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关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Lamx生活史中几个问题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礼娟 赵淑正 +2 位作者 孙送 席振乐 王立超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2-79,共8页
自1980—1986年,我们在研究孢子育苗的同时,对石花菜生活史中的几个主要环节进行了较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用采孢子育苗的方法培育出雌、雄配子体和孢子体。也完成了石花菜生活史的循环培养。通过孢子育苗的培养,发现两种孢子的量和质,以... 自1980—1986年,我们在研究孢子育苗的同时,对石花菜生活史中的几个主要环节进行了较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用采孢子育苗的方法培育出雌、雄配子体和孢子体。也完成了石花菜生活史的循环培养。通过孢子育苗的培养,发现两种孢子的量和质,以及两种孢子苗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从孢子萌发、生长的幼苗还有出芽繁殖。随着幼苗的生长又出现匍匐枝的繁殖,并继续繁殖下去,对于石花菜的栽培具有决定性的价值。我们认为在石花菜生活史图中,应增加上三种幼苗阶段出芽繁殖的支环和三种藻体匍匐枝繁殖的支环,更能反映出石花菜生活史的实质,对指导科研、教学和石花菜的栽培将产生更大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 生活史 育苗
下载PDF
大石花菜Gelidium pacificum Okam.切段再生育苗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裴鲁青 费志清 +7 位作者 周剑敏 蒋霞敏 陈坚 柯爱英 陈康存 郑晓春 丁士芳 方小红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13-122,4,共10页
根据对比试验结果,阐明了大石花菜切段再生以及切段再生附着形成匍匐体与环境条件、切段生理状态的关系,论述了大石花菜切段再生的机理。对切段育苗的附着基和切段撒播的密度进行了筛选,进而提出了大石花菜切段育苗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石花菜 细胞培养 育苗
下载PDF
秦皇岛海域秋季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附生大型海藻的实验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瑶 闫璟 +5 位作者 黄冰心 郭优璇 梁俊霞 王雪聪 闫盼竹 丁兰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3-501,共9页
秦皇岛海域属于我国渤海区域典型的大型海藻分布区,该海区资源丰富,在我国大型海藻区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于2021年秋季在该海域采集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样品进行活体培养,对其藻体附生的其他季节大型海藻的状况加以观察研究... 秦皇岛海域属于我国渤海区域典型的大型海藻分布区,该海区资源丰富,在我国大型海藻区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于2021年秋季在该海域采集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样品进行活体培养,对其藻体附生的其他季节大型海藻的状况加以观察研究。通过实验生物学方法对石花菜附生藻生殖特征和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结合附生藻形态特征进行物种分类鉴定。经过培养与鉴定,确定该水域石花菜的附生大型海藻共有7种,其中红藻4种,即丛出旋体藻(Audouinelladaviesii)、旋体藻(Auduinella sp.)、茎丝藻小枝变型(Stylonema alsidii f. ramosum)和日本新管藻(Neosiphonia japonica);绿藻2种,即苍白刚毛藻(Cladophora albida)和浒苔[Enteromorpha (Ulva) prolifera];蓝藻1种,即丝状鞘丝藻(Lyngbya confervoides);丛出旋体藻、茎丝藻小枝变型和苍白刚毛藻为河北海域的新记录物种。研究结果表明,室内人工培养可作为个体微小的附生大型海藻分类鉴定的有效补充方法,也能为分子鉴定提供纯净的样品来源,同时也可为研究附生藻的季节变化以及分析生物地理学分布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 秋季 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附生藻 培养 实验分类学 形态学
下载PDF
我国西沙群岛石花菜属一新纪录变种:匍匐石花菜扁平变种Gelidium pusillum var.pacificum Taylor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旭雷 王广策 夏邦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82,共7页
2014 年3-4 月间, 在西沙群岛鸭公岛海藻资源调查中采集到一种石花菜类海藻, 经鉴定为匍匐石花菜扁平变种Gelidium pusillum var. pacificum Taylor.其主要特征为: 1. 藻体紫红色, 丛生; 2. 藻体高约1-2cm, 由匍匐茎和直立枝构成, 直... 2014 年3-4 月间, 在西沙群岛鸭公岛海藻资源调查中采集到一种石花菜类海藻, 经鉴定为匍匐石花菜扁平变种Gelidium pusillum var. pacificum Taylor.其主要特征为: 1. 藻体紫红色, 丛生; 2. 藻体高约1-2cm, 由匍匐茎和直立枝构成, 直立枝基部圆柱形或扁压, 上部扁平, 具有不规则或羽状分枝, 匍匐茎近圆柱形, 其下生有不规则或尖锥状固着器;3. 皮层细胞2-3 层, 根丝细胞数量较多, 集中分布在髓层; 4. 四分孢子囊生于小枝顶端, 形成囊群, 四分孢子囊横切面观长卵圆形, 埋于皮层细胞中, 十字形分裂; 5. 枝顶端轴细胞形态为穹形, 突出于皮层外.上述特征1-3 可将匍匐石花菜扁平变种区别于我国产的匍匐石花菜其他变种, 特征5 可将该变种区别于个体较小的蓝色拟鸡毛菜, 特征4 不能有效地区分近缘种.综合如上特征, 利用营养生长特征鉴定我国分布的个体较小的石花菜和拟鸡毛菜类群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该变种为我国三沙市西沙群岛首次记录, 丰富了南海诸岛海藻区系的植物地理成分, 也为进一步分析该区系的植物地理全貌提供了技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藻门 石花菜 顶端细胞 形态分类 营养生长特征 海藻区系
