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石窟艺术的设计意匠 被引量:8
1
作者 龙红 王玲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99-109,共11页
中国石窟艺术与印度石窟艺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有承继,更有发展创造。中国石窟艺术创造的灵魂———设计意匠主要强烈地表现在中国石窟艺术设计总体上较为严格的规范性、石窟群建设的总体构架与单窟开凿的设计意匠有机统一... 中国石窟艺术与印度石窟艺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有承继,更有发展创造。中国石窟艺术创造的灵魂———设计意匠主要强烈地表现在中国石窟艺术设计总体上较为严格的规范性、石窟群建设的总体构架与单窟开凿的设计意匠有机统一等五个方面,正所谓中国石窟艺术创造的五大方便法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艺术 中国石窟 设计意匠
下载PDF
现代岩彩画与中国古代石窟壁画点滴谈
2
作者 乌兰高娃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期149-149,共1页
近年来,现代岩彩画兴起,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深受古代石窟壁画的影响。本文中,笔者从古代岩彩画的表现形式入手,探讨其对现代岩彩画的影响,并总结出两者间的关系。
关键词 现代岩彩画 中国古代石窟壁画 表现形式
下载PDF
浅谈中国石窟艺术的分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茂昌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5期102-103,共2页
中国佛教石窟自东汉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已开始营造。最早是沿丝绸之路,由新疆拜城克孜尔,库车,甘肃敦煌、炳灵寺。发展到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等,而后波及全国。开窟规模随时代推移越来越大,至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敦煌莫高窟的规模和... 中国佛教石窟自东汉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已开始营造。最早是沿丝绸之路,由新疆拜城克孜尔,库车,甘肃敦煌、炳灵寺。发展到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等,而后波及全国。开窟规模随时代推移越来越大,至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敦煌莫高窟的规模和艺术价值已达很高程度。 从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及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三种明显的造型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 龙门 奉先寺 中国佛教石窟 彩塑 北魏 宝顶山 建元二年 大衣
下载PDF
中国佛教石窟造像题材的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怀记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8年第4期108-111,共4页
起源于印度的中国佛教石窟寺艺术,在与本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艺术形式、造像题材呈现出本土化、中国化的特点,石窟造像由最初的单一题材发展为多种题材、多种类型的组合形式。石窟寺艺术在唐代达到顶峰,五代宋元开始减弱,明清至民国... 起源于印度的中国佛教石窟寺艺术,在与本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艺术形式、造像题材呈现出本土化、中国化的特点,石窟造像由最初的单一题材发展为多种题材、多种类型的组合形式。石窟寺艺术在唐代达到顶峰,五代宋元开始减弱,明清至民国逐渐衰退乃至退出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像题材 石窟造像 中国佛教石窟 石窟 早期佛教 造像艺术 中国 释迦牟尼 炳灵寺石窟 石窟艺术
下载PDF
纪录片 《中国石窟走廊 》的话语策略与文化价值
5
作者 王帅 《今传媒》 2022年第3期99-102,共4页
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以重回历史场域、寻访人性之美、强化身份认同的话语策略,不仅生动再现了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工匠的惊人创造,记录了几代石窟守护者的虔诚奉献,还全景式地呈现出中国石窟群由惨遭破坏到被精心修复再到借助高科技... 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以重回历史场域、寻访人性之美、强化身份认同的话语策略,不仅生动再现了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工匠的惊人创造,记录了几代石窟守护者的虔诚奉献,还全景式地呈现出中国石窟群由惨遭破坏到被精心修复再到借助高科技手段实现数字化保护的过程,清晰勾勒出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鉴于此,本文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传承,促进文化自觉,多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呼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中国石窟走廊》 话语策略 文化价值
下载PDF
基于巴蜀地域特色下的中小型石窟寺保护性建筑设计与实践--以大足石刻21处中小型石窟为例
6
作者 王涛 胡斌 +1 位作者 刘晨 孙振宇 《住区》 2022年第4期122-129,共8页
作为我国石窟寺存量中主体部分的中小型石窟一直以来并未得到相应的关注与保护。为响应“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及“石窟中国”保护工程,大足石刻选取急需保护的21处中小型石窟开展保护设施建设项目。针对巴蜀地区中小型石窟... 作为我国石窟寺存量中主体部分的中小型石窟一直以来并未得到相应的关注与保护。为响应“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及“石窟中国”保护工程,大足石刻选取急需保护的21处中小型石窟开展保护设施建设项目。针对巴蜀地区中小型石窟特点及现存石窟保护性建筑的现状,并结合相关实践,总结了包括“以保护文物主体安全为首要原则”、“文物、建筑与环境协调统一”、“易于维护管理且可逆”等在内的巴蜀地区中小型石窟寺保护性建筑的设计原则与具体策略,为全国同类型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石窟 大足石刻 保护性建筑 石窟中国 文物保护建筑
下载PDF
云冈石窟的设计特点与设计创新 被引量:1
7
作者 范鸿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145-149,共5页
