费用高等将会严重制约其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石盒子组八段砂岩储层 自生伊利 K-AR测年 未真空封装Ar-Ar测年 真空封装Ar-Ar测年 39Ar核反冲丢失 成藏年代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低孔低渗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52
4
作者 闫建萍 刘池洋 +1 位作者 张卫刚 李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2-279,共8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八段储层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与物性特征、胶结物种类及成岩作用特点的详细研究表明: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八段砂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大部分是与胶结物和泥质杂基有关的微孔隙,也是造成... 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八段储层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与物性特征、胶结物种类及成岩作用特点的详细研究表明: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八段砂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大部分是与胶结物和泥质杂基有关的微孔隙,也是造成研究区砂岩储层低孔低渗的内在原因之一。砂岩主要的成岩作用包括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溶解作用。压实作用是成岩早期导致砂岩储层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胶结作用包括硅质胶结、钙质胶结和粘土矿物胶结,硅质胶结对储层物性的贡献大于其他胶结类型,方解石是造成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煤系地层埋藏后提供的酸性孔隙流体造成早期长石和方解石的溶蚀溶解,形成次生孔隙,对早期储层物性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由于后期强烈的方解石胶结作用而消失殆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山西二段-下石盒子组八段 低孔低渗 成岩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