下载PDF
石花菜醇提物成分分析
5
作者 田永奇 罗海涛 +3 位作者 丁婷 王奇升 邓尚贵 汪少芸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80,共12页
目的:研究石花菜的成分,为其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液-质谱联用方法分析石花菜醇提物的化学成分的丰富度。通过硅胶柱、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用气-质谱联用、核磁结合文献确证化合物结构;... 目的:研究石花菜的成分,为其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液-质谱联用方法分析石花菜醇提物的化学成分的丰富度。通过硅胶柱、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用气-质谱联用、核磁结合文献确证化合物结构;并对部分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液-质谱联用分析表明石花菜醇提物中含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且很可能是甾醇类成分。采用气-质谱联用方法从中鉴定到29个化合物(5个为甾醇类化合物),其中棕榈酸(46.76%)、棕榈酸乙酯(13.82%)、胆甾醇(7.20%)、胆甾-4,6-二烯(4.99%)为含量最高的4个化合物。经色谱分离、核磁鉴定出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胆甾醇(1)、1,2-二醇植烯(2)、帕格甾醇C(3)、6-羟基-胆甾-4-烯-3-酮(4)、胆甾-5-烯-7-酮(5)、胆甾-5-烯-3β,7α二醇(6)、胆甾-5-烯-3β,7β二醇(7)、胆甾-4-烯-6-酮(8)、3-羟乙基-2-甲基-马来酰亚胺(9)。其中,化合物7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最好,其IC_(50)值分别为180μg/mL和12.2μg/mL。结论:首次系统研究了石花菜醇提物的成分,化合物3、8、9为新天然产物。部分甾醇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醇提物 成分 甾体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石花菜醇提物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孙杰 王艳杰 +1 位作者 朱路英 杨润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3-56,共4页
本实验研究了石花菜醇提物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各相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石花菜含有丰富的抗病原真菌资源;采用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法分别测定各相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 本实验研究了石花菜醇提物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各相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石花菜含有丰富的抗病原真菌资源;采用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法分别测定各相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石花菜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对各相提取物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定性检测,结果表明石花菜的生物活性可能与其中含有的海藻多糖、黄酮、甾体皂甙、内酯及香豆素等活性成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活性成分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石花菜酸奶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朱丰 刘施琳 +5 位作者 李天骄 林圣楠 黄金城 王红丽 赵艺凡 林向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3-108,共6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石花菜酸奶发酵工艺。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考察不同双歧杆菌接种量、石花菜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对感官评价(R_1)、活菌数(R_2)两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花菜琼胶寡糖能增加酸奶的持水力,改变酸奶的组织...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石花菜酸奶发酵工艺。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考察不同双歧杆菌接种量、石花菜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对感官评价(R_1)、活菌数(R_2)两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花菜琼胶寡糖能增加酸奶的持水力,改变酸奶的组织状态。石花菜酸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蔗糖添加量11%、石花菜添加量20%,双歧杆菌接种量1.5%,发酵时间为6 h,感官评分为80分,活菌数为2.65×109 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 琼胶寡糖 酸奶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石花菜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许瑞波 吴琳 +3 位作者 王吉 周洪英 巩建龙 史大华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38-41,共4页