中外学者已经对云冈石窟做了各方面大量深刻的研究,但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研究云冈石窟的很少。本文力图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论述云冈石窟在设计方面的特点。云冈石窟在设计上有创新之处和本土化的成功尝试,它与印度石窟和西域等地石窟... 中外学者已经对云冈石窟做了各方面大量深刻的研究,但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研究云冈石窟的很少。本文力图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论述云冈石窟在设计方面的特点。云冈石窟在设计上有创新之处和本土化的成功尝试,它与印度石窟和西域等地石窟相比较,其建筑、佛教造像、洞窟形制等方面的设计有不同的特点和创造。云冈石窟之设计特点和设计创新与北魏鲜卑族的文化传统有关,也与北魏鲜卑族政权主导的汉化政策有密切关系。云冈石窟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产物,北魏鲜卑族的文化与汉民族文化都深刻地影响了云冈石窟的设计。鲜卑化和汉化是云冈石窟在设计方面的重要特点。云冈石窟之设计创新与鲜卑化和汉化密切相关,中国本土的鲜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成为云冈石窟设计创新之文化基础。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来研究云冈石窟的设计是很有意义的,有助于拓展中国石窟寺研究的领域,有助于深化对中国佛教艺术的认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设计特点 设计创新 中国石窟 佛教艺术 中国 汉化 鲜卑化
下载PDF
石窟保护与传承:《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出版始末
8
作者 闫丽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77,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保护石窟资料,以图片留存石窟档案的计划逐渐展开。但此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波三折,持续二十余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日合作出版的大型图录《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分中、日文版先后在两地出版。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保护石窟资料,以图片留存石窟档案的计划逐渐展开。但此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波三折,持续二十余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日合作出版的大型图录《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分中、日文版先后在两地出版。此书印制精美、内容雄厚,集学术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至今仍是敦煌石窟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它的成功出版既是中日合作出版图书的典范,又彰显了我国敦煌学者的研究成果,也为其他敦煌学图书的出版奠定了基础,在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 中日合作出版 石窟保护 文物出版社 日本平凡社
原文传递
近七十年来云南石窟研究综述
9
作者 王玲娟 邓新航 《昆明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25-128,共4页
近七十年来,云南石窟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特点:滥觞阶段,由宋伯胤等首做调查,搜集了一些基础资料;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云南石窟的年代、来源、题材、宗教内涵等进行相关考释,呈现出"多角度"的研究态势;兴... 近七十年来,云南石窟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特点:滥觞阶段,由宋伯胤等首做调查,搜集了一些基础资料;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云南石窟的年代、来源、题材、宗教内涵等进行相关考释,呈现出"多角度"的研究态势;兴盛阶段,"石钟山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吸引了国内外学者、高等院校师生的关注,研究逐步向全面方向发展。云南石窟研究,应当也正在朝着全面化的趋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石窟 研究综述 研究趋势 中国石窟
下载PDF
浅谈龟兹石窟艺术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锡涛 《丝绸之路》 1999年第S1期19-21,共3页
本文认为中国石窟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一点甚至是印度佛教艺术也望尘莫及的。但要真正了解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必须了解佛教石窟艺术之源─—龟兹石窟艺术。全文从这种观点出发,论述了龟兹石窟艺术模式。
关键词 龟兹 石窟艺术 模式 印度佛教石窟 中国佛教石窟
下载PDF
《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一书出版
11
作者 石澄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1期186-186,共1页
浙江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吴先生所著《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一书,全书以近30万字和30多帧图版的篇幅,紧紧扣住“佛教艺术”这一主题,遵循佛教产生、演变、东传以及最终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主线展开论述,并阐介了对中国产生影响的印度... 浙江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吴先生所著《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一书,全书以近30万字和30多帧图版的篇幅,紧紧扣住“佛教艺术”这一主题,遵循佛教产生、演变、东传以及最终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主线展开论述,并阐介了对中国产生影响的印度佛教思想和艺术流派的形成、中国佛教及佛教艺术与印度及佛教传播线上其他外来文化的联系.全书分为七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东传 中国佛教石窟 佛教艺术 印度佛教 佛教传播 中国 思想和艺术 重点论 海上传播 竹艺术