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石花菜多糖(GAP),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温度、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GAP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AP的最适宜提取工艺条件是:料液比为1g∶30mL,温度75℃,时间2h,提取3次。GAP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 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石花菜多糖(GAP),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温度、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GAP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AP的最适宜提取工艺条件是:料液比为1g∶30mL,温度75℃,时间2h,提取3次。GAP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实验表明,GAP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而且对2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弱顺序是.OH>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 多糖 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石花菜醇提物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拮抗效应 被引量:5
9
作者 肖为 陶叶杏 +4 位作者 谷毅鹏 陈秋扬 贝泽祈 张大艳 刘华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27-1431,1509,共6页
本实验主要探讨了不同剂量(0.3 g/kg、0.6 g/kg、1.0 g/kg)的石花菜醇提物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拮抗效应。采用氧嗪酸钾盐对小鼠进行急性高尿酸血症造模,测定小鼠血清中尿酸(UA)、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以及小鼠肝脏匀浆液中黄嘌呤... 本实验主要探讨了不同剂量(0.3 g/kg、0.6 g/kg、1.0 g/kg)的石花菜醇提物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拮抗效应。采用氧嗪酸钾盐对小鼠进行急性高尿酸血症造模,测定小鼠血清中尿酸(UA)、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以及小鼠肝脏匀浆液中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腺苷脱氨酶(ADA)活性,HE染色观察其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尿酸、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P<0.01),同时,XOD活性也得到显著升高(P<0.01),ADA活性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与各药物治疗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尿酸、肌酐和尿素氮水平(P<0.01),同时,阳性对照组与各药物治疗组X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而两组ADA活性则均无统计学差异。光镜下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小鼠肾脏的肾小球损伤一定程度上恢复正常。总体而言,石花菜醇提物对小鼠高尿酸血症具有很大程度的缓解作用,其机制与体内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 高尿酸血症 嘌呤代谢 醇提物
下载PDF
石花菜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丽娟 钱丽 +2 位作者 刘玮炜 李盈蕾 史大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0-412,共3页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石花菜提取物对马铃薯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花菜提取物对马铃薯酪氨酸酶具有激活作用,微波辅助水提物激活率高于常规条件下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相对激活率达到50%的水提物质量浓度约为0.76 g·L-...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石花菜提取物对马铃薯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花菜提取物对马铃薯酪氨酸酶具有激活作用,微波辅助水提物激活率高于常规条件下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相对激活率达到50%的水提物质量浓度约为0.76 g·L-1。对酶的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石花菜水提物在质量浓度为0.1,0.5和0.7 g·L-1时,得到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0.033,0.024和0.017 mol·L-1,最大反应速度(νm)分别为4.00,4.62和5.12 min-1。石花菜水提物对酪氨酸酶的激活类型属于混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提取物 酪氨酸酶 活性
下载PDF
青岛石老人海域石花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孔凡娜 茅云翔 +3 位作者 高珍 王莉 孙佩佩 石晓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5-78,共4页
石花菜(Gelidiumamansii)是1种重要的大型经济海藻,本研究采用AFLP技术对青岛石老人海域石花菜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46个位点,多态性比例为47.8%。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布范围在0.0290.390之间。群体内Na(观... 石花菜(Gelidiumamansii)是1种重要的大型经济海藻,本研究采用AFLP技术对青岛石老人海域石花菜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46个位点,多态性比例为47.8%。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布范围在0.0290.390之间。群体内Na(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504 3,Ne(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98 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75 5,Shannon信息指数达到0.263 3。UPGMA聚类分析将30个个体分为2个大的类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石老人海域石花菜群体遗传多样性不高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 AFLP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小石花菜多酚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小勇 李庆龙 +3 位作者 曲有乐 谢燕瑾 郭红烨 欧阳小琨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提取小石花菜多酚的工艺条件及多酚抗氧化活性。方法:实验讨论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提取时间、甲醇浓度以及液固比对小石花菜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小石花菜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论:提取小石花菜多酚的最佳条...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提取小石花菜多酚的工艺条件及多酚抗氧化活性。方法:实验讨论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提取时间、甲醇浓度以及液固比对小石花菜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小石花菜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论:提取小石花菜多酚的最佳条件如下:微波辐射功率800w,甲醇浓度15%,液固比(mL/g)25,微波辐射时间30s。结果:微波辅助提取小石花菜多酚具有省时、高效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 石花菜 多酚
下载PDF
三十烷醇对小石花菜藻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丽娟 吴志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17-118,共2页
采用不同浓度三十烷醇对小石花菜藻体进行不同浸泡时间处理培养结果表明 ,适宜的三十烷醇浓度(1 0 0mg/L)与适宜的浸泡时间 (2~ 4h)
关键词 三十烷醇 石花菜 生长发育 浓度 浸泡时间 促进作用 影响研究
下载PDF
正交法优化小石花菜膳食纤维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静亚 田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66,共4页
以小石花菜为原料,采用酶与化学结合的方法提取膳食纤维。就影响膳食纤维含量7个因素: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氢氧化钠提取温度、氢氧化钠用量、氢氧化钠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确立提取小石花菜... 以小石花菜为原料,采用酶与化学结合的方法提取膳食纤维。就影响膳食纤维含量7个因素: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氢氧化钠提取温度、氢氧化钠用量、氢氧化钠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确立提取小石花菜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蛋白酶与纤维素酶用量比为20∶1、在50℃条件下酶解1.5h,再用40倍1.0%氢氧化钠溶液在65℃提取1h,其产率可达18.16%,色泽近淡黄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 膳食纤维 提取工艺 正交法
下载PDF
石花菜和海蒿子提取物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林雄平 周逢芳 +1 位作者 陈晓清 彭彪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年第1期28-30,共3页