下载PDF
虚实观与中国石窟——以大足石刻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耘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78-280,共3页
在虚实观的审美范畴下,我们可以将大足石刻呈现出来的虚实手法看作是中国石窟一种常用的艺术语言。由虚实观构建的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中国石窟,正是"技近乎道"的具体体现,而这一美学追求的至高境界从本质而言正是道家至高追求... 在虚实观的审美范畴下,我们可以将大足石刻呈现出来的虚实手法看作是中国石窟一种常用的艺术语言。由虚实观构建的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中国石窟,正是"技近乎道"的具体体现,而这一美学追求的至高境界从本质而言正是道家至高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这正是一种中国的艺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石刻 中国石窟 虚实观
原文传递
邮票上的敦煌飞天
13
作者 谢生保 《中国西部》 2000年第2期76-79,共4页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画册序言中说:"总计约四千五百余身"。可以说,莫...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画册序言中说:"总计约四千五百余身"。可以说,莫高窟是全世界和全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敦煌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并不是神。它是乾达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敦煌艺术 敦煌壁画 中国佛教石窟 邮票 复合体 印度 常书鸿 职能 西域
下载PDF
王朝闻与《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14
作者 李书敏 《出版视野》 2004年第3期30-31,共2页
2003年,《中国石窟雕塑全集》(10卷)荣获国家图书奖(图书最高奖)提名奖和第二届全国艺术图书奖一等奖是来之不易的,这里面除了编著者外,我们特别不能忘记这套书的主编,我国著名美学家、美术理论家,96岁高龄的王朝闻老。
关键词 王朝闻 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主编 图书出版
原文传递
中国佛教石窟刻经之形成
15
作者 邓星亮 《云冈研究》 2021年第2期40-51,共12页
中国佛教石窟刻经是中国佛教刻石的一种独特类型。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它经历了萌芽、兴盛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反映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面貌。中国佛教石窟刻经的形成,既同中国刻石的发展影响有着传统的渊源关系,也与中国佛教石窟的开... 中国佛教石窟刻经是中国佛教刻石的一种独特类型。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它经历了萌芽、兴盛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反映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面貌。中国佛教石窟刻经的形成,既同中国刻石的发展影响有着传统的渊源关系,也与中国佛教石窟的开凿以及中国佛教某些认知或信仰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石窟 中国佛教石窟刻经 形成原因
原文传递
邮票上的敦煌飞天
16
作者 谢生保 《丝绸之路》 1999年第1期48-49,共2页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画册序言中说:“总计约四千五百余身。”可以说,莫...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画册序言中说:“总计约四千五百余身。”可以说,莫高窟是全世界和全中国佛教石窟、寺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敦煌飞天 特种邮票 敦煌莫高窟 艺术形象 艺术创作 中国佛教石窟 中西文化 西域 印度
下载PDF
阿尔寨石窟价值阐释及保护利用现状调查研究
17
作者 刘卫红 程诚 +1 位作者 刘洪丽 裴强强 《西部考古》 2021年第2期281-292,共12页
阿尔寨石窟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寺遗址,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历史见证和载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精神。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发现,阿尔寨石窟遗存本体构成丰富,主要分... 阿尔寨石窟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寺遗址,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历史见证和载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精神。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发现,阿尔寨石窟遗存本体构成丰富,主要分布于苏默图阿尔寨和巴嘎阿尔寨,包括洞窟、塑像、壁画和题记、浮雕佛塔、寺庙建筑遗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阿尔寨石窟保护的力度,但当前依然存在遗产性质及构成认识不清、遗产承载体及遗存本体破坏严重、遗产价值挖掘阐释及展示利用不足等问题。因此,阿尔寨石窟在未来保护工作方面应加强石窟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深入挖掘阐释遗产价值、做好承载山体及遗产本体保护工作、推进遗产保护管理制度建设、拓展创新展示利用路径模式等,以促进阿尔寨石窟整体保护及价值传承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寨石窟 中国石窟 价值阐释 保护调查 保护管理
原文传递
龙门石窟原地邮戳纵览(上)
18
作者 贾宝源 《集邮博览》 2018年第2期79-82,共4页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是中国石...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邮政于1988年发行的普24-2《中国石窟艺术》"龙门石窟·唐·力士"邮票1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石窟艺术 邮政日戳 北魏孝文帝 麦积山石窟 原地 云冈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邮政 题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