采用圆形纸片法,对石花菜和海蒿子粗提取物及萃取得到的不同极性组分进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石花菜和海蒿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海蒿子粗取物的抗细菌活性强于抗真菌活性,而石花菜乙醇提取物抗黑曲霉活性大于抗大肠杆菌、金黄色葡... 采用圆形纸片法,对石花菜和海蒿子粗提取物及萃取得到的不同极性组分进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石花菜和海蒿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海蒿子粗取物的抗细菌活性强于抗真菌活性,而石花菜乙醇提取物抗黑曲霉活性大于抗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杆菌活性,其抑菌圈可达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 海蒿子 粗提取物 抗菌 圆形纸片法
下载PDF
温度和水层对石花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宏基 李庆扬 庄保玉 《水产学报》 CAS 1983年第4期373-383,共11页
作者采用石花菜的局部小枝,在海上短时期培养的方法,以重量为指标,清楚地看出温度与水层对石花菜生长的影响,获得以下结论: 1.石花菜生长最快的温度为22—26℃,它的最适温度为20—28℃。石花菜生长的适温以8℃为低限。限制石花菜生长的... 作者采用石花菜的局部小枝,在海上短时期培养的方法,以重量为指标,清楚地看出温度与水层对石花菜生长的影响,获得以下结论: 1.石花菜生长最快的温度为22—26℃,它的最适温度为20—28℃。石花菜生长的适温以8℃为低限。限制石花菜生长的低温大约为0℃。 2.石花菜生长最适宜的水层为0.3米。随水深的增加,生长越来越慢。 3.根据实验的结果,我们建议:8℃以上作为石花菜的养殖期。即相当于青岛地区从5月到11月。夏季应该消除海洋动物附着的危害。筏养石花菜应利用0.3米以内的浅水层。 4.石花菜小枝的再生假根以20—28℃生长最好,这期间可作为石花菜的人工营养繁殖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 生长 最适温度 养殖期 繁殖期 夏季 青岛地区 人工营养 影响 局部
下载PDF
石花菜夏茬养殖的技术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宏基 李庆扬 +1 位作者 唐汝江 庄保玉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8-64,共7页
本文报道了石花菜夏茬养殖中存在的三个生产问题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利用绳养的春茬石花菜,以采枝法收获后,留下底茬进行夏茬养殖,其效果则是产量稳定,省去分苗夹绳的工序,节约了人力,节约了时间,使一年连养三茬成为可能。另外,放养... 本文报道了石花菜夏茬养殖中存在的三个生产问题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利用绳养的春茬石花菜,以采枝法收获后,留下底茬进行夏茬养殖,其效果则是产量稳定,省去分苗夹绳的工序,节约了人力,节约了时间,使一年连养三茬成为可能。另外,放养夏茬的种菜,采用踩洗法可以解决苗种上附着物的清除问题,采用多种防治措施能抑制养殖中附着物的危害。多茬养殖的苗种用营养繁殖解决之后,开展双绳养殖提高光能的利用,可以提高产量达60%以上。石花菜的夏茬养殖试养了5亩,结果表明,养殖技术可行,克服了烂苗、掉苗及敌害生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 夏茬 养殖 试验 技术
下载PDF
大石花菜切段密度对育苗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骆其君 裴鲁青 费志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石花菜 大型 育苗 影响 切段密度
下载PDF
石花菜人工育苗的试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宏基 戚以满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2-79,共8页
作者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在常温条件下利用日光进行育苗。试验的重点是提高幼苗的大小与防除附着物的方法。采用从育苗基质、采孢子时期、室内短期培育及下海育苗一系列新方法,结合人工洗刷技术等多方面措施,当年获得:每cm苗绳上出1c... 作者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在常温条件下利用日光进行育苗。试验的重点是提高幼苗的大小与防除附着物的方法。采用从育苗基质、采孢子时期、室内短期培育及下海育苗一系列新方法,结合人工洗刷技术等多方面措施,当年获得:每cm苗绳上出1cm以上大小的幼苗5株以上的结果。这样大小的幼苗比较容易养成,达到实用阶段,所以提出一套采孢子育苗的工艺流程。这是石花菜人工育苗的最好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 人工 育苗 试验 日光
下载PDF
筛选石花菜切段育苗的附着基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裴鲁青 骆其君 +2 位作者 费志清 单岳良 冯宏生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92-97,共6页
本文在大石花菜Gelidium pacificum Okam。切段再生育苗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不同附着基对石花菜Gelidlum。切段的再生、再生芽和匍匐体的生长、海上直立苗的产生与生长的影响,进而筛选适宜的育苗附着基。结果表明,各种附着基都有不... 本文在大石花菜Gelidium pacificum Okam。切段再生育苗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不同附着基对石花菜Gelidlum。切段的再生、再生芽和匍匐体的生长、海上直立苗的产生与生长的影响,进而筛选适宜的育苗附着基。结果表明,各种附着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经过预处理的竹片、维尼纶绳和布、混凝土块和贝壳可以作为切段苗种培育的附着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花菜 育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